•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20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党课讲稿3篇

    时间:2024-03-17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20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党课讲稿3篇

    20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党课讲稿篇1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根本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价值归宿和最终落脚点。“美好生活”既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阶以趋向无限美好的历史性过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凸显为一条明线标定、调整、检验着党和国家的一切政策和行动。立足新的时代特点,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主体论、目的论、动力论、保障论等方面构筑起美好生活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主体论:坚持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享受和评价主体

      人民主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以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作为美好生活建设的方向,继续依靠和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推动美好生活进程,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彰显着人民主体观。

      1.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第一,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由人民来创造。实现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是美好生活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要生产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第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宽度和质量。“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新时代的社会生产明显拓宽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使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需要,直接决定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方向。第三,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水平决定。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底线要求。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重点培养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脱贫能力,引导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

      2.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也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在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分离的,广大无产阶级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却过着异常艰辛、勉强维持生存的悲苦日子,相反,资产阶级却依靠占有和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由此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付出劳动与享受生活一致性的路径,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创造财富与享受财富相统一的社会。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自诞生以来,从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到着眼于实现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所有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生活的享受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人民“共建”与“共享”的统一,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合理分配。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和担当,这是共享发展理念在现阶段的最好呈现,进一步确证了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

      3.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评价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体系中,对美好生活的评价,一方面涉及客观评价指标的量化,如经济总量、住房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投入量等;另一方面涉及评价主体的取向,即由谁来评价美好生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一切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看人民对既得利益是否满足和满意,要把评判和检验标准聚焦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上。具体在实践中,就是要把利益的取得和分配转换为生活中人民的具体感受,即人民是否有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这样就可以把衡量工作的标准特别是衡量美好生活的标准设置得更加细化、具体和科学,真正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立场出发,彰显了人是美好生活最高评价主体的地位。

      二、动力论:充分发挥精神、实践和主体的聚合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力系统组成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任务,需要一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发挥合力。

      1.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个人行动的动力要通过人的头脑转化,进一步“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促使人最后付诸行动。换言之,人需要把外部世界的需求转变为精神动力,再发挥精神动力变为理想的力量,促成目的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和发挥精神动力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注重精神信仰和个人审美方面。第一,就精神信仰体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精神信仰指引着中国不断前进。正如邓小平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精神动力。要引导人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就个人的审美认知体系来看,它主要依靠个人的审美偏好、价值观等追寻生活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人们构建正确的审美认知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我们倡导的、什么是我们反对的,以此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形成对美好生活的正确认识,进而发挥正向的精神动力作用。

      2.实践动力。社会改革作为主体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历史进程中成为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推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最直接动力。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最深层次的实践动力,立足全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深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使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全民医保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等。总之,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实践动力,共同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3.主体动力。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每一位群众各自创造各自的生活,而且是被党和国家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发展目标。因此,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体现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这要求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将党卓越的领导力转化为人民对党的高度信任与支持,促使人民群众认同党设计的美好生活蓝图,自愿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调整个人利益,自觉配合、服从大局利益,积极推动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唤起民众的阶级自觉,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主体性从根本制度层面得到了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自身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等更为强烈。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创造生活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动力和创造力,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处理好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以及主体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美好生活的顺利进行。

      三、目的论:着眼于推动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内容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是在价值追求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历史地来看,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将共同富裕的实现纳入到生产力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做了共同富裕的质的规定,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在历史地解决中国社会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推动的,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为发展性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准地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定为共同富裕,在提供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更多的高质量的发展性需要。新时代,要在社会整体“富起来”的基础上,将发展目标更多地聚焦在缩小地区、行业之间的差距上,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将生产力布局的重点转换到协调上来,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的本质得以充分彰显,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目前虽然远未达到“自由个性”发展的条件,但物质基础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依据这一基本情况将当前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定位为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从哲学上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断回归和占有人的全面本质的过程,而拥有并满足多样性的需要是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坚持从“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出发,关注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满足多样性的、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第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充分彰显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取决于人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尊重和满足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中的少数个体或部分地区的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越发体现在能否不断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价值目标是不断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我国从谋生劳动到体面劳动的转型,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向着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关系努力,以筑就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四、保障论:构筑“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

      任务的提出到实现之间需要建构起一个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提升、社会保障、生态优化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巨大稳固的保障网,尽最大努力为美好生活的实现保驾护航。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国目前推动美好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横向面体现为区域之间、异质职业群体间生活质量差距较大,纵向面体现为高层次高品质的需要尚未得到有效满足。问题背后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即发展还不够平衡、充分的问题。当前,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党中央强调,不能以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质量”与“速度”、“发展”与“生活”的关系;必须立足“两个大局”,从国家整体进步的角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具体来说,要转换发展的动力,以创新驱动促进质量变革,保证高质量的供给引领;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协调发展纳入评价体系;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2.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美好生活提供政治保障。美好生活表现为人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延伸和拓展,这需要党和政府提供一系列的支撑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价值主线”全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人民美好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如“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创造良好的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和促进《民法典》的诞生,更加全面务实地保障人民权利;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和自我革命,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创新完善民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调研人民需求,坚持问计于民与问需于民相结合,最大限度保障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为民性。总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政治保障。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好生活提供价值保障。美好生活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意义的确定上。“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要特别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建设美好生活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构建起美好生活的文化保障。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丰富人们的生活。第二,紧贴人民的精神需求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防止文化产业脱离群众需求、偏离价值导向。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人民确立价值坐标,引导人民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中国发展方向和人自身发展目标的美好生活。

      4.以更高的社会建设水平为美好生活提供社会保障。民生是美好生活的落脚点和最现实的体现,这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还涉及到发展和分配的问题。公平、合理、完善的民生保障系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矫正器,能够有效解决因市场逻辑带来的贫富差距、资源分化等问题,进而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一方面,提供社会兜底服务保障,为特殊群体、贫困人群提供托底保障,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继续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健全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发展普惠型养老体系等,在全社会形成一道基本屏障。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社会民生保障政策,注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就业容量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平衡和优化教育资源,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使新时代社会建设水平满足人民在民生方面的更高要求。

     

    20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党课讲稿篇2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根本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价值归宿和最终落脚点。“美好生活”既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阶以趋向无限美好的历史性过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凸显为一条明线标定、调整、检验着党和国家的一切政策和行动。立足新的时代特点,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主体论、目的论、动力论、保障论等方面构筑起美好生活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主体论:坚持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享受和评价主体

      人民主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以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作为美好生活建设的方向,继续依靠和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推动美好生活进程,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彰显着人民主体观。

      1.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第一,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由人民来创造。实现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是美好生活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要生产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第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宽度和质量。“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新时代的社会生产明显拓宽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使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需要,直接决定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方向。第三,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水平决定。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底线要求。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重点培养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脱贫能力,引导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

      2.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也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在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分离的,广大无产阶级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却过着异常艰辛、勉强维持生存的悲苦日子,相反,资产阶级却依靠占有和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由此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付出劳动与享受生活一致性的路径,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创造财富与享受财富相统一的社会。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自诞生以来,从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到着眼于实现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所有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生活的享受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人民“共建”与“共享”的统一,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合理分配。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和担当,这是共享发展理念在现阶段的最好呈现,进一步确证了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

      3.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评价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体系中,对美好生活的评价,一方面涉及客观评价指标的量化,如经济总量、住房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投入量等;另一方面涉及评价主体的取向,即由谁来评价美好生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一切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看人民对既得利益是否满足和满意,要把评判和检验标准聚焦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上。具体在实践中,就是要把利益的取得和分配转换为生活中人民的具体感受,即人民是否有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这样就可以把衡量工作的标准特别是衡量美好生活的标准设置得更加细化、具体和科学,真正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立场出发,彰显了人是美好生活最高评价主体的地位。

      二、动力论:充分发挥精神、实践和主体的聚合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力系统组成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任务,需要一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发挥合力。

      1.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个人行动的动力要通过人的头脑转化,进一步“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促使人最后付诸行动。换言之,人需要把外部世界的需求转变为精神动力,再发挥精神动力变为理想的力量,促成目的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和发挥精神动力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注重精神信仰和个人审美方面。第一,就精神信仰体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精神信仰指引着中国不断前进。正如邓小平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精神动力。要引导人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就个人的审美认知体系来看,它主要依靠个人的审美偏好、价值观等追寻生活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人们构建正确的审美认知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我们倡导的、什么是我们反对的,以此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形成对美好生活的正确认识,进而发挥正向的精神动力作用。

      2.实践动力。社会改革作为主体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历史进程中成为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推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最直接动力。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最深层次的实践动力,立足全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深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使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全民医保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等。总之,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实践动力,共同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3.主体动力。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每一位群众各自创造各自的生活,而且是被党和国家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发展目标。因此,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体现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这要求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将党卓越的领导力转化为人民对党的高度信任与支持,促使人民群众认同党设计的美好生活蓝图,自愿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调整个人利益,自觉配合、服从大局利益,积极推动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唤起民众的阶级自觉,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主体性从根本制度层面得到了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自身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等更为强烈。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创造生活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动力和创造力,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处理好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以及主体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美好生活的顺利进行。

      三、目的论:着眼于推动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内容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是在价值追求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历史地来看,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将共同富裕的实现纳入到生产力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做了共同富裕的质的规定,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在历史地解决中国社会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推动的,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为发展性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准地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定为共同富裕,在提供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更多的高质量的发展性需要。新时代,要在社会整体“富起来”的基础上,将发展目标更多地聚焦在缩小地区、行业之间的差距上,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将生产力布局的重点转换到协调上来,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的本质得以充分彰显,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目前虽然远未达到“自由个性”发展的条件,但物质基础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依据这一基本情况将当前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定位为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从哲学上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断回归和占有人的全面本质的过程,而拥有并满足多样性的需要是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坚持从“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出发,关注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满足多样性的、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第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充分彰显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取决于人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尊重和满足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中的少数个体或部分地区的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越发体现在能否不断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价值目标是不断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我国从谋生劳动到体面劳动的转型,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向着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关系努力,以筑就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四、保障论:构筑“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

      任务的提出到实现之间需要建构起一个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提升、社会保障、生态优化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巨大稳固的保障网,尽最大努力为美好生活的实现保驾护航。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国目前推动美好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横向面体现为区域之间、异质职业群体间生活质量差距较大,纵向面体现为高层次高品质的需要尚未得到有效满足。问题背后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即发展还不够平衡、充分的问题。当前,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党中央强调,不能以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质量”与“速度”、“发展”与“生活”的关系;必须立足“两个大局”,从国家整体进步的角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具体来说,要转换发展的动力,以创新驱动促进质量变革,保证高质量的供给引领;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协调发展纳入评价体系;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2.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美好生活提供政治保障。美好生活表现为人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延伸和拓展,这需要党和政府提供一系列的支撑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价值主线”全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人民美好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如“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创造良好的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和促进《民法典》的诞生,更加全面务实地保障人民权利;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和自我革命,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创新完善民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调研人民需求,坚持问计于民与问需于民相结合,最大限度保障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为民性。总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政治保障。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好生活提供价值保障。美好生活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意义的确定上。“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要特别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建设美好生活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构建起美好生活的文化保障。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丰富人们的生活。第二,紧贴人民的精神需求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防止文化产业脱离群众需求、偏离价值导向。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人民确立价值坐标,引导人民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中国发展方向和人自身发展目标的美好生活。

      4.以更高的社会建设水平为美好生活提供社会保障。民生是美好生活的落脚点和最现实的体现,这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还涉及到发展和分配的问题。公平、合理、完善的民生保障系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矫正器,能够有效解决因市场逻辑带来的贫富差距、资源分化等问题,进而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一方面,提供社会兜底服务保障,为特殊群体、贫困人群提供托底保障,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继续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健全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发展普惠型养老体系等,在全社会形成一道基本屏障。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社会民生保障政策,注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就业容量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平衡和优化教育资源,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使新时代社会建设水平满足人民在民生方面的更高要求。

     

    20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党课讲稿篇3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根本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价值归宿和最终落脚点。“美好生活”既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阶以趋向无限美好的历史性过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凸显为一条明线标定、调整、检验着党和国家的一切政策和行动。立足新的时代特点,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主体论、目的论、动力论、保障论等方面构筑起美好生活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主体论:坚持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享受和评价主体

      人民主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以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作为美好生活建设的方向,继续依靠和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推动美好生活进程,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彰显着人民主体观。

      1.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第一,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由人民来创造。实现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是美好生活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要生产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第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宽度和质量。“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新时代的社会生产明显拓宽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使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需要,直接决定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方向。第三,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水平决定。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底线要求。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重点培养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脱贫能力,引导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

      2.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也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在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分离的,广大无产阶级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却过着异常艰辛、勉强维持生存的悲苦日子,相反,资产阶级却依靠占有和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由此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付出劳动与享受生活一致性的路径,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创造财富与享受财富相统一的社会。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自诞生以来,从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到着眼于实现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所有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生活的享受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人民“共建”与“共享”的统一,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合理分配。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和担当,这是共享发展理念在现阶段的最好呈现,进一步确证了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

      3.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评价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思想体系中,对美好生活的评价,一方面涉及客观评价指标的量化,如经济总量、住房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投入量等;另一方面涉及评价主体的取向,即由谁来评价美好生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一切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看人民对既得利益是否满足和满意,要把评判和检验标准聚焦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上。具体在实践中,就是要把利益的取得和分配转换为生活中人民的具体感受,即人民是否有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这样就可以把衡量工作的标准特别是衡量美好生活的标准设置得更加细化、具体和科学,真正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立场出发,彰显了人是美好生活最高评价主体的地位。

      二、动力论:充分发挥精神、实践和主体的聚合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力系统组成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任务,需要一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发挥合力。

      1.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个人行动的动力要通过人的头脑转化,进一步“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促使人最后付诸行动。换言之,人需要把外部世界的需求转变为精神动力,再发挥精神动力变为理想的力量,促成目的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和发挥精神动力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注重精神信仰和个人审美方面。第一,就精神信仰体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精神信仰指引着中国不断前进。正如邓小平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精神动力。要引导人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就个人的审美认知体系来看,它主要依靠个人的审美偏好、价值观等追寻生活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人们构建正确的审美认知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我们倡导的、什么是我们反对的,以此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形成对美好生活的正确认识,进而发挥正向的精神动力作用。

      2.实践动力。社会改革作为主体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历史进程中成为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推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最直接动力。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最深层次的实践动力,立足全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深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使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全民医保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等。总之,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实践动力,共同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3.主体动力。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每一位群众各自创造各自的生活,而且是被党和国家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发展目标。因此,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动力体现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这要求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将党卓越的领导力转化为人民对党的高度信任与支持,促使人民群众认同党设计的美好生活蓝图,自愿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调整个人利益,自觉配合、服从大局利益,积极推动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唤起民众的阶级自觉,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主体性从根本制度层面得到了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自身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等更为强烈。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创造生活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动力和创造力,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处理好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以及主体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美好生活的顺利进行。

      三、目的论:着眼于推动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内容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是在价值追求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历史地来看,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将共同富裕的实现纳入到生产力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做了共同富裕的质的规定,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在历史地解决中国社会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推动的,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为发展性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准地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定为共同富裕,在提供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更多的高质量的发展性需要。新时代,要在社会整体“富起来”的基础上,将发展目标更多地聚焦在缩小地区、行业之间的差距上,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将生产力布局的重点转换到协调上来,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的本质得以充分彰显,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目前虽然远未达到“自由个性”发展的条件,但物质基础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依据这一基本情况将当前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定位为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从哲学上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断回归和占有人的全面本质的过程,而拥有并满足多样性的需要是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坚持从“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出发,关注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满足多样性的、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需要得以满足的全面发展。第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充分彰显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取决于人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尊重和满足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中的少数个体或部分地区的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越发体现在能否不断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价值目标是不断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我国从谋生劳动到体面劳动的转型,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向着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关系努力,以筑就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四、保障论:构筑“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

      任务的提出到实现之间需要建构起一个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提升、社会保障、生态优化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巨大稳固的保障网,尽最大努力为美好生活的实现保驾护航。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国目前推动美好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横向面体现为区域之间、异质职业群体间生活质量差距较大,纵向面体现为高层次高品质的需要尚未得到有效满足。问题背后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即发展还不够平衡、充分的问题。当前,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党中央强调,不能以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质量”与“速度”、“发展”与“生活”的关系;必须立足“两个大局”,从国家整体进步的角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具体来说,要转换发展的动力,以创新驱动促进质量变革,保证高质量的供给引领;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协调发展纳入评价体系;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2.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美好生活提供政治保障。美好生活表现为人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延伸和拓展,这需要党和政府提供一系列的支撑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价值主线”全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人民美好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如“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创造良好的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和促进《民法典》的诞生,更加全面务实地保障人民权利;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和自我革命,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创新完善民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调研人民需求,坚持问计于民与问需于民相结合,最大限度保障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为民性。总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政治保障。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好生活提供价值保障。美好生活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意义的确定上。“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要特别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建设美好生活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构建起美好生活的文化保障。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丰富人们的生活。第二,紧贴人民的精神需求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防止文化产业脱离群众需求、偏离价值导向。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人民确立价值坐标,引导人民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中国发展方向和人自身发展目标的美好生活。

      4.以更高的社会建设水平为美好生活提供社会保障。民生是美好生活的落脚点和最现实的体现,这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还涉及到发展和分配的问题。公平、合理、完善的民生保障系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矫正器,能够有效解决因市场逻辑带来的贫富差距、资源分化等问题,进而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一方面,提供社会兜底服务保障,为特殊群体、贫困人群提供托底保障,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继续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健全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发展普惠型养老体系等,在全社会形成一道基本屏障。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社会民生保障政策,注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就业容量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平衡和优化教育资源,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使新时代社会建设水平满足人民在民生方面的更高要求。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党课 讲稿 新时代美好新生活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党课新时代心得体会 新时代美好生活指什么 新时代美好生活视频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党的美好时代 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上 我们党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