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时间:2021-09-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需要统筹整合各种资源。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核心精神上有着高度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传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对红色的推崇,在我国古已有之。在周王朝时候,人们就将红色作为一种流行色并延续下来,从新娘的红盖头到过年的红鞭炮和红灯笼,都鲜明地展现出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此外,红色还象征着权威、激情、革命和牺牲。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中华民族的寻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中,无数的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回的成功使红色成为融入中国人血液的正统色。

    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都属于红色文化范畴;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产生于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时间不断扩展,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然而,如果将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统称为红色文化,则历史上形成的大量文化都将包括在内,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难以明确区分开来;如果认为红色文化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则包括了清政府、义和团、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等多个领导者,却不能突出共产党在红色文化创造中的核心地位,与客观事实不符。如果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造的文化也称为红色文化,则难以区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外延,不利于对红色文化的准确把握。

    我们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从时间上看,红色文化创始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止于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创立的文化。从主体上看,红色文化的创造者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以中国人民为主体。从内容上看,红色文化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之下,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一种充满斗争的革命文化,是一种寻求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崇高文化。从形态上看,红色文化主要有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现实中常见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纪念馆,革命烈士的遗物,例如书信、衣服等可见的实物。红色制度文化包括在革命运动中形成和确立的规范、章程、纪律等规范性文件。红色精神文化是革命運动中起到鼓舞人、激励人、催人奋进的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契合 中华民族寻求民族解放道路是红色文化产生的现实需求,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挚感情是红色文化产生的情感基础,因此爱国主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上提出,高校必须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谁培养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只有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培养的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可能,才能使中国梦的实现后继有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此,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即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目的。

    红色文化是在敌我矛盾尖锐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为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在面对凶残敌人时正是在坚定的理想指引之下,才能不惧生死,一往无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抵御诱惑的定力,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奋斗。大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将理想信念牢记心间;在面对鲜花与掌声的时候,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可见,红色文化中体现的共产党员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问题——理想信念教育高度契合。

    在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时,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直面艰险,坚信革命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坚信民族一定能够得到解放,表现出了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能用前瞻性和在科学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之道,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形成乐观主义精神。红色文化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极大鼓舞大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改善大学生的精神状态。红色文化乐观主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共性。

    共产党在带领中华儿女对敌斗争过程中,认真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国内外局势、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强调实事求实精神,反对教条主义。红色文化内含着深刻的实事求是精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育学生求真务实。红色文化的实事求是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真务实目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与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高度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弘扬和传承了红色文化,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强烈的现实要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育部部长陈宝国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大学育人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掘墓人。大学生培养的基础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是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培养、是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精神的传承。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对主流媒体的重大冲击,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政治问题,如国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信念、消极悲观、好高骛远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第一,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淡薄,对祖国的认知认同不足。人民对祖国的充分认知进而形成的认同,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民对祖国的认知及深厚感情。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祖国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对祖国的依恋是每个人天然的深挚情感。然而,在信息化时代,部分大学生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片面夸大个人的力量,逐渐歪曲了对祖国的认识,淡薄了对祖国的情感,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叛逆情绪。这说明部分大学生没有能够深刻理解自己与祖国之间的血肉联系,缺乏对中国苦难历史的深刻了解,不能认识到今天祖国的伟大成就多么来之不易。对祖国缺乏认知和认同,将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胜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光荣使命。这是大学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增强其对祖国的认知和认同,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没有方向的小船在浩淼的大海中航行,稍有不慎就会颠覆。信念是带动小船驶向胜利彼岸的引擎,没有信念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部分大学生却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虚度人生时光、无所追求者有之;大摆官僚作风、思想腐朽者有之;甚至人生没有方向、违法犯罪问题也在凸显。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才能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才能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宏伟事业,才能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不可缺。

    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不坚、面对困难容易消极悲观。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是生长在富足年代的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生往往没有经历过严重的挫折和重大的困难,同时,他们正值生理上刚刚成熟而心理上仍然稚嫩的时期,自我表现欲望正强,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不足,因此很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因此,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巨大落差时难以适应,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容易出现逃避责任、知难而退的现象。

    只有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志,才能勇于面对人生旅途上的种种困境。因此,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大学生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第四,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对社会和自身缺乏清醒认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自己和社会有一种清醒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够行为处事有度,待人接物有格。部分大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对自己知识与技能缺乏真实的了解,对所处的时代缺乏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找工作过程中好高骛远,刚毕业就希望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难以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决定着高校育人工作的成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社会,以踏踏实实的态度走稳脚下的每一步,提升自我、奉献社会。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首先,红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感。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寻求解放的半殖民地时期。在国破家亡的年代,中国人在自己的祖国不能够挺胸抬头做人,被歧视被殴打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通过故事的讲述、图片的展示能激起大学生们的强烈共鸣。英烈真实详细的动人故事、流传至今的绝笔信、令人震撼的英勇牺牲事迹,都能唤起大学生深挚的景仰之情。这些红色文化能够形象地为大学生展开一幅前所未有的悲壮画面。战争的惨烈、条件的恶劣,以及殖民者在中国大地上所进行的破坏性、掠夺性活动,都将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通过今昔、中外对比,大学生将清醒认识到西方某些国家之所以富裕的可耻原因,感受今日祖国的伟大成就,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祖国为骄傲,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日渐富裕强大的新中国,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仅仅依靠历史教材上的只言片语,他们可能难以深刻理解革命先烈为祖国的奉献,难以深刻理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血肉联系,难以深刻理解为何一代又一代中国革命先烈面对黑暗却奋勇向前,甚至为国捐躯。通过革命先烈红色故事的讲述、红色足迹的走访,可以帮助大学生置身于那个年代,体会革命先烈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轨迹,从而激起强烈的爱国情感。

    其次,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中包含了共產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红色故事被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烈士夏明翰的诗句感动了无数的后来人,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者的英勇故事仍被称颂。方志敏烈士已知生命即将到尽头,在狱中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之下,祖国母亲一定能够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江姐在临终托孤时,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邱金辉烈士在面对敌人施以点天灯的酷刑时,依然凛然高呼:“革命一定会胜利。”引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正是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反对派一定会被打倒,革命一定会胜利,新中国一定会成立,中华民族一定会站起来!革命的理想信念像太阳,指引着革命者不惧生死、一往无前。

    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过程中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在这样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前行,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官僚主义对人的腐蚀作用,才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会被途中的困难挡住前进的脚步,不会被一叶障目、繁花迷眼。

    再次,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在红色文化产生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即便如此,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到,在科学分析敌我力量和优劣势的情况下,用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指出,革命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例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残酷镇压革命,大量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面临着极端的困难。“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至1万多人”。在此最艰难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出发,思考我党所具备优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未来可期,鼓起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时,大学生如果能设身处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所面临的生死考验和重大牺牲,想到他们在那样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必然会鼓起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不管是年少的无知还是学业上的难题,不管是师生间的相处还是同学间的矛盾,任何问题都难以和革命者所面临的生死考验相比,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相信问题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解,从而为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并分析了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09-2

    0 引言

    优秀文化的含义,不是指这种文化有多高的科技含量,有多丰富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获得多少荣誉、多少钱财,而是指文化的内容能够被全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可、同意,并能够自觉的按照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去实施行动、影响他人,这样一种文化才是优秀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积累形成的优秀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1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

    1.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伦理纲常、科学艺术、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获取的,因此具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被这种方式所吸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3 帮助大学生培养浓厚的爱国情感

    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忠君爱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由于这些英雄事迹的出现,才使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使大学生树立了责任意识感,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将这种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投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

    2 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相关数据表明,当前6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兴趣低下,30%的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可有可无,只有10%的大学生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节日、饮食和文化等方面。从节日方面看,很多的大学生不喜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而对于一些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却极度重视;在饮食方面,很多的大学生更喜欢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里的牛排、汉堡等西方食物,而对于中国的粽子、月饼等传统食物却不知道它们的由来;在音乐文化方面,现代的大学生更喜欢听从西方传入的摇滚音乐、喜欢看西方的大片,而对中国传统的红色大片和经典音乐却不感兴趣。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急需加强。

    2.2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除了要学会课堂中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他们除了阅读必须的书籍之外,很少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据调查显示,在采访的大学生中,有6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少阅读”,有3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仅有1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因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科教学之中,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次,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载体,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的比重;最后,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率。

    3.2 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平台

    当前,随着电子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交流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在网络上面能够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网络信息知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团体,学校和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社会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和采用新的教育实施手段和教育平台。例如,当前多数高校都有校内局域网,高校可以在校内局域网上建立一批专门的网站,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将这批网站做精做实做细,用于大力发展推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引导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站不断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不断改进方式,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模式,甚至可以借用微信、微博、QQ等大学生用的比较多的网络软件作为教育平台,在互相的网络交流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娱乐和交流中不自觉的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解学习,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塑造合格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3.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中

    将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是高校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实施合格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将更深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在日常的培训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提高高校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3.4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开展:一是,可以开展学术讲座,比如可以开展“国学经典”专题报告会,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二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优秀书籍、经典名著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比如爱国歌曲演唱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可以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三是,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主体教育活动,比如,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期间或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日,邀请一些专家教授或是英雄模范讲授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四是,还可以开展一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 结语

    总之,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1):5-8.

    [2] 陈小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6):52-56.

    引发了不少思考。

    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推荐访问:意蕴 融入 红色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