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时间:2021-10-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下面是东星资源网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一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家校共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近日,徐州市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明确了今年九大主题教育,推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生动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点提出,今年全市中小学将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家国情怀、责任感恩、珍爱生命、科学普及等课程征集活动,组织参加“我身边的战‘疫’故事”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编印《淮海战役精神读本》,开设淮海战役精神地方课程,常态化推进“我是小小红色讲解员”“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持续深化国防教育。

    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抓住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教育实践,积极组织“新时代徐州好少年”推选宣传活动。挂牌命名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外德育资源,推动每所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利用主题班团队会,加强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和教育。开展“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激励广大师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彭城好爸妈”成长行动

    今年,市教育局将联合妇联、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建立徐州市“彭城好爸妈”培训成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市、县、校三级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指导机构职能。加快建设“网上家长课堂”等家长培训阵地。

    开展“做学习型彭城好爸妈”主题活动,组织“家庭教育故事”“亲子情景剧”“最美家风”征集评选展示,开发录制“彭城好爸妈”区域性成长课程,实施市、县、校三个层级的线上线下家长培训和个性化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服务,探索推进学前父母家庭教育认证制度。

    加强家庭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强化专业引领,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组织家庭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和优秀家长学校评选。开展学校家庭教育推进模式总结提升活动,评选家校共育示范校,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整体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建设学生心理预警网络

    今年还将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各地各学校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督导,全市中学心理健康课开课率100%、小学开课率50%。继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特色校争创工作,创建省市级特色校100所,纳入市对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指标,加快提升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实施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分学段、分批次组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推行“学生心灵伙伴制和成长导师制”, 建立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学校——班级”三级心理健康防护网,形成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探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比赛。继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论文案例征集评选和双周心理沙龙、案例督导等活动。推进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讲堂千场宣讲活动,向社会、学校、家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中小学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教育内容

    要点提出,今年全市中小学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教育内容,组织直属学校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编印幼儿园、小学、中学《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加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指导能力培训,通过班团队会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科技发明课题研究、开展废物利用的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覆盖率100%。

    中小学在校园内至少设置1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在教室、办公室、卫生间、茶水间等规范配置收集容器,同步设置公共宣传阵地,建立工作台账,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配置智能、异形或专用收集容器。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主题教育。组织“小手拉大手”亲子互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师生知晓率90%。完善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比办法,2020年争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100所。

    突出文明礼仪养成和传统文化学习教育

    今年还将持续深化“童”字系列美育活动,举办“童话里的世界”故事创作大赛和“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组织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吟诵传唱、展演展示。继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推动经典诵读、书法和绘画等进校园,组织“德润彭城——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等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

    此外,还将继续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健全“八礼四仪”教育常态长效机制。鼓励开发评选“八礼四仪”优秀校本教材,举办“四仪教育”“升国旗仪式”等仪式教育示范活动,组织“四仪”教育创新案例和校长致辞征集活动。

    打通服务学生、教师、家长“最后一公里”

    全市中小学今年还将聚焦品格提升工程和文明校园创建。实施“一校一特色,校校有工程”行动,建设省、市、县、校级项目库,指导项目梯队建设,着力孵化培育,助推申报高一级项目。所有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均建设1个以上校级提升项目,每个县(市、区)建设5个以上县级提升项目,全市至少建设20个以上市级提升项目。

    开展德育导师制试点,保障每位学生都有导师关注心理健康、陪伴成长。注重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探索与实践班主任职级制,宣传和表彰优秀德育工作者。加强德育教师全员培训,保障三年一轮全员培训全覆盖。组织全市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和比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德育干部和班主任队伍。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统筹整合教育资源,聚焦学生、家长、教师的实际需要,通过“宣传教育与实践参与相结合、主题讲座与答疑解惑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服务队接单相衔接”的组合式服务,努力打通服务学生、教师、家长“最后一公里”,让文明之风吹进寻常百姓家。

    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二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

    2.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志愿服务活动;

    举办初中14岁生日会和高中、中职学校18岁成人仪式;

    开展学生“圆梦蒲公英”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做好中小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展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组织好“开学第一课”活动。

    5.加强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教师诚信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

    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展“壮族三月三”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活动。3月19日至4月3日,校园要制作悬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标语横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项民族文化教育或参与当地“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

    8.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墨香书法展示活动;

    继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汉字听写大赛;

    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书信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

    开展“书香校园•阅读圆梦”网络征文评选、“我和我的祖国”、xx市青少年“书香xx全民阅读”等系列阅读征文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进校园活动;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宣传月”、“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四、开展xx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9.开展“弘扬刘冯精神”暨“刘冯文化进校园”等英雄教育活动。开展一次纪念“刘冯精神”手抄报制作比赛和出版一次版报;

    组织主城区学生参观一次刘冯故居或纪念馆。

    10.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做好戏曲操的推广工作。召开“戏曲进校园”工作座谈会;

    举办“戏曲进校园”专场文艺晚会;

    打造xx地方戏曲特色学校。

    11.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培养我市中小学生传承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组织市区学校学生进坭兴陶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实践活动;

    探索我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

    五、做好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工作

    12.做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通过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各县、区教育局和各学校要主动配合市、县(区)文明办,主动适应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新要求,加强宣传力度,严格按照创城工作任务清单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做好实地迎检工作。注意总结成功做法、分析失分因素,做到网上资料申报不丢分、实地考察少丢分、问卷调查多得分、特色项目得满分。

    六、抓实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13.加强文明校园常态化考核管理。紧紧围绕“到2020年实现高校、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覆盖”目标要求,加大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形成文明校园创建梯队。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督导评估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

    14.落实文明校园建设活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开展“少年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把提升道德素养、养成良好习惯、培育爱国情怀与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举办文明校园创建研讨培训会。

    七、推进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关爱特殊群体

    15.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动阵地建设规划。逐步完善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留守儿童教育指导中心(站)“三站合一”建设。

    16.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为示范引导,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举办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培训班。

    17.继续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网络建设。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义教均衡发展配套心理辅导设备设施等条件,推动市级辅导中心、县(区)辅导站、学校辅导室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8.在已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基础上推进各级留守儿童教育指导中心(站)的建设。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要做到:一是要明确领导机构和职责分工;

    二是继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三是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和谈心制度;

    四是有条件的学校要建设“留守儿童教育指导室”;

    五是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是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改善寄宿环境,加强留守儿童管理。

    19.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骨干师资培训班及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举措,提高骨干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八、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

    20.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既要创新形式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又要拒绝形式主义,办出特点特色,树立节日新风,真正把节日办成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文明节。

    21.开展重大节庆日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

    22.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日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宪法日、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

    九、做好生态文明教育和劳动教育

    23.加强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劳动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十、开展好仪式教育活动

    24.构建仪式教育长效机制。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25.开展仪式教育主题活动。一是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二是规范举行入团、入队仪式活动。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三是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十一、细化学生行为规范

    26.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20年修订)》。将《中小学生守则(2020年修订)》落实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鼓励结合实际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十二、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27.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广大德育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加大对班主任、德育干部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和德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28.开展强化德育队伍建设主题活动。举办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培训班、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培训班;

    组织xx市优秀德育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教师。

    十三、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29.建设依法治校示范校。推进我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积极申报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完成全市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

    30.举办法治教育比赛。举办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活动。

    31.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

    继续加强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市巡讲活动。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强中小学生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自爱、自护、自救意识,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十四、强化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32.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加强家校共育。各校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活动。

    33.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加强家校沟通。继续实施“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形成家访工作长效机制。

    3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举办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赴各校开展讲座、家访活动,有效引领家庭教育。

    2020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三

    2020年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严格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健全中小幼德育工作系统化落实机制,提高全市中小幼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小幼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坚持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党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五爱”为核心,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素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加强中小学生意识形态正面引导。指导全市中小学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校园报刊、校园网络平台、班级微信群等各种宣传阵地,开展生动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

    二、加强爱党爱国、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防疫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结合线上教学、线下复学等实际,通过学科教学、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实践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英雄气概;了解一线医务工作人员临危不惧、最美逆行的典型事迹;了解各行各业敢于担当、执着坚守的勇敢行为;了解讲述全国人民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强化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

    三、抓好心理抗“疫”和发展指导。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心理行为指导,增强居家学习适应、在线学习适应和学校复学适应。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系统性的心理课程指导。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校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按照中学学生1000人以上、小学学生1200人以上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着力推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推进心理辅导室建设规范化建设,加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健全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制度。

    四、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依据,结合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实际,重点完善各学段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确立发展方向和基础。研制《重庆市幼儿园德育工作指南》,修订《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加强家校共育规范化建设、中小幼德育品牌建设、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等,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建设。

    五、组织德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活动。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以夯实学校德育基础工作为重点,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中小幼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各区县学校将创建活动与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常规仪式活动、纪念日活动、德育基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护苗”宣传教育等紧密结合,建立重在小处、精在细处、落在实处的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开展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研制《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新时代劳动者”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结合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评选,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加强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七、提升教师队伍育德能力。聚焦育德能力与育德规范,加强团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德育教研等岗位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干部专业基本功竞赛,进一步提升各渠道人员育德能力。完善队伍建设机制,成立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坚持开展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加强市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发挥市级班主任工作室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研究指导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优质思政课竞赛活动,提高思政课育人水平。

    作者继续努力,给我们呈现更多精彩的作品。

    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机制建设、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效能。

    二、工作目标

    以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为工作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从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三爱”主题教育、法制教育等常态工作为基础,结合素质教育“5+2”工程,建设德育工作品牌。

    三、工作要点

    (一)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1.开展宣教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必须入校园、入教室,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led显示屏、短信、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师生熟读并能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六个一”教育活动,即组织一次阐释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德育课,制作一期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教唱一首体现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开展一次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比赛,组织一次贯彻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队)会,召开一次融入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讲堂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等各项工作。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机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德作用。在优秀教案课件评选、学科教学基本功比赛、班主任基本比赛等活动中,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评审指标。把社会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课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

    (二)开展系列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1.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启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并把此项活动纳入素质教育“5+2”工程。活动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和“寻访红色足迹”,第一个活动周期为三年。通过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扎实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继续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各校要制订适合校情的管理制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和着眼学生素质发展的考核评估体系。构建学校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面教育体系,通过细致的常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积淀校园人文内涵。

    3.继续开展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切实做好科普宣传周、科普活动日等专题科普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各类科普类竞赛活动;继续抓好省市科技特色学校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态”的意识。

    4.深入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做好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青少年法制教育月”活动和常规的法制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常态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积极整合法院、检察院、关工委等校外教育力量,增强法制和安全教育效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和谐校园”、“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断巩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效果。

    5.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心理教育辅导站,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加强对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完善中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1.大力实施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课程,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各学段循序渐进开展行为规范、公民道德、传统美德、理想信念、民主法制、科技创新等教育。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战场作用,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学科教学德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育人机制。定期开展课程育德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学观摩,评选优秀课例,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2.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各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逐步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点、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和良好教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各校在规范校级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基础上,组建年级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更广范围的组织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加强与科技、公安、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和组织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五老”同志、志愿者和社区的作用,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能力,统一部署,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以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健康清新的学校文明风尚,逐步建设一批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合格校、示范校,从而推动全市各学校自觉走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文化强校之路。

    4.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队伍、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点是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积极搭建、打造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各校要认真落实《加强班主任聘任和管理的意见》,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加强研训和指导,提高班主任队伍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管理能力以及服务育人的实践能力,落实和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举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汇编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培养一批会教书、能育人的骨干教师。

    5.提高德育科研水平。按照课题引领,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启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系列课题实验研究。要加大德育体系建设及实施的研究,探索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德育课题研究计划,按照全员参与、分项推进的原则实施研究,定期组织课题阶段性成果调度和交流研讨。对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将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市推广。

    推荐访问:中小学 德育 工作要点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