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风筝》说课设计_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时间:2019-05-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说教材:

    《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6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垂头丧气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心情起伏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二、说教法: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章,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

    阅读《风筝》一文,我不由被鲁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而文章有丰富的意蕴,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体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管《风筝》一文属早期白话文,某些字词、句子的表达方式会生涩难懂,而文章本身思想深邃,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反复地阅读中,在用心地体悟中,在教师适时点拔中,迎刃而解,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扣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多角度理解课文:

    1、为什么作者看见风筝会“惊异和悲哀”?

    2、文中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幕后来作者称之为什么?

    3、多年之后“我”对当年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有了什么论文,这种改变说明了什么?

    4、“我”对于自己的过错,想到补过办法了吗?是什么?弟弟是何态度?我心情释然了吗?

    (三)学生质疑。

    (四)思维拓展训练:

    1、当年的鲁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什么做法,是什么思想在做祟?你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例子,试举例说明。

    2、虐杀者的行为为什么能得逞,是什么助长了这些人的坏习性,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正确的做法该如何?试举例说明

    五、说流程

    教学板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5分钟)

    1、配儿歌展示儿童嬉戏图片或视频,感受幸福童年。

    2、导入新课: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风筝》,了解在旧中国,封建教育观和家长制下的儿童生活吧。

    3、我们欣赏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欣赏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出示图片,形象直观的创设情景,导入文本研读。

    对话文本(20分钟)

    1、过渡、那么我们首先就来与文本对话吧。

    2、昨天的预习,我们了解了本文是一篇回忆体、记叙性散文。文章1、2自然段写眼前北京的冬季放风筝情景。这令作者想起了对一件往事,那是一件什么事?哪些段讲述了这件事?

    3、这件事过去了二十多年后,作者心里不能释怀,他有什么愿望?是什么使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作者得到弟弟的原谅了吗,为什么?哪些段写了他思想转变,想补过却不能,内心很沉重?

    4、所以,时至今日,作者意见者风筝飞满天的情景,心里还充满了无可把握的悲哀。

    5、文章就这样分成了哪几部分?梳理文章层次,初步了解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1、过渡:同学们,理清层次之后,你有什么疑惑吗?老师心里有一个疑惑:一件过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为什么还如此耿耿于怀?(虐杀残酷,十分后悔,补过不得。)

    2、品味“虐杀残酷”:

    1弟弟对风筝的痴迷体现在那些词句中,找到相关内容,勾画重点词加以体会,说明。

    2我怎样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3文章中的小弟是如此可怜,“我”是多么冷酷狠心的毁掉了他的风筝。是什么使作者对弟弟采取这样的行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我们来朗读第3、4两段,把小兄弟的可怜,“我”的残忍读出来。

    3、理解“补过不得”:

    1“我”想补过的心意诚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弟弟竟然“完全的忘却”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至此仍旧不能释怀,心只得沉重着,甚至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3请朗读课文第10——12段,感受坐着内心的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悲哀。以一个中心问题引导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对话作者(5分钟)1、小结:读完此文,我们发现了什么?

    1作者心中那份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2“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儿童精神的束缚和虐杀很严重,这个“风筝事件”是那个时代和封建家长制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

    2、请用一、两句话安慰作者。理解主旨,归纳中心。

    对话生活(3分钟)1、人们常常自以为是,总喜欢对人指手画脚,往往还认为是好心。于是,我们家长、老师等手里有权的人还会采用强制的,甚至是粗暴的手段干涉我们,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2、我们的同学中也有做哥哥、姐姐的吧?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的游戏童年呢?感受生活,提高情感。

    欣赏小结(5分钟)1、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总结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了解内容。2与作者对话:领会情感。3与生活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2、对于教育,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我们时刻注意,时刻反思。鲁迅的《风筝》一文,让我们掩卷沉思,心潮难平啊!3、请拿起笔,给我们的老师、家长写一封信,和他们来一次诚意的恳谈吧!

    推荐访问:风筝 说课 设计 《风筝》说课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电视剧《风筝》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