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4(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案

    时间:2019-04-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节的分析理解最后的长春藤叶的意义,理解文章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2.通过分析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找出人物内在和外在的鲜明对比,体现贝尔曼作为低层的小人物却有着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

    3.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及精巧的结构安排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长春藤叶的意义及文章的主题的把握

    2.贝尔曼人物形象的理解

    3.最后结尾情节的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设想:

    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等,从而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及结尾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方法:

    自主研习为主,辅之以教师引导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欧·亨利 ,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写下300多篇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白菜与皇帝》、《警察与与赞美诗》、《四百万》、《西部人心》、《市声》、《滚石》等。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的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笑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可结合本文明暗线进一步理解把握)

    1.(1—11)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纽约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开端 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

    2.(12—36)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但是琼珊已放弃主观上的努力,只等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自己也该离开人世了。

    3.(37—50)最后一片叶子始终贴在墙上,这使琼珊觉悟到自己的错误,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4.(51—55)结局 琼珊病愈,贝尔曼去世。

    (附本文线索 明线:琼珊病重——病危——转好——脱离危险

    暗线:贝尔曼画长春藤叶——生病——病危送进医院——去世)

    (四)提出问题,自主探讨:(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这这三个问题)

    1.怎样理解贝尔曼的杰作?

    明确:他的杰作就是他用画出来的那一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副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反映了普通人之间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2.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哪一个情节?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会有遗憾么?

    明确:是贝尔曼冒雨画常春藤叶的那个情节,可是这个情节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这就形成了情节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体现了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技巧。

    3.从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

    明确特点:艺术界失意、酗酒、唠叨、暴躁、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平凡的甚至有点让人感到讨厌。善良具有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内在和外在形成对比。

    (五)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写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这样一个故事,歌颂了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与死、抗争和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六)课下作业:

    1、 请你想象一下贝尔曼画长春藤叶的情形,写一篇500字的片断作文

    2、 试将这篇小说改编成话剧,并排练演出。

    推荐访问:常春藤 高一 教案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4(苏教版)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