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1-10-1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呼兰河传读后感大全

    《呼兰河传》,用悲愤控诉故乡麻木卑琐的回忆录。浓墨之处,又见故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1

    呼兰河城,一个密闭的小镇,把当地古老悠远的风俗文化保护得非常完整,把当地村民的淳朴、善良保护得非常好。被传承了的风俗文化生生不息,用她那沙哑沧桑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用她那干瘦粗糙的臂膀背着抱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继承了她骨子里的“良好品质”的新生儿,既封建又迷信,既麻木又呆滞。

    呼兰河城,被萧红藏在了心底里,只有在孤身一人时,才敢悄悄地掏出来回忆起往事,虽仍对有祖父相伴的童年趣事抱有眷恋,但依旧不敢忆得太清楚,怕又忆起那些不堪,怕又忆起那些难堪。

    即便是一件随手就能解决的小事,也非要任其膨胀发展,闹出点乐子,惊扰惊扰这死水般的生活,使其不至于太平淡。镇上的大泥坑,是居民嗑瓜子找乐子的风水宝地,是居民求得心安的绝顶借口,是居民、牲畜遭难的坑。这坑,坑了可怜的生命,也坑了善良淳朴的人性,只留下围圈看戏的躯干,只剩下麻木、空洞。

    在呼兰河城里的所有人,虽仍生在世,却早已厌恶这劣迹斑斑的现世,早已以冷漠的架势苟延残喘地活着,哦——不,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在消磨时间,静候死神的驾到。打从心底里去羡慕死后的地狱,因为那里无忧无虑,有从人间烧来的大房子、丫鬟、车等一切“大馅饼”,宁肯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宁肯饿得前胸贴后背,也要给死去的人风风光光的体面,却吝于多瞧一眼那些正受着饥寒交迫折磨的还活着的人,甚至还因为这些可怜人的痛苦而幸灾乐祸,恨不能让他们更苦一些。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啊,把憎恶的活人逼死,竟还为自己的“正义之举”沾沾自喜,却又不禁怜悯他们的死去,嫉妒他们的解脱,羡慕他们的丰衣足食。

    呼兰河城的百姓是很淳朴、善良的,可他们的头脑一旦被封建迷信、伦理道德这些“正统思想”灌输进去,就会变成封建文化杀人的

    “罪犯”、“帮凶”。不论人事的对与错,不管人与事的真与假,只要是有悖于封建迷信伦理的,一律扼杀,而且务必要快、狠、准。小团圆媳妇的死,只能怪她太活泼、不懂“规矩”、不合传统,听跳大神的人的话用开水洗澡治病,却活活被烫死,这只能是罪有应得的了;王大姐与冯歪嘴子不顾世俗眼光自由恋爱,所以王大姐难产而死是恶有恶报,但冯歪嘴子没去寻死着实让众人大失所望。这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人,是有罪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大逆不道的罪人,他们的死是理所当然的,是无可厚非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为此痛心惋惜,几乎没有一个人为他们哀悼,只有厌恶,只有唏嘘。

    除此之外,能让他们痛心疾首的,大概就是为什么家里不多一只鸡或是一只鸭,而要多出了一个人。鸡鸭这些牲畜能不断地给人产出财富,一只母鸡能生出至少一个蛋,而蛋又能孵出小鸡,鸡又生蛋,这样周而复始的,就有好多鸡好多蛋可以拿出去卖成钱。而人呢?既不会生蛋,又不能产奶,只会哇哇大哭使人心烦,只会吃喝拉撒使人心疼花走了的血汗钱,最重要的是把人卖了换回来的钱也远远比不上那些牲畜的卖价。如果这世上真有那么一种戏法,那他们就祈祷那最好是能把人变成鸡鸭这些“摇钱树”,哪怕是自己的骨肉,也能欢天喜地地等待变来的宝贝,他们会轻轻地抚摸着变来的皮毛、手脚、耳朵,咧着嘴哼着曲儿的,抱着宝贝回家。

    在呼兰河城的百姓心里,人是一文不值的东西,身为一个人,却去蔑视一个人的价值,去反感一个活着的人,去守护腐烂发臭的封建伦理道德。明明长着人的模样,但每一句话、每一举动、每一想法都没有是人会做的,不像人,像个半人半兽的畸形物种,用心良苦地大费周章地用伦理道德、人皮来装扮自己,但终不敌潜在的兽性,就肆意使其暴露,肆意地“吃人”。

    其实,呼兰河城不仅仅是萧红的故乡,也是过去中国社会的缩影,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社会,一个以吃人为乐的社会,到处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刑地,到处都是人性的坟墓,到处都是活人的炼狱。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2

    五年级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这本书讲的是作者萧红小时候的故事,真情流露。虽然没有用上各种“高大上”的词汇,但却那么平淡自然,引人入胜。

    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语言通俗易懂,十分自然,十分有趣。在此书中,我认为最有趣的情景就是:“我”摘了许多玫瑰花,突发奇想就给“祖父”戴上了,正在拔草的“祖父”不知道“我”在干嘛,只说:“今年春天的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读到这里,我也笑了。“祖父”进屋后,全家人看见都笑起来,等他自己发现时,也忍不住笑了,原来那玫瑰香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玫瑰花就在他自己的头上!“祖父”想起来一回笑一回,等他刚有点儿忘记了,调皮的“我”还忍不住又提醒他:“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我”和“祖父”又笑了。看到这里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祖父”很是可爱。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我觉得她挺可怜的。到了胡家后,没过几天就被打,还打得特别厉害,或许是呼兰河城当地的看法,小团圆媳妇大方、坐得笔直、走得风快、不怕羞,是不让人们所喜欢的,别人经常在背后议论她,骂她。胡家还让她当众大规模地洗澡,当众强行扒光了她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从头上淋了下来,她当场就昏倒了。可大神却说还要再洗三次,小团圆媳妇洗一次昏一次。或许胡家根本没有把她当家人看待吧。

    在《呼兰河传》这本书中,讲述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我”在储藏室里找到的东西,冯歪嘴子的故事……都是十分有趣的。呼兰河城是一个平凡的小城,发生的故事都是作者童年的记忆,平凡的小城却有不平凡的记忆,不平凡的快乐与伤痛。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3

    旧时的人,都十分迷信,相信妖魔鬼神一类的东西。今天,我读了《呼兰河传》,更是感触颇深。

    呼兰河是一个小城,里面有几条老街和几家小店铺,一切都很平常。直到有一天,小城里来了个“团圆媳妇”,人们都认为她被妖魔缠身,于是请人跳神,又被做一些驱鬼的法术。后来,竟活活地折磨死了这个所谓的“团圆媳妇”。

    读完了这一章节,我不禁为之愤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女孩?这些都是所谓的迷信惹的祸啊!什么跳神,什么专治鬼神缠身的药方,统统都是骗人的呀!为什么因为相信妖魔缠身的鬼话,就白白的葬送一个人的性命呢?

    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一些人就是利用这种迷信的想法,贩卖假药、假方子,这也是迷信呀!这种迷信的心理,也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我们应该相信科学,不应该相信所谓的鬼神啊!

    我从这本书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应该相信科学,不要太迷信。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4

    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作家萧红,我也爱屋及乌,知道了她是一位多情多才的女子,被称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继而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阅读了《呼兰河传》,细细品读,我很快被她的文字吸引,也深深地感受到萧红内心的痛苦。

    “人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这就是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人的人生追求。他们麻木地虚度光阴,还愚昧地在享受所谓的精神盛举,在他们卑琐的一生中,他人的不幸似乎是呼兰河城人生活的调味剂。

    她,我不知道她的真名叫什么,只知道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被别人称为小团圆媳妇,一个很不像媳妇的团圆媳妇。她只有十二岁啊,一个鲜活、活泼、乐观的少女,在婆家受尽了折磨,小小年纪的她有过反抗,但有什么用呢,反抗的结果却是给她带来更残酷的虐待。婆家听信神婆的话,认为她招惹了鬼怪,决定用滚烫的开水给她洗澡。小团圆媳妇在开水中呼叫挣扎,围观的人们没有一个伸出援手,直到她被活活烫死。她死了,看热闹的人散了,一切都是那么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可怕可恨的人啊,如此愚昧迂腐,苍生灵魂如何安生?

    有二伯也是个可怜可悲可笑之人,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就是因受时代的影响,内心早已麻木。他以偷盗为生,被许多人所厌恶,到后来即使不是他偷的,也难逃被诬陷的命运。自欺欺人是他保全人格的活法,因为与祖父有血缘关系,便无时无刻把自己摆在主子的位子,时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称谓,除了祖父,绝不容忍别人叫他乳名有子。性情古怪的他明知和大黄狗、砖头说话没有用,还一个劲地说;明知哭泣和叫骂没有用,还常常半夜三更在院子里哭骂。在人们眼里,有二伯就是一个可笑的疯子,但我觉得有二伯是被封建社会毒害的可怜人,萧红笔下的阿Q。

    正如文中所说“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在何处,为什么这么悲凉?”合上了书,望着天花板,我陷入了沉思。当一个人的命运不再由自己做主,任由其他人摆布或践踏时,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唉,封建的社会,人性的无知,才造就了一桩桩可怕的事件。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与那时天壤之别,活在当下,把握幸福。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5

    《呼兰河传》是一篇由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中的一些列悲惨、可笑的故事。《呼兰河传》共有七个章节,其中一、二两章是描写呼兰河这座小城的民俗、民风和各种奇怪的节日、活动;三、四两个章节描写了萧红幼年时的生活;五、六、七三个章节写了团员媳妇、二伯和风歪子嘴的一系列悲惨故事。

    书里的萧红就是爱玩,和所有的小孩一样都十分有童趣。虽然她是长女,但他的爸爸、妈妈并不爱她,祖母也不喜欢她,但是祖父却十分爱她。这里的呼河兰就是小萧红的家,呼和兰的所有人都是小萧红的朋友,而且她最大游乐场是那个大花园,在那里的所有生物都是活的,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活了。萧红也有很多朋友,磨倌冯歪嘴子,爱搬家的有二伯,年逾八十的祖父,唠唠叨叨的老厨子。在呼和兰中,萧红是快活的。

    祖父,饱经风霜,文武双全,萧红对他眯的厉害。可他为人老实,在家中没什么地位,但是他却给萧红幼年的时光带来了唯一的、无限的乐趣。

    团员媳妇命不好,有二伯的脾气怪,冯歪嘴子太老实,老厨子太唠叨……

    茅盾大师说:“这本书不像小说。也许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完全不像自传。但是我也觉得正因为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总之来说,这本书有讽刺、也有幽默。它会使你的头一点一点沉重。但仍然有美。

    这,真是一本好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

    在本册书中有一篇《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读着《祖父的园子》, 一股自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萧红何许人也,她的童年竟如此令人向往。于是,我走近了萧红,

    走进了《呼兰河传》。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萧红一生悲苦,贫病交加,经历了三段婚姻,去世时年仅31 岁。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界,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以及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在她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当我了解了萧红不幸的人生经历后,我为她痛惜,也被她的才华深深折服了。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了《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国人的愚昧灵魂,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残害,表达作者对于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呼兰河传》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个性。首先,小说的结构是散点式的,它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贯穿

    始终的人物,祖父的后花园与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是小说的重要部分,但作者观察敏锐细致,感情真挚,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体现了作品的反封建主题和对国民性的强烈批判、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其次,小说用极富表现力的散文化、抒情化笔调,使作品具有了抒情诗般的意境。茅盾先生评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主人公的娓娓道来,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她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颠沛流离、多愁多病的萧红,像流星一样过早地在世间消逝。萧萧落红情依依,她所留下的一切仍旧为后人所怀念。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中!!

    作者的文笔一直是很好的!

    很惊讶作者的观点!

    推荐访问:读后感 呼兰河传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