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

    时间:2019-03-1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目标】

    1、新闻常识的掌握。

    2、文章内容的理解。

    3、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

    4、新闻写作的学习。

    【教学重点】

    新闻常识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新闻写作的学习。

    【教学难点】

    文章内容的深入研讨,新闻写作的学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时数】

    二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划出不会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针对练习一、二的第一句话(即“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各设计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闻的常识。

    2、第一则新闻的教学。

    〖具体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一、导入(3分钟)

    1、请同学们看“单元提示”,回答本单元作品的题材。

    战争。

    (此题很简单,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作品题材有所了解,可让中下生回答。)

    2、同学们能说出一二个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吗?

    (此题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不失导语本色,用意是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导入课文教学。)

    3、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写的两篇新闻。

    多媒体播放1:

    文章的标题和作者,本文的教学目标。

    二、写作背景简介(2分钟)

    以下多媒体播放2:

    三、检查预习(4分钟)

    1、本文字词的检查:

    请一组同学自告奋勇当本文生字词的擂主,其他同学用生字词向擂主进攻,擂主答不出、攻擂者说出正确答案后,攻擂组则为新擂主。老师为擂台赛的裁判。这种方式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的字词音义。

    多媒体播放3(重点掌握的字词):

    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2、练习一、二中新闻常识的了解:

    各组组长收集针对练习一、二的第一句话各高设计一个问题的意见,整理后发言,教师点评、归纳,并让学生当场背诵新闻的六要素和五结构。

    (此题的目的,是初步锻炼学生拟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新闻的主要常识的印象,答案可能是多选题、填充题、简答题等。)

    四、新闻常识的补充(2分钟)

    多媒体播放4:

    1、新闻,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2、新闻结构五部分中的标题、导语、主体是主要部分,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

    3、新闻的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正标题必不可少。

    4、正文导语前的话是电头。

    接着拿当日的报纸为例,让学生具体认识标题的种类和电头。

    五、第一则新闻的教学(20分钟)

    1、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六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的内容。(7分钟)

    方法:小组讨论,合作解决,组长可以决定解决方式、分配任务,以便快速切实地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调控时间。然后以组为单位发表结果,教师边总结边进行多媒体5的播放:

    1、本文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悉数过江,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结构的主要部分:

    标题(正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2、深入研讨。(13分钟)

    方法:同组讨论,合作发言──即同组成员之间发言时可以互相补充、纠正,以尽量发挥群体的力量。

    以下多媒体播放6:

    1、为什么本新闻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2、就中路军的报道,找出它的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路军30万人

    时间:20日夜起

    地点:安庆、芜湖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3、本则新闻的遣词造句举例: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⑴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⑵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斜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⑴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⑵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⑵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4、根据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新闻的特点和写法。

    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六、堂上学写新闻(13分钟)

    媒体播放7:

    1、重点提示:

    ⑴ 标题要概括中心意思。

    ⑵ 导语要较详细概括中心意思。

    ⑶ 六要素和电头要完整。

    2、题材与要求:就本校或本班近来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写一则新闻,200字左右。

    1、自己写为主,组员间可以互相咨询、提醒,教师巡视、指导。

    2、写完后每组的新闻先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一篇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写作的总体优缺点,特别指出不足的地方。

    七、本节课总结(1分钟)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让学生们快速发言,然后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对新闻这种体裁有了了解和认识,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并就身边的人、事学写了一篇新闻,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第二则新闻的教学。

    2、课文的检测性练习。

    〖具体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一、复习(3分钟)

    1、新闻的概念与它的六要素、五结构。

    2、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标题、导语、主体和主体层次)。

    3、上节课堂上写作的优秀例子的表扬(为的是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第二则新闻的教学(20分钟)

    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进行探究。

    同学们,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经验,请猜猜我们这节课在第二则新闻中会学习什么知识?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深知识的内化,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根据学生的发言,应能总结出以下需学习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合作解决,以下为多媒体播放1:

    1、小组合作,找出新闻六要素的内容: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2、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并讨论主体部分的分层: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南了为古宛县……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主体可分四层或七层,大致思路为:背景资料(史料)→南阳过去一年的变化→一年多来的伟大胜利→预言逃敌的前途。

    3、深入研讨:这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4、文章用句举例: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⑴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⑵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⑴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三、《新闻两则》知识掌握程度的堂上问卷(15分钟)

    发卷让学生完成。

    说明:问卷分为两卷,Ⅰ卷为课内知识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十分钟完成;Ⅱ卷为课外相关知识训练,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时间为五分钟。

    Ⅰ卷

    一、新闻的六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____。

    二、要求分析句子: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⑴ “突破”能改为“冲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二十四小时内”表明人民解放军________。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问:这里采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中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其成绩主要有: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通过第一课的学习,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所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卷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评标不负责导致工程受损

    本报讯 最近,广州市建委把五批共25名责任心差、未依法评标的专家从专家库中予以除名。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被除名的专家将永不录用。

    据悉,市建委根据投标单位和业主投诉以及检查中发现,少数评标专家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使评标工程受到不少损失。

    一、标题中划横线的地方是这则新闻的正标题,请同学们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二、 本则新闻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___

    三、对这些被除名的专家,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1分钟)

    本节主要学习了第二则新闻,并巩固了这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对新闻的理解。

    五、作业(1分钟)

    多媒体播放2:

    1、同学们常看报纸吗?请从中摘录一篇你认为六要素最完整的新闻,和一篇你认为内容最精彩的新闻,准备班上交流。

    2、家中或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为题材写一则新闻,二三百字。

    (本题是针对学生新学习这种体裁,为巩固加深其新闻知识而设的。)

    ────────

    【参考资料】

    1、《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湖北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两则 新闻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板书设计 新闻二则教学设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