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香房区小语学科岗位大练兵展示发言稿_岗位练兵干部发言稿

    时间:2019-01-27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合

    -----三教《天鹅的故事》带来的思考香房区王立

    回顾看过的课和自己上过的课,为什么有的课老师们说好,而有的课却不尽人意.这”好”好在哪里?这”不好”又不好在哪里?静下来反思良久,我想,这好,应该是好在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这不好,应该是在这两方面出现了偏差,有的课文只重了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对文本的使用,从而使整课显得浮华而不深入。有的课又过于重视语言的训练,处处练,处处讲,显得琐碎而缺少层次.那么怎么将语文课的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呢?我思考着,尝试着,于是在不断地碰壁过程中就有了《天鹅》的三次教学。

    一教《天鹅的故事》:感受“人文”的魅力,沐浴“人文”的光辉

    第一次教《天鹅的故事》是在翱翔杯赛课之前,选中这篇文章,首先是被蕴藏在它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而在第一次讲的时候,理所当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悟文章情感上。我想读完一篇文章,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像的往往不是什么词句,而是文中所折射出的人文感受。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课件

    一、揭示课题

    二、生词学习(读准与初步理解)

    三、默读课文谈感受(课文中哪些地方让学感动,为什么?)

    四、体会老天鹅的形象。(教师利用三次内心问话引导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又注意捕捉“战机”不失时机的“煽情”。孩子们的学习

    非常投入,特别是当他们在悲壮的音乐中,在我的追问中感受老天鹅的内心世界时,不少学生都激动不已,回答当然也是精彩纷呈。这样的场面看起来是我们教学是的理想状态,当时我也陶醉其中,但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填空练习中,学生对已学过的课文中的重点积累的词语不能流利填答,当时以为不过是学生的问题,可事后仔细想来,为什么他们对这节课的重点词语没有深刻的印像呢?反思中隐隐感觉到一种不安:这样的教学似乎少了一点“语文味”虽然学生说得比较充份,但说的内容大多离“本”太远,课文中大量规范的语言文字却没能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和运用。这样的“说”即使再精彩,其实还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上。看来,这样的“感悟”虚空了些。语言文字毕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学生感悟情感的基础,语文课怎么能把“语言文字”给丢了呢?语文课就是这样感悟情感的吗?只重情感体验的而忽视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课浮躁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同空中楼阁,远离文本的土壤,缺少语言的积淀。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载体去放大“情感”,那就会改变语文课程的性质。

    二教《天鹅的故事》:“得意”也要“得言”,“工具”更须历练.

    当我静下心来开始琢磨这节课中所蕴含的语言训练点时,我发现这节课中的词语,句式中蕴藏着很多学生学习积累的良好素材,有了对语言文字扎实有效的了解,才能够垫定情感体验的基础。基于这样的思考,对《天鹅的故事》中的几个环节作了调整,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调整后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在处理词语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篇课文中的几个拟声词很有意思,首先是“嚓嚓”这个词语,学生在读词语的时候,很自然地读得短促轻快,可是冰层破裂的声音是这样的吗?这就要用到那两个破折号了,此时再引导学生读,学生自然读成了嚓¬—嚓—,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却隐藏着一种标点符号的作用。这处处理的得当,课文中的“克噜——克哩”的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三处克噜—克哩,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得会相同吗?于是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教学环节(视频播放)

    虽然是一样的词语,但却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的精彩,通过样这的引导,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拟声词,还让他们体会到拟声词的作用。不仅读准了一处词语,同时也学会了一种方法,积淀了一种能力。谁说只有文章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这处对词语的学习同样生动,精彩!看着学生们开心地不停地变化着声调,轻重去体会这几种叫声的不同时,我突然有种满足感,因为我教会了他们一种读书的方法,体会词语学习的精妙之处。

    解决了词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学习顺利了许多,特别是当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为深刻了。第二次教学天鹅的故事,词语教学部份显得扎实而有效,可是在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过程中,形式和手段却又显得单调,对一段话的反复诵读使学生失去了朗读的乐趣,当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分开只是为了训练而训练的时候,这训练就失去了灵魂,成了毫无意义的死工具。如何把语文的“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结合得更自然、和谐呢?我又陷入了沉思。

    三教《天鹅的故事》,努力实现“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和谐统一。

    经过前两次教学,我进行了长长的反思:语文是什么?“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到底熟轻熟重?……记得哲学中曾这样讲过,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升华。同样,语文中的“语言训练”是第一性的,“情感体验”是第二性的,语言训练是情感体验的基础,是情感体验的载体,没有了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就没有了深入的情感体验。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第三次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我将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感

    悟与课文主人公精神的感悟联系在一起,把课文的诵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变换形式来不断提供给学生新的刺激,使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读到浓情处自然而然地对升华情感,体会主人公的形象。(视频)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文本的积累和运用更为扎实有效,朗读训练为情感体验做铺垫,情感体验又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了朗读。如此一来,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文章的情感,使这两项内容结合在一起,前者为基础,扎实有效,后者为提升,自然和谐。

    三次教学《天鹅的故事》给我带来三次深深的思考,语文的学习是在与语言文字的耳鬓厮磨中,是在字里行间的体会感悟中完成的。语文的情感体验是基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总体来说一篇文章要做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相融合,我们可以本着这样一个备课的思路,先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而后分析哪些句子,段落,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再去寻找这些句子,段落,词语中所包含的训练点,在训练中理解词语,品析句子,理解段落,促进学生对情感的体悟。这从上至下,应是我们教学思路,而这从下至上则是学生的学路。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将这座金字塔建立在我们每节语文课上,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更有效也更会精彩!

    推荐访问:发言稿 小语 学科 香房区小语学科岗位大练兵展示发言稿 执勤岗位练兵发言稿 大练兵讨论发言稿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