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调研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0-09-1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探访了刚刚经历历史上第16次开闸蓄洪的王家坝闸。在淮河流域特有的防洪工程——庄台之上,总书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细细品悟总书记之语,无不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深情与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斗法”,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做实做细。

    初心如磐,为民而“斗”是永不变的价值追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总书记淮河之行,从历史典故中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指引抗御灾害的“斗法”,更是说明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永不变的是党员干部的为民之心。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老百姓的难点痛点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面对灾害,应迎难而上、主动投身,坚定站在防灾抗灾救灾第一线,与人民心手相连、风雨同舟,用无所畏惧、冲锋在前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乘风破浪”,在考验中“淬火成长”,切实筑牢永不垮塌的“为民之堤”,做实人民“守夜人”。

    使命如山,为民而“斗”是实而细的务实作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与“细”是全面做好抗御灾害工作的前提,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从细节入手,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弄清具体情况、研究具体办法、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还是防汛救灾等工作,各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把各种“斗法”想得细之又细,把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从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来看,各级党员干部就应以雨为令、以水为令、以台风为令,深入一线,根据汛情发展变化积极协调各方做好抢险准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组织人员转移,积极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做好受灾群众应急安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如天,为民而“斗”是利长远的固本良策。“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一直以来,为保江河安澜和化水患为水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从未停止过尝试与探索。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主动加强学习,不断从历史与实践中,总结经验启示,把握规律和趋势,集思广益,增强“善谋”本领。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前绸缪,立足最坏的可能去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要把人民凝聚起来,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把全社会抗御灾害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总书记朴质而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心中浓浓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一心一意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扛起使命,改进作风、锤炼党性,增长本领、无私奉献,真正为广大群众增添福祉。

    始终相信群众,汲取为民服务之智。千难万难,相信群众就不难;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执政根基和胜利之本。回顾我们党99年的光辉历程,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始终扎根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拥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广大党员当始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自觉走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讨教,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的土壤中汲取丰厚营养,从基层的生动探索中开阔思路、创新思维,把本领的增强、能力的提升扎根于群众的创造实践中。

    紧紧依靠群众,厚植为民服务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离开群众就是空谈;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离开群众就失去了力量。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战不可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始终脚踏大地母亲,而他被对手战胜就是因为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党与群众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犹如安泰和大地母亲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凝聚最广大群众的力量,汇聚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共甘苦,在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中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磅礴力量。

    一切为了群众,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始终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始终维护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致力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利,谱写了一曲曲党群、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心中装着群众,干事创业就有了底气、有了动力。广大党员要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涵养初心,始终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原点和价值追求,把为民初心和使命刻在心上、融入灵魂,摒弃私心杂念,杜绝贪欲之害,不断淬炼党员本色,厚植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为民谋利益、添福祉的责任,在实干苦干、砥砺奋斗中做出佳绩、砥砺本色。

    能不能始终牢记宗旨、服务人民,能不能做到把群众装在心中,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要把群众始终装在心中、举过头顶,真正做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群众,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所盼所需所急,创造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实绩。

    【篇三】

    “这一直是我牵挂的事。”18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在了解情况后,总书记高兴地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

    今年汛期以来,我国降水总量多、强度大,山洪地质灾害多,部分地区损失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释放了守土有责、不容懈怠的强烈信号,为我们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各部门要闻“汛”而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生命至上、突出安全第一、突出担当作为,将党中央各项防汛救灾既定部署落到实处,在众志成城中确保科学安全度汛。

    防汛救灾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防汛救灾一线是检验干部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试金石。各地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统筹力量、科学救灾,既完善人员转移避险方案预案,畅通预警预报和抢险救灾“最后一公里”,又及时前置抢险救灾物资和应急力量,确保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设备设施的巡查和紧急维护,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保障,做到全方位布防“无短板”,用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让受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救灾形势,容不得丝毫懈怠,不能麻痹、不能侥幸、不能厌战,只有各方协同、众志成城,才能凝聚风雨无阻、一同向前的合力,筑牢防汛救灾钢铁堤坝。因此,要在防汛救灾中将纪律挺在前,对防洪救灾中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工作严重失职的干部,严肃处理、督促整顿。要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严肃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听从党的指挥,不以任何借口推诿拖延、擅离职守,更不能临危退缩、各行其是,竭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能维护防汛期间的社会和谐稳定。

    要注重在防汛救灾一线识别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扛起政治责任,用无畏的行动、狠抓落实的拼劲,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总书记慰问受灾群众,不仅给受灾群众送去了暖意,更激励了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要将总书记“牵挂的事”办好、“牵挂的人”安置妥当,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将洪水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推荐访问:安徽 总书记 心得体会 调研 考察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