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包拯》教案6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19-04-0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包拯》教案1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
    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
    鬻yù
    涿zhuō
    敛liān
    惮dàn
    讼sòng
    茔yíng
    三、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
    诉,告状。
    第,尽管。
    寻,不久。
    何为,为什么。
    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遗,送。
    才,仅仅。
    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
    谓,告诉,对……说。
    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
    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
    权,权且,暂且。
    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
    径,直接。
    造,到,往。
    陈,陈述。
    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
    苛刻,待人狠而刻薄。
    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
    推,推行,施行。
    务,追求。
    苟,随便。
    悦,取悦。
    从,听从。
    志,意志。
    若,和。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四、作业
    1、熟读课文,翻译课文成现代文。
    2、复习重点文言词句,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 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每课一练》
    2、熟读课文
    3、预习新课





    《包拯》教案2

    作者: 加入日期:06-03-17

    包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学生要为人刚正、廉洁,使学生热爱今天的新社会。
    4、学习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
    1、学习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
    2、了解包拯的优秀品质。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通读课文,熟悉课文。读准字音。
    二、导入新课
    “青天大人”是我们对封建社会清正廉明的官吏的美,其中包拯青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来学习这篇古文《包拯》。
    三、正课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2、比照阅读。
    对照课文,根据下边注释,大体了解本文记叙的相关内容。
    明确:本文介绍了包拯为官期间发生的几件事,表现包拯的优秀品质。
    3、补充课文字词解释,再读课文。
    主来诉:失主/起诉 杀而鬻之:表顺接/代牛
    惊服:吃惊/叹服 徙知端州:平迁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因为/都/用来/赠送
    使契丹:出使 其人遂无以对:就,于是/用来/应对,回答
    虽甚嫉恶:即使/很,十分 不从吾志:听从
    4、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5、请学生试译下列语句。
    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明确:(当时)有人偷割别人家的牛的舌头,失主来告状。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剌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明确:涿州也曾经开城门,剌探边疆军事机密,何必开便门呢?
    ③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明确:(有些人)即使很嫉妒(他),可是没有一个不因为(他)的忠心恕道而推崇他的。
    6、请学生复述文中介绍包拯的四件事。
    四、作业:
    1、文中表明包拯廉洁奉公的语句:
    2、文中表现包拯爱憎分明的语句:
    3、文中表现包拯生活俭朴的语句:
    4、文中表现包拯改革诉讼制度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小组讨论
    1、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包拯的廉洁的美好品格?通过什么事例表现?
    明确: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文中通过包拯在端州任职,一改以往惯例,不谋私利的事例可以看出他的廉洁的美好品格。
    2、包拯性格刚烈,可是他爱憎分明,又有原则性,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3、文中包拯位高权重,可是他生活极为俭朴,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4、包拯素以“包青天”见称,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能够直接面对百姓,倾听他们的冤情呢?
    明确: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包拯严以律己,对后世子孙同样充满了希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他对后世子孙的训诫?
    明确: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三、分析
    1、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
    本文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文章开篇先介绍人物姓名、籍贯等。第二步,以人物生平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第三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评价人物,本文最后一段从人物的性格,为人处事,生活简朴作风以及遗训四个方面总结了上文。因而全文脉络清晰,详略有致。文章还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写。
    2、本文结构特点。
    先分说后总说,先记叙,后议论。
    3、本文以事写人
    审盗割牛舌案——表现包拯机智,断案如神。
    任职于端州——表现包拯廉洁奉公。
    使契丹——表现人物立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任开封府——历明吏制、广开言听。
    四、小结
    本文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包拯青天这个人物,告诉我们为官清正廉洁,才能造福一方百姓,造福于国家。
    五、作业
    在封建社会,类似包拯的清官还有哪一些,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材料〗以海瑞为例,他生于明朝衰弊之际,一直以“天下治安”为念。为淳安知县时,他“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及任职朝廷,他更不顾身家性命,指斥时弊:“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他逆批龙鳞,对皇帝说:“吏贪官横,民不聊生”,“陛下之误多矣”。连皇帝也赞叹道:“此人可方比干”。
    清康熙朝以清官辈出著称,这与当时朝廷和士人推崇理学、崇尚清节的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像人称“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曾对康熙帝说,自己之清廉来自家教,“臣父在日,常训臣以廉谨报效朝廷。若受人一钱,不惟不忠,且不孝”。故其在官,“不以妻子自随。斋用丝粟以上,皆运致于家。循分自尽,而人皆信之”。这可以说是“赔本”做官之典范。著名清官于成龙,出仕时即表示“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终其一生,摒绝馈送,“凡在亲戚交游相请托者,概行峻拒。所属人员并戚友,一介不取”。康熙帝称其“服官敦廉隅,抗志贵孤洁”,为“理学之真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初实行的是低俸禄制度,官僚待遇非常菲薄,要做清官,就意味着要过清贫的生活,于成龙官至总督,每天还以青菜为食,致有“于青菜”之名。陆陇其虽为知县,仍“与妻同驾小舟,惟有图书数卷,其妻织机一张而已”。对这些官僚来说,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境界,是无法承受这种艰苦生活的。
    陈瑸是广东海康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初授福建古田知县,继任台湾知县。他有一句为官名言:“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这话颇有防微杜渐之意,实可供后来者咀嚼再三。在古田、台湾任上,即以“廉能著称,舆情悦服”,因此被破格提拔为偏沅巡抚。初任巡抚时,他就将横役累民的湘潭知县和长沙知府革职查办。继而又上疏言及关乎民生的十件大事,包括“禁加耗以苏民困”、“禁酷刑以重民命”、“粜积谷以济民食”、“置社仓以从民便”、“崇节俭以惜民财”、“禁馈送以肃官箴”等,款款击中时弊,并躬行实践,赢得各方赞誉。更有可称者,陈瑸死后,留下遗书,将自己应用而未用的“衙门公费银”解交国库,“以尽未尽之心”。康熙帝叹曰:“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亦见有清官,然如伊者,朕实未见,即从古清臣,亦未必有如伊者!”(《清史列传·陈瑸传)又据史载,陈瑸一人为官在外“几二十年,未尝挈眷属、延幕宾,公子旷隔数千里,力不能具舟车一往省视。仆从一二人,官厨以瓜蔬为恒膳,其清苦有为人情所万不能堪者,公晏然安之,终其身不少更变”。对于一个封建官僚来说,把“清廉”挂在嘴边或者偶尔作作样子,借以欺上瞒下,也许是常事,但像陈瑸这样身处官场而能始终保持清苦本色恐怕真的不太容易。陈瑸虽未得“第一清官”之御封,但其清廉的操守已远非张伯行所能比,更何况他不但是清官而且还是干吏呢?!






    26 包 拯
    教学内容
    教材160-161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自学研讨,掌握本课的生字。
    2.准确、生动地复述课文。
    ◆过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探究、质疑、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
    方”的高尚思想。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将此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顺成一篇现代文。
    ◆难点
    联系背景评价包拯这一形象。
    ◆教学突破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将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通译下来;
    辐射引入学生平时看电视书刊以及传说中了解的包拯的故事,互相讲述,教师及时
    给予合理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字词、名言方面的投影片,课文朗读带。
    ◆学生准备
    词典,搜集有关包拯的故事。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生动导入 1.唱歌、讲故事
    2.指导朗读 2.自由朗读
    3.示范朗读 3.自主纠正
    4.引导复述 4.锻练表达
    一、生动导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电视台曾热播过电视剧《包青天》,哪位
    同学能在此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唱唱
    《包青天》的主题曲,哪位同学又能根据
    本部电视剧的情节对包青天做简明扼要
    地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奖励)
    2.这些故事都是编导们演绎的,与历史有
    一定差距,今天我们来看看史学家是怎
    样记述这一人物的,板书课题。
    3.简介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史·包拯
    传》。“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叙述传主的生卒、地位、官职、生平事迹
    等内容。包拯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是
    封建清官的典型。
    1.唱唱、讲讲、评评。唱:不要求
    唱全首歌曲,达到活跃气氛的
    目的即可。讲:不要求面面俱
    到,简洁、完整地叙述一段情’
    节,达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
    目的即可。评:力求精辟。
    2.结合注释①,了解作品出处及
    作者“史学家”的身份。
    3.听记(将要点批注在课本上)。

    
    
    二、指导初读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结合注释、词典自
    主解决字词,疑难之处可质疑或讨论。(巡视、点
    拨)
    2.检查自学效果(投影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抢答。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鬻、徙、砚、率、遗、耶、敛、惮、恶、嫉恶、苟、赃、茔
    (2)解释下列加点字:
    A.第归,杀而鬻之。
    B.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D.旧制,风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
    障碍。
    2.准备2分钟后积极抢
    答,将字词注解批注
    在课文上。

    
    三、示范朗读(约 分钟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字音、停顿、
    语气,共放两遍录音。
    2.练习朗读
    1.认真听录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两名学生朗读,其
    它同学听读、评议)
    
    
    四、引导复述(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1.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段重点写
    了包拯的一个特点。有的段落记叙
    具体,有的段落记叙较概括。请同
    学们选取一个段落来复述,要求准
    确,生动。
    2.根据学生复述情况,做具体评价,既
    要鼓励,又要指出改进方法。
    1.选段、准备,同桌互述之后,请好、
    中、差各一名同学复述故事(学生既
    可详细复述,也可简述,更鼓励学生
    创造性复述),并加个小标题。(参
    考如下:割牛舌案、进贡砚台、出使
    契丹、严峻执法、克己奉公)
    2.听教师评价,思考复述中的不足之
    处。
    
    
    五、本课小结
    学习文言文有个规律:从机械性朗读到理解性朗读再到表演性朗读,本节课我
    们就是按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同学们对本课内容还有哪些不清晰的地方,请大胆提
    出、大胆思考、大胆质询,大胆必“大得”。
    七、板书设计参考
    人物传记
    包拯
    脱脱(元代史学家)
    鬻、徙、砚、率、遗、耶、 割牛舌案 进贡砚台
    敛、惮、恶、嫉恶、苟、赃、 出使契丹 严峻执法
    茔 克己奉公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闻者皆惮之
    (3)与人不苟合
    (4)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2.翻译下列句子。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2)京师为之语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用自己的话)
    个性练习设计
    1.做知识卡片(词语数目不限,据自己掌握情况而定)。示例如下:
    字词
    解释
    例句
    翻译
    
    第
    但、只管
    第归
    (你)只管回家去
    
    知
    掌管、主持
    徙知端州,迁殿
    中丞
    (包拯)转到端州
    当知府,升为殿
    中丞。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引导复习 1.解疑质疑
    2.引导评价 2.分析评价
    3.诱思导学 3.思考练习
    4.拓展巩固 4.阅读思考
    一、复习导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启发发言:同学们对《包拯》一课提
    出了哪些疑问,是怎样解决的?还
    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2.肯定学生解疑的方法,并做恰如其
    分的指导。
    1.请一、二名同学介绍质疑、解疑过
    程。
    2.师生共同探讨遗留问题,在讨论中
    要注重学生表述能力。
    
    
    二、引导评价(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启发:在第二单元,我们已经接触了几
    篇传记,(投影:学习传记要在了解人物
    事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
    做出恰当的评价)。请你结合课文评价
    一下包拯这个人物?
    阅读思考评价(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有
    理即可)。参考如下:
    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
    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
    不辱使命;第四段突也他为官刚正、执
    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
    
    
    三、诱思导学(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我们已
    接触过几篇,哪位同学们能举例谈
    谈。(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运用正侧
    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2.提问: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吗?
    试从文中找出答案来。
    1.回顾旧知(比如《地毯下的尘土》一
    课),学生回答明确怎样运用侧面描
    写,作用是什么?
    4
    2.回答: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
    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
    为之语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四、拓展巩固(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投影《口技》片断,与学生共同分析
    本段中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清官?他们有
    哪些事迹?请你用正侧面相结合的
    写法向同学们讲述。
    1.阅读《口技》一文,画出侧面描写的
    句子,并谈谈其作用。
    2.发言时,要求条理清晰,内容丰富,
    引人人胜。 .
    
    
    五、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
    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六、板书设计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请举出他审过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2.回家向父母讲叙包拯的故事。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填空
    课文共有——个段落,分别记叙了割牛舌案、________、________、
    公开审案、平日为人几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
    概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________段穿插了侧面描写。
    个性练习设计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结合社会现状描绘你心中“好”官的形象,并谈谈
    你打算如何做人如何去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请就此命题,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可
    以讨论后再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语文出版社教材所选古文
    都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例如本文就是对学生进行廉洁奉公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既
    应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又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包拯》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09-04-04

    27 包拯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
    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
    三、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 诉,告状。 第,尽管。
    寻,不久。 何为,为什么。 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遗,送。
    才,仅仅。 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 谓,告诉,对……说。 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 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 权,权且,暂且。 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 径,直接。 造,到,往。
    陈,陈述。 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 苛刻,待人狠而刻薄。 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 推,推行,施行。 务,追求。
    苟,随便。 悦,取悦。 从,听从。
    志,意志。 若,和。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 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 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 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后记: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讲清楚,多朗读。



    包 拯
    河南省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丁辉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板书题目和作者)
    脱脱与《宋史》 《包 拯》 的作者脱脱(1314——1355),元朝的大臣,史学家。姓氏:蔑里乞,字:大用,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发动政变,驱逐专权横暴的伯颜,次年(1341)任丞相,恢复科举,主修宋、辽、金史。1352年率军杀义军红巾军首领芝麻李。后因被弹劾,撤职流放云南,不久被毒死。《宋史》是他按照司马迁创设的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写的,其中的“传”主要是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官职、生平事迹等内容。
    包拯:生卒年代: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圣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以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著有《包孝肃奏议》。作为封建清官的典型,他的事迹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各种戏文剧目都以他的事迹为内容,形成了丰富的传说,像《铡美案》说的是他为平民秦香莲伸冤,斩杀喜新厌旧的驸马陈世美的故事,《陈州粜米》说的是他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斩杀贪官、他的亲侄包勉的故事。
    二、听录音,读课文,列出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读音。
    拯zhěng鬻yù徙xǐ丞chéng砚yàn涿zhuó 宦huàn惮dān
    秩zhì 讼sòng茔yíng沅yuán
    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 诉,告状。 第,尽管。
    寻,不久。 何为,为什么。 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遗,送。
    才,仅仅。 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 谓,告诉,对……说。 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 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 权,权且,暂且。 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 径,直接。 造,到,往。
    陈,陈述。 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 苛刻,待人狠而刻薄。 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 推,推行,施行。 务,追求。
    苟,随便。 悦,取悦。 从,听从。
    志,意志。 若,和。
    6、小结: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刚刚点拨的重点字词按通假、古今异议、一词多义等归类。
    7、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 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明察秋毫.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第二节运用对比写法,写他在端州做知府时,不私占一块端砚,表现他为官廉洁。
    第三节写叙述他出使契丹,表现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4、 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叙述他在代理开封府尹时,改革旧制,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写有关包拯哪些方面的表现和事情,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其一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使官宦们害怕,老百姓广为传诵;其二是改革旧制,使老百姓容易从正门直接告状伸冤。
    (2)、为什么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立朝刚毅。
    (3)、文中“童稚妇女……阎罗包老”“京师为之语曰……”句是什么描写?表现了包拯什么?
    侧面描写,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他清正廉洁受到人民的称赞。
    最后一节写叙述他生活态度和对子孙的要求,表现他克己奉公守法的美德
    、故人、亲党为什么都与之绝交?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2)、 第5段末引用包拯的话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写他不仅自己为官清正廉洁,而且要求他的子孙也要像他一样,突出他的人格高尚。
    、本节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6、 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本文记叙了包拯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为官的水平和官德,展现了一个刚正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克己奉公的封建社会的清官形象,歌颂了他的美德。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各有侧重,中心集中 ,详与略。
    课堂作业
    1. 本文第四段在写法上,与其他几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第四段是侧面描写。这样写从侧面衬托包拯的执法严厉,为官刚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
    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末一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3.除了包拯,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任选其一,说说他的事迹,并谈谈你的感受。
    如海瑞,刘墉,纪晓岚…… 感受略。



    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下第27课《包拯》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顺畅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从中受到感染而生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
    2、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MP3朗读文件;多媒体音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据我的经验,多数同学有爱看电视的习惯,在坐的同学有吗?那么,请问大家看电视连续剧《包青天》吗?多数电视连续剧都主题曲,这个电视连续剧也有吧?有没有同学能说说主题曲的开头两句?(如果没有同学能说,就只有让我来告诉大家了:这首主题曲的开头两句是“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应该能说出这两句歌词的意思吧。(开封:地名。铁面无私:刚直无私,或者说公正没有偏心,不自私。包青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包拯”)
    2、题目解说
    生读注释①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选入教材时作了删节。“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司马迁创设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此后历代以为著史正例,正史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一般来说,“传”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职官、生平事迹等内容。
    包拯(999一l062),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以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著有《包孝肃奏议》。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作为封建清官的典型,演为戏文,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
    二、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试朗读课文,教师听并注出学生没读准音的字词:
    鬻yù 涿zhuō 敛liān 惮dàn 讼sòng 茔yíng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课文。
    如果还有认不得的字词,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看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就要请同学们把工具书拿出来解决了!
    我们读过两遍了,现在有同学能主动起来朗读一遍吗?(如果有,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如果没有,我请来一位“老师”,我们来听听他的朗读,大家一起来学学。(放MP3)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模仿刚才的朗读,齐读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或参考资料自由(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后能翻译课文。(这可能是难点。如果学生不能翻译,则本节课就要重点完成,余下内容第二课时再做。如果学生能自主翻译,则依坐位顺序一人一句翻译,教师或同学予以纠正、补充,然后完成下面内容。)
    (三)、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后,试概括各段内容,师生共同讨论补充。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概括内容。(写了谁?做了什么?能表现他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开头简单介绍包拯的生平,接着用“割牛舌”这个普通案件来突出包拯聪明、机智,破案技术高超。(或:通过处理“割牛舌”案件写包拯为官机智。)
    2、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后面几段的内容。
    明确:二段:把前任知府同包拯进行对比,以突出包拯清正廉洁。(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三段:本段主要描写包拯与契丹典客的对话。突出包拯的巧言善辩,不辱使命。(或: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四段:写包拯代理开封府尹时,为官刚正不阿,令贵戚宦官闻风丧胆。得到百姓们的高度评价。(或: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五段:本段主要写日常生活中的包拯。虽然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但仍然公平仁爱地对待他们。包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家人和朋友牟取私利。这一段集中体现出包拯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三、本节内容回顾:
    通过大家的反复朗读、讨论,我们对包拯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说要让同学们用一个词语表达此时此刻你对包拯是怎样一种感情的话,我们会选择哪一个词呢?——“敬佩”可以吗?(他为官机智、为官清廉、巧言善辩不辱使命、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克己奉公。)
    四、作业:
    1、同学们课外还要多用点时间读熟课文。
    2、读熟课文注释。
    我们的作业同学能按要求完成吗?只要同学们能坚持认真读书:读熟每一篇课文,再多读点课外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板书设计
    27、包拯
    谁 做什么 性格特点
    “割牛舌”案件————为官机智
    “岁满不持一砚归”———清正廉洁
    包拯 出使契丹——————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开封做官——————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日常生活——————克己奉公
    附:翻译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人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免费下载完整版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 《包拯》教案6篇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推荐访问:七年级 教案 下册 七年级语文教案 《包拯》教案6篇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