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落日》与《消息两则》教案_消息两则教案

    时间:2019-04-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落日》《消息两则》教案

    这两篇课文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三板块“永志不忘”中的两篇文章。长篇通讯《落日》,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受降仪式;《消息二则》中第一则是历史的现场著录,第二则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作出的回应。这个专题的意图是明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正如本专题导入所言:“历史是一面镜子。”三篇文章内容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关照现实。因此,我想让学生在自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比较阅读的方法,自学本板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流畅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新闻类作品(消息、通讯)的特点。

    2.初步掌握消息、通讯的写法。

    3.学会辩证地反思历史,关照现实。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将班级分为五个组,每组在自学两篇文章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一个任务。第一组:查找资料,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定义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教会同学们如何阅读消息和通讯。第二组:研读《落日》,给大家分析本文作为通讯的特点。第三组:研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这则消息,分析其作为消息的特点。第四组:研读《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明确其作为消息的特点。第五组:整合本板块,讨论板块编排的意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我们已经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知道了历史兴亡的道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引起了我们对历史人物遭遇的深思。今天,我们将学习“永志不忘”这一板块。课改要求让半个讲台给同学们,今天我就将整个讲台让给大家。同学们自己做老师,共同学习这一部分。大家有信心吗?生(齐声回答):有!

    师:很好,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下面欢迎第一组代表上台,给我们讲一讲消息和通讯。

    三、学生分组派代表上台解读文本。

    第一组:介绍消息和通讯

    (学生代表于前同学走上讲台。)

    于前:同学们好!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迅速,每时每刻,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谓信息爆炸。大家是怎样了解外界信息的?(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看报纸,有的说看电视,有的说通过网络,还有的说通过书籍。)于前:其实,大家要想了解国内外大事,主要靠报纸,电视上的新闻也是报纸新闻的汇总。消息是报纸的最主要部分,是报纸的生命,离了开消息,报纸也就失去了其迅速传递信息的最大价值。我们来思考一下:何谓消息?请看大屏幕。(他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是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下面请李砚砚同学给大家介绍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于前下,李砚砚上)

    李砚砚:消息和通讯是常见的两种新闻体裁。它们的相同点概括起来为一“真”二“快”三“新”。一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必须完全真实可靠,也就是说,报道中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以及引语、数字等都必须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不能有任何的虚构和编造,更不能歪曲事实。

    二及时。消息和通讯都要求所报道的内容必须迅速快捷。一般地说,新闻发生的时间与新闻报道的时间的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也就越大,产生的新闻效果也就越好。这就要求采稿、发稿都要迅速及时,以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三新鲜。“新鲜”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报道的内容要新鲜,即必须是新近发生的,而不是那些人们早已知道的;二是报道的角度要新,即采写时必须选择好报道的“切入点”、“突破口”,以最佳的写作方法来表现新颖独特的新闻主题。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呢?(提问一位学生后继续)

    消息和通讯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叙事看,消息一般是概括地报道事实,如《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这则消息。而通讯则是对事实进行完整详细的报道,如《落日》这篇通讯,详细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受降仪式。

    二)从表达方式看,消息一般以叙述为主,描写、议论的成分较少。如消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的表达方式主要为叙述。而通讯则以叙述、描写为主,并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如通讯《落日》以叙述、描写为主,但也有抒情和议论,以抒发作者胜利的喜悦之情,点明本次受降仪式的意义。

    三)从写作上看,在写作重点上,消息一般侧重记事,人在其中是为事服务的,是串起事情的纽带。而通讯既可写人,又可写事。一般以写人为主,写事为写人服务,它在其中处于次要位置。在写作技法上,消息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在内容上有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结构上有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而通讯的写法则比较灵活,它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通过多侧面多角度来反映人物和事件,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四)从语言上看,消息的语言一般比较简洁,平实质朴。而通讯则比较讲究文采,语言形象,鲜明生动。

    下面请张玙璠同学介绍怎样阅读消息和通讯。(学生鼓掌)

    (李砚砚下,张玙璠上)

    张玙璠:怎样阅读消息和通讯呢?(先请一位学生回答后我再说明)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消息的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和副标。主标是多行标题的中心,用来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引标多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引出主标;副标或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三标齐全是消息标题的一种形式,有的消息则或无引标,或无副标,但一定有主标。(拿出一份报纸举例说明)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它往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则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进一步阐述主题,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是不是每条消息都要细读呢?(学生回答:不是的。)正确。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大报如《人民日报》,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消息都有,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细读。这就需要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的精读或略读。浏览,看看标题就可以了;略读,不仅看标题,还要看导语,弄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结果怎样。精读,则要逐字逐句读,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分清消息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通讯的时效性不及消息,但是,它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和描述。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通讯也需要有选择的略读或精读。略读通讯,要了解它们的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精读,则要仔细阅读描述典型事例的细节,了解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通过我的介绍,你是否清楚了消息和通讯的区别呢?下面我来抽查一下。(抽查了两位同学,回答基本正确。)

    第二组: 研读通讯——《落日》

    师:第一组同学已经讲解了消息和通讯的基本知识,课件精美,讲解清楚,效果不错。下面请第二组代表上场。

    (陈忆嘉同学上场。)

    陈忆嘉:《落日》是一篇通讯,同学们都作了预习,我来提问一下:《落日》写了一件什么事?请讲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学生回答:《落日》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经过。)本通讯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被认为是报道二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学习新闻写作的人常视之为范本。你能从通讯的角度加以分析吗?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甲:本文不但符合通讯的特点,而且真实、细致地报道了这次受降仪式。既有概况叙述,又有细节描绘,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也深刻地写出了这次仪式的意义,所以被人们称为范本。例如重光葵、梅津美治郎签字时的情景。(找出该段,朗读后进行分析。)细节描写,能够准确的刻画人物,使人物活起来。学生乙:本文涉及事件重大,人物很多,容易写得混乱。但作者却能做到思路清晰,多而不乱,就是因为它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每一个时间段,侧重表现某一方面的重点内容。他还抓住了整体的氛围设置和心理印象,通过作者和通讯中人物的议论表现了“永志不忘”这一内在线索。另外,他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也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整个事件。

    陈忆嘉:他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请我们组的钱露同学总结一下。(钱露总结《落日》所写时间及写作特点,最后再次明确阅读通讯的方法。)

    第三组: 研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特别是陈忆嘉“老师”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我很佩服她。(学生笑,鼓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上场。

    (学生代表张智泉上场)

    张智泉:我们组的任务是分析《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请大家回顾一下消息的五要素是什么?(学生集体回答)请你按照五要素来分析本则消息。(学生准备)张智泉:谁准备好了,请举手。夏璇:标题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概括、突出了新闻事实。第1段是导语部分,是这条消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事实。第2、3两段是主体部分,介绍了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发表赎罪书与勃兰特获得和平奖,还介绍了波兰特为什么下跪。最后一段是结尾,交待了勃兰特下跪的意义和影响。(夏璇边介绍,张智泉边在黑板上板书:

    最重要材料 勃兰特下跪赎罪

    次重要材料 受到称赞

    次要材料 答记者问

    最次要材料 影响

    张智泉:你讲得很精彩,本消息符合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学生举手质疑: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

    张智泉: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中最为常见的结构方式。它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流传得最广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因为报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1861—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很多记者前往采访。由于电报机不多,而且时常出毛病

    ,记者们争着用发报机发消息,为了及时把重要的消息发出去,记者们轮流发第一段,再发第二段、第三段……这样就迫使记者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一旦发报机出毛病也就不要紧了,反正最为重要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电讯中断,报社也能把最为重要的内容刊发出去。新闻行业把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方式称为“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得到保存和发展。这是因为它开门见山,便于由于版面需要删稿时,从后面删起而不至于伤筋动骨,而且便于浏览。

    对这则消息所记述的事实,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戴慧:这则消息让我想到了日本首相小泉不但不认罪,还隐瞒事实,参拜靖国神社。相似的历史,不同的人却做出了不同的举动,我们敬佩尊重历史、敢于认罪的人,鄙视歪曲史实的人。张智泉:戴慧说得很好,课下大家可以上网查阅一些资料,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第四组:研读《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学生代表杨曦走上讲台。)

    杨曦:“我们组的任务是研读《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这篇消息和前一篇有所不同,因为它是一篇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报纸新闻,它更为迅速、简明,能把更重要的信息及时传播出去。不过就目前来说,网络消息和报纸消息还是一样的,依然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下面请我们组的叶雅璠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结构。

    叶雅璠:大家好!我用新闻“倒金字塔结构”来梳理本文。标题是: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导语是第一段,披露本则消息的主要事件。第2——6段是主体部分。记述了编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区历史教材的原因、意义、经过,并对教材进行评价,说明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第7段是新闻背景,第8段是结语,介绍了教材的使用范围。

    叶雅璠介绍完了,大家可以提问。

    刘天然:杨老师,你能比较一下本文和《落日》的异同吗?(学生哄笑)杨曦:当然可以。《落日》是通讯,所以除了叙述事件外,也有细腻、生动的描写,还采用议论点出了事件的意义。本消息则不同,基本上是客观记述事件,没有描写,也没有体现主观观点的句子。刘同学,你满意吗?(学生发出善意的哄笑)

    第五组:整合本专题。

    师:第四组不但自己讲解了,还大胆让同学们质疑,足见其准备充分。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精彩的讲解。下面请第五组学生代表上场。

    (第五组代表胡烨上场)

    胡烨:同学们,三篇文本都研读完了,看新闻要求能就新闻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本板块编者借助文本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讨论)

    周茜:我觉得应该汲取历史教训,要认识历史的真相,热爱和平,检讨我们的历史责任,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娄浩说:“要让我们记住历史,铭记历史上曾发生的惨痛的教训,记住法西斯曾经犯下的罪恶,也让我们向波兰特致敬。”

    胡烨:战争带给人民巨大的伤害,想想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中失去所有亲人的索科洛夫;想想躲藏在建筑物夹层中的小安妮度过的惴惴不安的、充满恐惧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想想伯尔笔下的受法西斯毒害的失去双臂、失去右腿的八年级学生写下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面对这些,我们“要永志不忘”。请具体谈谈你对“永志不忘”的理解。生1:永志不忘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民的历史的伤害。生2: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行,不愿承担战争的责任,我们要永志不忘历史真相,抚平战争的伤口,吸取历史教训,使祖国家发展壮大。生3:永志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侵略历史,掩盖历史真相的罪行,不忘正确认识历史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促使人民认识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使日本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生4:“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我想了很多。一是我们民族曾有过大不幸,不过在无数先烈的努力下,我们翻身做主人了。我们要反思,为什么会有悲惨的过去?那是因为落后。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努力,不断富强,就不会让历史重演。”

    胡烨: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也有同感,我想这个板块除了告诉我们消息和通讯的知识,就是要让我们牢记历史,学会从历史中反思,从而更快进步。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做一个“明智”的人吧。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把讲台让给大家,大家做得很好,文本研读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大家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消息和通讯,知道了如何去阅读消息和通讯,而且学会了铭记历史,反思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社会和人生。大家的收获是很大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些勇于走上讲台的同学,相信下次会有更多的同学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五、布置作业:了解学校及社区的新闻事件,写一篇消息,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我只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旁边认真倾听,个别地方稍加补充(尽量不打断他们)。他们的讲解也许不很精彩,也许不够深入,但因为是自己读出来,品出来的,就能吸引学生。从课后的检测结果来看,课堂效率并不低。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几位同学走上讲台,担任了老师的角色。他们还有些紧张,也不太知道该如何驾驭课堂。但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和热情的掌声已经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这种宝贵的经历是终身难忘的。相信下次他们会更大胆,也会做得更好!看来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也是很有潜力的。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推荐访问:落日 教案 两则 《落日》与《消息两则》教案 三亚落日教案 落日的幻觉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