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部编版

    时间:2021-09-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

    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反文旁;

    会写生字“只、石”。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到处”“旁边”等词语。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

    会写“只、石”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一、《乌鸦反哺》故事导入 二、认识乌鸦,激发兴趣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境 1.播放视频,师范读全文。

    2.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读课文的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再把课文读两遍,读完以后坐端正。

    3.读后评议。

    四、再读课文,带入情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呀?(板书:口渴了) 2.仔细观察,找出形近字“喝”和“渴”,多种方式认读“渴”和“喝”。

    3.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乌鸦找水喝呀?(板书:找水喝)认识“找”字。

    4.指名学生上台扮演“乌鸦找水喝”,引出“到处”一词。

    5.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理解“到处”,体会乌鸦找水的辛苦。

    6.指导书写生字“只”。

    7.课件出示“瓶子”,认真观察引出三组词语:一个瓶子 水不多 瓶口又小 8.指导朗读第二、三句: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9.指导朗读第四句:怎么办呢?体会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乌鸦想出办法了吗? 2.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办法”。

    3.看见什么想出办法来了?(小石子) 4.指导书写“石”字。引出“许多”并指导认读。

    5.教师移动位置,情境展示“旁边”的含义。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乌鸦是怎么做的? 2.师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放进”、“一颗一颗”、“升高”的意思。

    (四)课文小结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五、整体感知,巩固生字 六、作业布置 故事新编: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想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呢? 板书设计:

    乌 鸦 喝 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想办法 喝着水 遇到困难 动动脑筋 汪祖花,女,汉语言文学本科,一级教师。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和英语教学。所带班级曾被评为“马鞍山市优秀班集体”“马鞍山市优秀先进中队”;

    博望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曾获得的省微课竞赛三等 奖;

    市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市优、县优。连续三次获得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

    少先队说课比赛一等奖。曾参加过市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

    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论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切题意,结构完整!

    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会写“只、多”两个字。 2.了解自然段的概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3.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

    2.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1.认识反文旁

    2.会写“只、多”两个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认识乌鸦

    1.出示乌鸦的图片,说出乌鸦的名字。 2.学习“乌鸦”。

    师:看着图片,说说小乌鸦长得怎么样?

    师:乌鸦浑身都长满乌黑的羽毛。这“乌”字就是黑的意思,他比鸟少一点(板书“鸟”,对比),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哪个小朋友知道鸦字是什么字+什么字呢?(贴板书:乌鸦) 3.学生认读“乌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则乌鸦的寓言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贴板书,带读课题)。在这个故事里,乌鸦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2.出示课文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 学生说乌鸦会去哪里找水喝?

    师:去了很多地方叫“到处”,处要翘舌,要把你们的小舌头卷起来。

    (2)师:找东西需要用?(全班答:手),所以,“找”是提手旁,给“找”组组词。

    3.出示词语:办法、旁边、许多、放进、升高。(师带读一遍)

    (1)读准字音:区分“办、旁、放”的韵母;“进”要读准前鼻音。

    (2)认准字形(加一加游戏):

    办、法、许、放、进、鸦、处 把字拆开,让学生上台拼字

    重点辨析放的反文旁和处的折文

    (3)摘星星游戏(开火车读词语),引出“升高”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1.认识自然段,给自然段标序。(投影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可能不会的字:瓶、颗、渐)

    3.全班读课文。课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是带有“喝”的词语,边读边找,找到后记下来。() 4.画一画词语(投影示范)

    5.学生说乌鸦找水喝——乌鸦喝不着水——乌鸦喝着水,老师贴板书。

    四、复习生字

    摘苹果游戏:把要求认的字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

    五、写字指导

    只、多:认读字;看笔顺视频、书空3次;说说关键笔画、位置,学生描红、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范文的结构很好。

    推荐访问:上册 课时 乌鸦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