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

    时间:2021-09-0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最新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最新,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最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高窟超建筑和绘画艺术的了解。

    3、通过朗读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的神奇瑰丽,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莫高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考一考大家,我国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2、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欣赏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读识记生字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问、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选择不认识的字来记忆。

    4、评议,正音。

    5、猜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倒一字,不误一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并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尊、亭、衫等字。

    3、练习写字,要求正确、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4、让学生上台范写。

    五、课堂小结:

    你对莫高窟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绘画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

    2、9个小组进行比赛,认读本课生字,计算时间。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画?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最生动?哪些词用得好?找出来。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相关图片,欣赏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资料和图片。

    互相介绍交流。

    2、学习了课文,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

    任选一题:

    ①为莫高窟设计一两句广告语。

    ②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莫高窟。

    五、作业设计:

    1、贴收集到的资料。

    2、了解我国其他的文化古迹。办一期手抄报。

    【篇二】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最新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篇三】语文课件《莫高窟》2020最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授。

    1、诠释“明珠”,引入课文:

    在这无边的荒芜的黄色之中,有一条绿色生命线----“丝绸之路”。这条细细的绿色之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系着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和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佛经和基督教从这里走入中国。在这条绿色的文明通道上,有一个小小的明珠,它就是敦煌——

    2、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读句子)

    3、通过上课堂的学习,你知道敦煌莫高窟为什么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

    二、走近“彩塑壁画”,领略魅力。

    1、(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⑴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2、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

    我们先来欣赏彩塑的精妙绝伦。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结合资料说)

    (1)“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神态的?

    指导朗读: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2)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视频:莫高窟彩塑图片)你能用“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

    (3)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

    4、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⑴再读过渡句:哪个词可以看出“宏伟”

    ⑵“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与教室面积比较一下。

    ⑶相当于150多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再读这句话。

    5、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

    (1)壁画内容:用心读,大胆想象,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节内容)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2)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哪个喜欢?。指导朗读:读出画面,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3)(出示飞天图片)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写飞天的句子。)

    (4)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5)能记住写飞天的句子吗?自己先试试。会背了就举手告诉我。

    6、壁画内容讲完了,作者用什么标点符号?飞天呢?你对哪个标点感兴趣?为什么?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

    7、再来领略被誉为“世界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一起读。(配乐)

    8、所以我们说——(出示,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关键词:“大量”与“仅存”“曾”字。

    3、出示资料: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4、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怎样?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5、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2、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1、模仿“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2、推荐阅读:余秋白的两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在沙漠中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互相合作,探究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去沙漠探险,在沙漠中心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当一切措施都无效果时,你的心情会如何?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下面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二、介绍作家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1.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2.20纪初的飞行,飞机制造技术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发达,天气预报不准确。飞行是一项冒险的事业,飞行员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文意。(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2.在沙漠中心作者遇到哪些困难?

    3.面对这些困难,作者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4. 跳读课文,勾画出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心理变化: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求生

    小结:文中多次运用了心理描写,并贯穿了全文的始终。让我们体验到作者面对困境由绝望,痛苦到平静最后乐观的内心情感历程。思绪回归,星光下一夜的思考结束,作者内心深处坚定的求生。作者的精神气韵跃然于平缓的字里行间,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资料: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陈乔炎)尼泊尔旅游部官员21日证实,至少3名外国登山者在从南坡尼泊尔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返回途中遇难,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登山者。

    迪彭德拉保德尔说,一名德国登山者是本月19日在珠峰地区海拔8700米处遇难的;一名加拿大登山者在海拔8650米处遇难;另一名中国登山者21日被发现在海拔8600米处遇难。

    2.你对冒险有什么看法?(小组合作探究)

    3.冒险在你心中有怎样的意义呢?(小组合作探究) 4.结论:

    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要攀登。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他向往的是富有挑战性的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五、课堂小结: 卡耐基曾说:“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圣埃克絮佩里在为开辟航线,为祖国命运的飞行中搏击长空,历尽艰险和考验,将生死置之度外。让我们对死有了不同的理解,对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让我们重新定义生之意义和死之价值吧,让我们的生命在这光辉的足迹中闪光吧。

    六、作业:

    课外阅读圣埃克苏佩里的其他作品《夜航》《小王子》。

    读后感想挺多的。

    尝试下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推荐访问:莫高窟 语文课件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