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第二册鸿门宴】鸿门宴

    时间:2019-06-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第1课时】

    【课题】鸿门宴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同上

    【教法】讲读、讨论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

    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关中

    (2)说()项羽

    (3)好()美姬()

    (4)为()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霸上王()关中

    (2)说()项羽

    (3)成()五彩为()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课题】鸿门宴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同上

    【教法】讨论、讲读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百余骑()数目()项王且为所()虏客何为者()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推荐访问:鸿门宴 第二册 第二册鸿门宴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