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1  通过阅读,我觉得得到这本书既是老师的一种幸运,更是学生的幸运。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很赞成的,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提出优质的问题;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精选文档)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1

      通过阅读,我觉得得到这本书既是老师的一种幸运,更是学生的幸运。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很赞成的,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提出优质的问题;怎样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思考、学习和取得进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提问技巧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自己领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提问,更要善于提问。

      一、 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题不应是随意而问,而应该经过精心设计研究。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就不必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研究价值,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二、 提问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老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另外,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停顿。课堂提问一般情况下是由少数学生发言回答,如果提出问题后立刻就指定学生回答,甚至先叫人后再提问,那么学生思考就不带有普遍性。这种做法只能使回答问题的学生认真思考,却不能顾及到全体学生。因此,提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停顿以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无论是否发言,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进行思考,思维也就得到了训练。

      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四、评价学生答案要注意鼓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鼓励性语言,就可以起到“充氧助燃”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答案时更是如此。

      首先,教师的评价用语要有鼓励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绝不能用尖刻的语言侮辱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心。应该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贴切,也应该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要敢于打破常规,鼓励有独创性的见解。语文教材收录的多数为名篇佳作,许多问题也早有定论,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问答的开放性。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有悖于传统的认识、有悖于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予以肯定,予以鼓励。

      书中说:“给学生一个问题来回答,他将学会刚刚阅读过的章节。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他将学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如何学习。”我将会不断学习,用专家的思想观点作指引,在*常的课堂教学中围绕课堂提问进行充分的预设,提问的技术和艺术才会逐渐改善,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2

      深感于自己在语文教学基本素养方面的欠缺,三月下旬至今十分细致地研读了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博士和贝思·丹克特·撒特斯的优质问题和优质提问教学著作《优质提问教学法》。该书提出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也就是“QUILT”框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

      通过有意识地反思,我发现自己课堂提问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过多,正式授课过程中,每分钟大约提3个左右的问题,且所提问题中大多是有关事实、回忆或知识的,处于较低的认知水*上。

      2、课堂上存在“目标学生”现象,倾向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前,学生回答之后,没有等待3-5秒给学生更多地思考和整理的时间。

      4、自己经常在没有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且自己经常对课堂的问题进行解答。

      5、学生几乎不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细细想来,自身的教学问题实在太多了。多年来,打着应对应试教育的幌子,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低效的课堂重复,从未思考过要变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上,没有运用课堂规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提问的意识,没有运用“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新行为,更别说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责任的调整了。

      以上一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也困扰着我的学生。《优质提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一、优质问题的特征

      优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水*,增强学习的欲望,具有四方特征: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上的思考,清晰地阐明所问的内容。

      (一)优质问题的四个维度

      1、教学目标:与一个或多个学习者相关联,激发学生观点并形成个人的认识。

      2、关注内容:引导出与要学习的概念相关的知识,引导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的知识。

      3、认知水*: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教师具体设计的和示范的认知水*上;根据学生的准备,要求学生在最高的认知水*上处理知识;鼓励学生掌握关系和类型,展示理解程度、建立关联。

      4、句法和词法:运用合适词汇,适合学生年龄、要学生的内容;精确不含糊;清晰地表达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所期望的回答;简明。

      (二)两个框架和布鲁姆分类法

      1、维金斯框架和克里森伯里“问题环”

      维金斯框架启示我们,当学生将个人经验和兴趣与课程内容和知识相联系的时候,这种知识最为持久。当选用的课程内容时应当考虑三点:

      (1)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

      (2)保证该内容与学生所在州所要求和测试的标准相关联,

      (3)检测其是否和你所教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吻合。

      克里森伯里“问题环”则将教师的问题分为三类:个体知识、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

      布鲁姆分类法区分了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以及知识的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对认知水*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我们希望学生运用的思维类型或过程,也有利于我们教师改善自己所提问题的认知水*。

      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

      想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我们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去做:

      (一)信念和态度上的准备

      1、优质问题能帮助学生学习

      2、所有学生都能对所有的问题做出回答

      3、所有学生的答案都值得尊重。

      (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的角色是辨别每个学生的潜在学习区域,找到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吸引学生兴趣的符合“中心性”“可获得性”“丰富性”标准的问题,并给全体同学*等的回答机会。

      (三)运用参与“替代性反应模式”

      1、改善口头回答的反应模式:合唱队法(齐答)、手势语法、工作样本法。

      2、助于互动的反应模式:数字头脑集合、二人思考小组。

      3、助于课堂讨论的反应模式:自选位置,观点展示,集思广益法、四角提喻法,访谈设计法,鱼缸型讨论法,一词总结法。

      三、激励学生进行思考的方法

      (一)促进学生思考的三个准备

      1、准备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2、选择调动所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反应模式。

      3、提供合适的激发策略。

      (二)奇妙的暂停——等待时间1、2的意义

      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等待时间,于学生而言,能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提供证据,会进行猜测和假设,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多人参与回答,更自信,在认知水*比较复杂的考试项目上进步。

      于教师而言,回应将更周到,提出更少但认知水*更高的问题,对以往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增加。

      (三)鼓励问题的回答的一些方式

      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1、倾听失败;

      2、理解失误;

      3、找出答案,帮助那些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线索——运用符号、词语或者短语来帮助学生回忆;提示——运用提示语;探查——寻找一个不正确答案背后的原因,或者是当回答不正确时提出澄清性问题;改述——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重定向——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稍后负全责——在课后,重新检查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确保他知道了正确答案。

      四、积极地反馈,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一)口头反馈的原则

      教师的口头反馈,能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并帮助他们在必要的领域进一步改善。当学生对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提供了完整而正确答案时,进行正面的反馈;当教师引导后,学生还是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则要给予校正性的反馈;当就某些简单的事实进行学习时,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则要给予负面的反馈。

      (二)讨论中反馈的方式

      在学生背诵时,教师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然后给予清晰、明确的表扬或是正面的或校正性的反馈,学生能获得完整的理解;提供正面的或校正性的反馈,并提出问题或者做出评论,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联系,学生们会建立联系,能使他们储存并保持新知识以备将来之用。

      在学生背诵或讨论时,教师提出后续性问题来“纠正”学生的答案,学生能增进思维,建立更深入和新的联系。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进行个人观察,提出消除困惑的问题,叫另外的学生回答,或者运用一些其他的“可选择的”做法(没有表扬或者正面的、负面的,或者校正性的反馈),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供不同的视角;他们的讨论会移至“新的领域”;或者教师总结学生的评论,并对讨论做出暂时性的综述:提出有待继续讨论或者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学生则会继续思考问题。

      讨论中反馈的替代形式:进行简单的陈述性表达、复述你听到学生所说的、表达你此刻的感受、邀请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阐述、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邀请整个课堂的学生来询问该生一个问题、有意地沉默。

      在课堂上塑造尊重气氛的最好办法是践行这两个标准:第一,认真并怀着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发言;第二,与学生进行讨论,同时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很感兴趣,对于从他们身上学习很感兴趣。

      六、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困惑或好奇时会提出问题,这与学生是否拥有学业效能感、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水*、学生对于提问价值的态度以及学生与教师的个人关系有极大关联。

      (一)帮助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建一个没有风险的环境,强调从错误中学习的价值;

      2、引导学生讨论:提问的好处大于给学生带来的“成本”吗?

      3、就如何提出问题做具体的指导;

      4、同伴分享和合作性小组来鼓励学生从同伴中寻求帮助;

      5、强调内在的动机和个人成就,而非外部奖励与竞争;

      6、努力发展与所有学生间的问题和关怀的关系。

      (二)情感参与

      课堂的情感氛围对学生通过提问来唤起对自身注意力的意愿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个人参与性分类法”,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兴趣: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2、参与: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的观点成为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沉浸: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承担对学习的责任?

      4、内化: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创造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反思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个人想法、感觉、态度、观点、经验以及价值观?

      5、解释: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表达对个体主观世界、同伴的想法以及中心思想三者关系的理解?我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问题?

      6、评价: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在不同媒介中检验新思维?

      (三)学生提问的形式

      相互教学、同伴问题解决、元认知锚定、角色扮演的提问行为、新闻发布会、教材问题分析、问题评议、循环提问、二十个问题、脱口秀……

      写在最后:

      提问、思考、理解,三个过程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有效的提问行为能使一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咨询为导向的学习者的团体。

      高水*的问题能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能有效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正是我们高效课堂所追求的。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1)

    ——作文教学法3篇

    作文教学法1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不仅仅是要在语文课本中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这几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往往是写作。我在刚接手这个班时学生已经上四年级,按理说经过三年级一年的习作训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与能力,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上作文课学生不是眉头紧锁、下笔艰难就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作文收上来大多数内容不具体、语言干瘪、缺乏新意。针对学生习作的这种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作文方法的引导。

      一、广泛读书,丰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虽说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同类别的课外读物,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我想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读物拿出来资源共享,那么班上不就有很多不同的课外书了吗?于是,我动员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捐出来,在班上成立班级图书角并分门别类摆放。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借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在学生读书的过程当中我便引导学生把文中写得优美的、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句子摘抄在本子上,然后每节语文课抽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积累到的词句,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既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又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为学生独立习作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我们的人生是千姿百态、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我们小学生往往不能把作文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指导观察。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要求学生写“春天的发现”。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便组织学生到田野、校园、小河边寻找出春天里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引导学生抓住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五彩斑斓。一篇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真实而生动。

      三、科学评价,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评议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待学生的习作我们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采用“1+1”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优秀作文时既要肯定和赞扬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评论差生作文时则要尽可能的找出其成功的地方而委婉的指出不足。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才能让优秀的学生做到精益求精,后进的学生不断进取。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2)

    ——奥尔夫教学法实践心得3篇

    奥尔夫教学法实践心得1

      开学前,我初步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曹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而*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幼儿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下午马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游戏,比如律动小跳蚤、找羽毛、还有上海的一个方言儿歌蚊子咬等,接着又跟我们做了妞妞找毽子、胖厨师的故事游戏等。做游戏期间曹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叹词的提示等,而且马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

      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通过马老师培训学习的奥尔夫音乐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幼儿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幼儿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幼儿一学就会,不给幼儿带来压力,因此幼儿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幼儿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

    奥尔夫教学法实践心得2

      20xx年x月,我有幸参加了省教厅组织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认真听取来自台冰岛南娜老师的授课。通过5天的学习和训练,使我从不懂、不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到开始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并逐步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法,并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知识达到从理性到感性的过度。此次学习自己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云南民族音乐赏析、云南民族音乐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奥尔夫教学基础理念。

      许明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当代世界著名的3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奥尔夫教学法在欧洲应用现状和其教学法的基础理念。通过学习我认识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为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以及为何能在50多个国家广泛流传的原因。黄凌飞老师上的“云南民族音乐赏析”,让我知道我们生活中存在许多音乐素材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劳动中。

      而我们的主讲教师是来自冰岛的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南娜教授,培训内容包括:

      (一)音乐与律动

      (二)音乐与舞蹈

      (三)音乐与歌唱

      (四)音乐与乐器的配合及运用,培训的形式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渗透,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如何激发帮助孩子练习建立信任感、与人交流和对音乐的兴趣;

      2、如何激发孩子肢体伴随音乐积极表达和表现的能力,增强孩子的韵律感和在团队中演奏或演唱时对集体韵律感的把握;

      3、如何让孩子们保持住稳定的气息感受乐曲中的节奏,从而提高对节奏的把握能力;

      4、通过4—8岁孩子对音乐内容或活动主题结合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欣赏音乐中多元素整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理解音乐无处不在、就在身边。只要动起来(肢体、五官、乐器)、就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乐队”等等。

      南娜老师和示范团队做了一些“游戏”,比如:名字游戏、吹气球律动、方言儿歌等,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律动、唱歌、即兴创作,乐器合奏和音乐剧表演。虽然听不懂南娜老师的语言,但在做游戏期间南娜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和一些很夸张表情,整个过程我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音乐课还可以这样上。

      在听南娜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儿童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

      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音乐是审美和育人的教育。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情景小剧、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但对于教师而言,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具有更高的音乐教育素质和扎实的音乐功底。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把奥尔夫教学法逐步运用到课堂中去。带领孩子结合本土文化和自身情况,在音乐课上去探索和实践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实践心得3

      周五上午我们很荣幸听到台湾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胡瑛婷讲师的教学活动。这次奥尔夫活动授课的是《小鸡小鸭小鹅》,让我体验到了各种方式的音乐教学法,教法灵活、形式丰富,能充分利用肢体动作,包括耳朵、嘴巴、手、脚,甚至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成为乐章的音符。例如:同样的是一节有关动物的活动,我们传统的教学则是让幼儿了解图谱,然后根据图谱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在奥尔夫教学中则是先让幼儿观察故事的画面,从画面中去找图谱,再结合动物的特征来感受音乐,又可以利用夸张的肢体跟着不同的`音乐来表示音乐的节奏。这个形式让我听了感到十分舒服。接下来,老师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乐器的探索,幼儿就在老师的手势指挥下根据动物的叫声,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在这个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也采用了独特的形式,听音乐自己选择动作来做,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胡瑛婷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演唱,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3)

    ——曾曦作文教学法

    曾曦作文教学法1

      一、 兵法解读:

      兵法招式:

      开头缘由+感官的内容+结尾感慨=一篇精彩的文章

      兵法适用范围:

      写景、状物、写人、记事

      兵法特点:

      1、源于草根:

      感官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所观、所感都可以成为感官

      成文的素材,所以这种兵法拥有丰富的习作资源和极强的生命力。

      2、形式多样

      运用这个兵法,成文形式多样化,就是把感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内容记录下来,开头说明感官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结尾处抒发自己的感慨即可。

      3、彰显个性

      感官中观察的角度不同,个人所想不同,从中的感受不一样。作者由于感官的事物、感官的角度、个人所想等有所区别,在选择感官对象、感官方式、以及观察内容等方面有所不同,充满个人特色。

      4、兵法功效:

      感官能将作文写成不体裁的作文,这么夺人眼球的兵法,一定会让实践者大呼过瘾。首先,兵法让感官发挥更大的极致,清除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降低了习作的门槛。其次,留心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大丰富了学生素材的积累。最后,在简单有效的兵法中完成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小菜一碟。

      二、 游戏导入

      1、学我做

      师:孩子们,来这里上课都带什么来了?

      生:带文具盒、钢笔……

      师:同学们,带了许多学习上用的法宝,看来我们班的每位学生都是好学者,除了文具之类,你们还带什么了?

      生:(一脸惊慌)什么也没带?

      师:课堂上要用的其它宝贝都带来了吗?你在课堂上还会用到哪些宝贝?(走近学生,用手边摸学生的五官,边亲切地问)带着耳朵没?带着眼睛没?带着嘴巴没?带着鼻子没?生:带着呢。

      师:该带的都带来了吗?这就足够玩了。来,老师先李代检查检查带的这些东西都管不管用。跟我一起来,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外,再将你的右手伸出来,与左手掌心相对,五指交叉握在一起。顺势由下向内翻转,手指不分开,两个大拇指顺势翘起各按住对应的鼻孔不动,其余四指松开伸直,掌心朝外者奖励学两声叫,掌心朝内者只有听的份。一起来,咩……咩……

      生:咩……咩……

      师:有的同学,掌心是朝内的,正好把嘴巴盖住,声音就不够响亮了,还有很多都跟她一样,大拇指是交叉的,怎样才能向老师的一样,掌心朝外呈喇叭状,让声音响亮的传出去呢?想不想再跟老师来一遍呢?这次就要看谁的眼睛最管用,能看清老师的右手是怎样抓左手的。(这次翻转前,有意将右手的小拇指连续翘动几次,引起学生注意它应该在外边后,再翻转。不停的往返几次)咩……咩……

      生:咩……咩……

      总结:小羊们,老羊要说话喽……看来,这胳膊腿,眼耳鼻嘴样样都管用,玩游戏一点问题都没有。谁能成为今天的“千里眼”、“顺风耳”、“万能鼻”,下一个游戏就能检测出来了。

      2、呼风唤雨

      师:这是一个魔法游戏,只要你用心跟着老师学,你就能拥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有信心吗?

      生:有

      师:(边说边示范)第一步吹气:由慢到快大口呼气(风就会在班内由小到大刮起来了)

      第二步打响舌:全班随意由慢到快打响舌。(就出现雨滴打的声音)

      第三步拍腿:全体自由从慢到快拍腿。(雨就由小变大)

      第四步拍手:全体自由快速拍手。(噼里啪啦的暴雨就来了。)

      生:边听边跟着老师做。(再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师:能学会吗?

      生:能

      师:好,那就现场演示一遍?看谁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准备好了吗?

      师生演绎呼风唤雨场景(吹气、打响舌、拍腿、拍手)

      师:你们听到什么了?

      生:刮风了……

      师:跟老师一起走进风中,看风中景象。看看,风中的小草被吹得(跳起了摇摆舞)风中的小树被吹得(练起了下腰功);风中的*被吹得()……

      生:下雨了……

      师:是呀,你在雨中都看到了什么?

      师:看看,雨中的小鸟刚洗了个冷水澡;雨中的桃花林经受着洗礼更是一片落英缤纷;看,窗外的松柏正大口地喝着甘甜的雨水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尤其是听、看、想……激活思维)

      总结:我的孩子们,你们太有才了,真的成了千里眼,顺风耳,拥有了呼风唤雨的魔法了耶,一不小心就选出了一场人工降雨!还继续玩吗?玩就弄出点响动来,拍桌子十秒种。

      三、   走进春天

      1、赏春(侧重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感知春天的多姿多彩,感受徜徉春天的快乐。)

      师:老师给各位“千里眼”“顺风耳”们准备好了一份绝版大礼包,要吗?用心才能收得到哟!(配乐播放一组春天的图片)

      此刻你走进了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太棒了,你们简直拥有了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了吗!我太喜欢和这样的孩子玩了,今天就玩个痛快,让我们的眼口耳鼻也来个聚会,开个感官大“PT”。同意的尖叫一声音。

      师:想玩可是有条件的,答应不答应?——想玩就得告诉我,你怎么知道是春天的,考验一下你的“千里眼”“顺风耳朵”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1:看到树木发芽了

      师:你长了一双慧眼,真会观察,可不可以这样说完整:看看,树木发芽了,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来大声说出来。

      生2:看到小草探出脑袋,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纱衣……

      师:你长了一双诗人的眼睛,太有想象力了,在你眼里大地不是无情物,而是变成了懂得爱美的人。(满脸惊喜的表扬,意在鼓励孩子放飞想象,跳出单纯地看)

      可不可以学刚才那位同学说:看看,小草探出脑袋,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纱衣,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来大声说出来。诗人说话都是与众不同的,应该是美美的。再来试试。

      生3:看看,野花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裙,我就知道春天来了。

      师:诗人的眼睛真会发现美。

      生4:……

      师:你这叫慧眼识珠,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宝贝。

      师:你真是千里眼,其他孩子的眼睛告诉我,他们都没看成到这一点。

      师:诗一样美的句子。

      生6:听听,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我就知道春天来了。

      师:看来你也是货真价实的“顺风耳”呀。可惜呀,你长得是一双灵敏的耳朵,听到的只是鸟在叫,你要长成一双诗人的耳朵,那可就是不是在叫喽,那就是在唱欢乐的歌喽!那一定是悦耳的,可以试试这样说吗?真享受,掌声谢谢他不叫了,改成欢乐地唱。

      师:真不愧是千里眼,顺风耳,一遍就有这么多发现,还说出那么多美妙的句子,要不要再用心欣赏一遍,加加油,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再诞生几个万能鼻?

      生7:闻闻,油菜花把她那秘制香精都撒在了空中,我就知道春天来了。

      师:如何,人才呀,第一个万能鼻诞生了!我看看,你的鼻子是怎么长的?怎么看也不是人鼻子,神仙鼻子。

      2、巧加开头结尾

      师:了不得,看来你们真的成精了,把你们的妙语排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当时老师给我们班的孩子上课时,有个孩子说:“我想给这首春天的诗加上开头和结尾,这样诗就更完整了。”先不说她的开头和结尾有多美,就冲她这股创新精神,我就向她许下诺言:老师去XX讲课时,一定把你的开头和结尾展示给那里的小朋友看,XX的孩子们,给老师兑现诺言的机会吗?和大家说的配在一起是不是会更妙。现场试一试?

      生:齐读师生共同作品。

      师:我亲爱的小宝贝,你们真有了魔法了,一不小心,又造出了一首小诗啊!如果给你机会,你是愿意用这个现成的开头结尾,还是选择写自己喜欢的?答对了!

      看来,写诗也不难,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用美妙的句子说出来,再加个开头和结尾,就是一首完整的诗。

      3、巧加题目

      师:如果给大家创作的这首小诗起个题目,你会叫什么呢?有了题目的诗歌才是完美的。(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初步训练学生拟题。)

      四、   作业

      快乐级:把课堂上说到的三组不同的妙语整理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起个题目,就是一首诗。

      挑战级:把课堂上大家说的两组不同的妙语和一两组别人没说过的整理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起个题目,就是一首诗。可学课堂上用到的小诗形式,也可不用。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4)

    ——《学会提问》读后感10篇

    《学会提问》读后感1

      巴西教育学者弗莱雷有句名言: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我国自古留传的教育箴言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述,比如“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教育,是互动,是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撞击的火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叩问。

      关于提问,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日本的动画片《一休哥》,里面生动了记述了提问回答的场面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将军、新一卫门、橘梗店老板以及他的女儿等等,他们稀奇古怪的提问,以及一休的机智回答,让我们不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更是在那个时候得到了智慧的升华。这就是“提问”的魅力。有两位古人,他们也是提问的典范。一位是在古希腊的智者、圣人苏格拉底。他的“产婆术”,就是提问的艺术,更是提问的完美典范。在他的教育下,有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老先生,带着他的学生们,带着他的学说,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辗转,阐述他的梦想,提问、回答,是那个时候最经典的学习方式。老先生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人惊叹于老人家的智慧和直觉。

      提问,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都不会过时,因为,提问回答,是提问者和被提问者,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学习的反思,是知识沉淀后的精华。

      让教师学会提问,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帮助和裨益的。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说,我认为教师学会提问带来的好处如下:

      第一,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性更加明显。提问,不仅可以解决学科的基本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科的延展。第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困惑之处,以便更好地解决个别学生的个人学习困惑。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提问”或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队伍中去,让提问回答良性的运行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要做好提问的环境、提问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学生对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问是一种学习方式,这需要学习主体的认可和认同,并认真的配合起来,才会发挥“提问”作用和意义。

    《学会提问》读后感2

      很多人都说: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是很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很棒,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那么《学会提问》这本书,就是一个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入门经典书籍,作者是【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网络时代,不是能否获得信息,而是信息太多太多并难以分辨。如何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保持清醒,应该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学习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用于工作,也可以运用于生活,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和个人影响力。

      通读全文的结构可以发现,找出提出观点的一方的结论和理由,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找出理由背后的或许带有欺骗性的价值观是比较难的,所以书中的价值观假设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核心章节。

      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一“价值观假设”章节还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当我回头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太多了啊。每个人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律师在为当事人做辩论的时候,法官在论证一个判决结论的时候……都有一个潜在的价值观或者立场,并进行着价值观之间的取舍或者*衡。

      我个人认为,也许法官在作出判决的时候,依据法律的基础上,作出取舍或*衡尤其重要。那么我们律师能做的,就是识别法官这种倾向性的价值观假设,并用批判性的思维或者提问进一步说服法官采纳我方的观点。读到此处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部分是本书对我的最大启发。

      从论证的理由中,识别出写作者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接下来就可以分析,这个价值观本身是不是能够让这个理由真正站的住脚。作者由此总结了十几个常见的假设中的谬误,使得写作者的理由有可能被一攻而破。

      理由中常见的谬误有:追求完美方案谬误、人身攻击谬误、叙述谬误、滑坡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情感谬误(政治辩论、法庭)、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等等。这些谬误的阐述也能让读者精神一振,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作为律师回想一下,很多谬误在法庭上也经常会出现,比如人身攻击谬误,情绪激动的对抗双方可能偏离了论证本身而把焦点转移到论辩对手身上。比如在某次合同纠纷庭审中,被告为了抗辩一个担保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称“原告道德败坏是个无赖,这份协议是在被告的办公室,原告胁迫被告签订的,所以协议无效”,首先原告的道德如何跟协议是否有效没有关联,是属于人身攻击;其次是否为胁迫的情形被告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所以被告的这种抗辩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候法庭上会出现诉诸情感谬误,这种谬误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相关的理由和证据。诉诸同情就是一种在法庭上经常被适用的诉诸情感谬误,也许在一些婚姻、继承、工伤纠纷案件中,弱势群体一方的眼泪抵得上控辩双方的唇枪舌战。

      所以在论证中,我们要经常提问:“立论者有没有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欺骗我们?”,就有可能发现这类谬误,从而不会被轻易的说服。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一无所知。批判性思维并非要成为一个喜欢“抬杠”的人或者“毒舌”的人,而是充满好奇、谦恭有礼、虚心学习、尊重严密的论证并自主决断,逐步练习淘金式思维而非人云亦云。

      总之,开卷有益,书中有句话特别喜欢:文字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长相砥砺,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共勉之。

    《学会提问》读后感3

      在四本必读书目中,《学会提问》是最薄的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本拆开封面开始阅读的书目。没有按照指定的阅读书目顺序,纯粹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被最薄所吸引,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总习惯一字一句的阅读,为了减轻阅读压力,早点完成一本阅读书目的任,;另一个原因便是被《学会提问》这个书名所吸引,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应该是一本讲述如何问问题的书,而怎么去提问一直是我想学习和提升的内容。

      但是当阅读之后,我发现自己理解的片面性,它其实讲的是:革命批评精神。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学会善于向各方面提出问题,即学会去提问。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直击我们的眼球,以至于我们很难准确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学会提问》不止教会我们学会提问,更教会我们如何自我思考、批判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准思维工具,让我们可以在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至于被错误的信息所蛊惑,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它们?提问便是第一步。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能启发人的智慧。提问题带动我们去思考,而我们思考都有明确的目标,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更加精确,了解到那些我们没有真正全面透彻加以了解的论证,这样就可以兼百家之长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被启发,思想被开拓。在面对对现有观点感情上的依恋时,也能更理智的思考、对待,而不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使自己处于无休止的内部心理斗争的内耗之中。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工作中的碰到的问题千种万类,打交道的对象形形色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提出问题,不仅不利于思考,还会使得交流变得无趣而索然无味。封闭性的问题让对话人机械的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等等,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的。当我们问的问题引起批判性思考时便是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所以当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结论不断质疑时,我们还得考虑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要与我们交流的人对批判性思维的主要价值观和我们心照不宣,那么我们提的问题就会被当成新的证据而受到欢迎——大家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一起结伴寻找最佳解答。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思维。一定不能舍弃了批判性思维,因为我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解释,而不是必须完全接受另一种他人的思想,自主性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丢失的品质。所谓批判性的聆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其具体内容我觉得也是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下的:

      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

      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我们知道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要想判断一件事是否为真实,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提炼有用信息,逐渐形成对事物自己的看法。《学会提问》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金库——批判性思维,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始终带着这一思维来思考、不草率、不盲从,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独立性思考。

    《学会提问》读后感4

      最近利用在外学习期间见缝插针的碎片时间,快速看完了这本《学会提问》,培养理性、缜密的思维习惯,比较适合学工科出身的我。

      本书案例丰富、层层深入,介绍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因为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各种不明出处、或者所谓专家写的小文章充斥着各种网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数据,权威结论、图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和价值标准?论证的过程效力如何?推理过程有无谬论?调查的样本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欺骗?真的需要我们擦亮双眼。

      这本书会非常系统性地提供给你超强逻辑性的批判思维,教你辨别。这本书同样适用于爱写作的你,特别是学术写作,研究报告,教你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合理可信数据,写出条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结论。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像在给本书打广告了,确实这本书会让你聪明很多。回忆起我看过的文章,很多结论我很是质疑,甚至知道是谬论,但是说不上来怎么不对,看了本书你会豁然开朗。

      这本书适合学术研究、公众言论、专业论文领域,所以不要把这种批判性思维用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无需时刻保持理性生活。

    《学会提问》读后感5

      最近读到一本实用性书籍,书名是《学会提问》,这本书不仅仅讲授了如何提出好问题,更多的是告诉读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导大家通过提问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及论述,同时讲解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资讯包围。资讯是信息的承载方式,而资讯的撰写者常常并未做到光明磊落,时常是真假参半,例如作为资讯接收者的我,就往往易受情感控制,不能做到理性思考,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了得出正确结论,事实上要做的应该是,倾听不同领域意见的同时,对资讯进行分门别类和评估,权衡利弊做出取舍,用他们的意见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在选择取舍中,理解了他人的观点并仔细思考权衡,最终才能选择个人意义上的最优解。

      书中用“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之间的类比,加深了我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理解。海绵式思维指的是类似于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信息。而淘金式思维则是带着问题去接收信息,这种思维就需要去主动参与,不断质疑并作出取舍。

      例如读一本书,海绵式思维顶多是选择性获得信息,通常只会在阅读句子时思考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在标注重点时思考这个段落的关键在哪里,而后归纳总结并理解作者的想法。而淘金式思维则是主动思考并与信息提供者互动,比如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提出了这个观点;质疑推理,作者的推导过程是否合乎逻辑;评估材料,思考这些论据可信度有多少,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才能让我们主动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书中指出,在批判性思考时必须注意到三个问题,一是每个人的想法及决定都有自己的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习惯等个人印记;二是在接受观点时情感卷入的危险就在于,很难去清晰思考他人表述的合理性;三是一个成功且积极的学习者,对任何观点都保持开放性,并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成见。

      这三个问题让我联想到在日常*工作中与群众沟通交流时的场景,而批判性的思维在实际*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群众面对面时,可以采取“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增进了解,观察外貌和情绪、倾听问题及诉求、询问重点和细节,提出措施及办法。深入沟通尝试获取*群众经历、习惯、价值观等个人印记,从大量口语化的内容中筛选出*问题的关键部分,摒弃固有习惯,抑制情感介入来清晰思考群众表述的合理性,保持质疑和批判并通过调查办理结果作出最优的判断。

      这本书告诉我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武装大脑的利器,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就能更好地接近真相、追求真理,也让我明白寻找结论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考过程。

    《学会提问》读后感6

      读书的过程,除了愉悦,也是思绪的梳理,这记录亦是心灵沉淀的过程。连续十天时间,每天按相似的模板进行分析,画思维导图。在第十天,突然反思寻找:发散的思维呢?有效的提问呢?原来不知不觉中僵化的思维潜藏在每日的打卡中了。如何破开这种僵化?从而提出有效的关键性问题,并拓展开思维?

      整体回顾下这本书的几个论点,在脑中构想下它的框架,这样就可以得到发散性思维?

      不,这只是在脑中对这本书的概念有个大概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可以带给我什么呢?可以让我再看到具体的实例,案例,能够触发对其概念的理解?

      前些天在笔记中,思考并将好几个谬误的概念写出,在生活中,却一时联想不出,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只知概念,却没有联系实际,如何联系实际?多进行这样几次的训练,那么遇到同等类似的情景与案例,就会触发这种概念按钮。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喜欢用类比进行论述或论证,它在用具有相同特质或属性的事物,让人能够去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概念或论点,事实上类比都是错误的假设,意思是它其实没有百分百的能够严谨定义我们所想要类比的概念或论点,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去理解所想表述的论点或概念的含义,进行恰当地类比是非常必要的。在写文的时候会让文章更加通俗好懂,让读者更能够理解,也更能缩小彼此的知识诅咒。

      在进行论证的时候,有没有替代的原因,辨别论证中数据的欺骗性,同时观察有没有重要信息在论证中被省略了,最后在各种假设中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述在逻辑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生活中虽然我们没有细细的去研读规则,但细细分析后发现其实很多都时符合其规则的。而其中并不符合的,发生谬误的,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仔细辨析并竭力避免。

      前些天在思考稻草人谬误的时候,仔细看了它的含义: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在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的时候,我却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后想到了曾看过的这样一句话:“你今天都没有和我说话,是不是你不爱我了?”我想你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因为生活中,小说中经常发生,而这和稻草人谬误的含义很吻合。

      知道这些谬误有什么好处呢?在生活中知道这些谬误,让我们对话语的构成和表达的含义会更能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可以修正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我们自己表达的时候也会更严谨,在反驳别人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除了说服别人,让自己在生活中面对谬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触发实质的论点。理清思绪,更好的思考与对话。

    《学会提问》读后感7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学会提问》读后感8

      翻开书,我的习惯是看完目录和序言后先对自己进行提问,这一类思维提升的书更是如此,往往我的问题由如下环节构成:

      1、我希望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技能和思维方式?

      2、我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心得?是否可以进行提炼?还有哪些经验需要作者的点拨?

      3、我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失败的经验和做法?我曾尝试过哪些技巧来克服但是并没有作用?

      4、假设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要对几种不同的人群介绍这本书,我会使用什么角度?(无答案)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在这一类的书本面前,不仅收获颇丰,而且速度也明显越来越快。因为在阅读之前先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汇总和梳理,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点,甚至作者思维不同点会如同跳入眼帘一般,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然而这个阅读习惯在这一次的看书中,却起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用——转变我的读书时的思维立场。

      因为跟随着我的老师做过的思维的锻炼做的.比较多。在很早期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审,模拟场景思考,从而锻炼批判性的意识习惯。所以初读的时候,好像是把老师教授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模拟和熟练了一次,当然还有一些双向的查漏补缺。让我对这一类的方法有了更系统和细致思考。但是这并不是我读此书的初衷。

      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定型,很难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来提升自己思维的敏锐度,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而反复的锤炼与其在随书阅读中,不如放在每日的工作和思考中,对日常的反思和模拟,才是真正思维锻炼的地方,也才是真正能让我们有兴趣深入下去的地方。

      第一个书外音,来自于一个自问:这本书我想要得到什么?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写作者。

      当视角发生转变,我不再是需要进行批判的接受者,而是要说服听众的写作者的时候,便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这个有意思,不是来源于避免谬误,而是来源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谬误?

      身为老师,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们日常要面对的不是保持高度敏锐的专家,而是模棱两可容易混淆的普通人。而在交流与写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谬误”,反而更加能够清晰的传达我们的指向性,表述我们的结论。

      比如我饶有兴致地看到了我最常使用的“滑坡推理谬误”和“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在和家长的交流以及我日常的教学日志中,我经常无意识地在巧妙使用这两招。我会以我从初中到小学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们对公众心理的模糊定位,来对我的目标指向进行强化。在写字中,会经常说到字如其人,会说到写字是在看孩子的性格,会强调到低年级练字的习惯至少会一直影响到中考,而中考字迹影响下,至少有二十多分的差距!巧妙的滑坡谬误和诉诸公众意见谬误,让家长非常轻易地接受了我对书写的严格要求。

      再比如在其中某些谬误中,我很有意思地看到了一些指导说话谈判的书会经常使用的技巧。如答非所问,如光环效应等等。

      所以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定位角度是:我在日常的交流与反馈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谬误”和引导,来使得他人更加轻松地接受我的看法和论点?

      第二个书外音,也是对书本内容的补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书中给了很多思维体操的地方,但是警惕!请对书本内容本身警惕并保持批判!他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虽然也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偏向于文字意义上的提问,为什么不能扩展到事物意义上的提问呢?

      不仅是在对话和交流中。其实对场景和事情发生的反思拓展,原本也应该贯穿于我们生活中。

      比如这样一个事故中,你能够转换角度,去思考其中人物面对此事的心里,以及换不同的情景、人物,会发生的故事变化吗?这是我常做的思维体操。

      例:大学女生小林去超市购物,没注意的情况下放了一个文胸在购物筐没有结账就走出去了。中途被保安拦下,要求到小黑屋搜身,最终以10倍的罚款逃离现场。

      短短一个小的故事片段,可以进行训练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有耐心可以尝试一下。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当其中某一两个因素变动,那么一切的结果会变得迥然不同。

      第三个书外音,其实是一种态度。强势,意味着开放性与整体性。这算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也是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地方。

      每逢新年都要做新的规划,以及去年的反思。与过往每一年都不一样的是,今年的新年规划不再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构建,而多了很多稀奇的以往都不会想到的东西,比如今年要去潜水和滑翔,要去森林里徒步一次,要做我的2017摄影集之类。一开始的变化,来源于暑假里的一次生死之别。陷入巨大沉痛的我,从用工作麻痹自己,逐渐地变成明确自己不想浪费每一天,因为想到要带着他人的希望活下去,所以更要活够本。

      什么是活够本?不是要不断的成就,而是要不断的成长。

      于是开始梳理我从大学至今的点滴变化,从心态到知识到行动,于是悚然意识到:呆在舒适区的轻松愉悦是老去的标志,而保持激情与好奇的探索才能是成长的开端。

      教小学的我也经常观察孩子们,什么样的孩子更加容易“成熟”?毫无疑问,不是等着他人来教导的孩子,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保持着开放与积极的孩子。如果要比喻的话,《全职猎人》的主角小杰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我秉持的理念是,只有当你的世界发生改变,你才会自然地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有可能是物理环境,也有可能是心理环境。

      所以,开放是一种强势,一种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强势。

      就如同此书反复梳理的前提:保持批判。

      开放之外,还需要提到整体性思维。

      相比和对方说话的结论是什么,你更容易记住和对方说话的感觉。

      同样,在看到此书的时候,也会注意将文段作为整体层层拆分的过程,上一次让我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是读叔本华,即便是哲学随笔《人生的智慧》,他的逻辑也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简直让人喝彩!

      是以有了我第一个书外音的思考:作为引导者,我要如何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我的结论?

      也有了我另外的串联,不论是结论还是自我管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和调整。

      最简单的来说,想要提升专注力和精力,都知道要从保持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开始,而《深度工作》一书,更是将专注力比喻为大脑的肌肉:你不能只在你专注的时间段保持训练,在闲暇的时间段则用碎片来打断专注的肌肉能力!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关注,需要一种整体性。一方面是时空的横向与纵向的整体,另一方面是对于每个节点的观察与反思。人的心理特征便是如此。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是单一结构的因素促成,而是层层递进互相交织的一张网。从一个方向使力,必然不如从多个节点处作用。

    《学会提问》读后感9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大家探讨?

      首先,我*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其次,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最后,于我来说,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个拥有资深教历和提问经验的教授所上的一课。内心有的是触动,思想有的是提升,提问技巧有的是积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学会提问》读后感10

      巴西教育学者弗莱雷有句名言: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我国自古留传的教育箴言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述,比如“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教育,是互动,是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撞击的火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叩问。

      关于提问,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日本的动画片《一休哥》,里面生动了记述了提问回答的场面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将军、新一卫门、橘梗店老板以及他的女儿等等,他们稀奇古怪的提问,以及一休的机智回答,让我们不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更是在那个时候得到了智慧的升华。这就是“提问”的魅力。有两位古人,他们也是提问的典范。一位是在古希腊的智者、圣人苏格拉底。他的“产婆术”,就是提问的艺术,更是提问的完美典范。在他的教育下,有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老先生,带着他的学生们,带着他的学说,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辗转,阐述他的梦想,提问、回答,是那个时候最经典的学习方式。老先生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人惊叹于老人家的智慧和直觉。

      提问,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都不会过时,因为,提问回答,是提问者和被提问者,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学习的反思,是知识沉淀后的精华。

      让教师学会提问,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帮助和裨益的。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说,我认为教师学会提问带来的好处如下:

      第一,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性更加明显。提问,不仅可以解决学科的基本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科的延展。第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困惑之处,以便更好地解决个别学生的个人学习困惑。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提问”或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队伍中去,让提问回答良性的运行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要做好提问的环境、提问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学生对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问是一种学习方式,这需要学习主体的认可和认同,并认真的配合起来,才会发挥“提问”作用和意义。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5)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5篇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1

      暑假参加了*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2

      漯河市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材料汇编

      名称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成员

      陈芳曹一凌郭苏焕

      所在单位

      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日期

      20xx年10月9日

      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3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4

      来我校后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20xx年半途担任13A班主任,如今担任预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十分浅薄。在短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的体会到: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通过短短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心得体会如下: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我做起。我校学生的年龄段正处在一个生理成长期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叛逆时期,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以感染和教育学生。

      二、管理要刚柔并用

      这点,我觉得是最难的了。太凶了,会伤了孩子的心,疏远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让他们长时间处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科学管理方法。但是太柔了,失去了老师的威信,单纯地说服教育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教我要刚柔并用。对学生严厉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的好,让他们知道批评教育是为了谁。不过,这点说着挺容易的。却是我自己最难做到的了。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的利用表扬和激励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每一个学生即使年龄再小,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这是我们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我们要不断强化他们身上的正面意识,弱化他们身上的负面意识。特别是对于调皮捣蛋的所谓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老师更应该从他们身上找闪光点,在他们有进步、做了好事的时候,及时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扬。让他们能够找回久违的温暖和成就感。

      四、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能用好班级骨干是形成优秀集体的一个重要条件,使集体有一个控制中心,保证在统一的指挥下,能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工作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学习委员专项负责教师考勤、学生到课情况的记录、请假条的收集整理;卫生委员负责好每周一的卫生打扫;在班上发生问题,班干部能主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样从班长到各位负责人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的发掘,使我们班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五、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学校集体活动时,正是检验班级凝聚力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通过集体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团结班级凝聚力。将德育思想和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脑入心,培养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精神。对于参加的活动,不应过分强调最终的结果和成绩,而要鼓励学生重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正气会得到弘扬,歪风习气会有效的遏制,对整个班风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人之间理解是基础,信赖是关键,尊重是根本。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导者、指路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善于理解,信赖,尊重学生。只有师生共同携起手来,才能构建和谐美满的班级文化。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相信在未来的班主任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5

      一、 教师是学生歌唱情绪火花的点燃者

      贝多芬说:“音乐应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作为音乐的表现者,首先自己的精神要爆发出火花,而音乐教育者则是火花的点燃者。在这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听赏南京合唱队演唱的《美丽的太阳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然后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形式体会歌曲情绪和歌曲的高潮部分。点燃学生歌唱的"火花,使学生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 教师是融洽课堂教学气氛的调剂者

      综合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信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如,学唱《美丽的太阳花》、欣赏《花儿与少年》时,我用自身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好的范唱与讲解会使产生敬佩与崇敬心理,从而信任教师、接受指导。

      三、 教师是突出音乐本位,培养聆听习惯的引领者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以至生活身边的音乐。本课的设计中未涉及视觉媒体,而是让学生在一次次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你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音乐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很重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等都有意识地在引领学生专注投入地听,养成聆听的习惯。实践证明,突出音乐本位的听,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做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聆听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生活中音乐的仔细聆听。

      四、 教师是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的启发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他们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本课教师在欣赏《花儿与少年》时,开通多渠道让学生动中感悟乐曲的特点,教师真正是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的启发者。

      这节课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赏,时而演唱,时而聆听,时而律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单调又打开了学生多个感知渠道,使他们兴趣盎然。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6)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3篇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学中认真培养学生看图

      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信息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出示同学们坐船去鸟岛的情景图,“把哪两个班可以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在积极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身边去发现数学问题,学会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二、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例如:在“估算” 教学中,我创设了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出示同学们在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统计表,我问:你从这张表上发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同桌的两个小伙伴赶快互相说一说吧!师说,调皮的小精灵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看,小精灵提了什么问题呢?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谁能说说小精灵提的问题和我们提的问题有什么不同?面对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挑战小精灵。相信同学们以集体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它。经过思考,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学生能够大胆地问“为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又问: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吗?学生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教学成果的共享,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多提供思考的时间。体验提问题的乐趣。

      例如:《统计》例2的教学中,我播放一分钟内某条道路上通过的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四种车辆的动画。让学生分小组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接着根据记录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后,我组织学生讨论,“20分钟后,来的车辆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能够大胆地回答。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学生才乐于学习。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2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

      1、

      2、

      3、

      4、

      5、

      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3

      早就听说了“奥尔夫音乐”,可对它却很陌生,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首届石嘴山市幼儿教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有机会与幼教的姐妹们一起学习、感受“奥尔夫音乐”。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形式多样,有理论学习、有教学观摩、有亲身体验,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简单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方法,但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孩子们身上体现那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这次学习不但给了我科学、先进的理念,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需要更大精力去付出,是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郝谢妮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朗诵,到乐器演奏、乐器的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

      而市幼儿园的王老师、姜老师展示的奥尔夫教学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丰。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与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注重交流与放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幼儿关注音乐,在不断的娱乐中学习新技巧和内容,活动宽松、自然、丰富、有意义。活动时间虽然长,但整个活动可以由执教老师依据儿童的实际自由调控,并不用一样画葫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幼儿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

      另外,通过看教材上小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而且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然。每个活动设计中都有节奏练习、创编、演奏,而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对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认识到了其突出的特点。我相信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7)

    ——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菁选3篇)

    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1

      在美丽的合欢花盛开的六月,我们一行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没来得及欣赏迷人的海景,就匆匆投入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专场研修班”的学习中。“翻转课堂”是什么,最近一段时期听说过,据说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看过具体的这种课堂模式,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一些网站等相关信息的学习,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2

      我有幸在这次继续教育中学得翻转课堂,使我有了一个向北大教授学习、提高的机会。翻转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呆板的讲解。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翻转教学,虽然我不能做一点不漏,但他们新奇的教法、独到的方式、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翻转教学推广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教学方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填鸭”式的教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第二;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法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再不能象原来那样死板的教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天花乱坠,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教法是为了最终达到易教,是用简单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翻转课堂不正是这种理念吗?

      第三;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方法,为更好的教学做好准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快速地影响着各学科的教学。而翻转课堂正是在新的媒体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进步。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做好自己的任务,就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深化。

    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3

      在美丽的合欢花盛开的六月,我们一行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没来得及欣赏迷人的海景,就匆匆投入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专场研修班”的学习中。“翻转课堂”是什么,最近一段时期听说过,据说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看过具体的这种课堂模式,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一些网站等相关信息的学习,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8)

    ——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菁选3篇)

    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德江县中小学音体美教师暑期培训”活动。此活动由德江县教育局主办、德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承办,活动在德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各县各学校教育一线的600多名音体美教师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德江土家族民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理念》。培训结束时教育局的领导亲临晚会现场观摩了各班的作品汇演,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紧张而充实,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走进德江土家文化

      这次本土文化课程是由德江职业技术学校的黎世刚老师,余勇老师和德江二中的刘永熬老师给我们培训的,他们三位老师从各个方面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德江土家文化。土家族是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其古老,可追溯到周代的巴人,以巴人后裔为主,说起年轻,是到1957年才被认定为单一的民族,而德江土家族民族成分更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世纪80年代)才识别恢复的,德江土家族民歌,一是从歌词的文学结构上看,有五字或七字的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其中以七字四句式结构为主。二是从德江土家族山歌流传的歌曲中进行分析,得出构成土家山歌音阶的核心元素是sol、re,构成旋律的基本骨架是sol、re和sol、la、do、re,其曲调大多属于徵调式五声音阶,偶尔出现清角、变宫音,从而产生旋律的朦胧感,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色彩。三是歌词中大量应用方言土语衬词,如:哟、喂、呀、啰等。四是德江土家族民歌的种类有:1、劳动号子(乌江船工号子、撬石号子、薅草锣鼓等)。2、山歌(砍柴歌、望牛歌、薅秧歌、栽秧歌)等。

      二、学习音乐新课标。

      中小学音乐新课标课程是由铜仁学院艺术系主任崔德虎教授给我们培训的,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五个方面给我们指点迷津。

      (一)什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

      (二)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思想素质,首先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把音乐教学作为终身的事业来潜心经营,要关心学生,用音乐的*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2、广博的知识储备,持续的知识更新。新课标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要求一是广博,二是更新。广博的涵义是: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如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艺术概论、音乐简史等)、音乐技术理论(和声、复调、曲式、作曲法、配器法)、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学等),还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审美教育学等。广博的知识储备可以使音乐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富起来,艺术视野更加开阔,有利于音乐新课程的教学。更新时要求音乐教师不断学习和持续发展。

      3、音乐教师具备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1)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是一个优秀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2)乐器演奏技能,(3)识谱技能,(4)鉴赏与创作技能,(5)指挥技能。

      (三)目前我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我县办学条件滞后部分领导不够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我县教师紧缺,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担任语数考试课程,没有精力投身音乐教育。

      (四)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1、三个“吃透”,吃透新课标基本理念、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二是两个精心,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制作教具。其次是课堂教学环节,要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方法新颖,力求课堂实效,难易适中,切合学生实际,时刻进行课堂评价,鼓励学生,拓展教学内容,培养个性学生。三是认真反思每节课。

      (五)怎样进行本土歌曲的改编与创作。在保留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在创作过程中要运用地道的衬词和独特的本土民歌素材。

      三、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通过培训,我一把学到新知带到学校,像太阳一样把光和热洒满世界,留给人间。我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并且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让我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我同时也会把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筵续下去,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光亮,去照亮别人。

    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2

      短短三天的20xx年山东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在这三天里,我有幸聆听了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教育杂志社金亚文教授对20xx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山师大音乐教授、音乐硕士生导师冯巍巍老师组织的对新课标的分组研讨及互学反思;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王凯科长和赵健老师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指导及研修*台的操作技术培训;教育部资深教育专家吴斌老师对这次音乐新课标培训进行的专题交流及质疑解答。

      回想三天来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个参训老师都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来自县级单位的课标实践者,悄然间已与课标改革携手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期间,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参与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也有过很多的困惑与疑问,曾经不止一次的与当地的老师探讨怎样上音乐课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曾困惑过音乐欣赏课到底应该如何来上才能激发学生对听赏音乐的兴趣直至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这些资深的音乐教育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心里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现把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了音乐课改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1、把原来音乐课中过分强调的专业化转变到了现在的以人为本,实现了音乐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2、互动、感受、体验、综合的教学方式代替了原有的教师满堂灌,音乐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3、教学内容实现了更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单元的设计更加灵活,让上课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

      4、十年的音乐改革,促使音乐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

      5、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教育专家不再高高在上,深入到一线来体验,这让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更加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双基教学和学习兴趣是可以有机融合的。

      原来的教学中,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只要在课堂上注重了双基教学,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聆听金教授对课标的解读,才知道这是非常片面的,在课堂中,双基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方法来达成,比如体验与模仿、探究与合作等等,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悦中既掌握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又可以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

      三、课标中新增、删减、调整的内容,体现了专家们更严谨的治学态度。

      20xx版的新课标,相比起实验版的版本,在很多的地方进行了改动,比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在实验版10跳的基础上整合调整为5条,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强调音乐实践”理念提升到了第二;把“提倡”学科综合修改为“关注”学科综合;把“理解多元文化”修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并且金教授还着重解释了多元与多样性的区别;知识技能的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新增了“节拍”“调式”两项音乐基本要素,更加注重了对音乐的表现与感悟;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小学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求必须有*民歌1—2首……这些变动,经过了专家们近三年的调研才完成,实在是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好好去体会、把握。

      三天的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的感触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标成为自己教学的风向标,让自己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3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终身学习。

      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3、热爱学生。

      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样年龄的青少年,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4、不断反思。

      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我通过这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在音乐这条路上我希望我能越走越远,在教师这条路上我希望我能越走越好,谢谢。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9)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菁选2篇)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

      【摘要】音乐教学属于一门艺术学科,教学过程不能受到课堂教学的约束,要回归到自然,从而可以感受到生活。情境教学属于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调动,创设出优良的教学的情境,当今社会各界对于情境教学法都给予广泛的关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小学教育内容进行丰富,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当前音乐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完善。小学阶段属于形象思维阶段,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被具有情趣的事物吸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针对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在家学活动当中,利用语言和音乐以及画画等各种手段,结合情境和认知,创设出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具备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到人格,让学可以感受到美,并且创造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生活,将音乐情境展示出来,不仅可以理解课堂上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内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音乐情境真实的反映出来。

      近些年计算机得到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可以使学生体验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利用生动的画面和音乐,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利用表演,对情境进行体会,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学习的歌曲。利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歌曲,使课堂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需要学习的歌曲。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自然生活。音乐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习音乐理论,让学生可以走进大自然当中,深入的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小学生还不能充分的理解大自然,在课堂上听到的声音,就会联想到生活情景,对于音乐的教学是不利的。学生要走进大自然当中,在生活环境当中体会学习的音乐,体会到创作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体验,感受到春天的意境,让学生在大自然的请将当中,全方位的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多媒体。在当今的教学实践当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教师中普遍都配备了投影仪和电脑等设施。小学音乐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有序的结合文本、动画、歌曲,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歌曲。

      例如在学习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时候,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到劳动者的生活热情,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在家中会怎样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如果教师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此同时,使歌曲教学的意义得到有效的深化。

      3.利用表演和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术语舞蹈的灵魂,表演和音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将歌曲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将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大鹿》这首音乐的时候,曲调比较简单,很难掌控音准,学生很难直接进行歌唱,教师可以首先介绍歌曲的内容,并且找学生将歌曲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氛围进行有效的活跃,让学生将歌曲的旋律充分的掌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歌曲。

      如果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学效率就会一直保持低下,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就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得到陶冶,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结合色彩和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有效的补充。小学生对于色彩和形象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再现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图画,使其更加具备画面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利用律动将情景进行展现。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就是情景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可以欢乐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歌曲情境当中展现自身的肢体、声音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满足学生这样的心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融合音乐教学和丰富的情境,融合学生和教师,营造欢乐的氛围,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慧敏.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59-261.

      [2]冯莉,张作岭,杨延刚.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56-57.

      [3]张华锋.探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21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儿童艺术特长的培养,因此,音乐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情境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此,本文将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对于音乐来说,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小故事,音乐老师可以将这些小故事变成一个个小情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

      在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音乐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对于丰富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小学音乐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可以说是各个年龄段中最强的,他们比起其他时期来说更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一、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物、语言等手段就是我们所讲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出一个真实的、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种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

      二、简析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表演来感受情境。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表演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演唱、演奏和音乐剧等形式都是表演与音乐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时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音乐也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表演可以更加全面地表现出音乐里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音乐里面包含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例如,在《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中设置一些表演,可以在表演中增加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在表演中,表演者从一个人到两个人直到多个人一起去搬一些越来越重的东西,这样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刻地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真实感。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再现歌曲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有它自己明显的优势。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容量大等优势,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加便捷,音乐形象塑造得也更为逼真。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见过泥鳅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泥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泥鳅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捉泥鳅的乐趣。

      (三)运用自然的生活展示音乐情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最新的教学理念中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要让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课本上面。音乐教学应该做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感官去接触大自然。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抽象性的事物。所以,他们需要走进感知环境,亲身体验音乐的意境,这样他们才可以用真实的感情去演唱。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去感受真实的春天,去发现原来春天就是柳树刚出新芽儿,蝴蝶漫天飞舞,世界到处都是花花绿绿,阳光和空气里面都散发着生机。让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去感受到原来春天真的来了,这样同学们自然而然就能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演唱好了。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有趣,让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设置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生活在海边,而这首歌的主旨是表达对于家乡的热爱。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家乡的美,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去演唱这首歌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它能给形式单一、死气沉沉的课堂带来许多活力和生机,让音乐教学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里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覃宇静.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

      [2]王蓉.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科学教育(小学教师),2010(02).

      [3]郭海达.基于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教学应用[J].音乐教育.2016(03).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扩展10)

    ——设计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设计教学法的一般步骤1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推荐访问:教学法 读后感 提问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3篇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1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100字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