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李煜,《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菁选2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3-2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李煜《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1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注释:  ①刬:犹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李煜,《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李煜,《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菁选2篇(范例推荐)

    李煜 《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1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注释:

      ①刬:犹言光着。这里作以袜贴地解。

      ②金缕鞋:指鞋面以金线绣成的鞋。

      ③菩萨蛮:词牌名。

      ①恣意:任凭、尽情、纵情。

      ②怜:爱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这几句词绘出了一幅一个女子偷偷地去和一个男人幽会的生动画面——娇艳的花,正开在朦胧淡月迷朦轻雾之中,这样美好的夜晚,正是和情人幽会的好时机。你看她:为怕出声,以袜着地,手里提着脱下来的金缕鞋,带着慌张的神情,轻轻地跑着。气氛生动活跃,语言明净洗炼,写情自然真率。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两句词写的是男女幽会,女子向男子表白自己火热般的爱情——我因为出来幽会极其困难,机会十分难得,所以我们还是纵情淫乐吧。词中所描写的行为虽有猥亵之嫌,但人物真情流露,大胆率真,将人物的心理活动描绘得极为细腻、真切,非常动人。

      背景

      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后。

      小周后为昭惠后之胞妹,昭惠后名娥皇而小周后名女英,她们的命运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也颇有相似之处。

      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李煜十八岁,纳昭惠,是谓大周后。十年后,大周后病重,一日,见小周后在宫中,“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陆游《南唐书·昭惠传》)

      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后死后三年,小周后被立为国后;马令《南唐书·昭惠后传》载,小周后“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后主乐府词有‘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可见这首词所写是李煜与小周后婚前的一次幽会。

      赏析

      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

      “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明秾艳,香雾空蒙,渲染了柔和、美丽、朦胧的氛围;“今宵好向郎边去”,一个“好”字点明这是幽会的最佳时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刬”音“产”,“刬袜”,以袜贴地。少女的轻盈步履,顾盼神情,跃然纸上。

      下阕将少女的炽烈恋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担惊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开阔处,如瀑布般倾泻出来,“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所有的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传史》记载:李煜与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这首词制成乐府,“艳其事”,任其外传;成婚之夜,韩熙载、许铉等写嘲讽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满不在乎,“不之谴”。可见李煜对这次幽会是十分眷恋、无心掩饰的,坦率到了极点。而李煜和小周后婚后两情十分欢恰,情意深重,以至于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

      对于李煜其人其词,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而李煜自然而率真的词风,确实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处,不同于一般帝王的矫饰之作。

    李煜 《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2

      菩萨蛮①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②,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③,玉柱斜飞雁④。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

      ②秋水:暗喻眼波。

      ③玉柱斜飞雁:筝柱竹制,上窄下宽中空,似飞雁状,十三筝柱排列,恰似一组斜飞的雁阵。

      一弄;一曲。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十三弦:唐宋时教坊用筝均为十三弦,唯清乐用十二弦。

      秋水:形容美目明澈如秋水,白居易《咏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春山眉黛:《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争如望远山”,后因以山喻美人双眉,古人以黛色(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黛。

      【译文一】

      歌女用哀筝抚弄一曲《湘江曲》,能声声萦耳,尽写湘江上的绿意。纤纤细指、十三筝弦,慢慢地将曲里的幽恨诉说。古筝的音像艺女的秋波一样漫过坐席,离愁别绪在她的手中蕴生;弹到惆怅满怀时,只见她眉头皱的很低很低。

      【译文二】

      筝弦一拨弹起哀怨的《湘江曲》,一声声写尽湘波绿涛。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飞动,细细地传出内心的恨愁。

      筵席上她秋水般的眼睛慢抒柔情,筝上玉柱排列宛如斜飞的大雁。弹到伤心断肠的时候,她那青黛色的双眉紧蹙到一起。

      【评点】

      此篇咏歌女弹筝,描写了其在酒筵上陪酒弹筝时的婉转情态。既写筝曲的哀怨感人,也通过描写歌女弹筝的动作、神态表现歌女的美丽多情和内心的哀伤,刻画了一个内在和外貌皆美好的`歌女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歌女弹筝技艺的欣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其深深的同情。

      词的上片描写了歌女的筝声。“哀筝一弄《湘江曲》”,筝弦一拨弹起哀怨的《湘江曲》,表面上是说筝声哀怨,实则反映了歌女幽怨的内心世界;“声声写尽湘波绿”承接上句,意思是歌女所弹奏的《湘江曲》,琴声洋洋盈耳,让人觉得好像听到湘江的水声,从侧面烘托出歌女高超的技艺。“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二句,写的是歌女弹筝的动作,只见她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飞动,淋漓尽致地弹出娥皇、女英的不幸。歌女能将幽恨“细传”,足见其技艺高超,而所传的幽恨也是双方所共有的。

      下片词人着力刻画了歌女弹筝的情态,“当筵秋水慢”,“秋水”比喻女子眼波清澈。“慢”字意为凝神,表现了歌女的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玉柱排列宛如斜飞的大雁。在古诗词中,飞雁常与离愁别恨相连,这里虽描述筝柱之形,其实仍在写弹筝女子的幽恨;“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随着乐曲进入断肠的境地,她那青黛色的双眉紧蹙到一起,表现了其凄凉和悲哀的情绪。

      此词妙在蕴藉,既写筝声,又写人;但最终是写人,写人的幽恨。词人巧妙地把主客观、声与情有机地融成了一体,通过对歌女情感的细述,委婉地流露出这位弹筝女子内心的哀伤和幽怨。全词言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声情交融,意浓韵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弹筝歌妓美貌和技艺的词。词中字里行间突出此弹筝者似乎有无限心酸和苦楚在通过乐曲抒发、倾吐。亦赞扬此乐女的高超技艺:可见听者是弹奏者的“知音”。下阕是弹筝女的特写,突出眼和眉。眼波也像秋水一样动人。微妙地表达出弹筝女的心理变化。全词清新婉丽,情意真挚而又含蓄深沉。

      首词写一位弹筝女子以便一曲《湘江曲》,声情并茂,哀艳动人。以水喻声,把《湘江曲》化为可见的湘江绿波,同时又借典传情,把乐曲中蕴含的哀怨通过“湘水之神”这一浪漫的悲剧故事传出。开头两句,描写一位歌女秦筝曲时 “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情景,十分细腻动人,这是一位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女子。“纤指”二句,写其指法细腻,传幽恨。“当筵”二句,写弹者之姿态,听众之感受。“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写弹者之多情。"背景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因演奏而更动真情,双眉微蹙,含情脉脉,以外在之神态传内在之深情,意态凄婉,精致蕴藉。写弹者之多情,以听琴而联想到湘江传说的悲剧,让人听来伤感不已。这些画龙点睛的侧笔,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她那与心灵同样美好的容颜。

    推荐访问:赏析 注释 菩萨 李煜 《菩萨蛮》全词注释赏析 菁选2篇 李煜词集菩萨蛮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