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11篇

    时间:2022-12-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11篇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研读课后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白银大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11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11篇

    篇一: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研读课后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清政府度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P7课后活动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P12课后活动1.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提示:学生指图说明即可。重点在强调侵占领土之多,手段之令人不齿。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P14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P15材料研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

      可能实现。P18课后活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那么顺利。攻占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P23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课后活动1.A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改变了一个民族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等落后的思想认识。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26材料研读: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旅顺屠城是在日军高层将领的直接命令和间接煽动下对无辜的普通中国民众的野蛮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日军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材料说明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P26问题思考: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P27课后活动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第6课戊戌变法P29问题思考: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P31课后活动1.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2.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

      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

      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

      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族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P32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揭帖反映了

    篇二: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温儒敏:统编语文教材中24个问题解答

      第一个问题:小学教材识字写字教学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做到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八个字:“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这套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主要是低年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经过调查,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孩子们尽快地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字和学会写字是两个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是1600个,比以前减少了200个,以前是1800个,其中要求会写800个字左右,会认得要多一点。一般来说,学校老师不要层层加满,不要搞过去“四会”的要求,每一个字都要会认、会讲、会用、会写。齐头并进很难,所以要“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因为以前的教育也有道理,但是现在内容在改变,现在小孩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大家要认真去看一看。一般来说,你只要按照教材设定的各个单元、各个阶段的目标推进,学生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致上就可以实现。当然你说你的小孩是天才,在幼儿园就会读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不提倡。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写字的基本字表,要求300个字当中100个字是会写的,一年级下册附了一个表是400个字会认、200个会写。小孩的字必须要过渡到阅读,比如说“蝴蝶”这两个字很难写,但

      小孩必须要认识它,因为他要读童话,“蝴蝶”这两个字会经常出现,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所以,教材后面要做很多基础研究,而且从字的结构来说,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另外,教材有意安排多元认字。就是多方面、多种方法,就是不要完全依赖拼音认字,以前是先学拼音,然后完全依照拼音很困难,还要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等去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认字会拖累认字的效率,尽快进入无拼音实际阅读的阶段。所以这也是新教材为什么要降低减少拖后汉语拼音的结果。

      老师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范读”,要熟字带生字,这个大家教学都有经验的。在教小学第二三单元的时候,要巩固之前认识的汉字。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要掌握多元认字的方法,不光是拼音、识字,比如说猜读,有些老先生一去眉头皱起来了,我现在这么老了,有些字还不认识,还是要猜。要根据字形、字结构的规律去猜,新教材有改革的,希望老师们在教一二年级的时候多关注一下。

      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怎么教,是不是集中放到阅读课中去解决?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什么呢?指父母,也可以指老师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一年级刚上学的时候,并不是现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小学的课程,这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刚上学他自己还不会读,应该是大人和他们一起读,我们也有意识让家长、大人更多地关注孩子,还有要鼓励家庭也读书,带动读书的氛围。所以,这个用意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刚上学不要就学“bpmf”,刚上学让他认点字,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一年级就开始读书,这是有效衔接的一个学习方式。

      我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幼儿园主要做无纸化教学,主要听故事。到了小学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就是让小孩跟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是一个引导的过程。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现在设了这个栏目以后,可能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到你们的教学计划,但是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堂上的讲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是课外的,或者是家庭的。

      家长学堂、家长会议要建议和鼓励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多陪孩子们读书,这就等于创造了一个小孩学习的良好氛围。凡是家里学习氛围不好的、天天看手机的那些家长,他们的孩子不可能爱读书的,除了天才。

      所以,和大人一起读用心良苦,也希望大家用好这个栏目,你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堂的形式示范一下家长怎么读,一开始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家长讲读、也可以是对话式的阅读,孩子怎么有兴趣就怎么读,但是要让家长注意这是书面语言的阅读,这就是语文,一起读,不要给孩子们

      增加压力、不要布置成作业。家长也就开始埋怨了,最近网上家长又开始在网上埋怨:老师领了工资干什么去了?应该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地阅读。顺便说一下,如果你们觉得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比较浅,那也可以建议补充放一些比较有趣的、比较深的课文来读。这是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

      第三个问题:怎么教好《快乐读书吧》?小学中低年级有个栏目叫《快乐读书吧》,是为了引导读书的,每个学期大致有两次,每次都安排一种阅读的类型,比如说儿童故事、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科普阅读,这是类型。目标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的类型,对各种类型的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他们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另外有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读某一类书的方法,比如说读童话的方法跟读诗歌的方法显然是不一样的,民间传统跟历史不是一回事,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阅读的方法,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注意,这个栏目不要像一般讲课那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点读书的常识,包括书的类型、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激发兴趣,比如说书是怎么做的,有些书前面还有一些前言、插图是怎么安排的等等一些基本的知识。第四个问题:如何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教学梯度?这个问题很专业,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是不太讲梯度,小学还好一点,到了初中,初一和初三好像差不多,高一就

      开始进入高考了,没有梯度,这个梯度问题很突出,以前我也写过文章,但是也是白写,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多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力求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现在教学的梯队被打乱了?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原因是整个社会现在都得了一种病叫“急躁病”,急功近利、很浮躁,一切都是瞄准考试,非常功利,大家都很焦躁,都在增加教学的难度,这是很要命的。所以,我们教材还是要讲讲梯度、讲讲规律,不要层层加满,这个很重要。

      小孩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的,你不要光瞄准那些天才儿童,应该瞄准大多数他们以后是普通的国民,我们基础教育主要是面对普通的国民,对普通的国民负责。这次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队是值得重视的,比如说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是激发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默读和阅读,到了五六年级要求有阅读的速度,学会浏览、能够初步阅读叙述性的。老师你们自己先稳住,尽量不搞提前量,班上有一些比较拔尖的可以让他们多读,大多数应该是稳住。

    篇三: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一一列举策略、画示意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2.经历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探究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后获得的成功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究过程,自主建立假设策略的数学模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我们在上学期研究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巧克力不同包装的问题。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就用我们原有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吧。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信息窗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请学生回答。一个停车场里停有四轮小汽车和两轮摩托车共24辆。如果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呢?那么停车场里有几辆小汽车和几辆摩托车?那么题目中的24是什么车呢?(有汽车也有摩托车)86个轮子是什么轮子呢?既有汽车轮子也有摩托车轮子。【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停车场的情境,提出研究问题,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引发学生对题目的深入理解,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一)明确解题策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把24辆车看成一类车的话,轮子的数量还会是86吗?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轮子的数量成为题目中提供的86呢?同桌都有不同的探究纸,先自己想一下怎样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究。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展示。

      (二)经历探索过程好了利用手中的材料我们一起探究吧!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我你已经完成了,教师巡视。找出有特点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教师一定要让生明白展示时说清楚自己的思路。一一列举和画图都要展示1人。展示完毕后,教师利用课间进行总结。(三)列式计算,提升价值教师要善于发问:那么用画图和一一列举的方法我们知道了有19辆汽车和5辆摩托车。如果我们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用列举和画图比较麻烦,所以能否用算式进行计算获得答案呢?如果把停车场上的车全部看成汽车时,轮子就会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停车场上有摩托车,我们也看成了汽车,一辆汽车比摩托车多2个轮子,所以多出的轮子数中有几个2就有几辆摩托车。再用总车辆数减去摩托车的就是汽车的辆数。分步2假设都是小汽车,轮子数是96个。4×4=96(个)

      比实际多了10个轮子。96-86=10(个)一辆汽车比一辆摩托车多的轮子数。4-2=2(个)摩托车:10÷2=5(辆)小汽车:24-5=19(辆)综合算式:(4×24-86)÷(4-2)=5(辆)摩托车数

      24-5=19(辆)小汽车数【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借助学生生成的资源明确解题策略。又通过学生的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递进性的资源展示,台阶般的追问提升,让学生在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假设策略的价值,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基础。

      三、应用假设,解决问题1.变换角度,运用假设刚才我们假设是24辆小汽车开始,还可以怎样想?同学们谁能说一下如果全部看成摩托车应该怎样计算呢?假设摩托车有24辆,有轮子数:2×24=48(个),实际比它多的轮子数:86-48=38(个),一辆摩托车比一辆汽车少的轮子数:4-2=2(个),小汽车数:38÷2=19(辆)摩托车数:24-19=5(辆)综合算式:(86-2×24)÷(4-2)=19(辆)小汽车24-19=5(辆)摩托车2.回顾提升谈话: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吗?相同点:都是运用了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假设都是其中的一种车,看轮子数与实际的差距,再根据一辆小汽车比一辆摩托车多了2轮子,进行调整。谈话:通过同学们刚学到的假设策略解决了这么一道难题,非常棒。【设计意图】:借助前面研究的经验,从不同角度思考,给学生运用假设策略解决

      问题提供了载体。同时,回顾解题过程的相同之处,让学生对比两组算式,深化对假设策略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运用模型,巩固拓展1.谈话:其实,早在1500年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你能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这道题吗?出示题目:“有一些鸡和兔子被关在笼子里,鸡和兔子共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谈话:你是怎样解决这道古题的?并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假设都是兔子,一共的脚:35×4=140(只);比实际多的脚数:140-94=46(只);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鸡的只数:46÷2=23(只);

      兔子的只数:35-23=12(只)。假设都是鸡,一共的脚:35×2=70(只);比实际少的脚数:94-70=24(只);

      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兔子的只数:24÷2=12(只);鸡的只数:35-12=23(只)。

      谈话:同意吗?可见运用假设的策略都能解决1500年前“鸡兔同笼”的题目,真的很了不起。

      2.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蛐蛐和蜘蛛各有几只?

      假设10只全是蜘蛛蛐蛐:(8×10-68)÷(8-6)=(80-68)÷2=12÷2=6(只)蜘蛛:10-6=4(只)答:蛐蛐有6只,蜘蛛有4只。【设计意图】:通过用假设法解决古代数学名题“鸡兔同笼”,让学生产生运用假设策略的需求,并且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1:我能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2:我学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3:假设的方法是通过列举法和画图法得来的。学生边说,老师适时评价,是从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收获。谈话:让我们大胆的假设,仔细的求证,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让我们下课吧。【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说自己的收获,在点滴的收获中,通过适时的点

    篇四: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例篇一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知识点多,规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许多知识点是要学生记忆的。但是考题难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这在往届高考理综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体现。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总结成:“一学就会,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不少学生常常在学习过程中抱怨学习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得到应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把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心得:

      一、研究教材内容,设计好新课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导入的方式有好几种:从教学内容导入,从学生学习基础入手复习旧知识导入,或者根据学生情绪,结合教师自身特长等等。

      总之,导入的目的就是快速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情绪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案例一:将学生情绪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氮肥的性质及应用》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可以提问一句:“刚才上课问好的声音很响亮,同学们应该是没人饿着肚子来上课的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比过去丰富了很多,我们来看看过去世界上粮食产量的情况。”然后展示在全世界开始

      使用化肥前后,世界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

      (ppt展示):18____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____吨粮食

      ____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____吨粮食

      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____亿多人口,剩下____亿人就没饭吃。

      (引导学生):“我们班上有____个同学,如果不使用化肥,可能只有____个同学有饭吃。”学生惊叹。

      通过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到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好象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对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ppt展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化肥图片,介绍化肥的种类,引出氮肥,介绍工业合成氨生产工艺,并解释设计该工艺的科学家由于成功解决了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使化肥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并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通过介绍化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导入,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化肥的性质,应用也产生了兴趣。为接下去的新课推进做好了铺垫。

      二、多与生活联系,改进探究实验: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抱怨化学实验枯燥,单一,许多学生毕业后谈到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总离不开实验室,离不开试管,酒精灯,每次做实验之前老

      师总要先宣读一遍注意事项,清点实验用品,事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进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一堂实验课就此结束。

      新课程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这一点在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编写了许多学生探究实验,并将原来很多教师演示的部分,都改为让学生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也可以尝试做点改变,增强探究的趣味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案例二:在讲解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个知识点时,教材中的实验是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于试管中进行加热,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

      本节课将实验进行改进:取一张旧报纸,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放在报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然后检验氨气。把原来在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实验改变成用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的材料并进行摩擦加热,让学生改变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化学实验很危险,动不动爆炸,一般都在实验室做,而且离不开试管,酒精灯。”通过一个简单的改进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化学变化,化学就在生活中,对于书本上的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也就没那么难以记忆了。

      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许多学生来自城市,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也不感兴趣,实际上在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在农业,工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应用。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是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

      的一点。

      案例三:在讲解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知识点时,按照教材设计,是通过加热氯化铵检验氨气说明这一性质。此处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提供相关的药品和用具,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同理,在讲解铵盐另一性质,与碱共热能生成氨气时,也可设计问题:在村子里住着两位农民,小李和小刘,他们都种了几亩水稻.小李很勤劳,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呈碱性),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收成一定好,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刘的,你知道原因吗?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摩擦加热,检验得到氨气,得出结论。在得出铵盐的这几个性质后,老师再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员,要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你能列举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或者,拟出一张化肥的使用说明书?这样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发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四、联系校园生活,把抽象概念形象化。

      化学是研究物质本质特点,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部分化学概念存在研究对象抽象,微观,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特

      点出发,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相信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是大有好处的。

      案例四:讲解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课时,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这些微粒,比较抽象,教师可以从学生校园生活角度入手,提问学生:做操时,一班有____个同学,二班有____个同学,大家人与人间隔相同的距离后,哪个班占的面积较大?学生马上回答:人数较多的班级占地面积较大。因而得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为颗粒数目。这时教师再分别请上个头差别较大的八位同学,让八位同学分为两组,个子较小的四人一组,个子较大的四人一组,然后让两组同学背靠背紧靠在一起,提问:“哪组所占的空间较大?”学生回答:“个子较大的那组。”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二个因素:物质颗粒本身的大小。这时,教师再让两组学生分站教室四个角落,再问:“哪组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差不多大。”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三个因素:物质颗粒间距。此时,教师就可向学生说明,气体的情况类似于刚才第三种站法,及四名学生分站教室四角,这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在计算体积时,就可以将人本身的个头大小忽略。因此,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而不是气体分子颗粒本身大小,而决定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从而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mol。

    篇五: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第1章绪论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

      (4)发展性

      (5)创新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

      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

      术。

      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对象:⑴信息技术课程;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⑸计算机远程教育

      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⑵发展不平衡

      ⑸教法落后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

      ⑶资金不足

      布

      ⑷师资缺乏

      解决方法:⑴更新教育观念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⑸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

      第1页

      ⑹改革教学方法第2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及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信息技术课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能偏深、偏高、偏广.但是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学科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如下: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1.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2.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其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3.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第2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5.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6.根据目前情况,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⑴现代性;⑵实践性;⑶工具性;⑷应用性;⑸文化性

      7.试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⑸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⑵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

      ⑹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⑶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⑷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8.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负责;

      (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必须由教师引导)。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不应包办代替、面面俱到。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意义。(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要因素.知识的掌握与认识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2)离开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认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掌握知识的

      质量和速度。

      10.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1)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上机实验课的教学,

      对实验课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不可让实验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单纯“玩”计算机的过程.(2)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将其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发挥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帮助学生主动通过观察、分析等思考过程

      去理解知识,逐步掌握思考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这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3页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尽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能力。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把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智力采取不同的、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教师讲某一问题时,明确向学生指出是否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或者指出必须掌握的内容.比如,在讲WPS编辑用→←↑↓方向键移动光标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而对于Home、End、PgUp、PgDn等键,则可以提出不同要求.(2)布置上机、课外作业时,分出哪些是必做的,哪些可以选做。对于必做而不会做的学生就得个别辅导。(3)组织学生“一帮一"对子,效果会很显著。学得较差的学生得到帮助,学得较好的学生为了辅导同学,听课学习会更认真。

      第4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3.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3)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第4页

      5)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6)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4.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5.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条件

      5)课型

      6)教学时间

      6.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有以下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

      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9.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适用于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比如软件使用的自学。

      10.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画、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11.教师上课时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告诉学生应着重观察什么,并提出一系列问题,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应注意的内容上去。

      (2)演示时间要适当。(3)演示完后要归纳总结,作出明确结论。(4)演示不能取代上机实习,最好的方法是在演示结束后就进行上机实习。12.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对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可用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

      13.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次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得到有效培养。

      第5页

      15.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的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

      立地进行学习.

      16.项目教学法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

      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

      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并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一系列相互

      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

      17.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18.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19.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使用教学机器

      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按照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

      列起来制作成卡片或编成计算机程序,学生按此程序进行自学、独立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20.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

      个动态。

      2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有哪些?

      ①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⑥合作式学习模式

      ②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⑦探究式学习模式

      ③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⑧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④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⑨WebQuest教学模式

      ⑤自主式学习模式;

      ⑩游戏式教学模式

      22.何谓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特征?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

      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

      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的特征:①以发展学生只能为出发点;②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发展;③重视

      学生非智力(情绪生活)因素的培养和调节;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⑤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

      并进行改进;⑥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23.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谈实验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

      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实验对工具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尤为必需。实验法对

      于使学生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发展能力以及形成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第6页

      作用.信息技术课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实验。

      24.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阐述自学指导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意义.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一般做法是,教师指定教材或自

      学材料,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自学,教师指导、答疑和小结。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自学要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以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继续学习。25.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如何?⑴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适用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性或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内容的教学。⑵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它适用于机时较充裕、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的教学。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电子表格(Excel)、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FrontPage)等。⑷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⑸自主式学习模式;⑹合作式学习模式⑺探究式学习模式⑻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⑼WebQuest教学模式⑽游戏式教学模式26.何谓任务驱动式模式?试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立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解决问题。27.选取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⑴教学目的和任务;⑵教学内容;⑶学生的实际情况;⑷教学条件;⑸课型;⑹教学时间。

      好的教学方法应达到以下要求。⑴有利于“双基”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⑵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⑶能

      第7页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⑷能因材施教,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⑸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不能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第5章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

      1.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属以计算机为

      核心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它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屏幕广播、屏幕监视和交流。

      3.电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有:

      1)集成功能2)再现功能3)交互功能4)虚拟功能5)扩充功能

      4.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习质量2)提高学习效率

      3)扩大教育规模

      4)促进教育改革

      5.电化课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习者传递与交流教学信息的过程.包括4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学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者.

      6.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具体又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

      理教学(CMI)。CAI系统一般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课件三个部分构成.

      7.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由积件库和

      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8.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支持⑴计算机网络技术;⑵多媒体通信技术;⑶人工智能技术;⑷CSCW技术(ComputerSupportedWork,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⑸虚拟现实技术。

      9.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有以下优势:

      1)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2)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3)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4)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10.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型模式(同步时讲授、异步式讲授)2)个别辅导模式3)讨论学习模式

      4)探索学习模式

      5)协作学习模式

      11.异步式讲授: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放到网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使

      用这些资料来学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自由,易于技术实现;缺点是缺乏师生之间的实时

      交互、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

      第8页

      1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是什么?广义的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学科内容?

      狭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广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

      学理论、多媒体理论及系统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

      领域.

      13.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情况,试述远程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⑴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⑶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⑷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第6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

      到优化的决策过程.

      2.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3.教学目标是指在学校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

      具体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发出点和归宿。

      4.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导向,又是学生学进行学习的航标,还是进行课堂效果评价的尺度。

      5.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哪些?

      (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注:也称作“三维目标”)

      6.课堂教学的类型

      (1)根据上课的方式分类,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课:①理论课;②上机课;③实践课

      (2)根据知识掌握的阶段,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课:①新授课;②复习课;③练习课;④检测课

      7.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展能

      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表示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8.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4)检查巩固知识

      第9页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如下:

      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1.课外辅导根据辅导方式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根据辅导内容分为单纯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

      12.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意义有哪些?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相长4)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5)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6)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质量、获取教改信息

      13.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前一般要做好哪些准备?

      (1)思想心理准备

      (2)知识、技能准备

      (3)材料准备

      1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

      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作用:⑴传授知识;⑵形成技能;⑶培养智力;⑷发展个性

      15.备课有哪些基本环节?

      1)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6.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目的)、教学内容及逻辑顺序、重点和难点,做到明确目标,把握

      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17.教案一般要包括哪些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一份教案.

      通常包括下列内容:授课班级、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的类型、教学用具、教学方法、

      课时分配、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作业及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课后分析)。

      18.课堂教学有哪些任务和基本要求?

      任务:(1)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2)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3)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要求:(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按照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案;

      (2)针对课堂内容,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软件,对所需的资料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

      应事先整理好,形成资源共享;

      (3)在教学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第10页

      和行为,促使他们的行为形成习惯;

      (4)应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测评,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第7章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

      1.概念与词语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2.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

      3.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程序是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算法)。

      计算机程序是用指定的计算机语言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这些方法步骤必须是计算机能理解并且

      能执行的.

      程序设计主要指研制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它应该包含:对问题的分析与了解、选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步

      骤、用特定的计算机语言将方法步骤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这个方法步骤就是程序清单。

      5.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一组规则,它由词法和句法组成.

      6.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概念,谈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1)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

      达形式。(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会对概念正确地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

      概念的教学途径和一般方法:(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明确与理解。(3)概念的巩固和运用.

      第8章智力、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事物认识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

      活动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

      理特征。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两个必要的因素。

      2.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3.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

      因素.它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

      4.能力按其倾向性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指智力,它是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认识

      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为了顺利地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综合.

      5.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可按照“三阶段七环节”来进行。第一阶段是示范阶段,包括讲解和示范等两个环节。第二阶段是制作阶段,包括学生自主探索、分组讨论和作品的制作等三个环节。第三阶段是讲评阶段,包括作品的交流和讲评等两个环节.

      6.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加强实践活动

      (3)改进课堂教学

      第11页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7.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8.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9.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10.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包括哪些内容?

      ⑴自学能力;⑵操作能力;⑶编辑能力;⑷思维能力;⑸创造能力;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这里的创造潜质是指创造的目标、创造的意志、创造的精神等.(2)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创造性心理是创造力的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就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3)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搞科研,撰写论文,搞小创造、小发明,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5)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6)进行教法创新。1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何意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意义:(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途径:⑴通过信息技术专门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⑵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⑶创设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第12页

      第9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导向功能(2)检查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3.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评价的目的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类:绝对评价、相对评价。

      4.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5.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6.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1)导向功能(2)检查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3.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要注重实践

      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存在着难以量化的因素

      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学设备

      ⑷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标准依赖课程内容

      7.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⑴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印

      象的基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①评语鉴定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结论一目了然;缺点是不够精确,容易掺杂主观因素.②等级评定法。按等级的形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级评定法简便易行,但不够精确,同一等级

      者之间的差距不好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五级评定法: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法:很好、较好、一般、差;三级评定法:上、中、下;二级评定法:合格、不合格。

      第13页

      ⑵定量评价

      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第10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1)不能主观臆断,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2)不能随行就市,必须全面地研究问题。(3)不能用统计

      代替分析,必须注意事物的数量和质量分析。(4)不能轻信材料,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材料的可靠性。(5)不

      能被现象迷惑,必须寻求事物的本质.

      2.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大体分为:

      (1)发现问题(2)收集资料(3)深入研究

      (4)实践验证

      3.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方法有:

      (1)历史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观察研究法(4)调查研究法

      (5)实验研究法(6)行动研究法(7)校本研究法(8)个案研究法

      (9)质的研究法(10)人种志研究法(11)德尔菲专家法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课题有: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5.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

      (4)导向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6.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7.如何选择教学研究课题?

      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导向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8.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注意哪些事项?

      ⑴突出主题论点,论证鲜明;⑵内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⑶叙述文字流畅,简明扼要;⑷使用语法规范,合乎逻辑。

      第14页

    篇六: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利用轴对称等图形变换,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经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在实际问题中迁移使用所获得的基本经验,深入领会其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用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二)教学难点:学生发现确定最短路径的“路径向导点”.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采用“实验—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线索,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识发现为主轴,把线索发现的主动权和问题解决的个性化还给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几何画板,制作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体验的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学生利用课件创建的图形去发现规律,验证思路,得出结论.让数学学习过程可视化、可操作化并增加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与内容

      学生活动意图与融合点

      一、旧知新问,引出新课

      提问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代表回答

      提问2:如何作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呢?轴对称图形定

      提问3: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虫洞吗?学过“将军饮马”义.齐答作一个

      问题吗?

      点关于一条直

      预案:

      线的对称点作

      学生可能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混淆.预设问题:轴对称法.

      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什么类型的线呢?

      从而引出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问题——最短路径问

      意图:唤醒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记忆,激发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内容的兴趣.

      题.

      二、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用教师机向学生机广播视频.视频内容1: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视频内容2:朝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分发课件,自主探究【课件引入】“最短路径的选择-看图思考”

      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观看视频.

      【课件引入】在四幅图片的引领下,学生逐渐发现平面内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到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隐含的内在联系.

      意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融合点:将网络素材与所要学习内容整合,古诗词作为最短路径问题的载体.意图:【课件引入】通过对逐渐递进的四幅图形的思索,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生活中现象的能力;将复杂的折线路径或立体路径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让学生体验“转化思想”的作用.

      预设问题: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中,怎么合理选择路径呢?

      【发现】折线路径或立体路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融合点:取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与合理选择路径整合起来,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索整合起来.

      【活动1】“读历史故事,智闯六关之第一关”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活动1】

      意图:【活动1】

      学生独立操作:通过设置历史

      拖动点P,确定背景,将六个问

      点P的位置.题有机的串联

      起来,增强趣味

      本节课以此为背景,设置六关,鼓励学生一一破解.第一关:曹军先遣队要趁夜色到河对岸的敌军营地营地附近做好埋伏,应该怎样走线路最短?

      预设问题:先遣队从A,到河对岸敌军营地B,在河流a上求一

      点P,使得PA+PB最小.预案:如果有的学生不会操作拖动一个点,则及时向学生讲解一下如何拖动点P.

      性,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本环节,只是简单拖动一个点,“两点位于一条直线异侧”,很容易将所要确定的点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立联系,本活动每位学生均可无困难的完成.

      融合点:历史故事+直观图形+抽象的“两点一线”模型结合起来.

      【活动2】“智闯六关之第二关”攻占营地后,我军分设马场和营地两个驻扎点,为了

      给战士和马匹提供饮水,我军计划在河边修建水站,用水渠引水,为了减小挖水渠的工作量,水站应选在何处?

      【活动2】

      意图:【活动2】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使用表格

      在感受图形变工具,让学生体

      化的同时,可以会定量分析的

      借助表格,定量作用,借助几何

      分析当点C运画板的动态演

      动过程中示功能,学生可

      AC+BC的值由以方便的找到

      小到大或由大点C,培养学生

      到小的变化过由数到形的数

      程,当点C到合学思想以及转

      预设问题:如图,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站,分别向马场A、营地B送水,水站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挖的水渠最短?

      适的位置时,AC+BC的值最小.

      化的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验证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

      预案:

      空间想象力.

      如有必要,须向学生讲一下按钮的先后顺序.

      融合点:直观的

      辅助图形+准确

      的表格测量数

      【活动3】“智闯六关之第三关”

      据和空间想象结合.

      为巩固战果,我军修建了两条防御工事,交成一个角,【活动3】

      并在它的内部建了弹药库,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准备修两学生可以用鼠意图:【活动3】

      条通道从弹药库分别通往工事,应如何设计?

      预设问题:如图,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

      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D、E,使△ADE周长最小.

      【活动4】“智闯六关之第四关”侦察兵申请在防御工事内各修建一个瞭望塔,并规划

      好士兵侦查路线,即从兵营出发,先去往1号瞭望塔,再去2号瞭望塔侦察,侦查完毕去将军营汇报侦察结果.要怎样设计两个瞭望塔的位置,才能使士兵走的路最短?

      预设问题:在∠MON内有两点A、B,现在从点A先到射线OM

      上点C,再到射线ON上点D,最后到达点B,请问最短距离如何确定?

      【活动5】“智闯六关之第五关”由于敌军近日反抗较强烈,我军需做好撤退计划,为

      了使战士快速全部撤回原河内营地,需在河上修建桥梁,桥梁应如何选址,才能使战士走的路程最短?

      标选中D、E中的一个点拖动或两个点同时拖动,感受图形变化引发的数量变化,如果借助表格无法正确确定D、E的位置,则需按“显示辅助线段”和“显示四边形”按钮,当两个四边形都消失的时候,点D、E运动到合适的位置,AD+EA+DE的值最小.

      【活动4】

      学生在上一个

      活动中得到的

      经验若还不能

      帮助他们正确

      找到“两个定点

      和两个动点在

      两条射线上运

      动”这一模型下

      的点D、E运动

      到的位置,则发

      挥小组合作的

      作用,再由老师

      引导启发,从而

      得

      出

      AC+CD+DB的

      值最小.

      通过使用辅助的“显示/隐藏四边形”按钮,让学生体会四点共线时,线段最短.学生如果之前没有学过本题内容,确定点D、E的位置不会很轻松,需要胆大心细,仔细操作、观察、总结方可找到正确的位置.融合点:将一个点作两次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起来.意图:【活动4】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法的合理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再次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融合点:将复杂背景中的问题与抽象的两个点作两次关于直线的轴对称结合起来.将直觉猜想和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考习惯.

      【活动5】

      意图:【活动5】“造桥选址”问

      预设问题:如图,A、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

      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与河岸垂直)

      【阶段小结】以上五种情景均为平面内利用轴对称或平移变换将

      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学生可以用鼠题有着非常好

      标选中点C拖的实际背景,情

      动,感受CD长境贴近生活.从

      度不随其位置求解方法看,平

      的改变而变化,移是问题实现

      也可借助表格转化中的一个

      确定C、D的位重要策略,联想

      置.

      到平移,其本质

      还是对“两点之

      间,线段最短”

      公理的深刻理

      解.同学们值得

      认真体会和积

      累.

      融合点:将平移

      作图和求最短

      路径结合起来.

      【活动6】“智闯六关之第六关”为了防止敌人返攻,我军战士乔装后去了敌人后方侦

      察,发现敌军营内有一底面周长为16m,高5m的圆柱形的弹药库,顶部有个通风孔可以进人,在内壁远离我军方向距顶部1m处有一个凹陷,可用来安放炸药,战士手中有10.5m的引线,该战士想安放炸药后,将引线引至弹药库外靠近我方的地面上,点燃后迅速跑离,请问能否实现?

      说明:先观察下图中,撤退点、烛龛分别对应哪个点?思考最短路径是一条什么类型的线?然后按顺序①[圆柱侧面展开],②[显示矩形],③[向上翻折],思考问题的答案.

      意图:【活动6】

      【活动6】

      通过将圆柱侧

      学生通过思考面展平,把较复

      将一个实际问杂的最短路径

      题转化为一个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将一“两点之间,线

      个空间问题转段最短”问题.

      化为平面问题,

      将一个平面问融合点:将曲面

      题转化为解三中的最短路径

      角形,通过操作问题和平面问

      3D模型将圆柱题的转化结合

      侧面展开,从而起来.

      形象直观得到

      答案.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同学们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借助几何画板所研究的内容,【归纳总结】

      有何收获和思考?

      五、巩固练习,适当拓展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

      △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

      P

      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

      PD+PE的和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B

      六、一试身手,分层检测

      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A卷

      学生回顾前面意图:【归纳总

      的探究过程,小结】

      结解决问题的让学生养成反

      步骤是怎样思的好习惯,积

      D的?

      累解决问题的

      借助了什么知方法,再次体会

      E识解决问题转化的数学思

      的?体现了什想.

      么数学思想?

      C

      打开链接“专题:最短路径小测试A卷”完成基础题.

      意图:通过“问卷星”分层检测,实时打分,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

      融合点:将网络教学环境与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整合起来.

      意图:基础题是最短路径问题的简单应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B卷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3,-2),B(4,2)两点,现另

      取一点C(1,n),当n=

      时,AC+BC的值最小.

      打开链接“专题:最短路径小测试B卷”完成提高题.

      意图:提高题是“最短路径问题”的升华,考查学有余力的同学掌握情况,并且在课件中有B卷配图,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动态图形降低难度.

      七、布置作业

      (基础必做题)做完课上没有完成的: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B卷(提高选做题)1.搜集最短路径问题的其他经典题目,并整理在笔记本上.2.阅读“平面几何中的费马问题和费马点”,并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其中的提高选作题可预留一周时间完成.

      意图:为了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我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分为基础必做题和提高选作题.融合点:搜集其他经典题目的过程和学生用数学整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的能力可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费马点问题和本节课没讲到的旋转变换整合起来,训练了学生寻找问题结论的发散思维.

      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分析: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最值问题,初二的学生对这类问题比较陌生,经验不足,特别是对于具有实际背景的最值问题,更会无从下手,应让学生牢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而想到

      把其中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侧进行解题.(二)教学环境分析:根据学生理性归纳能力不强的特点,采用几何画板制作成易于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课件,辅助学生验证和增强解决问题的兴趣.运用计算机网络环境授课,方便学生展示、交流和纠错.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活动设计与评测练习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1.几何画板的软件环境,有利于揭示隐含条件.数学最值问题设计运动、轨迹、存在、最值、任意、不等式等较为抽象复杂的概念,传统方法常常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借助几何画板,使多元抽象关系动态化、直观化,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题意.2.最值求解的过程常常需要建立函数模型,寻求合适的自变量建立函数模型是解题难点.几何画板通过坐标系数形结合、动态直观展示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内在联系,可有效突破难点.能够抽象出“最短路径问题”数学模型,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3、一般而言,解决最值的思维过程比较隐匿.传统教学较难凸显其思维过程.几何画板不仅能动态展示数学关系的多元联系,而且可以视觉化思维过程.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利用轴对称等图形变换,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经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在实际问题中迁移使用所获得的基本经验,深入领会其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用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二)教学难点:学生发现确定最短路径的“路径向导点”.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采用“实验—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线索,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识发现为主轴,把线索发现的主动权和问题解决的个性化还给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几何画板,制作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体验的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学生利用课件创建的图形去发现规律,验证思路,得出结论.让数学学习过程可视化、可操作化并增加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与内容

      学生活动意图与融合点

      二、旧知新问,引出新课

      提问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代表回答

      提问2:如何作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呢?轴对称图形定

      提问3: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虫洞吗?学过“将军饮马”义.齐答作一个

      问题吗?

      点关于一条直

      预案:

      线的对称点作

      学生可能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混淆.预设问题:轴对称法.

      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什么类型的线呢?

      从而引出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问题——最短路径问

      题.

      意图:唤醒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记忆,激发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内容的兴趣.

      二、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用教师机向学生机广播视频.

      在自己的计算意图:引发学生

      视频内容1: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视频内容2:朝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分发课件,自主探究【课件引入】“最短路径的选择-看图思考”

      机上观看视频.

      【课件引入】在四幅图片的引领下,学生逐渐发现平面内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到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隐含的内在联系.

      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融合点:将网络素材与所要学习内容整合,古诗词作为最短路径问题的载体.意图:【课件引入】通过对逐渐递进的四幅图形的思索,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生活中现象的能力;将复杂的折线路径或立体路径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让学生体验“转化思想”的作用.

      预设问题: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中,怎么合理选择路径呢?

      【发现】折线路径或立体路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融合点:取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与合理选择路径整合起来,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索整合起来.

      【活动1】“读历史故事,智闯六关之第一关”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本节课以此为背景,设置六关,鼓励学生一一破解.

      第一关:曹军先遣队要趁夜色到河对岸的敌军营地营地附

      近做好埋伏,应该怎样走线路最短?

      【活动1】

      意图:【活动1】

      学生独立操作:通过设置历史

      拖动点P,确定背景,将六个问

      点P的位置.题有机的串联

      起来,增强趣味

      性,调动学生探

      究的积极性,在

      本环节,只是简

      单拖动一个点,

      预设问题:先遣队从A,到河对岸敌军营地B,在河流a上求一

      点P,使得PA+PB最小.

      预案:如果有的学生不会操作拖动一个点,则及时向学生讲解一下如何拖动点P.

      “两点位于一条直线异侧”,很容易将所要确定的点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立联系,本活动每位学生均可无困难的完成.

      融合点:历史故事+直观图形+抽象的“两点一线”模型结合起来.

      【活动2】“智闯六关之第二关”攻占营地后,我军分设马场和营地两个驻扎点,为了

      给战士和马匹提供饮水,我军计划在河边修建水站,用水渠引水,为了减小挖水渠的工作量,水站应选在何处?

      【活动2】

      意图:【活动2】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使用表格

      在感受图形变工具,让学生体

      化的同时,可以会定量分析的

      借助表格,定量作用,借助几何

      分析当点C运画板的动态演

      动过程中示功能,学生可

      AC+BC的值由以方便的找到

      小到大或由大点C,培养学生

      到小的变化过由数到形的数

      程,当点C到合学思想以及转

      预设问题:如图,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站,分别向马场A、营地B送水,水站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挖的水渠最短?

      适的位置时,AC+BC的值最小.

      化的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验证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

      预案:

      空间想象力.

      如有必要,须向学生讲一下按钮的先后顺序.

      融合点:直观的

      辅助图形+准确

      的表格测量数

      【活动3】“智闯六关之第三关”

      据和空间想象结合.

      为巩固战果,我军修建了两条防御工事,交成一个角,【活动3】

      并在它的内部建了弹药库,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准备修两学生可以用鼠

      条通道从弹药库分别通往工事,应如何设计?

      标选中D、E中

      的一个点拖动

      意图:【活动3】通过使用辅助的“显示/隐藏

      或两个点同时四边形”按钮,

      拖动,感受图形让学生体会四

      预设问题:如图,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

      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D、E,使△ADE周长最小.

      【活动4】“智闯六关之第四关”侦察兵申请在防御工事内各修建一个瞭望塔,并规划

      好士兵侦查路线,即从兵营出发,先去往1号瞭望塔,再去2号瞭望塔侦察,侦查完毕去将军营汇报侦察结果.要怎样设计两个瞭望塔的位置,才能使士兵走的路最短?

      预设问题:在∠MON内有两点A、B,现在从点A先到射线OM

      上点C,再到射线ON上点D,最后到达点B,请问最短距离如何确定?

      【活动5】“智闯六关之第五关”由于敌军近日反抗较强烈,我军需做好撤退计划,为

      了使战士快速全部撤回原河内营地,需在河上修建桥梁,桥梁应如何选址,才能使战士走的路程最短?

      变化引发的数量变化,如果借助表格无法正确确定D、E的位置,则需按“显示辅助线段”和“显示四边形”按钮,当两个四边形都消失的时候,点D、E运动到合适的位置,AD+EA+DE的值最小.

      【活动4】

      学生在上一个

      活动中得到的

      经验若还不能

      帮助他们正确

      找到“两个定点

      和两个动点在

      两条射线上运

      动”这一模型下

      的点D、E运动

      到的位置,则发

      挥小组合作的

      作用,再由老师

      引导启发,从而

      得

      出

      AC+CD+DB的

      值最小.

      【活动5】学生可以用鼠标选中点C拖动,感受CD长度不随其位置

      点共线时,线段最短.学生如果之前没有学过本题内容,确定点D、E的位置不会很轻松,需要胆大心细,仔细操作、观察、总结方可找到正确的位置.融合点:将一个点作两次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起来.意图:【活动4】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法的合理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再次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融合点:将复杂背景中的问题与抽象的两个点作两次关于直线的轴对称结合起来.将直觉猜想和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考习惯.

      意图:【活动5】“造桥选址”问题有着非常好的实际背景,情境贴近生活.从求解方法看,平

      预设问题:如图,A、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

      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与河岸垂直)

      的改变而变化,移是问题实现

      也可借助表格转化中的一个

      确定C、D的位重要策略,联想

      置.

      到平移,其本质

      还是对“两点之

      间,线段最短”

      公理的深刻理

      解.同学们值得

      认真体会和积

      累.

      融合点:将平移

      作图和求最短

      路径结合起来.

      【阶段小结】以上五种情景均为平面内利用轴对称或平移变换将

      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活动6】“智闯六关之第六关”为了防止敌人返攻,我军战士乔装后去了敌人后方侦

      察,发现敌军营内有一底面周长为16m,高5m的圆柱形的弹药库,顶部有个通风孔可以进人,在内壁远离我军方向距顶部1m处有一个凹陷,可用来安放炸药,战士手中有10.5m的引线,该战士想安放炸药后,将引线引至弹药库外靠近我方的地面上,点燃后迅速跑离,请问能否实现?

      意图:【活动6】

      【活动6】

      通过将圆柱侧

      学生通过思考面展平,把较复

      将一个实际问杂的最短路径

      题转化为一个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将一“两点之间,线

      个空间问题转段最短”问题.

      化为平面问题,

      将一个平面问融合点:将曲面

      题转化为解三中的最短路径

      角形,通过操作问题和平面问

      3D模型将圆柱题的转化结合

      侧面展开,从而起来.

      形象直观得到

      答案.

      说明:先观察下图中,撤退点、烛龛分别对应哪个点?

      思考最短路径是一条什么类型的线?然后按顺序①[圆柱

      侧面展开],②[显示矩形],③[向上翻折],思考问题的答案.

      【归纳总结】

      六、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学生回顾前面的探究过程,小

      同学们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借助几何画板所研究的内容,结解决问题的

      意图:【归纳总结】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积

      有何收获和思考?

      七、巩固练习,适当拓展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

      △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

      P

      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

      PD+PE的和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B

      六、一试身手,分层检测

      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A卷

      步骤是怎样累解决问题的

      的?

      方法,再次体会

      借助了什么知转化的数学思

      识解决问题想.D的?体现了什

      么数学思想?

      E

      C

      打开链接“专题:最短路径小测试A卷”完成基础题.

      意图:通过“问卷星”分层检测,实时打分,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

      融合点:将网络教学环境与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整合起来.

      意图:基础题是最短路径问题的简单应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B卷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3,-2),B(4,2)两点,现另

      取一点C(1,n),当n=

      时,AC+BC的值最小.

      打开链接“专题:最短路径小测试B卷”完成提高题.

      意图:提高题是“最短路径问题”的升华,考查学有余力的同学掌握情况,并且在课件中有B卷配图,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动态图形降低难度.

      七、布置作业

      (基础必做题)做完课上没有完成的:专题:最短路径问题小测试B卷(提高选做题)1.搜集最短路径问题的其他经典题目,并整理在笔记本上.2.阅读“平面几何中的费马问题和费马点”,并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其中的提高选作题可预留一周时间完成.

      意图:为了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我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分为基础必做题和提高选作题.融合点:搜集其他经典题目的过程和学生用数学整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的能力可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费马点问题和本节课没讲到的旋转变换整合起来,训练了学生寻找问题结论的发散思维.

      评测练习最短路径小测试A卷1.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论依据是()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勾股定理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对顶角相等

      2.点P,Q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M,使得MP+MQ最小,则

      下列正确的是(

      )

      3.如图,点P关于射线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

      连接CD,交OA于M,交OB于N,若CD=18cm,则△

      PMN的周长为(

      )

      A.6B.12C.18D.32

      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点A(2,0),B(0,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y=2x+4B、y=2x+2

      C、y=-2x+4D、y=-2x+25.接上题,点O为坐标原点,设OA、AB的中点分别为C、D,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P点坐标为()

      A.

      (1,0)

      B.

      (0,2)

      C.

      (0,1)

      D.

      (0,1)

      6.如图,在锐角△ABC中,AB=,∠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

      B.4

      C.

      D.

      最短路径小测试B卷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3,-2),B(4,2)两点,现另取

      一点C(1,n),当n=

      时,AC+BC的值最小.

      2.如图,在等边△ABC中,AB=6,AD⊥BC,E是AC上的

      一点,M是AD上的一点,且AE=2,求EM+EC的最小值

      为()

      A.6B.8C.33

      D.27

      3.如图,菱形ABCD中,AB=2,∠BAD=60°,E、F、P

      分别是AB、BC、AC上的动点,PE+PF的最小值等于()

      A.2B.2C.5

      D.3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

      点,A(-8,3),B(-4,5),C(0,n),D(m,0),当四

      边形ABCD周长最短时,则n值为(

      )

      m

      A.-6B.49C.2

      6

      3

      D.3

      2

      5.如图,△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

      AC、BC上,试求作△DEF的最小值.

      作法:①将点D视为定点,作点D关于CA的对称点D'和

      点D关于CB的对称点D";

      ②连接D'D"交CA于E,交CB于F;

      ③显然△CDE≌△CD'E,△CDF≌△CD"F;

      ④只需要CD最小时,D'D"的值也最小;

      此时:

      A、CD⊥D'D"

      B、CD⊥AB

      C、CD平分∠ACB

      阅读下列材料:

      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CB=30º,BC=6,AC=5,在

      △ABC内部有一点P,连接PA.PB.PC,求PA+PB+PC的最小值.

      小华是这样思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三条端点重

      合于一点的线段分离,然后再将它们连接成一条折线,并让折线的两

      个端点为定点,这样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求出这三条

      线段和的最小值了.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

      旋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做法是,如图2,将△APC绕点C顺时针

      旋转60º,得到△EDC,连接PD.BE,则BE的长即为所求.

      请你计算图2中,PA+PB+PC的最小值为(

      )

      A.17

      B.41

      C.61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特点体现了学生探究重于教师灌输,学生的认知进度和思维轨迹是课堂主线.

      (二)重构知识体系,切实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三)新技术手段和软件环境、网络环境应当更好的服务于师生,问题的呈现引发学生的观察和验证、教师点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力求形象直观,生动准确的还原问题和概念.

      课标分析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初中数学的“最短路径问题”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会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开始,贯穿七、八、九年级的几何教学之中,在七年级《轴对称》,八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勾股定理》、《三角形》、《四边形》、《一次函数》,九年级的《二次函数》、《圆》等章节得到较为复杂和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越来越融入到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广泛开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和参加开放性的数学建模竞赛,将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的个重要方面。作为初中生而言,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普遍很弱,这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要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直接接触数学建模,借助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能力。“最短路径问题”的数学模型因问题的已知条件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有区别,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区别,但不管怎样都离不开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基本模型。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对不同问题的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随时调整数学模型,达到解决问

      题的目的。

    篇七: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理念先行依托教材提升素养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传统的应用题到新课改后的解决问题,在培养目标、呈现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应用题相比,都发生了变化。课改后的教材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而是将“解决问题”贯穿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教学中。解决问题更注重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在解决问题中应关注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给出了明确的阐述,为教材编排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基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巩固解决问题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彰显解决问题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等方面的考虑,对解决问题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如下: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编排体系

      领册单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域数元

      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七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上

      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

      数一五人民币的认识

      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六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

      (二)

      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借助加法和乘法算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表内乘法(一)

      应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与

      四表内乘法(二)

      应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1)除法的简单应用

      代

      (2)综合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七表内除法

      (1)应用口诀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2)解决和“倍”

      数上

      有关的问题

      九混合运算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乘法与加减;除法与加减)

      一有余数的除法

      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运用估算方法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解决实际问题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

      (一)

      数下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

      七混合运算

      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综合运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混合运算解决问

      与

      题

      三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综合运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

      上

      数(一)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

      应用简单的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1)应用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解决

      代

      数(二

      问题;(2)应用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三两位数乘两位数

      (1)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下

      (2)综合应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月、日

      (1)应用时间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

      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

      六小数的初步认识

      应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计算器

      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1)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应用三步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四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1)应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2)运用

      数上

      法

      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小数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与四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小数加减法以及小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下

      代五一小数乘法

      解决用小数乘法计算的问题

      上三小数除法

      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问题

      数

      四简易方程

      应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认识正、负数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现象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三分数加减法(一)应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五分数加减法(二)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与生活下

      应用时间统筹策略和挑次品的方法与规律解决问题

      数

      一分数乘法

      (1)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分数除法

      (1)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解决“已知

      与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应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比

      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代六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上

      数学与生活

      综合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八百分数(一)

      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百分数(二)

      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六三比例

      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下四比例尺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数学与生活-排列与用排列与组合知识解决问题

      组合

      一六图形与位置

      应用位置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上

      三方位与图形

      应用方位与图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空一七厘米、米的认识

      应用厘米、米的知识进行估测

      下

      三角的初步认识

      解决和角有关的问题

      二六方向与位置

      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

      间上

      二六图形与拼组

      会进行拼组

      下

      三位置与变换

      能根据方位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与三五图形的周长

      应用周长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上

      图三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下

      面积

      四四平行与相交

      运用平行与相交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上形四五观察物体

      辨认生活中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

      下

      对位置

      五五多边形的面积

      应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上

      五四方向与位置

      应用数对等知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解决生活问题

      下七长方体和正方体

      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六四圆

      综合应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上

      六二圆柱和圆锥

      应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篇八: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下泊小学学校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一、自查过程:为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教材使用与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规范办学

      行为,切实做好教辅材料的使用与管理工作,我校于6月12日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校的教材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工作,具体工作汇报如下: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及全体班主任2、工作部署:由校长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由尹红艳主任带领各班主任严格对照文件要求,对学生及本年级任课教师使用的教科书、教辅材料逐一进行确认核查,确保所有用书均为上级部门规定并配发的教学用书。

      |

      3、经过自查,我校教师及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及教辅材料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配发的教学用书。学校不存在违规更换教材、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以及使用境外教材等情况。4、学校各年级各班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5、学校建立了教材征订、使用及管理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教材管理及使用。

      二、存在问题:学校要进一步严格控制教材及教辅材料的购买,加强学生用书管

      理,坚决不征订其他各种违规资料,同时,也确保各位教师不向学生推荐学习资料,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整改措施:1、做好公示工作。每学期将学校的教学用书征订品种、版本、定价等通过学校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2、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教辅材料违规征订及使用的查处力度,对违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

      ~

      四、完成时限:每学期。

      自查时间:2020年6月12日校长签字:

      、

    篇九: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教学设计】

      归一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4—45页信息窗2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了解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解决类似的归一问题。2.经历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熟练解决归一问题。教具准备:课件、评测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参观了绿色生态园,今天,小强和小丽也来参观,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快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2.阅读情景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师:观察情境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小强说我花了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说我想买9千克。(教师适时板书)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师板书: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整理信息和问题(1)感受整理的简捷与必要。师: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有哪些谁说一说?预设:小强说我花了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说我想买9千克。你能把信息和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吗?预设:18元3千克9千克要多少钱?师:听了这两个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感受?(师再重复一遍学生发言,一个完整读一遍,一个简单一些)预设:第二个同学说的比较简单明了,好懂。师:还能更简洁吗?请同学们再说一遍我们记下来好吗?预设:18元、3千克、9千克、?元(师板书)教师小结:通常,在解决问题时为了弄清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先要对他们进行一下简要整理(板书:整理)。象刚才这样简单的记下信息与问题,也是一种整理的方法,叫做摘录法。(板书:摘录)(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整理的方法除了摘录法以外,还有列表法、画图法等;●分析数学信息与问题间的对应关系,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最明白。教师巡视并关注学生整理情况进行指导,逐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并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典型汇报材料,并确定如何运用学生生成的素材进行提升。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整理成果,学习整理方法。师:我们看一看这几个小组的整理情况(事先收集好)哪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一:

      3千克18元

      9千克?元

      预设1:我们列了表格3千克,和9千克都是物体的质量,18元和?元都是价钱。这样

      把3千克和18元对应,把9千克与?元对应。

      小结:大家可以看出在这个表格中第一横行是买票的千克数(板书千克数),第二行是

      与千克数对应的价钱(板书价钱)。我们给这个表格加上一个表头(适时在学生作品上添加),

      就更完整了。象这样的整理方法可以叫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展示学生作品二:

      3千

      18元

      克

      9千

      ?元

      克

      预设2:我们的方法是这样的3千克对应的钱数是18元,就用箭头连起来。9千克对应

      的钱数是?元,也用箭头连起来。

      小结:这位同学是用了画图的方法,也清楚的表示了数学信息间的关系。

      (板书:图示法)

      课件展示出两种规范的整理方法:

      千克数

      价钱

      3千克9千克18元?元

      3千克9千克

      18元?元

      列表法

      画图法

      质疑:列表和画图整理信息和问题有什么好处?

      预设:比较简洁,明了,能找到谁和谁是对应的,能知道怎样列式……

      教师小结:无论是列表还是画图,都注重了寻找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

      系。对信息和问题的整理有利于我们列式解决问题。

      2.二次探究——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

      ⑴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教师明确探究任务:

      通过对信息和问题的整理大家已经把这个问题分析的很清楚了,怎么解决买9千克多少

      钱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

      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按要求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搜集汇报交流素材。

      ⑵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找二生板书(一生分步,另一生综合)

      预设:18÷3=6(元)

      18÷3×9

      6×9=54(元)

      =6×9

      =54(元)

      师:请这两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3)展示不同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9÷3=3

      18×3=54(元)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生答并说理由),我

      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已知数学信息出发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需要的数学信息,

      我们分别来对比分析一下。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总结解题步骤。

      师: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大体经历了哪几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预设:先整理了信息和问题,然后想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列出算式。

      师:通常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讲解时同步出示课件)在解决

      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根据信息与问题的对应关系,确定了

      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再列出算式计算,老师提醒大家千万别忘记了检验。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整理信息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策略)列式计算并检验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PPT出示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收集反馈用的材料。班内交流总结:师:我们先来看列表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找准对应关系了吗?谁来讲一讲自己的做法。预设:根据买3本用去27元,先求出一本书用了多少元?再乘12求出小青用了多少元?2.提高练习:相信你能行(课件出示)

      (1)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再做题,先整理问题和条件,再说说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计算。(2)汇报交流时点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成功就在眼前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再做题,先整理问题和条件,再说说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篇十: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师德师风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三篇个人师

      德师风的剖析材料

      师德师风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三篇篇一:从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在教学技能、教学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通过我校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3年来的教育工作生涯,经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如下:一、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1、在依法执教方面,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过于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

      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不是班主任,所以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另外,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7、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但身教注重不够,律己不够严格,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8、在走优秀教师的精业阶梯方面,快乐的心态我还没有更好地养成,所以不好脱俗,更难超人。如何养成、永葆快乐的心态,是自己健康的成长过程的艺术时空的光与色。

      9、人最好的素质是习惯。优秀教师的良好习惯我还没有具有。比如,学生中心的确立;行为、道德两种示范的发挥;事业的感情、对象的热情、生活和工作的激情等三种情怀的葆有;教

      学对话、公平待生、政工艺术、自身学习四种理念的提升等等良好习惯,都有待我的努力养成。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缺乏协作精神,因而依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方面就软弱。

      5、没有理解社会办学,全民教育思想,因而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积极。

      6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7、缺乏对优秀教师的为师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的修炼;8、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注意养成并永葆优秀教师所具有的快乐心态和良好的教育习惯。

      三、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下6项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为此,我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完善学校班级管理,增强制度的严肃性。注意加强班级教育制度的宣传工作,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自己对教育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4、加强英语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其他优秀的英语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依法执教,特别是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时,教语文兼班主任的我心躁气急,对此类学生有时难免恶语相击,大声训斥,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有歧视后进生的言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这实在是一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不仅损害了老师的形象,还违背了“为人师表,语言规范健康,举止人优雅文明礼貌”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要求。

      2、缺乏进取精神,对获取新知识,钻研业务,求上进等方面认识还不足。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放松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忽视了知识更新,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3、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主动意识不强。有时对待一些中心工作抱着保持原有的态度,不愿深入,存在求稳怕乱思想,而缺乏自我挑战意识,遇事不愿多想,心想反正上有领导,领导咋我咋办,肯定错不了。许多工作到推不掉时才仓促动手做。

      4、工作作风不够深,我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保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的生活,分担学生的疾苦,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不牢。而必然损害了学生的利益,想想在工作上自己有时对后进生缺少应有的耐性,满足于完成任务;作风上,不够严谨,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立刻与家长联系、沟通和与学生谈心教导。不能经常深入教材,不能深入探究教

      育教学的新理论,没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出现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在学生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又言行过激,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不闻不问。总觉得自己能按照要求去做,依法规范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了。

      二、分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1、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够坚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总要求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学生一旦犯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就会有恨铁不成钢冲动甚至有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缺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触动学生的心灵。

      3、在教师服务的意识中淡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教学水平,衡量标准,忽略了学生观念。

      4、工作缺乏经验,不善于从实践中加以总结,导至了工作的创造性不够。

      三、问题的改进措施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动力,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1、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其次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2、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3、振奋精神,以百倍的干劲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过于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

      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不是班主任,所以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另外,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7、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但身教注重不够,律己不够严格,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8、在走优秀教师的精业阶梯方面,快乐的心态我还没有更

      好地养成,所以不好脱俗,更难超人。如何养成、永葆快乐的心态,是自己健康的成长过程的艺术时空的光与色。

      9、人最好的素质是习惯。优秀教师的良好习惯我还没有具有。比如,学生中心的确立;行为、道德两种示范的发挥;事业的感情、对象的热情、生活和工作的激情等三种情怀的葆有;教学对话、公平待生、政工艺术、自身学习四种理念的提升等等良好习惯,都有待我的努力养成。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缺乏协作精神,因而依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方面就软弱。

      5、没有理解社会办学,全民教育思想,因而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积极。

      6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7、缺乏对优秀教师的为师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的修炼;8、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注意养成并永葆优秀教师所

      具有的快乐心态和良好的教育习惯。三、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下6项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为此,我

      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完善学校班级管理,增强制度的严肃性。注意加强班级教育制度的宣传工作,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自己对教育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4、加强英语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其他优秀的英语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

    篇十一: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P>  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补充相关契合的材料采用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策略分析中国失败原设计意图从单元教学的视角进行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教学重难点问题答疑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问题:八上、九下教材有些课文内容丰富,教师无法辨析出教学重点和

      教学难点,不知如何取舍:哪些内容该重点阐述?哪些该拓展?哪些带过即可?建议:1.概念辨析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

      学的重心所在。从理论上讲,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本质的部分,是集中反映教学内容中心思想的部分。从实际操作上讲,一节课的重点,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文化教育功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的。因此,它包含重点知识和具有深刻教育性的学科内容。确定好教学重点,有利于教师把主要力气放在对重点的讲解和点拨上,从而引导学生有主次地、有重点地把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历史教学重点是由于历史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一致的。教学难点是由于学生原有历史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由于个体的历史认知结构不完全相同,因此会出现遭遇难点或在突破难点的速度上的个别差异。也就是说,教学重点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教学难点则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另一方面,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比如,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首师大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指出:历史教学中的重点,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知识性的重点,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制度等;另一类是认识性的重点,如重要的思想或观念、重要的阐释和理解,也包括重要的问题。

      如何突出重点,叶老师给出了以下建议:(1)重点的切入。这是指对教学重点展开时所进行的铺垫和引导,如背景介绍、相关知识的联系等;(2)重点的激活。这是指对重点的打开,引起学生的关注,如设置情境、提出疑难问题等;(3)重点的丰富。这是指对重点的充实,如提供有关的材料、对重点进行具体的讲授、演示相关的教学课件等;(4)重点的认识。这是指对重点组织相关的学习和认识活动,对重点进行探究,如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5)重点的巩固。这是指对重点的进一步强化,如进行练习、概括总结等。总之,是将主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围绕着重点来进行。

      2.【案例】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对内反对专制统治,最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用八个单元勾勒了这段历史。

      以第一、二单元为例,教材叙述的主题是“晚清变局与国人救亡图存探索”,包括两个维度:

      一是晚清时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大体反映了近代中国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主线。

      二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反映了农民群众、洋务派和维新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危机,力求挽中国于未倒的种种努力。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晚清变局与国人救亡图存探索”单元的教学重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地位;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大无畏精神。

      “晚清变局与国人救亡图存探索”单元的教学难点: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在历史的时空中认识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早期探索。

      3.突破难点策略【案例】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八上教材P6第二段:“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建议:从单元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第1课教学环节节选:材料一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二名都统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二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天朝的崩溃》材料三扬威将军奕经关心开战的黄道吉日问题,但当他某日在杭州一座寺庙中求签抽到了一张虎形签时,这个问题便非常顺利地解决了。攻击宁波的时间被定在1842年3月10日凌晨3至5时,即壬寅年的寅月寅日寅时。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分析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设计意图】通过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的分析,初步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步骤二:第2课教学环节节选:材料一1860年9月21日晚上,在得知清军在八里桥战败的消息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决定逃跑。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訢与英法侵略者议和。据说,恭亲王此时已惶惶然夜无定所。

      ——摘编自《看历史》杂志2010年10月材料二英军装备着先进的来福枪和连发枪。清军使用的仍然是腰刀和弓箭,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根本就无法抵抗。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的武器几乎没有任何改进。法国军队占领了圆明园,大清帝国的军队已经毫无踪影,奋起抵挡的只是20多个太监。在焚烧的时候,英国士兵们发现了一个秘密仓库,那儿有许多马戛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物,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和枪支,却未曾设法改善他们自己落后的武器装备。

      ——电影《圆明园》解说词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补充相关契合的材料,采用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策略,分析中国失败原因。【设计意图】从单元教学的视角进行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步骤三:总结性问题链,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晚晴时期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哪些?②清政府与列强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这些条约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③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有哪些反抗?出现了哪些民族英雄?

      ④清政府为什么总是失败?⑤学习这段历史后,你得到哪些启示?总结性问题链放置在课堂小结、课后知识梳理、单元复习等不同场合使用,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尤其是在复习课中,将平时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后,可以形成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栏目问题教师问题:(1)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大量引入古文,乡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

      理解有难度。(2)教材地图有哪些类型、怎么用?建议:1.栏目的运用“课后活动”的选择、判断、连线题,可以在课堂新授课结束后即组织学生

      作答。“材料研读”“问题思考”栏目及“课后活动”中设计的材料分析、讨论题

      等,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古文材料教师可给学生进行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

      “课后活动”中的课外阅读书籍、调查采访等活动,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小组采访,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成果的分享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教材插图(1)教材插图功能:活化: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容。拓展: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2)历史地图优势:历史地图用各种地图符号及文字说明,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分类:历史地图可分为事件图,格局图,资源图等。事件图通常展示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尤其是那种变化剧烈的事件,如战争形势图等。格局图主要展示较长时段下历史现象的态势、格局状况等,如国家或政权疆域图。资源图主要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或文化资源等。(3)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辨别历史地图的种类,了解地图图例,正确领会地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关注历史地图的标题。揣摩标题,深入把握其内含的主题。注意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信息。

      注重地图之间的比较。历史变迁的时空对照,可于相关历史地图的比较中获得。

      【案例】利用资源图了解历史现象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设计如下识图活动: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找出经济发展最快、较快以及逐渐发展的地区。说出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所产生的影响。【案例】比较相关地图理解历史变迁以“夏商周的更替”为例,设计如下识图活动:说出夏、商、西周疆域的变化。对早期国家历史地位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教师问题:有的课文容量大,如何落实课标要求、如何平衡补充内容?针对

      九上《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如何深入浅出地解释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特点?如何解释本课抽象的概念?如何理解社会结构变化和后来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

      建议:1.教师的阅读,提升专业化素养2.学习指导概括地说,历史学习指导是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干预和调试,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教学行为。学习指导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有效地进行历史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感,是学习指导方法的立足点。【案例】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如何阅读、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依据学案进行学习。历史学案的组成要素: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探究、自学质疑、学法指导、知识结构)、习题设计、教与学的反思。

      四、小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学习特征;指向学生掌握学习策

      略和方法;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

      北京四中王小琼

    推荐访问:关于学过问题教材对照材料 对照 学过 教材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