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少数民族民间儿歌概述

    时间:2022-11-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儿歌,他们的儿歌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儿童自己唱的儿歌,一是给儿童的儿歌,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儿歌,无论以怎样的方法,儿歌展现给大家的少数民族民歌小调始终在民间歌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的少数民族从地区来划分的话,可分东北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东南地区4个地域地区。我们就从这4个地域地区的少数民族入手,对其民族的民间儿歌进行简单的概述。

    东北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这3大民族的儿歌突出了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满族的游戏歌可谓满族儿童与少年的亲密伴侣。那些数不清,唱不完,到处可以听见的各种各样儿童玩耍时唱的歌充满着儿童生活的情趣。从现实来谈,满族的儿歌是儿童自己唱的这种形式,其中满族儿歌《跑马城》在儿童中流传极为广泛。朝鲜族的儿歌没有突出的特色,只是表现了朝鲜民俗风情,朝鲜族的童谣有《月亮、月亮》《鸟啊、鸟啊》《想妈妈》等,这种童谣与风俗歌谣的数量较多。蒙古族的儿歌从分类来谈,属于唱给儿童的儿歌的,蒙古族妇女哄孩子入睡时所唱的就是《摇篮曲》。

    在西北地区中,回族人民中流传的儿歌属于唱给儿童的儿歌这一表现形式,日常生活中有《摇篮歌》等,东乡族的儿歌大多是数板性歌谣,是儿童玩耍时自己唱的儿歌,如《打箩筐》就是两人面对面手拉手,作模仿筛面劳动的游戏时演唱的。土族儿歌是一种演唱形式活泼,比喻生动趣味性很浓的歌曲,内容风趣,含意深刻,一般是由老人唱给孩子们听,有时在酒宴场合也唱,这首歌曲已在民间长期流传。儿歌《俊纳哥》(俊纳即蜜蜂)的歌词以自我夸耀的口气,细腻地描绘了蜜蜂具有各种动物的特性。曲调活泼跳跃,儿童生活气息浓厚,是一首富有知识性的风趣的歌谣,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保安族的儿歌一般均较短小,但《阿舅儿听》是较长的一首。裕固族的儿歌主要是大人唱给幼儿的,有催眠歌和学步歌两种,催眠歌是哄幼儿入睡时唱的歌,词多为虚字,也常插入一些爱抚幼儿、夸赞幼儿的话,《催眠歌》《学步歌》是幼儿开始学走路时,大人在前面边引逗边唱的歌。柯尔克孜族的《摇篮曲》具有鲜明的生活特征,是大人唱给儿童的歌曲,人们听到歌声就会立刻感到牧区的生活气息,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温柔优美。锡伯族的阿吉格米赛乌春(儿歌)是锡伯民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赶老鹰》一曲是锡伯族民歌中唯一的4音音列的游戏歌曲,其余儿歌都是以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唱、读、字母,学习射猎为内容。这些歌曲是锡伯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乌孜别克族的民歌以表现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如母亲们常唱的《摇篮曲》。

    西南地区的彝族的阿依格(儿歌)是儿童们游戏玩乐时唱的和大人们传授知识教育儿童、哄幼儿而唱的歌曲,歌词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充满天真和稚气。其音乐结构短小单纯,音调跳荡活泼,如四川越西县的《阿呷放猪》。云南彝族江河南岸、北岸的儿童歌只有较远的山区村寨还保留着,在内容和曲调上两岸的儿童歌都很相似。彝族地区腊罗帕支系只流传少数的儿童歌,催眠歌。贵州彝族儿童生活于盛行歌舞的人文环境中,产生了不少美妙的儿歌,像《阿里西里》。这些儿歌的首调大多来自大人们的“谷曲”和“阿秦”,具有浓郁的彝族民歌味,形象鲜明,节奏明快,结构简短,语言生动充满高原山区的泥土芳香。哈尼族的《然古纳昌》(儿歌)在哈尼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表达了儿童的心理,感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居住在勐海县南糯山区的哈尼族,傍晚雨过天睛常能看到山间美丽的彩虹,因此儿童有《彩虹歌》。儿歌中的“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苦难生活,曲调低沉凄凉,催人泪下。哈尼儿歌的显著特点是结构简单,音域不宽,乐句短小,音乐生动活泼。《阿尼托》是哄妹妹领娃娃的歌,多为妇女给娃娃催眠时轻声哼唱,旋律娓娓动听,多用一个或两个乐句反复变奏吟唱。《催眠歌》的内容各大同小异,澜沧县的催眠歌有一定代表性。佤族的玩耍歌也称为“玩调”,佤语称为“咯咯来”,是沧源地区妇女、儿童常于农闲季节的夜间集体演唱的歌曲《曼哩兰》。拉祜族的亚娜阔(哄娃娃歌)多由成年或老年的妇女单独哼唱,背着娃娃边摇边唱,唱词多是虚词。曲词婉转动听起伏较大,常用混合节折,演唱的时间地点不限。《亚哀嘎墨调》(小娃娃歌、儿歌)常用轻快跳跃的附点节奏型,使曲调带有天真活泼的意味。纳西族的儿歌都是无固定音乐,但有一定节奏的数拍式童谣。如《放风歌》《月亮歌》节奏鲜明,曲调活泼上口,富于儿童特点。布朗族的儿歌有《索新》《谜语歌》等数10种,这些儿歌旋律节奏活泼单纯,歌词内容受大自然的陶冶而富于纯真意趣与丰富的想象力。怒族的儿歌是在怒旗民族中富有特色的一类,它生动活泼地反映了怒族儿童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这些歌曲有的是幼儿们嬉戏玩乐时载歌载舞演唱的调子,有的是少年们去山野林间放牛,找竹筝时互相邀约呼唤时对唱的调子,所以说,怒族儿歌是怒族儿童认识生活,学习生活的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哄娃娃调即催眠曲,除了有大人哄小孩睡觉时的曲调外,还有是儿童哄弟弟、妹妹睡觉时属儿歌性质的哄娃娃调(《阿爸给你约鱼来》)。德昂族的《摇篮曲》曲调平衡、节奏均衡、音乐亲切动人。

    独龙族称儿歌为“切玛门袒”,儿歌中饮食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盼爹打猎快回家》这首歌是独龙人民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哄娃娃调,调皮独龙语称作“切玛格来”,是妇女们用麻布毯子将娃娃裹起背在背上,哄他们入睡时哼唱的歌曲。其诺族的儿歌在其民歌中占的数量较大。儿歌处处体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与纯真意趣和生产劳动,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催眠时唱的摇篮曲以及平日嘱咐孩子时所唱的歌都可归入此类。这类歌曲的曲调都比较柔和,歌词内容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有些古老的催眠歌还表达苦难生活的悲叹。仡佬族的童谣反映了仡佬族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它与山歌、情歌、酒歌、礼俗歌、祭祀歌等体裁,共同构成仡佬族民歌的整体,反映了仡佬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民俗。仡佬族童谣分为摇篮曲(俗称涯娃之歌)与儿童歌两类。在儿歌中又分应用于民俗的歌曲如《发亲歌》和反映儿童生活情绪的儿童两种,如(《打秋千》《讲汉话》)等。壮族农村的摇篮曲,曲调缓情抒情,亲切甜美,歌词结构很有特色,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摇篮曲》)。

    在中南、东南地区中,毛南族的儿歌内容很丰富,有以昆虫、动物为题材的,如《小蝴蝶》《萤火虫》《放牛歌》;有反央穷苦人生活的《肯骨歌》《乐婆歌》;有骂小偷的《追扒歌》,还有反映毛南族缺水的《洗脸歌》等。曲调除了部分用“欢耍”的形式歌唱外,大部分都是吟诵调,与语言紧密结合,旋律性不强,毛南族的摇篮歌是母亲哄小孩睡觉的催眠歌。这种歌演唱时速度较慢。京族的童谣是儿童玩耍时形成,引导儿童入眠时唱的歌,曲体结构简单明了,形象生动逼真,唱词从孩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富于童真和童趣,节奏轻盈平稳,速度中庸,旋律以五声性级进为主,具有鲜明的童谣特征(《引线穿螺好主张》)。土家族儿童歌,摇篮歌数量较少,儿童歌有保靖的《牧童歌》,来风的《虫虫飞》《娘脚》等;摇篮歌是有利的《么儿睡觉了》和龙山保靖的土家语摇篮歌等。龙山的摇篮歌由一个乐匀不断反复而成。黎族的摇篮歌与儿歌遍及于各族系,它们比较丰富而深入地反映了黎族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也接触到父母劳动的生活的情景甚至黎族原始宗教活动“跳娘(女巫)有密切的关联,(《摇篮歌》《睡吧好宝贝》)。”高山族的儿歌特点是音调单纯,节拍规整,调曲结合固定,歌词常采取连环扣形式。儿歌大多是齐唱或合唱,常有游戏动作配合,《布依儿歌》是十岁左右的布农儿童爱唱的一首歌。摇儿歌的节奏较徐缓,歌词有固定的也有即兴创作的,《邵地区摇儿歌》是一个慈母的亲切歌声伴和着摇晃婴儿平和的节白天则演唱。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儿歌,不管其演唱方式和表达形式是怎样的,始终经久不衰地流传于少数民族地区,增添了少以数民族民歌又一特色,所以儿歌展现给大家的这一少数民族民歌小调始终在民间歌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编辑/刘文捷

    推荐访问:儿歌 概述 民族民间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