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英文歌曲翻译初探

    时间:2022-11-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文化交流是促进世界各民族相互了解的桥梁和纽带,歌曲作为文化交流领域的一种直接交流形式,是最能拨动情感的方式之一。歌曲交流能增进民族间交流,加快中西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英文歌曲的翻译在其中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文歌曲的翻译有其特殊性,涉及到翻译、音乐、文化、文学等诸多方面,中英语言的巨大差异给英文歌曲的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在欣赏和理解英文歌曲的过程中,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对英语歌曲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英文歌曲翻译史、可译性、意义及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使英文歌曲爱好者更准确地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西方在音乐艺术上的交流与进步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英文歌曲;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10-0131-02

    英文歌曲的翻译艺术百花齐放,翻译作品更是浩如烟海,即使穷毕生精力, 也不过略窥梗概而已。正因为这一领域之广阔浩瀚, 才需要进行无穷无尽的认识和探索, 尽管有时这种认识与探索可能只是管中窥豹, 只见一斑。但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 笔者将对英语歌曲的翻译的一些初步学习和粗略的认识写成此文, 期望得到相关学者、专家们的指正。

    一、 英文歌曲翻译回顾

    英文歌曲的翻译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始于第一首英文歌的翻译,即晚清时期(20世纪初期)叶中冷翻译的美国歌曲《飞渡鸠迦》,掀开了英文歌曲翻译的历史篇章。与此同时,大量类似歌曲涌入中国。如沈心工把西式集体歌唱的演唱方式,广泛引入到了中国的学校,他点燃了中国乐歌运动的火炬,是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五四运动之后,西风东渐以及我国西洋乐队、传教士以及歌唱家数量的增加,加快了英文歌曲传入中国的速度。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文歌曲翻译空前繁荣,薛范、邓映易等人在外文歌曲的翻译成就上至今无人超越。但当时因为中苏关系紧密,苏联歌曲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英文歌曲。

    第三个阶段是英文歌曲翻译的低谷时期。由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得英文歌曲翻译一直处于沉寂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英文歌曲翻译的再繁荣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如老一辈的薛范、邓映易、周枫以及新一辈的张宁、贺锡德、罗传开、盛茵、路圣洁等都毕其全力,为英文歌曲的翻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个阶段是英文歌曲翻译的尴尬时期。英文歌曲翻译事业进入无人问津的窘境,歌曲翻译事业后继无人,新作品处于停滞状态。因歌曲翻译难度较大,要求较高,而相关待遇低,业务量较少,青年翻译家愿意从事歌曲翻译的寥寥无几。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大批喜欢英文歌曲的网民,凭借自己良好的英文基础,成为歌曲翻译的主体,为歌曲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英文歌曲的可译性及翻译的意义

    薛范认为:“歌曲翻译是一门艺术,同时它也是一种‘二度创造’,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 歌曲翻译不能简单地进行字当句对的死译,要跳出了原文语言文字的羁绊和束缚,要统摄原文的内涵、诗情和风格等而另铸新词。所以想要受爱乐者们喜爱,译配的歌词要生动而有灵气。

    中国文明讲“文以载道”, 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是其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这种精神反映到音乐创作中,就是历代作曲技法的积累、创新和发展。这不仅仅是技术理论的问题,还是对西方文明的理解的问题。假如英文歌曲翻译回避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忽视了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和它们的精神灵魂。当西方学者摆脱了实证主义的束缚,结合文化研究开始关注并研究其音乐史时,这是他们的一个进步。但我们作为中国人来研究西方音乐,却有“逆行”的必要。英文歌曲特点是其具有音符韵律美、形象美、文字美,即具有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翻译“三重美”。歌曲翻译与诗歌翻译类似,因此诗歌翻译为歌词翻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译者只需牢牢把握中西诗歌翻译的特征,照顾到歌词翻译的特点,英文歌曲翻译就有相当的可译性。

    各国人民生活上具有着相似的经验,也有着喜怒哀乐等相同的情感,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自身所处社会中的文化环境,同时也能够对其他文化环境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英语歌曲翻译中的重中之重是要照顾到不同的文化特征。歌词译文无疑是对歌曲欣赏最直观的素材,对英文歌词跨文化的理解和翻译是英文歌曲成功引入中国的关键因素。要认识到在英文歌词翻译的背后还有较深的文化符号和内涵,如果不提高这种意识,就不会理解其文化内涵。如果缺少了跨文化意识,就无法理解所翻译歌曲的曲调、歌词大意和其中包含的跨文化符号。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状态下,文化沟通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人们了解和欣赏西方音乐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英文歌曲翻译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英文歌曲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一书中,见解最独到的非该书的第六章莫属。长期以来,谈起“歌曲翻译”,无论圈内或圈外的人,理所当然地把它划入“翻译”的范畴,这自然是不错的。而薛范是第一个提出:“歌曲译配”不仅仅姓“文”,更关键的,它姓“音”。薛范以整个一章的篇幅着重强调“声调感在歌曲翻译中的重要性”。

    英文歌曲的译员要了解乐学理论、音乐美学基础、历史文化、民俗礼仪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译员除了精通外语之外,还要有音乐、历史、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等社科专业知识。目前国内能兼顾诸多因素的译员数量寥寥无几,特别是能够胜任音乐口译的译员更是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大部分英文歌曲翻译人员只注重翻译实践,无法兼顾英文歌曲翻译理论的研究,根本谈不上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该领域翻译人才稀缺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哪次翻译学术会议以音乐翻译为主题,进行研究、探讨的,甚至许多器乐、乐曲、乐种名称还未能形成定译,这都是英文歌曲翻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所以我国目前英文歌曲翻译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翻译现状令人担忧。所以这项工作的迫切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些从事英文歌曲翻译的译员仅仅是兼职做翻译,他们缺少实践,音乐知识欠缺,很难将歌曲中的神韵表达出来,因此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歌曲翻译的水准。

    坦白来讲,很多从事歌曲翻译的译员待遇不容乐观,另外就是翻译的作品出版后能不能被大众接受也是个未知数,市场对歌曲翻译的需求量亦处于低谷。因歌曲翻译发行量较低,出版社也不看好这个市场。最后,随着大众英语教育程度的不断增加,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听英语原版的音乐作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这成了一种时尚。与此同时听原版英文歌曲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文水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上述都是英文歌曲翻译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从专业角度来讲。职业的英文歌曲翻译人才还是稀缺的,这需要精通英文和音乐艺术的双专业人才脚踏实地的潜心研究才会有较大成果。

    结 语

    在薛范眼中,音乐维度十分重要。译者音乐修养和音乐感悟力的要求是英文歌曲翻译最核心的内容。译者只有能够通过感悟原歌曲的灵魂才能恰如其分地翻译出优质的歌曲。这一点与译者自身音乐修养和文学修养的高低密切相连。翻译英文歌曲讲求译配,不必拘泥于一词一句的意思刻板表达,所谓“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将歌词逐字逐句地机械地配上原歌曲旋律。好多歌词从原文直译,味同嚼蜡,缺乏艺术感觉和审美素养。歌曲是可以唱的诗歌,音乐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译者既要考虑与原作歌词相适应的韵律,又要使译语表达习惯符合节律,尤其要注重译词能不能恰如其分地配上歌曲的旋律。歌曲译配只有表达出原曲的形式和意蕴的完美结合,最终才能让歌曲翻译作品达到可唱的效果,使译曲听众产生如同原曲听众一样的审美感受

    歌曲翻译具有特殊性,翻译过程要注意其韵律、节奏、声调、风格、文化差异、语言现象等多方面统筹兼顾。翻译时应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细微处见修养,于神韵中显功力;看似顺手拈来,然却实实在在、在意境和情感方面的完美结合。

    [参 考 文 献]

    [1]薛 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志强英文歌词的翻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3]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2):70-77

    (责任编辑:邢晓萌)

    推荐访问:初探 英文歌曲 翻译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