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再制造在循环经济中处于核心和终极的重要位置,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的视角,运用“技术-组织”模式对再制造组织的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组织专业化。源于再制造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于产业组织形式而言,再制造产业发展要求的是各种专业化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形成事实上的企业间网络。

    【关键词】再制造 技术-组织 企业网络

    一、引言

    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以及投入产出等目的出发,再制造在循环经济中处于核心和终极的重要位置。再制造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旧件修复,而是一种基于高技术的先进再创造。再制造类产业在国内外都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关于再制造类产业的文献相对较少,而关于再制造的产业组织方面的国内研究文献目前还没有发现,本文试图从产业组织的视角来研究再制造类产业发展所要求的产业组织形式。

    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技术-组织”逻辑

    上世纪80年代后涌现的企业间网络、虚拟企业和网络化组织等等,都是受到当时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为了比较清楚地说明“技术-组织”逻辑,我们用两个维度来共同说明产业组织的演变,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技术的复杂性,或者说技术的集成性,另一个维度就是大家较为习惯的交易频率,两个维度对产业组织的逻辑关系如图1。图1中的逻辑演化关系很容易理解,在同样交易频率的条件下,技术的复杂性或者集成性程度越高,越需要激励程度较高的市场化组织来完成,其中的道理主要是市场同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同。而在同样技术复杂程度的情况下,交易频率高的活动适宜于在企业化组织中进行,以此减少来源于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等方面带来的交易成本。在技术的复杂程度或者集成程度很高,而且要求相关技术之间的联系频率很高时,就会出现由各种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企业组成的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强调的是各种从事专业化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期达成更高的组织效率,这主要是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技术复杂程度较高,无法或者不适于全部在一个或一类企业组织中完成,而且完成目标任务还需要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企业网络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

    三、再制造类产业发展的适合模式:企业网络

    技术复杂性是再制造类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最显著特点,这种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单个公司无法同时拥有那些超越公司、产业甚至国家边界在多个组织的不同地方同时发生的技术和组织资源。技术的复杂性要求技术的高度集成,而技术的高度集成必然涉及各种技术之间的互相协作,这些协作包括公开的技术标准、合理的知识产权、共同的风险承担,特别是网络化的组织协作。技术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必然要求各种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组织的各种协作来共同达成再制造类的项目目标,这种专业化企业间共同协作的最终发展形式就是企业网络。

    所谓企业网络,从经济维度看,是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一种杂交组织形态,它是技术复杂性和集成性的要求。就再制造技术而言,只有在知识宽度收缩但是知识深度不断加深的专业化组织才有可能保持持续的技术优势。从历史维度来看,企业网络是各种行为者之间基于信任、相互认同、互惠互利等所组成的长期关系系统,是一种动态演进的组织形式。而从认知维度看,企业网络所存储的专有技术多于个体企业专有技术的综合,是一种组织大于独立总和的范围优势。从再制造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可以想见再制造适合的组织形式必然为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既可能表现为优势产业集群,也可以产业基地的形式来发展。无论怎样,只要其能够适应再制造技术并能推动其发展,这种组织形式就会存在并不断向纵深演化。

    四、再制造类产业组织的演化逻辑

    就“技术-组织”范式而言,产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的是产业组织的专业化,而目前即便是再制造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再制造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没有完全明确。这就是说再制造技术还没有完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中的专利标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没有明确方向之前,产业中的专业化组织很难形成规模化从而利用外部化锁定优势。美国在1941年创立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等,在1997年1月成立了国际再制造企业联合会(RICI)。

    此处“技术-组织模式”所强调的是从历史的、发展的、演化的角度看组织形式的演变,一定的技术水平要求一定的组织形式同其适应。这也就是说,对于类同的技术条件可以有很多组织形式,但只有适应了技术要求的组织形式会发展并促进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并且适合的产业组织形式只是推动产业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而非充分因素,即具有同样的产业组织形式并不一定就必然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从美国再制造的历史现实看,再制造技术要求各种横向专业化组织之间的合作竞争和纵向上逆向物流的支撑,所以要求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强的专业化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这就意味着不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再制造项目,一定会有企业间网络的存在。

    五、结论

    从“技术-经济”范式出发,基于产业组织的视角,不论是规范演绎还是实证分析,我们都会发现,源于再制造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于产业组织形式而言,再制造项目要求的是各种专业化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事实上的企业间网络。这种网络不仅仅是过去的横向上的专业化企业集群,过去企业集群的优势更多的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而本文所阐述的企业间网络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多地展现在网络内企业的合作,这是源于再制造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这种技术系统中包含的每一种技术都具有尖端科学性,只有专业化的企业能够胜任。任何一个单独的企业组织都很难涵盖再制造中的所有技术,即便其从事,也不会有优势,其结局只能是被淘汰。只有各种专业化企业间的合作能满足类似再制造这类系统性尖端复杂技术的要求,并推动再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访问:产业发展 视角 组织 产业 制造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