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材料合成与表征》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1-0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材料合成与表征》课程是将材料合成制备与表征技术相结合介绍的一门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以往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探索新型材料合成技术的兴趣,这就无法实现设立本课程的初衷。只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输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学习和了解新型尖端的智能材料,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材料合成与表征 新型智能材料 启发式教育 学生老师角色互换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Y201405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56-01

    《材料合成与表征》属于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老师按照准备好的教案给学生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另外,统一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让学生仅以拿到学分为目标,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 21 世纪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本课程将采用“老师教与学生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动的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老师课堂采用“分层次,递进式”讲授

    材料合成与表征共分为两部分,一是材料的合成,二是介绍各种材料表征技术。在讲授材料合成内容的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概念进行教学,即将材料设计、材料制造以及材料应用三者统一, 即用材料的性能作为联系的纽带,以满足一定的性能为前提, 根据材料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合成与工艺, 最终从功能与价值方面综合体现材料的性能。在材料表征方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基本的材料研究方法,阐明各种材料测试方法的物理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应用范围,使学生能正确选择仪器并获得必要的信息。本课程采用由浅入深,分层次递进式的方法进行编排讲授内容。

    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由于其他学校都是将《材料合成》和《材料表征技术》分为两门课程讲授,很少有学校将二者合并在一起,所以现阶段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案。材料合成这部分内容覆盖了无机化学学科、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各个领域,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材料合成与制备的主要技术、方法。由于材料合成制备方法复杂性、多样性和先进性,使得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知识点分散且应用性强。这在编排教案方面就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广泛吸收和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制定细致、科学、有针对性、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将调查研究的结果运用到课堂中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材料合成方法、制备设备、生产条件及工艺;在介绍成熟技术的同时与更为先进却不够成熟的技术、设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材料合成与表征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学生日后投入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更新教学方式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Flash动画和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活跃、生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讲课时,采用“分层次,递进式”课程讲授方法,由浅入深地介绍课堂知识。在学习课堂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在介绍表征技术部分适当地设置几个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4.重新定义考核方法

    《材料合成与表征》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不能仅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多少来衡量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好坏。因此,需要重新定义该门课程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将平时成绩、“讲座”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综合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采用“老师教与学生讲相结合,学生老师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

    填鸭式的教育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如果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由学生以新型智能材料为选题,分组进行讲解,就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讲的同学积极准备,听的同学认真提问的效果。开课后期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分组“讲座”,学生每组选择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各个学生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查阅文献、制作PPT、准备讲稿、讲解PPT和回答提问,在分工合作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归纳总结文献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还能提升学生将前期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技能。

    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组学生介绍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的“讲座”过程中,听“讲座”的同学要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讲座”的同学互动,把没有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讲座”的同学解答问题的过程,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受益,更深入地理解“讲座”的内容。另外,老师也可将前期基础知识与“讲座”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课堂内容。这种互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领域,扩大了学生学习自主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在从事实际应用工作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尽快适应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到《材料合成与表征》课程的同时,也为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先把这些问题想全、做全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上一门精彩、有用的课程。

    作者简介:

    郝燕(198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内容:高分子材料,工业水处理,辐射化学。

    推荐访问:表征 教学方法 合成 实践 改革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