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成长与拯救:从动画本体叙事策略看中国动画的表达误区

    时间:2022-11-0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成长与拯救:动画叙事的本体特征

    如果说,在诸多影视作品中,“主人公在心智成长后再去拯救他人”是基于世界各民族原型神话之上的惯用叙事策略,那么,对于动画艺术而言,这一策略则几乎是重要的本体特征和表达规律。

    首先,成长与拯救是动画“童心”审美心理的深层依据。

    动画不只是儿童文化娱乐的专属品,也是广泛流行于成人世界的文化产品,甚至可以是很纯粹的艺术,然而,动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最为独特也最本质的合理依据并不在于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表达,而在于它立足于儿童心理的那种纯真与天然之美。“让儿童的纯真与原生态解放成人被束缚了的心灵,让原始的情感与身体冲破邪恶的专制和压迫力量,让无邪的童年梦想唤醒那颗原本敏感柔软的审美之心,这正是动画在当今物质主义横流、人被物役的社会语境下最为突出的艺术功能,也是动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基于原始天性而生发出来的真、善、美的情感,在与外部世界的假、恶、丑进行对抗时,使动画具有了某种引导审美主体在精神上“返璞归真”的独特的审美特性,而动画形象的成长与拯救行为则正是这一审美特性得以展现的基本平台。

    黑尔格曾以“学徒期”指称从儿童到成人这段时间的成长期,并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人逐渐接受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的过程,并最终变得思想锋芒迟钝和碌碌无为。显然,这种“学徒期”只是立足于世俗生活世界对“成长”的某种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动画叙事中的那种“成长”。在动画艺术中,“儿童拯救世界”是一种极具动画特点的艺术语言,儿童从心理上去拯救成人也是动画的根本理想。从基本的创意开始,到故事的呈现、角色的安排、场景的设置、情节的构造、动画语言的应用、视听的表达等,所有的程序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的精神互动模式。因此,动画艺术中的“成长”更多的不是黑格尔的“学徒期”语境下的无奈和苍凉,而是充满着希望和喜悦,因为这种成长不是囿于种种社会规范和压迫而不得不作出的退让和妥协,而是基于人的天性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上的某种“觉悟”,虽然这种“觉悟”往往伴随着冒险、责任、苦难甚至牺牲,但那却是一种自由意识支配之下的精神升华和义无反顾的自觉行为。“作为动画影视的创作者,如果不能够对这种儿童的原发心灵和快感形态有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如果没有生命意识的张扬,那么,可以断定,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没有生机的”。

    其次,成长与拯救是基于现实生活逻辑之上的艺术真实。

    由于成长是每一个人从童年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件大事,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第一次开始与别人产生关系,有了交流,并与成人社会有了对抗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也必然伴随着种种矛盾的发生。从世俗意义上而言,个体需要学会管束自身不符合其他大多数人利益的叛逆和张扬,有时候也需要学会顺应和妥协;从哲学意义上而言,个体的精神机制也需要重新构建,个体开始学会质疑、批判,并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制约和引导下重新发现生命和存在的真谛,其中一系列的关键命题如爱、责任、正义、美等抽象范畴也开始在个体的价值体系中得以塑型。成长其实是社会给人的一个枷锁,但同时也是引领人寻找自我的途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就是教会人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

    如果说,在叙事类艺术作品中,无论故事的背景是什么,故事的亮点在哪里,角色是什么身份与性格,角色的成长往往都是贯穿故事的线索和把故事向前推进的动力的话,那么,在动画艺术中,“成长与拯救”则是构成动画审美张力的源泉和基于现实生活逻辑之上的艺术真实。在动画中,成长意味着什么,成长需要什么,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往往组成了故事情节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支撑起整个故事框架。而动画形象在成长之后又如何“拯救”了成人的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则是动画叙事的根本旨归。正因为动画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蕴在于通过让儿童的纯真战胜邪恶专制的力量,从而唤醒成人原本敏感柔软的审美之心,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成长既是动画叙事的起点,也是动画叙事的归宿。

    现实生活逻辑为“成长与拯救”提供了基本的合理依据,而动画艺术中的“成长与拯救”则是对这种逻辑的放大和艺术化的表达,同时,这种表达也只有在动画艺术中才显得如此贴切和自然,令观众不由自主地希望看到那种过程和结果,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在问题解决者的头脑中,当然会进入一种他想要达到的目的本身特有的‘意象’,这种意象会对头脑中原有的意象施加压力,而且竭力迫使它按照目前任务的需要而发生变形。这就是说,正是这种‘目的意象’的需要,才促使了对现有结构的重新组织。”

    二、中国动画叙事的表达误区

    成长,不仅对于儿童,而且对于每一个成人而言,都是必需的。这不仅有着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深刻依据,而且也能从审美接受方面解释为何成人依然会对动画片拥有浓厚的兴趣。然而,中国动画片长期以来却受到过于保守的“保护儿童”观念的影响,很多动画自创作伊始就备受压抑,失去了动画本来应该具备的活力和灵性。这种“保护儿童”观以给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理由,主张采取温情教育,认为动画只是完成教化作用的简单载体,因而忽略了对动画叙事规律的尊重,使鲜活的艺术成为枯燥的宣传品。

    从深层而言,体现在动画领域的“保护儿童”观,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主体文化观念息息相关。立足于集体主义观念至上而忽视个体主义的儒家思想,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集体无意识倾向于内敛、静默和顺从,而缺乏西方文化中的外向、张扬和叛逆。在较为压抑天性的文化环境中被塑造的个体,实际上是自然本性过早或过多地被剥夺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人的本真性情。就灌输性教育较强而启发和创造性教育相对匮乏这一点来看,中国当今整体的启蒙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着那种传统的文化保守思想。动画艺术必须适应儿童的天性与本能,而不能去肆意破坏那种精神模式的完整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因为体现了原生态的儿童心理而对儿童的成长有利,同时也因为给予成人世界生命的原动力而使动画成为真正的艺术。因此,中国动画在整体上所呈现出的对于儿童乃至成人的智商和情商的低估,类似于把动画艺术这朵集天地之灵气的自然之花生硬地种植在了人工的温室。

    从叙事艺术创作规律的角度而言,让主人公成长就意味着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一个行为和思维变化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不论是来自社会生活领域的事件、文化,还是来自精神领域的抽象观念,都有充分的动态体现空间,从而使艺术作品能够以小见大,使叙事内容既丰富又厚重,同时,也使作品在情节的设置上更加灵活多变,从而具备更多的新奇性和吸引力。此外,主人公在经历诸多事件之后,在心智成长之后,所做出的“拯救”行为,既是作者的价值观念的

    集中体现,也是符合受众心理期待的事件发展结果。反之,如果主人公的性格一成不变或者变化的脉络极其模糊以及过于突兀,那么作品则必然流于平淡,缺乏审美张力或者难以自圆其说,从而严重地影响欣赏和接受的效果,同时,没有成长经历的“拯救”行为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可信性。

    以中国的动画连续剧《红猫蓝兔七侠传》和日本动画连续剧《海贼王》、《火影忍者》为例进行比较,红猫和蓝兔等小英雄形象个性的成长就显得很不鲜明,从始至终几乎都是一种性格,动画形象因而不够立体、真实,很多地方令人感到过于夸张,难以信服;在《海贼王》中,路飞及其伙伴们的个性则经历了诸多富有曲折的变化,从而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而他们的友情也逐渐升华,超越了生死;在《火影忍者》中,鸣人的个性成长历程则更加鲜明,正是在一系列的冒险经历中,他才从一个懵懵懂懂、粗枝大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少年,逐渐吸取教训,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并能够从团队的利益出发为大局着想的忍者。

    此外,以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为例,则更能看出“成长与拯救”叙事策略的重要性。在这部电影中,一个主角云师兄失忆,另一个主角风师弟间歇性地被魔附身,这就意味着两个主角同时失去了在心智上真正得以成长的机会。当电影的结尾突然表达两人对于彼此的谅解和生活价值观念的变化时,观众普遍感到莫名其妙,由于电影缺乏对这两位人物的心智成长历程的展现,所以观众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解释这两位主角何时开始有了心态上的变化。因此,这部武打动作绚丽、魔幻色彩浓厚、耗资巨大的“技术流”作品,却因为没有尊重动画叙事的一般规律而在艺术效果上大打了折扣。以此类推,不论是1999年的《宝莲灯》,还是2009年的《马兰花》,以及诸多的国产动画连续剧,在动画形象的“成长与拯救”叙事模式方面,也都普遍地存在着类似的缺陷。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在很多优秀的动画系列剧中,动画形象的成长历程往往是缺席的,比如《猫和老鼠》、《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名侦探柯南》等,但系列剧和连续剧、电影在叙事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换言之,系列剧对于动画形象成长经历的刻意忽略是那种艺术样式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动画连续剧和动画电影却必须讲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就必然要遵循动画叙事的一般规律,即“成长与拯救”的模式。

    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把日常世界划分为三个领域,即:物质状态的“世界1”,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以及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世界3”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产品”或“符号系统”,动画就在其中。波普尔指出:“我的主要论点之一是:‘世界3’的对象可以是实在的,它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它一旦存在,即开始有它自己的生命,而且会产生以前不能预见的结果,会产生新的问题。”实际上,当我们把波普尔的观点应用于当代语境下的动画艺术中时,就能很容易理解动画的“成长与拯救”经典叙事模式的魔力。后工业化时代的动画是人类儿童气质的童话式外化。当置身于多种商品、媒体、技术之中时,人的个体力量开始显得捉襟见肘,主体与客体、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个体的无能为力使人越发想回到拉康所说的“想象态”的生存状态中去,以动画的虚拟时空释放因为成人之后仍旧无法自我定位而产生的焦虑。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完全不同于现实的镜像重新确认了自我,而且因为这种自我的纯粹性和理想性而乐于沉浸于此种指认当中。动画中的“成长”是观众个体心智的自我拟态成长,动画中的“拯救”更是观众个体理想中的自我力量的虚拟爆发。正因为如此,现代人才在动画中让自己的儿童气质得以彻底的释放,并满足了自己的虚拟儿童心理和被遗落了的想象。

    长时间以来,动画大多面向少儿思维的审美体验,但在当下,动画却越发契合当代成年人的审美选择与审美心态,也演化为成年人的审美知觉,从而为动画艺术在未来的繁荣打下了本体性的基础,也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成长与拯救”不仅仅是动画艺术本身的叙事策略,而且还成为面向当代视觉文化的具有某种寓言性的召唤,即随着观众心智的成长和需求的变化,动画艺术也需要成长,从而去“拯救”那种当前不合时宜的动画表达心态和保守的动画文化观念。

    推荐访问:动画 本体 叙事 看中 误区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