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胡锦涛三论井冈山精神

    时间:2022-11-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胡锦涛同志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井冈山精神。他在1993年、2003年、2009年三次论及井冈山精神,盛称“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强调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共克时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胡锦涛;井冈山精神;思想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7-0007-07

    余伯流(1942—),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井冈山斗争史、苏区史。(江西南昌 330077)

    春临赣江万物新。2009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看望老区干部群众。在听取了江西省党政领导人的工作汇报后,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当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坚定信念、提振信心、战胜困难、共克时艰,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井冈山精神。他在1993年、2003年、2009年三次论及井冈山精神,盛称“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与价值取向。

    一、199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井冈山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并首次论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历史铸就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争硝烟中孕育而成的。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新道路——井冈山道路,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的最初完备原型——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是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凝聚,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与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以其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脉。

    中共几代领导人历来极为重视井冈山精神。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语重心长地说:“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1972年11月,邓小平视察井冈山,深情地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1989年10月,江泽民来到井冈山,郑重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胡锦涛也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井冈山精神。1993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老红军,与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胡锦涛动情地说,这几天在南昌、井冈山参观了一些革命遗址,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感受很多。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种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当然,对革命传统要继承又要发展。我们应该把革命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把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1]

    “井冈山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井冈山精神尤其要弘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第二,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胡锦涛同志首次论述井冈山精神,其思想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井冈山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的重要论断。

    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而成的,而且是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它属于江西,又不完全属于江西,而是幅射全国、光照全党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它“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传统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的开端。在雄伟壮丽的中国现代革命精神长河中,井冈山精神是“源头”,而随后形成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的延伸、深化和发展。 第二,提出了对革命传统“要继承又要发展”、要将井冈山精神“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思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选择,是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又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演进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精神必然会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蕴涵着井冈山精神的“遗传基因”。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的优良传统必须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将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这种“熔铸”、“贯注”工作,是新世纪我们弘扬井冈山精神责无旁贷的使命。

    第三,首次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丰富、博大。胡锦涛首次从宏观的层面、全局的高度,概括其要,提出了井冈山精神内涵的三个要点:一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二是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三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

    解读胡锦涛的这一精到概括,可以领悟三点要义: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敢闯新路,敢闯新路的前提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2](P27)这条革命道路就是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有别于苏俄模式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式的革命新道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大创举。这条新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辟蹊径“闯”出来的。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路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才能奋力开拓实现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更为广阔的发展新路。

    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本质上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所系。井冈山的斗争,有辉煌与胜利,也有低迷和挫折。在井冈山斗争的“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时,边界阴霾四起,红军和群众中都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理智面对,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给予了科学的回答。他坚定地认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3](P50)毛泽东不愧是个战略家,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了“取得全国政权”的伟大构想。这种深邃的目光、远大的理想,正是他信念坚定的突出表现。毛泽东的坚定信念一经确立就矢志不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正折射了一种信念的光辉。这种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坚定地走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深刻的启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远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中国革命是经过长期的艰难奋战才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的。这个胜利始于井冈山。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白手起家,自办被服厂、造币厂、红军医院等,开展赤白贸易,活跃市场经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期间,无数英烈和井冈山军民作出了巨大而无私的奉献,实践了“为主义而牺牲”的崇高诺言。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深刻的启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秉公从政,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应对各种挑战,励精图治,战胜困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并论述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原则

    继1993年后,时隔10年,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来到江西,先后到赣州、南昌等地考察、调研。胡锦涛特意前往瑞金、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瞻仰了毛泽东旧居、红军烈士纪念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革命旧址,还看望了老红军、老干部和老党员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胡锦涛说,回顾我们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的那段峥嵘岁月,我们深深感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其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英勇奋斗。”“当年我们党带领人民搞革命需要大力发扬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党带领人民搞建设同样需要大力发扬井冈山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成为激励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4]

    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番话,可以领悟如下三点:

    第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源头,是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平稳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所蕴涵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党、红军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众志成城”和“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强大堡垒。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执政大党,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以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己任,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执政党建设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只有像井冈山时期那样,保持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井冈山精神是“伟大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并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伟大的事业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前人或外国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井冈山精神所蕴涵的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正是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当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下,揭竿而起,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如果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勇闯新路,而是照搬苏俄的模式和经验,那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革命和建设是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上、下篇。上篇完成了,下篇怎么做?邓小平强调指出:“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5](P9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走自己的路”,仍然需要大力弘扬这种开拓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

    第三,从“三个结合”入手,赋予井冈山精神以新的科学内涵,为新世纪弘扬井冈山精神指明了新的方向。

    时代变了,革命传统也要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当今的时代已经不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而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肩负的是领导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正在向纵深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特征日显突出。我们要明确党的历史方位,研究新的发展形势,顺应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必须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弘扬时代精神,使党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党的作风,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并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以应对挑战、共克时艰的重要意义

    2008年,源自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动荡迅速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均遭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场金融危机直到现在尚未见底,仍在不断延伸、深化。中国经济形势也很严峻,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中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仍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从容应对挑战,共克时艰。

    巍巍井冈情意浓。2009年1月24日至25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继1993年之后重上井冈山,看望慰问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胡锦涛视察了黄洋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华能井冈山电厂、井冈山菖蒲古村,并同老红军、红军后代和劳动模范进行了亲切交谈。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一,总书记在南昌看望慰问英雄城的干部群众,视察了南昌火车站、中国移动江西服务中心、江西国鸿集团、西湖公安分局筷子巷派出所、象山社区文化广场等地,随后听取了江西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人的工作汇报,对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坚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不断迈出富民兴赣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胡锦涛还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尤其要增强宗旨观念,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要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焕发进取精神,时刻保持那么一种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和攻坚克难促发展的劲头;要做到廉洁自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真正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6]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最后强调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多年前,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井冈山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7]

    总书记的这一宏论包含三点要义:

    第一,井冈山斗争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井冈山精神的本体是井冈山道路,井冈山精神的源泉是井冈山斗争。离开了井冈山道路、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井冈山斗争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这一论断,既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又揭示了历史的真实。井冈山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辈、英烈在血与火的拼搏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井冈山时期脍炙人口的“马奕夫身堵机枪”、“肖劲塞肠大战”、“刘仁堪坚贞不屈”、“曾宝华全家护印”、“伍若兰大义凛然”、“吴月娥纵身跳崖”等英雄事迹,都是一曲曲千古流芳、勇于奉献的慷慨悲歌。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六县一山牺牲革命烈士共有4.8万余人。其中有名有姓的仅有15 744人,无名无姓的却有32 300余人。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曾任空军副司令员的谭家述中将,用自己的工资积蓄采购了北京房山的汉白玉做成一座“无字碑”,安放在井冈山烈士陵园,表达了亿万人民对3万多无名烈士的崇敬和追思之情。

    第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

    当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集中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然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当年井冈山精神所蕴涵的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敢闯新路的精神、矢志不移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奉公的精神、勇于胜利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离弃的传家之宝,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具有的精神支柱。井冈山精神的这些思想内核,是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闪耀着真理之光的。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困难、共克时艰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总是波浪式前进的。危机蕴藏着机遇,经济波动期往往可以转变为经济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转型和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中国构建一个内需与外贸并行的新的经济体提供了良机。化危机为转机、生机,最要紧的是坚定信念、提振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县令、书画家郑板桥的一首名诗,咏诵的是竹之风骨、竹之品格。在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势下,就要有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青山”是什么?“青山”就是应对危机、战胜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越是困难,越要凝聚精神力量;越是困难,越要弘扬优良传统。正如总书记所言:“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需要各级干部大力弘扬优良作风。”中央提出的“三保”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百年危机,世纪大考,考的就是怎样锲而不舍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无论困难有多大、形势有多严峻,无论“千磨万击”有多危难、“东西南北风”有多凌厉,我们都要像井冈山的翠竹一样,“咬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心闯难关,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中国,从“九八洪灾”到汶川地震,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但始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斩关夺隘、一路向前,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我们党的根基在民众。只要我们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联系,关注民生,执政为民,构筑执政之基的坚实的群众基础,任何困难都能应对、都能克服。我们要把井冈山精神化为战胜危机、共克时艰的动力源泉,在应对挑战中赢得新机遇,在破解难题中实现新发展。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井冈山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铸就了共和国之魂,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新的世纪所涌动的时代风貌、时代脉搏,仍然需要融汇井冈山精神的内核、呼唤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井冈山精神必将代代相传,成为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概言之,胡锦涛总书记三论井冈山精神,既同根相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各具特色。“三论”的共同点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井冈山精神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三论”的不同点是:第一次(1993年)着意提出了井冈山精神内涵的“三要点”,第二次(2003年)着意强调了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把握“三结合”,第三次(2009年)着意论述了弘扬井冈山精神要立足“促三保”。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三论”,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很好地体味、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我省考察时强调 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 抓好中央方针政策落实[N].江西日报,1993-04-2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继承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03-09-0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春临赣江万物新——记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在江西南昌看望慰问干部群众[N].人民日报,2009-01-28.

    [7]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要点[Z].内部讲话稿,2009-01-25.

    【责任编辑:龚剑飞】

    推荐访问:井冈山 精神 胡锦涛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