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6篇

    时间:2022-03-2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6篇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1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8月9日过90岁的生日,同时也是实现了“亩产一千公斤”的心愿。众所周知,袁隆平为中国的杂交水稻做出了突出贡献,养活了中国13亿人,现在是远远超过13亿。但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有前面这一句话,和一张带有老农肤色的朴实面孔。

      或许很多伟人的传记源头都是从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讲起,例如周恩来,为民族崛起而读书;例如鲁迅,弃医从文也是为了救国,而同样很伟大的袁隆平的故事却不同,似乎更顺其自然,又似冥冥之中注定的。

      袁隆平的水稻之缘始于乡村教师,而在他做一名乡村教师之前,差点就成了一名空军或是一名国家运动员。

      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生性好动,喜欢自由,与勤勤恳恳的在屋里做研究相比,户外活动的项目更吸引他。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新中国政府组织大学生报名参军。袁隆平报名参加,不仅通过了全部的36项目指标测试,还被选为空军。在参加空军预备班学习之前,却被告知前方局势好转,所有参军的大学生均被退回。

      空军做不成,没关系,建国初期,国家各方面都需要人才,这不,同年袁隆平又参加了西南区的游泳选拔赛,比赛的前三名可以进入国家游泳队。袁隆平从小就非常擅长游泳,不到10岁就敢横渡长江,在武汉读书时,他参加过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获得汉口区第一名和全省第二名。以他的实力,绝对是有望进国家游泳队的,但不巧的是,参赛的前一晚,因贪吃成都小吃,第二天肚子痛,只拿了个第四名。

      以上两件事看来十分凑巧,似乎是上天特意留住袁隆平,要他在农学事业上做贡献,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温饱问题。

      这么一想,会不会世上所有擦肩而过的不幸,都是上天的另有安排。

      1953年8月,没能抓住前两次机会的袁隆平,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阳县城安江镇的安江农校教书。安江农校,离镇上四公里外,地处偏远,袁隆平一待就是16年,每天陪伴他的就是,他的学生和这些实验田。

      或许很多人觉得袁隆平看上去跟个普通的农民没啥区别,但他却是出生于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他母亲是小学老师的,他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官员。他的父亲毕业于中南大学文学系,有着一颗爱国心,抗日战争期间,曾去运军火。父亲的这颗爱国心也深埋在袁隆平心里。新中国刚成立,到处闹饥荒,袁隆平亲眼见到有人活活饿食,因此暗暗下决心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志向不是从小立的,一颗热血的心也不是刻意培养的,而是耳濡目染的,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1960年,在教室前的那块试验田里,袁隆平偶然间发现,十几株比普通水稻高出20厘米左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这开启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路。美国,日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投入大量资金做水稻杂交研究,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但袁隆平却不这么认为,每天坚持在田里弯腰干活弄水稻。

      从1964年开始摸到门路,到1980年,16年过去了,袁隆平终于精心培育出700颗雄性不育株种,用于人工杂交水稻。袁隆平将700颗种子都撒在试验田里,到了5月,已纷纷长出苗儿了。袁隆平很是欣慰。却没想到有一天早晨,看到这样一番景象,700颗苗儿全部被连根毁坏,田里被践踏得一团乱。袁隆很受打击,这700颗雄性不育株种花了十六年,一期一期培育筛选出来的,只在一夜间就毁于一旦,实在叫人心痛,至今也不知是哪个歹人干的。

      袁隆平十分失望,但决定要做的事,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继续,即便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他对眼前这块实验田已经不抱希望,离开了江安农校,转向全国的稻田。

      经过两年的颠簸,仍找不到合适培育的雄性不育株,这无疑在原来的伤痛上又蒙了一层雾。尽管情况不乐观,但他仍积极努力,心里想着系着的仍是水稻。

      有一次,云南发生7.2级地震,房子离地震中心只有100多公里,别人都是抢着往外跑,只有他和他的助理们急着回研究室抢救株苗。房子被地震毁了,没法住,只能住在篮球场上,一住就住了三个月,眼见种子就要下田了,但催牙的温度不够,袁隆平便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温暖种子,因此落下了腰疾。

      袁隆通过对多次失败实验分析,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海南的南红农场。一株被当地人认为无任何用处,穗粒小又少枯的“假禾”,正是袁隆平想要找的研究对象。这株雄性不育,是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被称为“野败”,后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假禾”在别人看来是草,袁隆平一看却是宝,可见,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后,不仅帮国家提高粮食产量,2017年还研发出不含镉重金属水稻,很大程度帮助日本解决了“软骨病”的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2018年帮助迪拜在热带沙漠中种植水稻,全球首次沙漠种植获得成功,亩产500公斤。

      纵观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可以这样说,袁隆平本来无拯救世界的梦想,差点走进空军队和国家游泳队,却在命运的安排下,一步步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既遇之则安之,重点还是要佩服科学家的钻研精神。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2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最大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3

      游泳夺冠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立志学农

      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想:第一,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二,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考虑。当然最后还得由你自己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袁隆平就这样义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爱提问的学生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4

      作为世界的科学家,袁隆平不管声誉、贡献还是身价都达到了别人难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赞叹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读了自己的人生真谤——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农民。审视袁隆平的衣着打扮,可能无人能将那黝黑单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科学家联系起来。但正是这种朴实、憨厚的品性,铸就了袁隆平大功至伟的业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袁隆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的根在农村,他血液里沸腾的是农民的执着、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朴实、朴素与节俭。既使在他成为名人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上商场专挑便宜货买。一次他看到衬衫打折10块钱一件,一口气买了10多件,“下田时穿起来方便”,典型的“中国最的农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说“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科学家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道德情怀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及教育和慈善事业。

      本色种子。袁隆平对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为世界农学泰斗,为使人类少一份饥饿、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种子一样处处生根发芽,使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带给他们的惠泽。从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也应邀前往菲律宾、美国等几十个国家无私传授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5

      袁隆平的精神给了我莫大启发与鼓舞,袁隆平科学家成为我十分崇拜和敬仰的人,他的事迹和形象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我认为我们要以袁隆平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的高尚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事业和爱生活。

      袁隆平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不断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广泛的赞誉。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爱好广泛的人。他不仅为人正直,待人诚恳,还性格开朗,多才多艺,看书、游泳、下棋、打篮球、听音乐、拉小提琴,什么都来,样样都会,且像摸像样,无人能比。“一粒种籽改变世界”,袁隆平科学家以他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使他无愧于科技伟人的称号。

      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我读出了,做人要有信念。在他研制杂交水稻的那个年代,正值解放初期,很多地方,尤其是山区,很多人都吃不饱、穿不暖,袁隆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志要研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但是在他研制水稻的那成百数千个日日夜夜里,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信念支撑着他,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使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

      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我读出了,做人要执着、勤奋。爱因斯坦说过“99份努力+1份聪明=成功”,他尚且这么说,又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袁隆平每一次小小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

      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我读出了,心系人民不仅要求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他就靠着他那股脚踏实地的劲儿,不怕苦不怕累,他相信“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就不一定不能成功”。我们之所以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但我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从小立下宏伟目标,并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顽强拼搏、孜孜不倦,用心把握学习机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攀世界科学的高锋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篇6

      古代有岳飞精忠报国,近代有黄继光为国捐躯。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以前的祖国衰弱,腐败,任人欺负,但是有了那些怀揣梦想的中国人之后,我们的祖国就渐渐强大了起来,有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那一句:新中国成立了!这句话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使每个人心中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每个人都观看着”神五”升起的录像,每个人都在高兴着,欢呼着。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祖国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好,这是中国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就有着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不再让全国十三亿人口再有挨饿的了。有一次,一个人把袁隆平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扔下了水井,他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捡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前我不明白,袁隆平为什么会为了一棵小小的水稻而奋不顾身,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不是普普通通的水稻,而是他的中国梦,是他凝聚了许多汗水和希望的中国梦……

      我也有着一个梦,它虽不及袁隆平的梦那样伟大,但是却是十分美丽。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可以穿着圣洁的白大褂穿梭在医院里,为重病的患者做手术,想象着别人叫自己”白衣天使”时的画面,我就十分喜悦。我知道我离我的梦还很遥远,但我会刻苦学习,努力早日使我的梦实现,我会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我那个美好的梦……

      一个人的梦虽然渺小,但成千上万个人的梦加起来就是非常伟大的。它就像一滴水,单靠这小小的一滴是聚不成滚滚不息的江水的,只有汇聚在一起才有意义……

    推荐访问:事迹 学习心得 袁隆平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