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建党100周年主题党课

    时间:2021-03-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同志们:

    《西游记》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被二郎神追杀得无处可逃,不得不运用其七十二变之术,把自己变成一座庙宇,可尾巴没法藏匿,只好变成一根旗杆,因此被二郎神看出破绽,露了原型。隐性不老实、不忠诚的人,就算有类似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之术,但最终逃不过老百姓的眼睛和实践考验的“照妖镜”。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石,每个共产党员在加入党组织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对党忠诚”作为誓言。与一般人的忠诚不同,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对党的信仰的忠诚,对党组织的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产党人的忠诚,必须绝对、纯粹,见诸行动。他强调,“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纯粹,不能有丝毫杂质,不能有丝毫虚假。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对党忠诚只表现在口头上,而不是行动上,就是“伪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对掌握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同志,要在对党忠诚上有严格要求”。强调忠诚必须“绝对”“纯粹”“见诸行动”,是就党的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性、行动上的一致性而言的,对此不能作简单片面理解,不能理解成是对党员干部个性和工作自主性、主动性的束缚。共产党员要保持对党和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对事业和同志、对家庭和亲人的忠诚。今天,我们先从道德伦理层面和政治伦理层面两个方面入手,看一下忠诚的含义;
    然后探讨一下中国共产党政治忠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以及新时代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道德层面的“忠诚”是为人的题中之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古人的反省,意思是人应经常提醒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赤诚无私?古人认为诚者信也,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一言一行,所思所想皆一致,这便是诚。诚就是真实不欺,尤其不自欺,唯如此,才能树立道德风尚。忠诚是守卫人类道德的卫士,当一个人缺乏忠诚的品德时,其他才能都无用。有个人在沙漠中遭遇暴风过后发现了一小屋,屋里抽水机旁有一小瓶,贴一纸条: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出水!他想:万一水上不来这点水也没了怎么办?但我喝掉瓶里的水,后面的人怎么办?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把水灌入抽水机,抽出水后他喝足又灌满了一瓶。道德,就是自己喝足后还能留下水引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我们处世的基本准则,尤其建立在信仰之上的诚信,是信士一切功修的基础。从修身的角度看,诚信是人内心升起的太阳,既照亮自己又温暖别人;
    诚信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和财富的大门。对企业而言,诚信是其生存的根本;
    对民族而言,诚信是其发展进步的基础。一般而言,发生道德危机的主要因素是人心太贪婪,而贪婪的根源却是缺乏信仰,只有正确的信仰能使人抵抗邪恶的引诱。我们先来看道德伦理层面上忠诚的含义。忠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个基本伦理规范,是一种道德意识。

    首先,忠诚表现为有强烈的归属意识。每一个人归属于不同的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认同就是归属意识。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归属感,才会有心灵的寄托,才会对归属对象产生忠诚的情感、忠诚的态度,也才会激发忠诚的行动,这种归属感越强烈,对归属对象忠诚的情感也会越热烈。但是,如果个人对归属对象的认同出现偏差或错位,也可能使人变得盲目而导致愚忠或背叛。《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规定,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共产党员的阶级归属及政党归属。

    其次,忠诚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忠诚作为一种尽责的品质和状态,是一种理性的力量,是履行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责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而对这种社会关系的主观认同就是责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自觉地、尽心尽力地承担起这种责任就是忠诚的表现。责任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具有很浓厚的道德理想成分,既体现了人类对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的体认和敬重,又体现着道德价值的无上崇髙性。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浸透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忠诚于事业才能忘我,忠诚于国家才能尽责,忠诚于人民才能献身。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政党,自诞生以来,始终不懈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中也涌现出了无数为国为民奉献满腔热血的优秀共产党员。忠诚是一种持久的道德行为。忠诚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大义、大节的“信”。因此,它必然表现在行动上尽心尽力,这是忠诚在行为上的标志。一个人在一时一事表现出来的尽心尽力,只是一种热忱,而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忠诚。只有当他在为认定的社会理想目标、事业发展目标、人生理想目标而奋斗时,在对待国家、民族、所在团队、所从事职业、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能一以贯之,不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能矢志不渝,才能真正体现本来意义上的忠诚。因此,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周恩来同志则认为,所谓忠诚,就是对于党的事业、革命的事业、阶级的事业要尽心尽力。这种道德行为,反映在内心态度上是行为的真诚性。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情”的真诚态度,认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种内心态度上的真诚,主要强调的是尽心,而尽心的态度来之于爱,由爱而产生责任感、事业心、利他心,有爱才会有“满腔热忱”、“极端负责任”。忠诚是一种稳定的情感态度。由认识论意义上的“信”而产生情感上的“爱”,这是认识的一次升华,也是为稳定的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存在提供认识论基础。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是信其真、信其实,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揭示了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的认同,二是盲从的信,非理性的信。无论是哪方面的认识,只要从信其真上升到信其善,从所认同的认识中发现其内在的价值,并相信这种价值正是自己所追求的,才会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而迸发为之而奋斗的情感,由信再到爱,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诚,就会有对其尽心竭力,忠心耿耿的情感态度。但是,只有建立在理智之上的爱才会持久深沉,理智因为有了爱才会热烈、真挚。因此,我们说,离开情感态度就不会有忠诚。

    二、政治层面的“忠诚”是党员的立身之本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正气之魂,也是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永葆进取之心的力量源泉。

    “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对党忠诚最根本的体现,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勇于担当、奋力作为。毅然放弃xx优渥生活回国奋斗的卢永根,用毕生精力投身祖国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初心誓言;
    把“党是一生的追随”作为座右铭的周永开,始终如一、苦干实干,用“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担当精神,展现出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是所在行业的先进模范代表,把忠诚体现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奋斗之中。“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奋力作为的动力源泉。对于全身心投入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张桂梅来说,忠诚是融入血脉深处的自觉;
    对于扶贫事业“离不开的人”张小娟,忠诚就是做扶贫政策的“活字典”、推动工作的“排头兵”。正是因为他们乃至更多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浴血奋斗,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奋斗、共赴未来。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政治伦理层面上“忠诚”的含义。除了道德伦理上的忠诚,作为一种政治伦理上的忠诚,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道德维度。这种规范既体现在每个党员的身上,也体现在党组织的全部活动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在政治方向上有着坚定的价值目标追求,是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坚定的维护者,是所倡导的社会理想的坚决实践者。在现代国家,只要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别,作为执政党必然要求其成员认同和追求这种政治制度、政治秩序,包括对社会发展目标的确认和实施,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建设者而是一个破坏者,不是一个维护者而是一个叛逆者。作为政治伦理的忠诚,要求人们对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具有坚定性,对实现政治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决的行动。

    第二,要有正确的道德意识。正确的道德意识包括公民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解决对谁忠诚、为谁服务的问题。共产党员要自觉地成为维护公民权利的模范,自觉地成为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模范,忠诚于法律,是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把法治原则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及羞耻感、责任感、荣誉感等,使法律意识转化为道德意识。有了正确的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就有了正确的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操守,使共产党员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有了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和正确的道德意识,才会有共产党员在品行操守上的坚定性和持久性。概括来说,共产党员的品行操守集中地体现在“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要求上。胸怀全局、心系群众,是对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是忠诚道德在情感上的表现。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忠诚道德在行为上的表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是忠诚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的标志。如果说勤政是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道德底线,那么廉政则是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道德底线,其价值指向都是“为民”,反映出品行操守的根本目的性。

    三、炼就绝对忠诚是政治建设的分内之事

    现在,我们来谈谈中国共产党政治忠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从词义上看,“忠”,就是崇敬和恪守;
    “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然而,对于忠诚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却有不同理解。孔子认为,忠诚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说做君主的应该依“礼”来使用自己的臣子,做臣子应该忠心地服侍君主。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认为,忠诚就是要“忠不违君”,就是不管这个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都要求人们要对他绝对无条件的(效)“忠”。现代资本主义政党和政治组织也讲忠诚。然而对他们而言,忠诚只不过是林林总总的选举中人们手中的选票以及由此所获得的政治、经济利益罢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先进政治组织。所以,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政治忠诚,就既不完全等同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忠诚,也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忠诚有区别,它既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单纯的个人知恩、报恩,更不是盲目的迷信和崇拜,而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政治忠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忠于真理、忠于科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理论,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一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绝不是一种纯粹道义上的谴责,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所进行的理性、冷静和客观地科学剖析;
    马克思主义宣告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绝不是基于对无产

    阶级的同情,而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我们忠诚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先进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对真理的忠诚,对科学的忠诚。在实践中能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一切宗教组织和封建迷信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检验党员、党的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根本思想标准。

    第二,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政治忠诚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之上的,表现为对人民群众的政治承诺,是代表人民、服务人民,具有本质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经指出:“共产党员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员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些就是我们的对党忠诚,在本质上就是要忠诚人民,服务人民。在实践中能不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能不能与群众心连心,同群众同甘共苦,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及其政治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检验党员、党的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根本工作标准。

    第三,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政治忠诚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科学把握之上的,表现为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忠于时代、忠于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它建立在对实践的正确认识和大量材料的客观分析基础上,还在于它本身是发展的、实践的和开放的。关注时代发展和实践的变化,根据实践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的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品质。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员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由当初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组成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第一大党,才能够由一个在白色恐怖下秘密进行革命和战斗的党发展成为今天成功领导十四亿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在实践中,能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当前检验党员、党的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重要时代标准。

    第四,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政治忠诚是建立在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坚定信念基础上的,表现为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真实情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现代政治组织,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中国共产党强调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中国共产党对每一个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先进分子,都要求他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制度,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真正认同党的理念。对已经通过组织严格考察并被组织接收的先进分子,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前都必须要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因此,党员对党忠诚,本身就是遵守自己入党时对党许下的承诺,是作为党的一分子对党组织真实情感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能不能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能不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维护中央权威和组织形象,是检验党员、党的干部是否对党忠诚根本组织标准。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忠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上的,是建立对时代主题和社会前进方向科学把握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坚定信念的基础上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统一。

    四、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两个大局”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发展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既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那么,如何理解新时代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对党绝对忠诚是新时代我国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战争与革命而成为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人类正进入到“一球两制”与“合作竞争”的复杂时代,我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既为我们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自身能力和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绝好平台,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给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环境下暂时处于弱势,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受到严重遮蔽。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严重削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跌入谷底,共产主义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它对世界人民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又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雄厚的物质基础支撑下,在政治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军事上实行新炮舰政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输入到社会主义国家,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分化”和“西化”的政治图谋。外部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不仅影响到了一般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也影响到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和忠诚意识。他们有的开始怀疑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成为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俘虏。列宁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岁月,是使革命意志不坚定者远离斗争、忘却革命,庸俗思想泛滥的岁月。也就是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看,在革命低潮时期容易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动摇和修正,对共产主义前途的悲观失望。因此,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和“西化”阴谋面前不“迷眼”、不“迷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时期不低头,在社会主义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期不泄气,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复杂环境中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新时代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其次,对党绝对忠诚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发展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主要外因。特别是当社会处于重大转折关头和转型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化和社会结构的重组,思想领域各种斗争尤其是在信仰方面的矛盾与冲撞往往难以避免和异常激烈,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将尤为深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处于急剧的变化中,一方面,新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发展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旧的社会秩序正向新的社会秩序过渡,大量的思想碰撞、观念更替、制度转轨,都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混乱的态势,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社会行为都产生影响和冲击。党员、干部是这场社会变革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受其冲击最大的群体。在当前这一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使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模糊市场经济的边界,个别人甚至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带到党内,大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使一些党员、干部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服务角色,有的甚至完全颠倒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由“公仆”变“主人”,成为骑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
    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一些党员、干部容易忘记权力的“公共性质”,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处处与民争利,把权力当作捞取个人利益的便利工具;
    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开始变得迷茫,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完全忘记了党的宗旨和党员的身份。党政干部队伍中的这种蜕化堕落和腐败变质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是潜伏和寄生在党的肌体中的毒瘤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威胁。因此,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忠诚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守党性原则,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条件下牢记自己的“公仆”角色,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的条件下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在思想深刻变革的情况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再次,对党绝对忠诚是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历史方位决定了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体现了党在社会发展和党的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坐标和走向。它不仅是我们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根本指针。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100年的辉煌岁月,党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变。执政党的地位使中国

    共产党掌握着丰富的社会资源,获得了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严重冲击着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地位观,增加了党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革命以夺取政权。为了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因为只有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真心关心群众,党才能够有效地号召群众、组织群众,才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因此,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比较容易认识到加强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性,能自觉做到与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结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然而,随着党由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员、干部的主要工作由已经由动员组织群众进行革命转变为利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领导和组织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长期缺乏党性锻炼、放松党性修养,一些党员、干部逐渐忘记了权力的真正来源和党的根本宗旨,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有的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而成为人民的敌人和罪人。这是导致当前少数干部道德滑坡和腐败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对党绝对忠诚,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牢记权力的真正来源,在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一如既往地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可以说,共产党员的忠诚,这是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最后,对党绝对忠诚是新时代干部队伍自身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干部管理体制和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党的干部队伍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干部新老交替步伐加快,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髙。据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年轻官员,现在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这既给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年轻干部大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学历相对较高,思想较为开放,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他们大多工作经历单一,相对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和重大斗争的考验,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党性修养不足、拒腐防变意识薄弱、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等问题。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增加机关干部脱离实际、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可能,削弱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因此,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忠诚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建功立业、成长进步。这是新时代我们党党员干部队伍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是否忠诚,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忠诚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修炼这种品格,尽好这种义务,提升这种能力,努力做到“四个忠诚”,即使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职守。

    一是忠诚于党。“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对党做出的庄严承诺。忠于党,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一种必备的政治品德素质。忠于党,就是要坚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

    二是忠于国家。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宪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保证政令畅通。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格、人格尊严,严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做斗争。正如林则徐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是忠诚于人民。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做到勤政廉政,认真对待、认真处理、认真办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真正做到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忠于人民。

    四是忠诚于职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勉尽责、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钻研业务,甘于奉献;
    注意改进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面对困难和挑战,遇到矛盾和问题,决不推倭扯皮,敢于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共产党员要做到“四个忠诚”,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不是单纯的个人感恩,更不是盲目迷信,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信仰上。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是对党最大的不忠诚。作为党员、干部,只有首先解决好了理想信念问题,才能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才能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具有髙度的自觉性,而不至于迷失正确的方向。对党的创新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化为生动实践,成为指导工作、推进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髙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培养和塑造自己的忠诚意识,才不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迷失方向,才不会在遇到风浪时动摇自己对党对事业的忠诚。共产党员要做到“四个忠诚”,就要认准方向,选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而忠诚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作保证。

    因此,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努力去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党号召做的,就要坚决完成,认真做好;
    党组织要求克服纠正的,就要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决不逾越。总之,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理想信念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做到“四个忠诚”,就要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对党员、干部来说,能否坚持原则,按党的政策办事,是衡量其对党是否忠诚老实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事关党的原则,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上,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无私无畏,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决不做损害党的利益的事;
    对人、对事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于表态,该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正确的就拥护,错误的就反对,敢于批评,敢于自我批评,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不拿原则做交易,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中国共产党已走过100年的不平凡历程,今后仍任重道远。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不少,通往未来的路不会平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把广大党员都打造成坚强的、忠诚的战士,才能迎接和战胜一切挑战,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荐访问:党课 建党 周年 主题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