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丰碑》]《丰碑》朗诵

    时间:2019-05-2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语文教案-《丰碑》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初读课文。

    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

    学生有可能提: “丰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

    师:是呀,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读的时候,再想想,看看自己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生对课文充分质疑。

    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大问题不明白:

    1、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

    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

    (三)、探讨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何以“丰碑”为题?

    (含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问题)

    1、请一生读第13自然段。

    师:“晶莹”是什么意思?

    “晶莹的丰碑”又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么,这座晶莹的丰碑就是指什么?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2、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生可能会说两方面相似:⑴、颜色;⑵、外形。还有哪些方面相似呢?

    师引导学生体会在精神上更相似。

    ①、同学们,是什么原因使军需处长冻死了呢?

    生的回答有两种可能:

    a、 天气冷使他冻死。

    b、衣服让给了别人,使他冻死。

    ②、军需处长知不知道在这样的大冷天,穿得单薄是会被冻死的?知道会被冻死,还要把衣服让给了别人?同学们,此时,你最感动的什么?

    ③、同学们,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神态是怎样的?

    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你有问题吗?

    想象理解:夹着烟,显得很悠闲。

    作者认为他好像在向战友借火,你们认为他好像在干什么?学生充分想象后各抒己见。

    2、师小结。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解疑。

    (四)、研讨第二个问题: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8到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将军神态、动作的词句。

    1、从将军这些神态、动作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2、解疑。

    3、师小结。有感情地读第8到12自然段。

    (五)、研讨第三个问题: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

    1、师简笔画出丰碑轮廓。

    2、同学们,假如军需处长这座晶莹的丰碑就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他老人家还有一口气,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充分想象,回答。

    3、同学们,你们想说的,也正是战士们心中所想的。现在将军还担心队伍能否经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

    配哀乐,师生齐诵第七自然段。

    第二课时(略)

    板书设计 :(略)

    资料简介:

    云中山:位于山西省北部,长达百余里。因山中云雾缭绕,山峰隐现于云雾之中而得名。主峰老君洞海拔2393米,比华山极顶还高200多米。

    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它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列主义路线指引下,不断发展壮大,至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后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红军几年未能打败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受到很大损失,各地红军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开始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自1934年10月始,经过11个省,作战380来次,击溃尾追堵截的几万敌军,于1935年9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约三万人,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它坚定了中国人民对革命和抗日的信心。

    推荐访问:丰碑 《丰碑》 丰碑ppt 永远的丰碑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