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时间:2019-01-27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开创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投影课题及辛弃疾速写画)。

    二、作者介绍

    一位同学介绍,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有关作者的资料。

    三、放朗读音乐

    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悲壮激昂的琵琶音乐(选用古曲《十面埋伏》)走进这首词中,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音节停顿。

    四、梳通文意

    1.结合注释一边读一边翻译。

    2.出示检测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千古江山(久远的年代)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

    ③金戈铁马(精锐部队)

    ④元嘉草草(草率)

    ⑤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⑥可堪回首(不堪、哪堪)

    (2)把下边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②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

    五、揣摩语言,品味欣赏意境和风格

    首先一起朗读上阕。(师生同读)

    问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孙权、刘裕。)

    问3:“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问4:除了“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孙权的赞扬?

    (英雄、风流。)

    的确,辛弃疾对孙权十分崇拜,情有独钟。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出示《南乡子》词,师生共同吟读一遍。

    问5:这一阕下面的两句话是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貔,何其壮哉!)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要读出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师生齐读这句话。

    问6: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我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结合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

    来,让我们怀着历史兴亡之感再次朗读这一阕。

    问7:“元嘉草草……北顾”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贬义词,“草草”、“仓皇”,这里为何辛弃疾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

    (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因此这里列举历史事实的教训是表明自己对韩侥幸求逞是不赞成的,认为切不可草率从事。然而韩胄之流悍然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辛弃疾是何等的深谋远虑!)

    以下3句回忆自己43年出生入死,南来效命的往事。“四十三年”宕开一笔,由怀古转入忆昔伤今:当年词人亲身经历的扬州一带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现实。长江北岸瓜步山下,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绕,热闹非凡。

    问8: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

    (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

    问9:面对这样的场面,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

    (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包含无尽悲痛,这难道不是南宋王朝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严重恶果吗?)

    问10:最后一句以疑问句作结,有何好处?

    (最后以疑问句收束全文,既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抒发了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让我们带着悲壮激愤的感情齐读这一阕内容。)

    师小结:全词熔写景、咏史于一炉,怀古忆昔和伤时讽今密切结合,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时间和空间交接转换都极为自然流畅,纵横捭阖,一气贯注。格调沉郁,悲壮苍凉,大有幽燕老将之风,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清代陈廷焯也评价道:“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郭沫若也曾题联贴切评价了辛词的风格,用在这首词中十分恰切。

    最后让我们一起满怀悲壮豪迈的感情背诵这首传世名作。

    推荐访问:口北 怀古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 高中永遇乐原文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