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1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 3 篇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1 篇

    近期,市(调研机构,不知是不是编制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人员结构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就相关问题走访了教育、卫生、城建等系统的部分事业单位。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目前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方面

    截止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外五县地区共有事业单位个,其中全额拨款机构个,占总数的%;差额拨款机构个,占总数的%;自收自支机构个,占总数的%。

    2.人员编制方面

    外五县地区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名,其中全额拨款的编制名,占总数的%;差额拨款的编制名,占总数的%;自收自支的编制名,占总数的%.

    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现在职人员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名,占总数的%;差额拨款人员名,占总数的%;自收自支人员名,占总数的%。

    (二)改革成效和做法

    1.统筹全局,优化事业资源

    试点改革阶段,外五县地区重点对直属教育、卫生系统实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优化。如在教育系统,县将学校、高中以及学校合并,整合组建为学校(简称校合一)。改革涉及教职工近人,优化国有资产近万元。在卫生系统,撤销了卫生职工中专,盘活了人财物力及土地资源,用于加快市人民医院的发展和补充卫生系统其他紧缺单位。

    外五县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开后,在机构整合和编制调配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撤并划转和整合重组。共撤并划转和重组减少机构个,其中转企个,撤销个,合并重组家为家减少个,下划个,新设个,接收企业办社会机构个,外五县事业机构再次净减少个。按照新的方案,外五县事业单位编制由改革前名减为名,减少名,实有人员减少人。这次整合使多年来职能严重弱化的机构得到了切实的撤并,没必要继续留在事业序列、有条件推向市场的机构转为企业,包括部分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农林种养场、机关附属宾馆印刷厂及部分事业性公司等个机构从事业单位序列中剥离出去,部分职能增加的民政、环保、劳动保障、卫生、建委、等部门和单位在机构编制上得到了切实的加强。

    2.对症下药,激活自身潜力

    针对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人才短缺和流失、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干与不干一个样等事业单位通病,外五县以和两个重点单位为试点,以总额包干制为核心分配

    制度改革。建立了按劳取酬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总局对科室、科室对个人两级考核,使工资奖金拉开了档次,向高精尖人才和一线人员倾斜。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并与工资奖金分配合理挂钩,极大地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等一批有条件拉开收入档次的事业单位,也分别实行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激活了事业单位自身潜力。

    3.竞争择优,推行全员聘用

    此次综合配套改革把所有事业人员全部纳入聘用制的实施范畴,要求所有事业人员都必须实行聘用制,实现事业人员身份转换,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参加养老保险,以前的财政供养人员维持不变,逐年退休消化。到目前为止,外五县事业单位%以上的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在人事部门进行了合同鉴证,明确聘期、岗位和工资待遇。特别是、系统,此次改革岗位和编制重新设定后,让所有职工一次性全员离岗,一律打破身份界限,重新申报岗位,按岗定责定薪,通过竞争岗位,优化了系统内部人员结构,也理顺了多年来的混编混岗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配套改革力度不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干部职工思想守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思想依然存在,致使一些自收自支事业

    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改革中手脚放不开,力度不大,没有新的成绩,单位缺少发展新生活力。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人员严重超编,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要辞退和处理一些人员十分困难,严重阻碍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是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一些事业单位由于适当放开和强调自主权,有关部门对其人员调入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进入的人员并不一定工作需要,造成人员膨胀。

    (二)事业单位的配套改革不彻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服务体系出现人散、线断,一些基层技术服务人没不到位,功能缺失,服务作用弱化。二是人事制度改革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相关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出现工作安排上级业务部门抢着管,人员待遇没人管局面,影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三是由于各事业单位特别是乡镇事业单位,经济条件差,又没有相关政策扶持,对事业单位改革政策难以执行到位。

    (三)事业单位权责不对称,职能转变滞后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许多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上移,如林业、公安等,基本都上划条管理,而实际工作中,却仍然由地方政府履责和承担,造成在工作中既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难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等相关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服务能力被弱化。同时,事业单位干部管理

    体制上也引入聘任制,处级以下事业单位的干部要层层签订聘任合同,科级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教体、环保、广电、民政等部门对环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

    三、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职工意识守旧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营服务类的事业单位效益差、负担重,职工的福利待遇基本没有,工资兑现也无保障,但这些职工仍然不愿意离开单位,他们总认为,条件不好单位总会想点办法,即使是单位转制或是撤销了,政府总会给个说法,离开了单位就意味着失去了保护,就变成自由人了,就没人管了。久而久之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越不利。

    (二)缺少良好政策环境

    外五县改革的宗旨是,按照社会的发展形式的需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条件成熟一个就改革一个。如 200 年我们改革了系统的.如果单一的拿一个部门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难度很大,改革的对象对改革今后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害怕改革以后会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一个大的政策环境来推动。

    (三)缺少人员安置资金

    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以经济挂钩的,光人员安置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由于是

    负债经营,人员多、包袱重,资金来源又有限,想参保又苦于无资金,成为了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阻力。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行政事分开

    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收归行政机关承担。将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已具备市场化条件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

    (二)合理调整布局

    一是将具备条件的以经营为主的事业单位面向市场。二是将规模小,服务对象单一,职能重合或是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机构重组,压缩精简。三是将具有社会中介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脱钩、改制。四是对政府承担的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职责,要采取以钱养事的办法,将公益性事业项目实行招标。

    (三)加强保障服务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对改制事业单位改制时剥离的退休人员、提前离岗人员和改制后退休的人员生活费实行社会化发放,切实保障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

    (四)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职能弱化,长期空编问题,外五县应创新出一系列

    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一是建立 A+X管理的未聘人员分流模式。校合一和此次改革中撤并机构的多余的人员,编制上实行 A+X 管理,即连人带编充实到需要加强的单位,人在编在,人走编销。二是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出台一系列人才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编委会以《纪要》的形式确定人才储备的具体操作办法。急需专业人才的单位,经编委会审核,对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有空编优先进入,没空编的先聘用,一有空编优先进入。三是改革财政补助体制和分配方式,确立花钱办事体制。对部分事业单位采取花钱买服务等创新型工作机制,通过合同管理、以量定事等方式,建立以钱养事的新型公益事业服务体系,从体制上实现由花钱养人向拿钱办事的转变,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四是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引进民间资本举办社会事业,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多元化。如在卫生领域,政府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订立委托管理合同,将人民医院委托给有实力的医药公司管理,达到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在农业领域,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园区+农户的方式生产经营,为农业产业化管理和农技推广事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教育领域,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使民间力量广泛进入教育领域。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2 篇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 457 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 390 个;

    差额事业单位 26 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2 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9 个,包含乡镇事业单位 41 个,全额事业单位 40 个,自收自支单位 1 个。教育系统事业单位 203 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 7126 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 5986 名;差额事业编制 693 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288 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 159名,包含乡镇事业编制 461 名,全额事业编制 461 名,自收自支 8 名。实有在职人员 10480 人,其中,全额拨款 8270人;差额拨款 1205 人;自收自支 705 人;企业化管理 300 人,包含乡镇实有在职人数 431 人,全额在职人数 423 人,自收自支在职人数 8 人。乡镇事业编制出现空编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 85% ,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 123 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 10%,编外聘用人员有 228 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 19%。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

    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水务局下属的防汛抗旱办、城建局下属的招标办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4、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2005 年,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

    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5、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

    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财政负担繁重。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的开办资金、法人代表、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

    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 218 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 47%。)

    2、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

    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3、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好《事业单位登记管

    理暂行条例》,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事业单位早日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四)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岗位,有效遏制事业单位人员膨胀。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 号),和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 号)的规定,对现有的事业单位实行科学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岗位设定和管理方式,对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合理设定

    岗位,规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用编制的比例。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编定岗、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总量控制的模式。逐步转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单位需要和岗位进人,有效遏制人员膨胀。

    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比例严重失调。四要抓好结构管理,实行科学化管理。控制编制数量一直是我们日常管理的一个重点,但编制管理仅仅管理编制数量还很不够,还应将管理延伸到结构管理,这是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来抓,实现以偏重批编制数量向抓好结构管理转变。特别是事业单位,要区分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等编制结构,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属性,对每类单位明确不同的编制结构标准,对每个事业单位明确三类编制的具体比例和数量,各单位再按此结构比例使用编制和配备人员。这样,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城乡之间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失衡 (三)乡镇机构编制实行实名制的管理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木垒县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

    门的在职人员、财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核拨情况三相符,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实名建立双证。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称为单位证)。《管理证》实行双证管理,单位一本,编制部门一本,在《管理证》中规范完整地对在职人员及其所在岗位、占用编制类别逐一登记,并形成完善的办理程序,对领证、增人上编、减人下编、人员编制变更、办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实现动态管理人员编制。

    3、适时对外公示。建立单位证和个人证工作完成后,在编制部门的监督下,由所在单位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促进了机构编制宏观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群众监督,使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套约束更加有效,防止了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吃空饷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的发生,为实行阳光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3 篇

    根据你办发《关于开展乡镇事业单位专题调研的通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我乡事业单位人员配备、履行职能、人员岗位兼职等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员配备情况

    根据县编委办核定编制情况,我乡事业单位编制为 6

    个,现在编在岗 4 人,其中农业服务中心 2 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1 人,劳动保障所 1 人。1 名同志编制在县安办,工资关系在我乡,1 名同志编制在镇,借到我乡工作,另有 1名同志由县住建局下派到我乡工作。现我乡共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7 人。

    二、履行职能情况

    我乡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较好的履行职责,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乡财政、惠农项目等,劳动保障所主要负责社保、医保、就业等相关工作,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服务文化等工作。

    三、人员岗位兼职情况

    因我乡编制缺额,特别是公务员编制缺额,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兼职情况。,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兼综治办主任;,农业服务中心农经员兼财政所出纳,协助政府办公室工作;城乡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城建员,负责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协助农村交通工作。兼妇女主任;另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兼财政所会计;另无兼职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

    1.人员缺额,兼职较多。主要是因为我乡公务员在编在岗人员过少,导致事业单位兼职。

    2.编制关系和工作岗位交叉,导致在工资、福利待遇管理上存在困难。

    五、意见和建议

    1.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编制只有 1 人,而我乡文化工作任务繁重,建议能否增加 1 个编制(即增加 1 人)。

    2.劳动保障所工作繁重,建议能否增加 1 个编制。

    很敏锐地揭露出问题所在。

    不花时间一定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合江县农机事业管理局

    关于下属派驻乡镇事业单位情况的

    报告

    县编办:

    按照合编办„2012‟21号文件精神,对我局下属派驻乡镇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全面摸清当前实际情况,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情况报告如下:

    一、下属派驻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经县编委批准,设立了合江县农机推广站1个,(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编制28人(其中县局1人,派驻各乡镇27人),目前实有人员27人,(收编后调出1人)。

    (二)管理体制情况。按照合编办发[2008]34号文件要求,县农机推广站是县农机局的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县农机关键技术和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实行县乡(镇)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业务主管部门和服务地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

    (三)人员经费情况。合编办发[2008]34号文件明确要求,县农机推广站为农机局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确

    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人员经费均为全额拨款。

    (四)工作条件情况。县委、政府明确指出,将农机技术推广、农机技术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逐步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水平。目前,全县农机人员的办公设施设备由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能正常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机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推广人员属于退伍军人安置,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系统进行农机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有的专业不对口,专业技术人员少。另一方面人员年龄结构偏于老化,不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体制不协调。现行管理体制是县乡双重领导,以县主管部门为主。人员编制、工资在县上,工作地在乡镇,由于工作地和归属单位的分离,监管上有脱节情况,存在“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现象。

    (三)、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手段匮乏。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构的各项基础设施设备相当薄弱,没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办公条件和设施不齐备不完善,服务手段单一,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四)、专合组织和农机大户发展缓慢。作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农机专合组织和农机大户发展缓慢,不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

    (五)、经费保障不足。目前,我县农机推广体系人员已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和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但是与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在农机体系建设、办公设施改善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把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事业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机推广体系和队伍的稳定。二是增加各级政府对农机技术的扶持,制定激励政策,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使农机推广人员的收入与实际的工作成绩挂钩。三是建立基层农机推广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理念,加强农机手和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二是政府加大对实用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把人才培训纳入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培育大批农机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三)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拓宽农机推广服务范围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作用,针对我县农机作业相对薄弱的乡镇,要改单项技术推广为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同时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推广适合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从发展农机大户向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延伸。二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合组织和农机大户,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网络。三是加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机电提灌和节水灌溉示范片等示范基地,让示范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平台、农机推广的基地、机械化作业的样板、为民服务的窗口、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推动我县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事业单位 地区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