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时间:2019-04-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小松树说的话,风伯伯说的话。

    教学突破: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看图,朗读课文

    教师准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及帖图,课件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㈠ 复习导入,揭示目标(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出示图片:

    提问:它们是谁?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⒉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山上( )

    山下有( )。

    ⒊揭示本课目标。 ⒈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学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⒉填填说说。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⒊明确要求。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通过填填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㈡ 精读第二自然段(约 10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师: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⒉课件出示句子:“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提问: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⒊自由读,体会一下小松树说话时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⒋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词造句:

    很 很 ,“很远很远”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⒌“你呢?”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把小松树心中想说的话补充完整。

    ⒍课件演示小松树从山上下来,问:大松树真的长得比小松树矮吗?听了它的话,大松树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⒎指导感情朗读,表演。 ⒈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⒉自由朗读。例如: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太霸气了!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⒊“喂,朋友”,从这儿可以看出小松树骄傲,看不起大松树。

    ⒋例如:很高很高,很大很大句子:这座山很高很高。

    “很远很远”进一步说明了远。

    ⒌学生想象,例如:你有我长得高,有我看得远吗?

    ⒍大松树长得不矮,他想:

    小松树是小孩子不跟他说。

    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所以大松树没有吭声。

    ⒎练习朗读,同桌互演。 让学生先自学后教,以学定教。

    这是文中的重点句,出示句子后,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人物。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体会人

    物的心理。鼓励学生把想到的说出来。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敢想敢说。

    ㈢ 精读第三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⒉课件出示句子:“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联系上下文读,训练学生用“比”、“托”说话,体会“托”的意思

    ⒊指导朗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会有什么的动作、表情,加进动作、表情练读。出示图片,指名说。

    ⑵指名读。

    ⑶同桌互演(要求不看书) ⒈ 课件出示风伯伯的话: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自由练读。

    ⒉朗读句子,练习说话,体会到小松树比大松树矮得多,他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的功劳。

    ⒊自由练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的态度:

    ①摸着――-动作

    ②风伯伯称呼小松树孩子。

    ③风伯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⑵学生点评。

    ⑶互相练习。 多媒体演示,想象人物的心理。创设语言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朗读时加进动作,表情,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㈣ 讲读第四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怎样呢?

    ⒉想象说话: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

    ⒊课件出示图片,理解“惭愧”: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你会觉得怎么样?

    ⒋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 ⒈回答:小松树低下头。

    ⒉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⒊看课件,练习说话,逐步理解“惭愧”。

    ⒋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通过课件演示,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再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想象小松树当时的心情,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㈤ 拓展延伸,进行表演(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这时小松树会对风伯伯说些什么?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⒉提问:风伯伯和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

    ⒊指导角色表演。要求展开想象,加进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说的话和风伯伯、大松树对小松树说的话。

    ⒋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谁?为什么? ⒈回答:大松树哥哥,我错了,你长得比我高,看得比我远。

    大山爷爷,我错了,我不应该瞧不起大松树。

    ⒉回答:风伯伯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大松树说:“以后我们俩还是好朋友。”

    ⒊组内演练,再选表现好的几组上台表演。

    ⒋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

    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

    ㈥ 本课总结(约 1分钟):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㈦ 随堂练习设计(约 3分钟):

    1、根据课文填空:

    ⑴喂,朋友,你看我 哇!我能看到 的地方,   ?

    ⑵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 ,而是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 ,而是 。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比: 。

    ㈧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站得高

    看得远

    没有回答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六、教学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儿童喜爱的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贴图片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地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教学中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学生将小松树的傲气、大松树的大度、风伯伯的慈祥和宽容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在说的训练中,我安排了以下两方面训练:一、句式说话。利用“很 很 ,比,托”几个词培养学生说词说句的能力。二、想象性说话。本课我设计了以下说话:1、“你呢?”是什么意思?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3、他会对大松树、风伯伯各说什么?4、风伯伯和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4、你最喜欢故事中谁?通过这些有坡度的说话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扩散性思维,而且学生轻松地认识到做人要谦虚,不能盲目自满,看不起人。

    本文来源于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推荐访问:松树 教案 小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鼠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树音乐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