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教案反思 >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审查和督促约束机

    时间:2021-08-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5〕3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精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和督促约束机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和督促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直接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规范性文件公开制度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保障,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断加大规范性文件公开力度,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但规范性文件认定不清、“三统一”制度落实不到位、应当公开而未公开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和督促约束机制,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的认定标准、审查程序、标识要求、公开形式和监督方法,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规范性文件不公开、迟公开、公开不全等问题,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各地各部门要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度,抓紧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审查严格、程序规范、标识统一、督促有力的公开审查和督促约束机制,确保规范性文件全部公开、及时公开、充分公开。

    二、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开审查的各项要求

    (一)准确认定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并公开发布的公文。不包括行政机关内部执行的不涉及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内部管理规范、工作制度、请示报告、表彰奖惩、人事任免、工资福利等文件。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从制定主体、管理事项、公文种类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认定的具体标准,指定认定机构,建立认定机制,对每个文件先作出准确认定。

    (二)完善公开的审查程序。规范性文件是制定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重要依据,无制定权的机关不得制发规范性文件。各级政府要编制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未列入清单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强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执行。部门在起草本部门政策性文稿或者代拟政府政策性文稿内容成熟后,要按照保密审查程序进行保密审查,依法可以公开的,部门拟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起草处室提出“此件公开发布”意见,随文稿一并报本单位文秘部门继续履行制定程序。报请以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应当提出“此件公开发布”的明确建议并说明理由,报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履行报批程序。

    (三)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标识制度。规范性文件统一标识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便识别规范性文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制定机关信息公开机构快速识别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公开的最佳途径。制定机关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编号应当具有识别性。规范性文件可以使用统一发文字号或统一文种等方式进行发布。各地各部门要在2017年底前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制度。

    (四)严格公开的形式和时限。规范性文件应在印发后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但实施日期在20个工作日以内的,应在实施日期前向社会公开。政府网站是规范性文件公开的第一平台,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当在本级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各地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相对集中公开制度,在政府网站上开辟专栏集中统一公布。部门规范性文件要在部门网站上开辟专栏公布,政府部门没有网站的,应当在本级政府网站上设置部门规范性文件公开栏目,统一公开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新闻媒体是规范性文件公开的重要平台,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要在新闻媒体上及时公开,并做好解读工作。要发挥政府公报标准文本作用,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做到应登尽登,为公众查阅、司法审判等提供有效的标准文本。

    三、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公开的督促约束机制

    (一)明确公开责任。制定机关是规范性文件的公开主体,也是公开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将规范性文件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不断提升规范性文件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细化规范性文件认定机构、保密审查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对外发布机构的责任,做到每个环节都有责任单位,事事有人负责。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河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负责同志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优化衔接机制,从文件起草、规范性文件认定、保密审查、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审核到向社会公开发布,都要流程顺畅、时限明确。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对计划在新闻媒体上发布规范性文件的,要早告知、早协调。加强与同级党委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协作,做好规范性文件解读、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回应关切等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公开与备案的衔接,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规范性文件公开和备案信息系统,做到规范性文件公开和备案同步实施。

    (三)强化监督考核。加强日常监督,省法制办将会同省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将制定机关发文目录与公开的规范性文件目录进行比对,查看是否有应当公布而未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也可通过购买服务让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发现有规范性文件未予公布的,督促制定机关限时公布,并通报批评。将规范性文件公布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在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一定的分值,发现应当公布而未公布问题的,根据公布文件数量扣去相应分值。加大对规范性文件公开情况的考核力度,确保通过考核达到促进公开的目的。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2月7日

    (本文来源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精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我省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分级诊疗模式

    (一)推进基层首诊。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依据转诊预约情况,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70岁以上老年人、3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术后复诊患者、精神病患者、重大传染病以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居住地和医保统筹地分离的患者可就近选择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直接就诊。

    (二)规范双向转诊。明确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管理制度和转诊指导目录,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需转诊患者按照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有序转诊。医疗机构间建立双向转诊协议关系和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二级以上医院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条件的患者应当及时向下转诊。探索建立京津冀双向转诊机制,对确需出省救治的,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批准后,可就近选择京津地区救治。

    (三)落实急慢分治。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合理分流患者,实行急慢分治,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有效、合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确有需要的按规定有序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四)推进上下联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定位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兼并、托管、委托经营管理等模式,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农村地区试点推行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县乡人员、业务、财务实行“三统一”管理。

    二、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通过行政管理、财政投入、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等激励约束措施,控制三级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支持慢性病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专科医院、护理或康复机构。支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及薄弱地区的中医医院发展。有序发展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大力推进社会办医,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

    (二)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和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尽快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强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和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或签订协议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满足患者需求。提升乡镇卫生院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妇产科和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三)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一)进一步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合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引导慢性病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治疗。适当调整住院报销政策,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报销政策向基层就诊患者倾斜。向上转诊的患者实行累计起付线政策,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报销,向下转诊的住院患者不再另设基层住院起付线。积极探索和推进对未经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非急危重症患者,下调相应医保报销比例等办法。

    (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引导。根据价格总体水平调控情况,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在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基础上,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三)推进基层签约服务制度。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其中需医保基金支付的签约医生或签约医生团队应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签约医生或签约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四)建立慢性病分级诊治管理机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结核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管理需求,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专科)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由三级医院的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人员组成团队,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医保机构要合理确定基层门诊费用总额控制指标,支持慢性病患者的基层用药品种和诊疗项目,积极探索对慢性病实行按病种打包付费。慢性病患者可由签约医师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探索多种形式满足患者治疗用药需求。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分级诊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明确双向转诊制度,优化转诊流程。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的合理调整,督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人员编制。财政部门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发展改革、价格部门要完善医药价格政策,落实分级定价措施,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要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2015年唐山和邯郸两个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局部试点。2017年全省分级诊疗工作全面铺开。要加强宣传,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就近、优先选择具备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附件:

    1.河北省双向转诊暂行规定

    2.河北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0月30日

    附件1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河北省双向转诊暂行规定

    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有序就医,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制定本规定。

    一、合理划分诊疗范围

    各地卫生计生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和双向转诊标准,根据医疗机构间服务能力差异明确诊治范围。各医疗机构依据诊疗指南制定本机构疾病诊疗目录,经主管卫生计生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或提供超出诊疗科目、技术能力的医疗服务。

    (一)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服务,以及为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和老年病患者等提供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等条件相适应的治疗、康复、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和健康管理,老年人、残疾人康复护理服务等。

    (二)二级医院。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向上转诊和承接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专科服务,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恢复期、稳定期患者。主要包括: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较复杂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疑难复杂疾病患者的向上转诊服务,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术后恢复期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的诊疗、康复服务,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

    (三)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部分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主要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二级医院转诊的疑难复杂病例或因其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患者,疑难复杂疾病的专科医疗服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

    二、遵循转诊基本原则

    转诊时,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自主选择权,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就诊的原则进行转诊。超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或诊疗能力范围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双向转诊指南等综合考虑逐级转诊或越级转诊。常见病、多发病、各种急慢性病缓解期、各类手术后病情稳定的以及各种疾病晚期仅需保守或临终关怀的病例,转往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

    (一)向上转诊指征。

    1.临床急危重症,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明确诊断或处置的病例; 6.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转入专业性防治机构治疗的病例。

    (二)向下转诊指征。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

    3.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病病例;

    5.精神疾病病情稳定可在社区进行恢复性治疗的患者; 6.可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三、规范双向转诊程序

    医疗机构间转诊通道要顺畅,流程手续要简便易行,尽可能简化转诊程序,减少转诊环节,缩短等候时间,方便患者转诊。必要时医护人员应护送患者转诊,确保患者安全转诊和病情交接。

    (一)双向转诊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顺序逐级进行。急危重症、疑难复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杂病例可直接转三级医院就诊,不得因转诊延误患者治疗。医疗联合体内部各医疗机构之间优先转诊。

    (二)基层医疗机构需要转诊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由签约医师或主诊医师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并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二级以上医院需向上转诊患者的,转诊管理部门及时联系协调相应医院转诊,《双向转诊上转单》须由相应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字。

    (三)向上转诊患者坚持转诊预约优先。对持《双向转诊上转单》的患者,转入医院在转诊管理部门进行转诊登记后优先安排专科门诊,并优先安排检查、住院等诊疗服务。

    (四)二级以上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向下转诊条件的患者,经相应临床科室负责人诊查并征求患者同意,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并提供转诊后治疗方案,由医院转诊管理部门联系下级医疗机构落实相关转诊事项。

    四、完善转诊保障措施

    (一)畅通转诊渠道。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尊重当地患者就医习惯和就近便捷的原则,选择多家定点转诊医疗机构,签署转诊服务协议并报医保部门备案。要设置或指定管理部门、人员负责转诊服务,建立转诊绿色通道,提供预约转诊、病案交接和协调医保经办机构等服务。对向上转诊患者要坚持转诊预约优先,简化相关手续,及时优先安排就诊;对向下转诊患者上级医院要明确接续治疗、康复治疗和护理方案并定期随诊指导。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管理,做好双向转诊的指导和协调,确保转诊流程运行流畅。

    (二)加强上下联动。鼓励各地探索以三级医院为龙头,按照就近方便、双方自愿的原则,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利益关系较为紧密的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签定“双向转诊协议”。上下级医疗机构要加强交流沟通,上级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和有转诊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巡诊指导。医联体内各级机构细化诊疗科目,落实转诊具体病种,经授权成员单位可开具上级医院预约检查和住院治疗。

    (三)完善保障措施。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快建设区域统一的双向转诊平台,逐步实行网上预约转诊、病案传送,并与医保经办机构信息网络互连互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各级医疗机构要完善内部流程、管理制度,对双向转诊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建立考核及奖惩机制,对双向转诊工作定期评估、考核,规范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各医保经办部门要严格按照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相关要求,对双向转诊的患者,积极做好费用报销政策的衔接工作。

    (四)严格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建立完善分级诊疗考核制度,将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情况和基层首诊率、平均住院日、转诊率、县域就诊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对医疗机构的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医院评审评价、负责人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质量监管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双向转诊,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附件2

    河北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二、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四、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五、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六、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

    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由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八、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

    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九、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比例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来源: http://www.daodoc.com/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daodoc.com

    大的社会凝练在这文字里。

    作者想的东西和我们完全不同啊。

    推荐访问:河北省 督促 规范性文件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