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教案反思 > 正文

    《吆喝》教学设计5|吆喝教学设计

    时间:2019-02-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材分析】

    《吆喝》一文介绍了老北京城街头商贩的吆喝声,那看似平凡、简单,不为人所关注,甚至厌恶的吆喝声,对作者来说,却大有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体味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同时,在老北京城,各种吆喝声随处可见,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条理清晰,杂而不乱,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手法,以及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但是,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某种“吆喝”。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感受、热爱“吆喝”这门艺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培养调查能力、收集整理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上集市调查、收集、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行动法、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文化遗产工作做一点贡献。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3、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书面描述归类和评论。

    教师:

    1、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2、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一周的搜集都搜集到哪些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呢?请做简单的描述和评论。(教师播放录音、录像)。吆喝声于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今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从作者缓缓的追忆中体味愉悦和怀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二、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三、学生默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很多吆喝声,与同学的介绍相比,课文的内容似乎更为丰富、复杂。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楚、杂而不乱的?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明确:吆喝声首先是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其次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介绍。

    追问: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朗读相关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卖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2、课文思路清晰,这要归功于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请找出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并谈谈其作用。

    ⑴“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⑵“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⑶“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⑷“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3、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4、按课文思路分段,概括各部分内容。(见板书设计)

    四、品味语言

    1、试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甲)只要兜里还有钱,一听到卖烤白薯的声音,就买一块。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来吃。

    (乙)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呀真热乎”,就非买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明确:(乙)对吆喝的描写,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读者从这门“戏剧性”的艺术中,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走进富有京城特色民俗风情的世界。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学生自选例子品析)

    五、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工作做点贡献。

    六、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道风景──吆喝,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板书设计】

    (1~3)引出话题(乐器表演

    声乐表演)

    (5~9)从早到晚

    吆喝

    (4)

    介绍吆喝声

    (10)一年四季

    (11~14)对吆喝声进行评价品析

    推荐访问:吆喝 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5 吆喝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吆喝的教学设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