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孤独人是幸福

    时间:2021-09-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孤独的人是幸福的

    加缪、萨特,他们自己不是局外人。他们是非常执着的功利主义者。他们故作冷漠。一个执着的人,描写冷漠,一个非常有所谓的人,表现无所谓,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虚伪。

    现代人不是从前的人的子孙。现代人,自己的事情也不肯管,是一种异化,又太自私,更是一种异化。

    我想,凡能搞起主义运动的,大致是二流角色。走兽飞禽中,可以找到例证:鹰、虎、狮,都是孤独的、不合群的,牛、马、羊、蚁,一大群,还哇哇叫。最合群是蛆虫。

    所以文学的黄金时代,是十九世纪。那时的大作家都不合群,那时没有作家协会。十九世纪是个光荣的世纪。

    德·波伏娃有一句话,我欣赏:“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变成的。”好在她是用文学的讲法。文学的讲法,意思可以有多层,不宜强作解释,我曾经说过,世上有三种(至少三种)东西是男人做出来的:一,金鱼。二,菊花。三,女人。

    我们讲的是文学史。谈存在主义,我着重谈它的文学。这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三方面:

    明显的哲理性。

    一,哲学会过去,文学可以长在。宗教可以变化,庙宇留了下来。孔孟、老庄、荀子、墨子、司马迁,他们的哲学思想,留下纯粹的文学。司马迁是个史家,我看是文学天才。世上什么最伟大,艺术最伟大,可是艺术一直被弄成小丫头。过去,再伟大的艺术家都自卑,直到贝多芬,才自觉地说:“艺术家高于帝王。”

    这种人真是痛快!说出来了。歌德也不敢,给拿破仑叫去,丢脸。尼采,又一个提出艺术高于一切。

    我想,一本书如果能三次震动我,我就爱他一辈子。

    二,存在主义还有第二特征,是把人物放在特定境遇中(所谓境遇剧),让环境支配人的行动,人再选择行动,造成本质——其实传统戏剧也是这样的。

    人是不可能被了解的。父亲、妻儿,你真的了解吗?你才不了解呢。

    爱情,是一种错觉,怀抱中的人,你真的占有了?了解了?连体人最可怜,最可怕,比残疾人还可怜。一个人要喝酒,另一个人醉了;一个要睡觉,另一个要唱歌……

    所以,人,个别的人,是美丽的,幸福的——说得好听是孤独——其实就是个别。

    艺术家要“迷人”,研究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拼命研究人。

    人变怪了,是人性,一上来就怪,不稀奇。我来写,会死守一个人的平凡。他怪了,我不会开心,我觉得他还是平凡。一个年轻时代老跟我谈尼采的老朋友,晚年对我说:我嘛,也算文艺十七级干部呀!

    尼采成了文艺十七级干部?!怪吗?因为他平凡。

    西方人生活也很平凡。相对来说,中国人的心理,许多胡同,许多弄堂,中国作家还没去走呢。

    写长篇小说,要守住——写普通人,写小人物。战略上讲,写小人物比写怪人高一筹。他们找到怪人来写,以为找到出路。他们写畸零人、怪人,我写正常人。英雄、美人、爱情,我不写。

    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也影响黑色幽默。近代,弄来弄去脱不开这几个思想家——思想家在那里想,影响整个世界。

    都说荷马,却没几个人读过《奥德赛》。写性心理,也不一定读过弗洛伊德。

    写黑暗面,写人性,我以为是作家的天职——索尔仁尼琴,我还是尊敬他。他的世界观、艺术观,简单了些,但他的控诉文学是伟大的道义。

    《军规》无疑是本好书。好在哪里?既是超现实主义,又是现实主义,很饱满。缺点呢,黑色幽默的通病——为了讽刺,把事物夸大扭曲到离谱,流于荒诞,深度失去了。这深度,我的意思是事理、含意、人性的深度。

    艺术不可以全然荒诞的。荒诞解构了真实性,缺乏真实感——尤其是小说——艺术就没有味道了。人很可怜,人的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度,就知道绝对真实是没有的,不可能的。但这样子活着就没意思了,于是人执着于相对的真实,活下去,使生活稍微有点意思。

    怎么说呢?比喻:人生如梦,不真实。但人生比梦真实一些,所以人生还值得活下去。梦中情人,还是不如真情人,我要见那个真情人。我爱的是人生,不是梦。

    人请你吃饭,一个约会地点在中国街某饭店,一个地点在梦中,你到哪里?我在梦中总是窝囊的。(在黑板上写“窝囊”,一边写一边说:“窝囊二字,很窝囊。”)

    不要放弃真实。这点仅有的真实没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智慧,道德,战战兢兢活在这一点点真实中,我们靠这点仅有的真实活下去。

    荒诞派要毁掉这仅有的真实。

    对真实的这些议论,是大题小作。怎么大题小作呢?有两种做法:整个现代艺术、现代哲学,都是在毁掉相对的真实。其次,人类精神在毁掉相对真实后,无以为生。

    假如有个魔法师可以让你每天做美梦,可是你的生活照旧很平凡——你一定选择生活。

    宗教把绝对的生活归于神。古代人信神,就活得心安理得,觉得有了绝对真实,相信人死了就是回到上帝那里支离——所以古代的生活很好哎!

    后来,是哲学、科学,拆了宗教的台,哲学成了控告宗教的原告,科学在旁边做证人。艺术,做了无神论的最高榜样,不仅否认神,还取代了神,不仅取消了神的诺言,还自己创造诺言,立即在现世兑现。

    上帝一死,人的道德依据、心理依据,统统死了。十九世纪,上帝死,二十世纪,人死,这就是二十世纪的景观,也可说是最后的景观。

    人类开始胡作非为。

    各路文学,都在反传统,反托尔斯泰,反巴尔扎克。大规模自杀。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没有真理。

    二,相对真实。

    三,任何事物有个限度,可以称之为机械强度、物理强度。

    你们会问:那么你靠什么活呢?很简单,我安于相对真实。有神论、无神论,是玩玩的。从前爱过一个人,知道忠实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只吃苹果,不吃别的果子——否则也不知道苹果的滋味——忠实是不可能的。忠实是乏味。

    客观不干扰你,主观上,两个人相爱,好了吗?不,两个人都老了——这就是真实。

    我面对这真实,怎么取得相对真实?从前,我爱过她,她也爱过我,心理有感应,肉体有欢乐,这就是了,这就好了。这就是相对真实。

    情人化仇人,容易。情人化朋友,很难。

    要相信相对真实。夫妻的意思,就是凭道义、义务,共同生活,要守约,不能去要求爱情。爱情,是青春、美貌、神秘。夫妻呢,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爱情,是性为基点,化出种种非性的幻想和神话——归结还是性。都说性征是性器,其实第一性器是脸。真不好意思,人类每天顶着性征走来走去。

    毛发、皮肤等等,都是性征。可见造物主用意之淫。

    爱情好在是性的起点,把什么美德啊,智慧啊,激发起来。真的爱,到关键时刻会牺牲自己。

    追求绝对真实的人,不能享受相对真实。意思是说,他什么都享受不到

    孤独的人,孤独的心

    总觉得午夜仍在听收音机的人是孤独的。夜深了,而这些人的灵魂却是清醒的。他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灵魂深处的那份漂泊无依,那份孤独。

    曾有人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我觉得孤独的人是可悲的。孤独的人有着孤独的灵魂。

    他们带着孤独的灵魂穿梭与都市之中,清醒在午夜时分。

    他们为什么孤独?他们又是否曾感到过寂寞呢?或者他们天生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感觉,喜欢那种在黑暗角落的感觉,喜欢独行在夜都市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敏感的家伙,不愿与人纠缠,更害怕受到任何的伤害,只有孤独才能保护他们脆弱的灵魂;或者他们曾受到过伤害,所以开始失望,不再信任人和事;或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喜欢轻轻地打开收音机,聆听电波那头的声音。听那些有着淡淡哀愁的音乐,听那些直指人心的情感故事。有时觉得感到,有时觉得心里有着阵阵的痛。白日里是非常忌讳流泪的,但是这样的夜是真的希望能够心痛到流泪。

    原来外表的坚强只是为了保护那脆弱的内心。能够独处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把独处当做了一种习惯却未必是件好事。

    离群太久了,你会觉得其实一个人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的,甚至可以说得到了一份自由。你不必为了别人而放弃什么。你会从容地做着很多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例如,望着天空发半天的呆,突然笑出声音,经常在纸上写一些别人无法看懂的东西……

    渐渐地发现自己越走越远了,想要回到原地,但是……

    孤独的时间长了,也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群中了。习惯孤独,喜欢孤独,爱上孤独,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当孤独成为一中习惯,当生活再也少不了孤独,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所以,最终还是喜欢与孤独为伍。

    掩饰不住的才气。

    非常耐读的不错的文章!

    推荐访问:人是 孤独 幸福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