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乡村,那远逝吆喝

    时间:2021-08-2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乡村,那远逝的吆喝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经历一场撕心裂肺的社会变革阵痛,一个又一个村落消亡、没落,而留存在记忆深处的乡村印象,最是那农闲时节,手艺匠人蹿乡串村讨生活的吆喝。

    很久很久以前,乡村人贫穷困苦却真情流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家家户户习惯了倾听和等候,从村头村尾传来由各种各样的匠人口中喷发出来,那种亲切中蕴含苦中作乐滋味的吆喝。

    那个年月,乡村有乡村的幽默,乡里人有乡里人的快乐。

    首章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伴随两块铁片敲击声,村子里便响起冲天吆喝。

    弹棉花喽……旧棉花、新棉花,烂棉袄破棉裤旧被子,有要弹的不咯……一床被子一块钱,可赊可欠,不暖和不要钱。嫁女娶媳妇儿,五床六床不多,八床十床不少。

    从年头到年尾都戴着一顶早已分不清颜色还布满了棉花绒毛的帽子,身背一张约两人长短的木制弹弓,上面吊着二只木锤子直悠晃,村里人一看就分晓。还别说,弹花匠最会吆喝。

    有生意了,从主家借来四条高凳,铺两张门板,木锤敲击弓弦,嘭嘭的旋律中,村里人躲得远远的,只有纷纷扬扬的棉絮碎屑在空中跳舞。

    二章

    剃头匠来了,不管熟李生张,无分聚居独户,老远就能听到那抑扬顿挫的吆喝。

    不要问价,约定俗成几年不变,细伢子五分,学生一毛,大人的不一样,剪分头两毛,刮光头一毛,理平头一毛五。

    找一光线明亮背风处,师傅掀工具箱,摊开推子剪刀剃刀四五样,挂出那条油光发腻的荡刀布,生意马上开张。

    可以包年也可零剪。你说什么?哦,是的,秃子不要钱。师傅的回答一本正经。

    哈哈……秃子还要剃头,旁观的大人大笑不止,细伢子更是乐了个疯癫。

    三章

    在所有匠人中,织补匠最爱吆喝。

    补锅,补鞋,补伞,补碗,织垫子修垫子……乡村人家要织补什么就有织补什么的匠人,这班还没走,那班又已进村,似乎是在比试谁的嗓门更宏亮。

    烂盆子、破盅子、碎罐子,有要补的不……乡村人来钱不易,一分钱总是想法要掰成二分三分用,碗破了缺了,得补;铁锅薄了漏了,也得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能自己动手不请人,不能自修的少花钱请人补。

    那个年月,要修补的以几块钱一双的胶鞋、塑料凉鞋为主,套鞋都不多,几十块的皮鞋更是少见。

    补鞋匠来了,最高兴的是村里半大不小的孩子,花一毛两毛从师傅手中买橡皮筋。干什么?做弹弓。有了弹弓,就能打小鸟,捉麻雀。

    四章

    收废品,收废品,烂铜烂铁烂锅子,废书废纸废塑料,旧衣旧裤旧棉花,收废品喽……一口气念下去不间断。精畅神足,收废旧物品的荒货佬最能吆喝。

    还有那做小卖买的货郎担,吆喝也是顺溜溜:大针小针,彩色团线,花布市布,油盐酱醋合合油,糖果饼干雪花膏,快来买呵……

    这两种吆喝声,既是婆婆老老、少女妇人的最爱,能换东换西,尽心选择,愉悦欢乐,更是孩子们的期盼,心里痒痒的,想方设法要从大人的口袋中掏零食。

    当然,还有一些匠人如裁逢、木匠、砌匠、蔑匠,从不走村进户,而需要恭请预约;更自在的要数铁匠,在自家屋里建座火炉,支个铁砧,买回来一烧就直冒浓烟的焦炭,坐等上门生意,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替代了吆喝。

    终章

    “古哉古,今亦古,无古无今,无今无古。慎哉,今亦古而后之师矣。”

    今日的乡村,没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却欠缺了一份自然意境的纯真质朴,唯有麻将声声,再也听不到村头寨尾那种让人熟悉而又令人兴奋期盼的吆喝。

    没有了吆喝的乡村,单调,苍白,平淡,寂寞,少了一些强劲活力,少了一些盎然生机。

    令人难已忘怀的乡村吆喝,那是一曲古老而苍凉的民族音乐。

    终于看到好的文章了!

    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以心的纬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足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以此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个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随易安的足迹,追随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随那个才情可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随那个终日凝望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随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溢的庭院,探头看见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她来了,踩着小碎步,拈着香汗巾,顾盼生姿,眉宇间自然有一种风采。她看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宅门角外的背影,目送这位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抬头望天高云淡处,雁过无痕。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她是易安。此时的她又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桨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我远眺,藕荷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望、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她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何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旷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处,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寂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的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此时,我徜徉在哀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奈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哎,我能拂去匍匐枝干上的落叶,佛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塑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上刻下的印记啊。

    心中的易安渐行渐远,曼妙红颜的身姿消失在宋词里,无法挽留,聊做此篇,以纪念我心中的女词人-李易安,纪念远逝的词魂。

    作者太棒了!

    推荐访问:吆喝 乡村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