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书笔记 > 正文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1-08-2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本三篇

    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本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本一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本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壁”等生字,了解作者简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传情达意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谈话导入,畅谈旅游经历,进而引出《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那

    1、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

    2、解题

    题: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歌。

    3、教师范读,纠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4、教师带领学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1)“横”是什么意思?各不一样是什么意思?

    (2)谁能用自我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景哲。

    (3)“岭”和“峰”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图片)

    (4)在前两句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5)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组合作讨论)

    (1)学生汇报“识”、“缘”,教师补充“真面目”。

    (2)学生汇报诗意。

    (3)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学习后两句的感受。

    (4)全班同学带着感情,齐读整首诗。

    5、总结

    汇报本节课收获,能够是手法上,能够是情感上的,能够是资料上的。

    6、布置作业

    写一写四季的庐山、早晚的庐山、晴雨的庐山。

    7、板书设计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范本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资料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资料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并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贴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我谈谈对庐山都明白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此刻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教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齐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经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能够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此刻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能够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明白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一样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明白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当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一样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此刻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能够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能够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教师那里还有几首描述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10、古诗虽然学完了,可是教师期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收集、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诗。

    教学反思: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缘”字。2、背诵《题西林壁》。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资料、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景,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能够参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诗题(结合注释)二、知作者(包括必须程度的写诗背景);三、理诗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来理解这首诗歌);四、明诗理(结合说实际和上学期课文《画杨桃》理解,感悟道理: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

    拓展阅读:课文赏析

    此诗描述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供给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必须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贴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所以,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齐,互为因果,诗的形象所以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构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古诗《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

    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

    1 / 7 ——《题西林壁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

    2 / 7 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3 / 7

    不同。

    4 / 7

    5 / 7

    6 / 7

    7 / 7

    非凡!

    真心觉得很不错!

    推荐访问:西林 古诗 教学设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