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2023《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简介  《归园田居·其三》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全文完整)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简介

      《归园田居·其三》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翻译/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违背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赏析/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阅读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荷锄] 扛着锄头。荷:扛着。

      [草木张] 草木丛生。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非常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归园田居(其三)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非常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非常*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非常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淡,但这种*淡正好映射一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非常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 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非常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六十岁左右去世,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征士”。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陽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 ;在*诗人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2)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简介

      《归园田居·其三》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翻译/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违背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赏析/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3)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注释:

      南山:指庐山。稀:稀少。兴: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狭: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沾:(露水)打湿。足:值得。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4)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 晋朝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园田居·其三》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 稀少。

      兴: 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 狭窄。

      草木长:草木生长得茂盛。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足: 值得。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违背。

      《归园田居·其三》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归园田居·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5)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0篇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

      校内优质课比赛。高一语文组决定每人上一堂课,选出前两名参加年级间的比赛。能拿到什么样的名次,我不清楚,只能尽力而为。

      每次备课,我都要查阅大量资料,一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二来通过细读文本来激发思维,设计教学。正因为此,我的公开课一般会显得旁征博引,有一定深度。

      不足之处:

      1、课前准备不到位。虽然和音乐等资料是打包放到优盘里的,但是10班电脑有毒,导致ppt里的音乐不能如约播放(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以两次播放音乐,都需要在屏幕上切换PPT和音乐,有碍观瞻。课前音乐调试没做好,音量过大,导致后面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时候,学生的声音听不清。不知道是不是模板原因,到了新的电脑上,模板自带的文本框显示出来了,很难看。

      2、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衔接有阻塞感。这节课教学设计有复习导入——意读——研读——美读。研读部分是课堂主体,由从何归、为何归、归向哪组成,这三部分之间我都是用学生的`阅读困惑引入,但是这几部分之间是否可以衔接得更婉转?特别是对“虚室”的解读。在“羁鸟”“池鱼”之后,怎么突然转到“虚室”呢?

      3、过于关注教学语言,导致课堂发挥很受影响。很早就注意到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上次去九中听《项脊轩志》,特别钦佩宋玉荣老师的教学语言,干净凝练,有启发性。于是课前写好了背景相关,总结部分的内容,可是不管脱稿还是不脱稿,事先写好的东西必然不能完全适应课堂,那么或读或背出来,必然达不到与学生相融合的效果。顾此失彼,过犹不及了。太关注自己的教学环节展示了,而忽视了学生。其实,*日的课堂我应该是比较善于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实际生活传递给学生的。

      4、诗情画意和理性解读如何统一,这是我上完这堂课后的另一个思考。我本是不太能欣赏诗歌——虽然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驾驭古诗文的——但经过跟董主任的沟通,发现爱读诗和不爱读诗在教学生还是有差别的。虽然我能理解诗中情意,但如何用诗的方式传递(更好的效果,应该是“感染”)给学生?相对而言,我喜欢挖掘文本深处的内涵,这属于理性的思考。诗情呢?诗情本来就是很难意会言传的东西,教授《归园田居》(其一)让我感受尤其深刻。董流主任命题之初认为《归》要比《短歌行》好上,我的看法相反。太淡的诗情,怎么让学生感悟到?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好难。我应该读一读诗歌了,三十岁了才开始读诗,不管怎么说,有这种觉悟也算是进步吧。

      5、杨老师说这堂课重难点不是很突出,虽然他也给了我最高分。我想如果在鉴赏中间八句田园风光白描句时,有个关乎这部分作用的总结,可能会更突出些。

      怎样把诗歌上出诗味,怎样在内固守内容、语言的规范性而在外将之行云流水地发挥出来,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

      拿到这个课题我就有点怵,虽然上过好几遍,但对陶渊明的诗歌一直缺乏自己深刻的感悟。既然是公开课,肯定不想走寻常路,这不寻常从哪里来?要从自己独特的感悟中来。包括上一次的公开课《鸿门宴》,在职称面试中,刚好抽中这一课,我能感觉出评委对我的教学设计挺满意。市教研室主任陈明洁问我的答辩问题就是:你不是从项羽角度,而是从他周边人的角度来解读项羽?——恩,是的。

      优点:

      1、做的不错。选模板的时候,我的条件是一*风、二简洁大气、三只有黑白两色、四画面留白要多。文字部分或是我的所思所感,或是学生作品;配乐《半壶纱》和《山水之间》,前者是前段时间发现的充满禅意的隐逸之歌,后者是受《清明雨上》影响而在许嵩《走,吃茶去》专辑中选出的。应该算是比较应景的。后者渲染创设情境,前者在读学生习作时做背景音乐。就一般技术来说(太高达上的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实现),我对还是比较挑剔的。

      2、充分利用学生课前预习成果。课堂主问题都是学生的阅读困惑。事前布置预习,写出阅读困惑,再将之筛选组合排序,构成我课堂的主线。环节之一的学生改写,也算是课堂的一大亮点。10班学生的创作能力真是不容小觑,所选的陶徐伟和杨雪月的习作,前者安闲中有顽皮,充满生活乐趣;后者悠然中充满诗意。这样的改写让陶渊明的诗歌离我们更近,这些改写本身就说明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3、课堂生成好地出乎意料。在小组讨论汇报成果环节,对于“依依”是否能换成“袅袅”时,苏晓研的回答是“不能,因为“依依”是*声,对应“暧暧”的仄声;而“袅袅”也是仄声。”竟然懂得用音韵学知识回答这样的换字问题!在回答为什么写鸡犬这样十分常见的家禽时,李沐阳说“一来这是农家常见的动物,更能体现田园生活的意趣;二来鸡犬还有其他意义,《老子》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以,鸡犬相闻还可以代指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的世界,说明陶渊明眼中的农家生活很惬意。”太妙了!备课时,我曾犹豫要不要拓展到《老子》,担心有掉书袋之嫌便作罢,可是李沐阳所在小组竟然能想到这一层,真真出乎我的意料,评委们听到这两处,不住地点头赞叹!

      4、适时加入我的阅读感受。比如讲到“樊笼”“尘网”,令人想到莫言《蛙》中的句子。比如总结时想到左拉《猫的天堂》关乎“天堂”的定义,与陶渊明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我想,如果把猫的天堂和陶渊明的选择打在PPT上,对比效果是否会更鲜明。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2

      作为语文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其实要让学生今后能在他的人生路途中能够使用的一门学科。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一套教材似乎就是学生们整个的语文世界。我们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进去两本语文教材,学生们每天在字、词、句、段中打转,背诵、记忆,他们早已习惯呆在这种单调、无趣的语文世界里了,这和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有关。当今,我们的教育目标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我们老师基本上不讲。难道学生们语文试卷上的高分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优质教育”呢?除了教材,语文课堂上就没有其它内容可讲了吗?把一篇课文“肢解”式的讲解,这就是语文课堂吗?只注重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就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吗?学生完成了试卷上的题目,取得了让他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成绩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吗?也许如此深远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比如今后的生活态度。

      在面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的时候,我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

      先说第一个目标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所以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重点要说第二个教学目标,解读陶渊明的思想。诗歌其实分为“归园”和“田居”两个部分。“归园”部分就是在突出陶渊明厌弃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从而田居生活就更能把握作者的深层思想。“田居”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抓住两个词“暧暧”和“依依”。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将最朴实最自然地田园生活梦境化,诗意化。普通景在作者的眼中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作者陶渊明是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他不是一个浑身静穆的山野闲人,而是一个在心底里关心时政的、忧愤而痛苦的、不为时人所知所赏识的、用诗歌表达思考的严肃的思想家。他的思考是诗意的思考,他的情感表达是诗意的表达,他的人生是失意的,但他的生存态度、他的思考和表达,则都是诗意的,尽管这仅仅是一种忧愤、痛苦和寂寞的诗意,如今其诗意中的这种淡泊因素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可以说,这是他千百载之后得以持续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文上到这里,就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我选择让学生思考今后打算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态度为了诗意的生活,这个话题会让还在校园中的学生一时之间很难有所感触,我在此时补充了相关的信息如,当内心在都市的喧嚣里越来越浮躁,当心灵在职场倾轧之下挣扎得越来越疲累,当身影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熏风里离大自然越来越疏远时,不要忘记最本真的自己,要让自己学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会诗意的生活,我们躯体身体不必想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但是内心一定要懂得如何确定什么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生活,不要为了追逐名利把快乐的自己,诗意的生活忘记。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3

      《归园田居(其一)》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诗歌,也是陶渊明关于归隐田园生活五首诗歌的第一首,对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高一的学生对于陶渊明已经很熟悉了,初中的时候学习过《桃花源记》、《饮酒(其五)》等等,所以对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思想以及诗歌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

      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设置为:多梯度诵读诗歌、赏析景色描写的诗句、感受陶渊明精神光辉这三个方面。整节课主要围绕诗眼“归”字展开,主要分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四个方面,其中“从何而归”、“归后如何”比较简单,“为何而归”中加入对陶渊明时隐时仕的探讨,“归向何处”中主要赏析田园风光的描绘。

      在第一次备完课并且试讲以后,组长王老师悉心为我指点,因为这一首诗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所以整堂课比较*,没有突出重点。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田园风光的鉴赏上,在这部分最后可以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或者加上方法指导。对于学生读的方面要充分,在听示范读的时候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划分节奏、体会情感。最后一个问题我设置的是“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做?他给了你什么启示?”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教学提倡情景式教学,于是这个问题换成了“如果你是陶渊明,现在又有一个出仕机会,你还会再去做官吗?”

      经过磨课、修改过后,就到了公开课了,公开课上基本按照我设计的流程走,还算顺畅,但是讲完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语言需要斟酌锤炼。语言所传达出来的魅力对于一堂课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语文课。特别是对于本节课,一节诗歌鉴赏课而言,更是需要优美流畅、打动人心的语言。但是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语言显得有些*淡和随意,没有展现出语文课的精彩之处,没有很好地用语言感染学生。所以,语言还需要好好锤炼和打磨。

      第二,重点把握不太准确。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上,并总结归纳了赏析景物描写的角度。但是总结景物描写角度放在这节课来讲并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讲不透的现象。这类方法总结其实放在散文中更佳,更容易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掌握。其实学生初中就学习过陶渊明的诗歌,那本节课就要让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首诗其实很简单,如果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及地位有深刻的了解,这首诗自然是不讲自懂了。分析诗歌紧扣文本,《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归园系列的第一首,陶渊明此时究竟有没有想明白?有没有彻底放下?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还没有的,只是后来田园的.生活让他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最终彻底做到超脱。那学习这首诗,就可以和同系列的几首进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感情。

      第三,读没有体现梯度性。在诵读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齐读,读完纠正字音。然后播放示范朗读视频,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节奏和情感。最后再挑一个同学起来试着读读。被我选中的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读的感情很充沛。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几遍诵读并没有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梯度性。诵读对于一首诗歌来说十分重要,要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练。对于让学生充分朗读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4

      《归园田居(其一)》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诗歌,也是陶渊明关于归隐田园生活五首诗歌的第一首,对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高一的学生对于陶渊明已经很熟悉了,初中的时候学习过《桃花源记》、《饮酒(其五)》等等,所以对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思想以及诗歌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

      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设置为:多梯度诵读诗歌、赏析景色描写的诗句、感受陶渊明精神光辉这三个方面。整节课主要围绕诗眼“归”字展开,主要分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四个方面,其中“从何而归”、“归后如何”比较简单,“为何而归”中加入对陶渊明时隐时仕的探讨,“归向何处”中主要赏析田园风光的描绘。

      在第一次备完课并且试讲以后,组长王老师悉心为我指点,因为这一首诗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所以整堂课比较*,没有突出重点。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田园风光的鉴赏上,在这部分最后可以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或者加上方法指导。对于学生读的方面要充分,在听示范读的时候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划分节奏、体会情感。最后一个问题我设置的是“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做?他给了你什么启示?”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教学提倡情景式教学,于是这个问题换成了“如果你是陶渊明,现在又有一个出仕机会,你还会再去做官吗?”

      经过磨课、修改过后,就到了公开课了,公开课上基本按照我设计的流程走,还算顺畅,但是讲完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语言需要斟酌锤炼。语言所传达出来的魅力对于一堂课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语文课。特别是对于本节课,一节诗歌鉴赏课而言,更是需要优美流畅、打动人心的语言。但是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语言显得有些*淡和随意,没有展现出语文课的精彩之处,没有很好地用语言感染学生。所以,语言还需要好好锤炼和打磨。

      第二,重点把握不太准确。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上,并总结归纳了赏析景物描写的角度。但是总结景物描写角度放在这节课来讲并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讲不透的现象。这类方法总结其实放在散文中更佳,更容易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掌握。其实学生初中就学习过陶渊明的诗歌,那本节课就要让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首诗其实很简单,如果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及地位有深刻的了解,这首诗自然是不讲自懂了。分析诗歌紧扣文本,《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归园系列的第一首,陶渊明此时究竟有没有想明白?有没有彻底放下?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还没有的,只是后来田园的生活让他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最终彻底做到超脱。那学习这首诗,就可以和同系列的几首进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感情。

      第三,读没有体现梯度性。在诵读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齐读,读完纠正字音。然后播放示范朗读视频,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节奏和情感。最后再挑一个同学起来试着读读。被我选中的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读的感情很充沛。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几遍诵读并没有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梯度性。诵读对于一首诗歌来说十分重要,要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练。对于让学生充分朗读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5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衣沾不足惜” 这句话看似*淡,但这种*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全诗叙写真实,发自肺腑,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对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有效课堂的一次尝试和实践。教学设计的理念是以课文《归园田居》(其五)为依托,引入了《五柳先生传》的片段和《饮酒》(其五)的赏析,使整节课形成一个由文到诗,到人,再回到诗的回环,使学生对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初步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受到诗人的高洁品质和人格的感染,实现对教材的拔高处理,增加初中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保证?这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1、撷取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的三句富有特色的话:“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来请学生们猜猜“此乃何许人也?”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诗人形象的兴趣,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课堂应该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另一方面《五柳先生传》里的这三句话与执教的诗《归园田居》(其五)对形成陶渊明这位诗人的立体形象有相互映衬的作用,即《五柳先生传》片段引入是对执教文本的一点有益的补充。

      2、三步读诗法指导学生由浅到深、层层深入地朗读诗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读诗、直接触摸文本的*台,用通过声音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而且一步一步指导提高。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7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8

      【教学实例】

      某次,与高二的学生一起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在组织学生讨论了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之后,我让学生质疑。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就这首诗的句子含义和其他内容提出疑难问题。但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学生发言,我以为学生可能都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可提了。

      正准备进入下个教学环节时,有个男生却主动站了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赞成陶渊明那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和做法。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话刚一说完,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窃窃私议。而我听后,却是一阵惊喜:

      一喜学生能主动发言并且提出如此大胆的观点,表明这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自己深刻的感悟,他不惧怕名人,敢于批评名人,这种思想和精神正是我们目前的教学所提倡的;

      二喜这位学生提出的这个观点很有深入探讨的价值,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在上课时,我原只打算指导学生正面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正面评价陶渊明其人,并不想深入探讨陶渊明的为人处世问题,但学生的发言突破了我的预设,我不得不顺着学生的发言来展开课堂学习。于是我急问:为什么?这位学生回答说:因为他有做官的才能,却辞官不做。

      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那国家谁来管理?那不乱套了吗?好,有见解。大家掌声鼓励!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我边对这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边抓住如何结合课文的学习来评价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这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引导:这个同学的观点说得好,它涉及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的问题。这位同学不是只满足于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够透过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这首诗的阅读有较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就是阅读理解深刻的表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大家对这个同学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请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个性积极发言。

      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做了发言。有的同学说:我不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做不做官是每个人的自由。我有才能,但我不一定要做官;我不愿做官,却要强求我,那我一定不能尽心尽力做好官。我在其他岗位上好好工作,不也一样是为国家、为老百姓做贡献吗?有的同学将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们现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比较,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思想个性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时代和思想个性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生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和深入探究的教学效果。

      【评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而且还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一活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是固定的、非动态的,而教师和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却是不确定的、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提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可能超出教师原先的教学设想。有时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话里,却包含了丰富的、意想不到的对拓展教学内容、对启发学生思维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有利的教学资源。

      能否灵活地抓住并利用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衡量一个教师课堂驾驶能力和教学机智是否高明的标准。教学理念落后,驾驭能力差、教学机智不高的教师遇到学生提出的超出自己教学设计的.问题时将会措手无策,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或不予理采,或以一言半语来敷衍学生,甚至训斥;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机智高明的教师则是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欢迎学生的异想天开或奇思异想,对学生的这种发言不但积极鼓励,还善于利用这一资源。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有所预设,但又不囿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善于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有所变通,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并因势利导。

      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上述的教学课例中,学生的发言,确是出乎我的教学设计,我不得不调整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并恰当地运用了学生的这一教学资源,使这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由此,我深深地感触到,在阅读教学中要确实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是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学,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学生中隐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经常创设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不断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不同的见解,那就会产生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在尝试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份意外的惊喜。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9

      课堂教学的大致步骤是:介绍作家、作品;朗读诗歌;了解含义;感悟情感;课外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当堂随笔“我的心灵家园”。

      其中,本应该比较出彩的地方是课前演讲、内容理解和当堂随笔。课前演讲由“皓月社”随笔社团的全体成员完成,演讲的内容是“我心中的家园”。

      但是课前演讲时,学生们过于紧张,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演讲内容与后文随笔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似乎课文讲解还没有开始,悬念就早已被解开一样,没有味道,没有美感,没有与课文其它环节形成前后呼应、逐层深入的关系,在设计和实施上,是失败的。

      内容理解部分,教师做了示范:当我读到“种豆南山下”一句时,我仿佛看到在村子里的山脚下,陶渊明俯身耕种的情景。脱下官服,穿上庄稼汉的粗布衣裳;放下官印,拿起锄头,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无比舒畅吧!

      要求学生用“诗句解释+合理想象”的格式完成对其它诗句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写的时候,集中分析前四句,对于后几句少有涉及。教师提问的学生过多,也耽误了时间,而且显得审美疲劳。还是设计得不错,但操作是的方法和教师当堂调控能力都是不够的。此环节亦不好。

      当堂随笔环节,随笔内容为:我的家园(田园)。题目中的“我”,可以是某位诗人、作家,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以是在座的我们……

      教师随笔示范:我是一颗小小的鹅卵石,寂静的海边就是我美好的家园。每一天静静地躺着,看日出日落,与鱼儿为伴。如果你偶然经过我的身边,赞叹就好,不要把我据为己有。因为离开大海,我就失去了心灵家园。寂静的大海才是鹅卵石永远的家。

      但是,学生写了几分钟,下课时间就到了,有机会读的只有两三个同学。最该闪现的亮点,没有出来。即使出来了,也和课前演讲的内容有点重复。好像一节课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向纵深行进。

      最最要命的是,我自己说话言不由衷,呆呆的,傻傻的。

      这样的我,真是难以忍受。

      仁慈的诗歌课题研究顾问吴老师,同样仁慈的教研员王老师,尊敬的李主任,都提出了优点,加以认可。当然,也提出了问题,指出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诗歌教学要善于找到诗人的“出情点”、“燃情点”、找到“联想的支撑点”,吴老师这样说。

      教师勇于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这点是可贵的;课堂节奏在匀称些会更好,处理上应更具内在逻辑性,王老师说。

      诗歌教学切入点至关重要,“庖丁解牛”就是这个道理;诗歌教学应该彰显个性,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讲,是不应该的;余映潮先生的诗歌教学,树梁中学孟兆琴老师的诗歌教学,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李主任说。

      杨老师很受学生欢迎,先从兴趣入手,在进行板块式的应试研究,相信她的成绩会更好的,学校的教学主管校长高校长说。

      我愿意听这些话,而且听进去了。我愿意做我并不擅长的事,在诗歌课题研究中用心实践、不断积累。我愿意把我当缺点和失误放在大家的目光审视下,因为,这样我就记住了,这样我就更有动力了。

      失误,失败,才是最好的反思机会和提升契机。

      我没有上学期的上课状态,抓不住学生和听课者,这是我自己出问题了。好好梳理自己,那个我会回来的。

      也谢谢真诚对待我的领导、专家们。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0

      《归园田居》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高一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高一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样规范系统,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为何归、从何归、归向何、归去何,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归隐”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讨论的很积极,看法很多,并且都能自圆其说。这个环节反映的效果比较好。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当然有些地方我还应该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去挖掘、去品味,今后我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学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往深层次去思考去品味。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6)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鉴赏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7)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归园田居·其三 晋朝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园田居·其三》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 稀少。

      兴: 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 狭窄。

      草木长:草木生长得茂盛。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足: 值得。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违背。

      《归园田居·其三》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归园田居·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8)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

      《归园田居(其一)》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诗歌,也是陶渊明关于归隐田园生活五首诗歌的第一首,对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高一的学生对于陶渊明已经很熟悉了,初中的时候学习过《桃花源记》、《饮酒(其五)》等等,所以对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思想以及诗歌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

      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设置为:多梯度诵读诗歌、赏析景色描写的诗句、感受陶渊明精神光辉这三个方面。整节课主要围绕诗眼“归”字展开,主要分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四个方面,其中“从何而归”、“归后如何”比较简单,“为何而归”中加入对陶渊明时隐时仕的探讨,“归向何处”中主要赏析田园风光的描绘。

      在第一次备完课并且试讲以后,组长王老师悉心为我指点,因为这一首诗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所以整堂课比较*,没有突出重点。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田园风光的鉴赏上,在这部分最后可以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或者加上方法指导。对于学生读的方面要充分,在听示范读的时候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划分节奏、体会情感。最后一个问题我设置的是“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做?他给了你什么启示?”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教学提倡情景式教学,于是这个问题换成了“如果你是陶渊明,现在又有一个出仕机会,你还会再去做官吗?”

      经过磨课、修改过后,就到了公开课了,公开课上基本按照我设计的流程走,还算顺畅,但是讲完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语言需要斟酌锤炼。语言所传达出来的魅力对于一堂课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语文课。特别是对于本节课,一节诗歌鉴赏课而言,更是需要优美流畅、打动人心的语言。但是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语言显得有些*淡和随意,没有展现出语文课的精彩之处,没有很好地用语言感染学生。所以,语言还需要好好锤炼和打磨。

      第二,重点把握不太准确。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上,并总结归纳了赏析景物描写的角度。但是总结景物描写角度放在这节课来讲并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讲不透的现象。这类方法总结其实放在散文中更佳,更容易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掌握。其实学生初中就学习过陶渊明的诗歌,那本节课就要让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首诗其实很简单,如果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及地位有深刻的了解,这首诗自然是不讲自懂了。分析诗歌紧扣文本,《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归园系列的第一首,陶渊明此时究竟有没有想明白?有没有彻底放下?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还没有的,只是后来田园的生活让他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最终彻底做到超脱。那学习这首诗,就可以和同系列的几首进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感情。

      第三,读没有体现梯度性。在诵读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齐读,读完纠正字音。然后播放示范朗读视频,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节奏和情感。最后再挑一个同学起来试着读读。被我选中的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读的感情很充沛。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几遍诵读并没有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梯度性。诵读对于一首诗歌来说十分重要,要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练。对于让学生充分朗读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2

      摘要: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笔者把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手段多媒体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诗歌;陶渊明;想象力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把“解读陶渊明的思想和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会他的精神追求和美的意境,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流程也很顺畅。但这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处理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归纳如下:

      反思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立

      这节课的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二是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思想还未深入理解。《归园田居》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高一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对诗人形象还未能全方位认识,所以高一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样规范系统,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解读陶渊明的思想”,就系统了解陶渊明其人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本节课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笔者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

      反思二:关于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鉴赏诗句和描绘整体画面对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如学生描绘画面可能顺序不当、想象不足或流于翻译诗句,不一定能鉴赏出田园风光的美,学生也很难把握诗人思想和诗歌意镜美,这些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的。

      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3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根据我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简陋,学生知识底子薄弱等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节适合于少数民族农村初中生的古诗教学课。从我执教的过程与效果来看,这是一节比较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因为它没有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育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也没有沸沸扬扬的课堂学习场面,却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当然,这一节课也不能算是完美无缺,它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一节课的得与失,我将之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学生学习古诗,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用什么方法去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定为“目标导学”课。我认真研究文本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这样的目标即全面又简要。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学的基调。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整节课,我都十分注意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在“会朗读、会理解”的层面上,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古今字词的读音差异,如“荷花”与“荷锄”中“荷”等字的读音,也指导学生理解了古诗字词的意思,如“荒秽”等字词句的意思。在“会背诵、会默写”层面上,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训练。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进行,使学生的古诗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三、学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确实的提高。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了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的这些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四、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把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在品析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学习的目标,有层次、有步骤、有主见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这种明了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宗旨吗?

      六、由于缺少了多媒体等的辅助教学,教学缺失明显。

      这一节课,虽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积极主动,但课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阅读虽然有了安排,但远远做得不到位;诗歌的相关习题也没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于诗人当时的田园生活场景想象的训练时间也过少等。这些缺失值得我认真思考与改进。

      这一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我会从这一节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讨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题

      二、 知识回顾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结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 厌恶官场 乐于归隐

      三、 研读全诗

      (一) 朗读全诗,读出诗情(全班读、教师范读)

      (二) 研读诗歌,品味真情

      以“归”字为核心研读全诗

      1、 为何而归?

      性本爱丘山

      守拙归园田

      2、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3、 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

      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

      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要求:要素齐全,想象合理,描绘生动

      4、 归去如何?

      鉴赏“复得返自然”,体会重回大自然的自在、自得、自乐之情。

      (三)小结诗歌,回味归情

      四、 讨论

      我们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五、 布置作业

      从《归园田居》五首和《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不少于1000字)

      六、 结语: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5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为何归、从何归、归向何、归去何,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归隐”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讨论的很积极,看法很多,并且都能自圆其说。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当然有些地方我还应该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去挖掘、去品味,今后我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学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往深层次去思考去品味。第一,由于初上讲台,教学经验不足,授课过程中“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第二,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方法不够得当,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显得有些被动。第三,在讲解和表达方面用词还不够精当,不仅是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存在一些困难,而且有时还会对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导向。

      把每节课当作公开课来准备,必定有更快的成长,虽然现在的我难以做到。但我很珍惜每一次的公开课,因为每次由准备、试讲、正式上课,到评课,都能得到很多老师的真诚指导,让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教学。感觉这半年来,我也是在“公开”的课堂里成长。因此,我们不要拒绝别人来听课,关键是要虚心请教来听课的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

      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6

      作为语文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其实要让学生今后能在他的人生路途中能够使用的一门学科。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一套教材似乎就是学生们整个的语文世界。我们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进去两本语文教材,学生们每天在字、词、句、段中打转,背诵、记忆,他们早已习惯呆在这种单调、无趣的语文世界里了,这和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有关。当今,我们的教育目标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我们老师基本上不讲。难道学生们语文试卷上的高分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优质教育”呢?除了教材,语文课堂上就没有其它内容可讲了吗?把一篇课文“肢解”式的讲解,这就是语文课堂吗?只注重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就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吗?学生完成了试卷上的题目,取得了让他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成绩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吗?也许如此深远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比如今后的生活态度。

      在面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的时候,我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

      先说第一个目标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所以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重点要说第二个教学目标,解读陶渊明的思想。诗歌其实分为“归园”和“田居”两个部分。“归园”部分就是在突出陶渊明厌弃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从而田居生活就更能把握作者的深层思想。“田居”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抓住两个词“暧暧”和“依依”。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将最朴实最自然地田园生活梦境化,诗意化。普通景在作者的眼中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作者陶渊明是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他不是一个浑身静穆的山野闲人,而是一个在心底里关心时政的、忧愤而痛苦的、不为时人所知所赏识的、用诗歌表达思考的严肃的思想家。他的思考是诗意的思考,他的情感表达是诗意的表达,他的人生是失意的,但他的生存态度、他的思考和表达,则都是诗意的,尽管这仅仅是一种忧愤、痛苦和寂寞的诗意,如今其诗意中的这种淡泊因素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可以说,这是他千百载之后得以持续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文上到这里,就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我选择让学生思考今后打算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态度为了诗意的生活,这个话题会让还在校园中的学生一时之间很难有所感触,我在此时补充了相关的信息如,当内心在都市的喧嚣里越来越浮躁,当心灵在职场倾轧之下挣扎得越来越疲累,当身影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熏风里离大自然越来越疏远时,不要忘记最本真的自己,要让自己学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会诗意的生活,我们躯体身体不必想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但是内心一定要懂得如何确定什么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生活,不要为了追逐名利把快乐的自己,诗意的生活忘记。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7

      课堂教学的大致步骤是:介绍作家、作品;朗读诗歌;了解含义;感悟情感;课外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当堂随笔“我的心灵家园”。

      其中,本应该比较出彩的地方是课前演讲、内容理解和当堂随笔。课前演讲由“皓月社”随笔社团的全体成员完成,演讲的内容是“我心中的家园”。

      但是课前演讲时,学生们过于紧张,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演讲内容与后文随笔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似乎课文讲解还没有开始,悬念就早已被解开一样,没有味道,没有美感,没有与课文其它环节形成前后呼应、逐层深入的关系,在设计和实施上,是失败的。

      内容理解部分,教师做了示范:当我读到“种豆南山下”一句时,我仿佛看到在村子里的山脚下,陶渊明俯身耕种的情景。脱下官服,穿上庄稼汉的粗布衣裳;放下官印,拿起锄头,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无比舒畅吧!

      要求学生用“诗句解释+合理想象”的格式完成对其它诗句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写的时候,集中分析前四句,对于后几句少有涉及。教师提问的学生过多,也耽误了时间,而且显得审美疲劳。还是设计得不错,但操作是的方法和教师当堂调控能力都是不够的。此环节亦不好。

      当堂随笔环节,随笔内容为:我的家园(田园)。题目中的“我”,可以是某位诗人、作家,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以是在座的我们……

      教师随笔示范:我是一颗小小的鹅卵石,寂静的海边就是我美好的家园。每一天静静地躺着,看日出日落,与鱼儿为伴。如果你偶然经过我的身边,赞叹就好,不要把我据为己有。因为离开大海,我就失去了心灵家园。寂静的大海才是鹅卵石永远的家。

      但是,学生写了几分钟,下课时间就到了,有机会读的只有两三个同学。最该闪现的亮点,没有出来。即使出来了,也和课前演讲的内容有点重复。好像一节课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向纵深行进。

      最最要命的是,我自己说话言不由衷,呆呆的,傻傻的。这样的我,真是难以忍受。

      仁慈的诗歌课题研究顾问吴老师,同样仁慈的教研员王老师,尊敬的李主任,都提出了优点,加以认可。当然,也提出了问题,指出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诗歌教学要善于找到诗人的“出情点”、“燃情点”、找到“联想的支撑点”,吴老师这样说。教师勇于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这点是可贵的;课堂节奏在匀称些会更好,处理上应更具内在逻辑性,王老师说。诗歌教学切入点至关重要,“庖丁解牛”就是这个道理;诗歌教学应该彰显个性,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讲,是不应该的;余映潮先生的诗歌教学,树梁中学孟兆琴老师的诗歌教学,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李主任说。杨老师很受学生欢迎,先从兴趣入手,在进行板块式的应试研究,相信她的成绩会更好的,学校的教学主管校长高校长说。

      我愿意听这些话,而且听进去了。我愿意做我并不擅长的事,在诗歌课题研究中用心实践、不断积累。我愿意把我当缺点和失误放在大家的目光审视下,因为,这样我就记住了,这样我就更有动力了。

      失误,失败,才是最好的反思机会和提升契机。我没有上学期的上课状态,抓不住学生和听课者,这是我自己出问题了。好好梳理自己,那个我会回来的。也谢谢真诚对待我的领导、专家们。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8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教学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思和体味田园的意境外,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教学设计为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的性格、行文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下的注释来了解本首诗的内容。所以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意境较为浅显的特点,我在上课时以“归”字为中心辐射开来,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来紧扣诗中相应的句子,从而将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诗句中如“羁鸟”、“性本”“自然”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地阐释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把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望文生义”,从而避免了学生的凭空想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对田园生活诗句的改写描绘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其它相关的诗句来说明陶渊明归隐过后所面临的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自由无比的生活,进而提出了“自由精神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发言,不强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并在学习中成长。

      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讲解、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前面结构内容分析的时候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在引入讨论环节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使得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只能从宏观上谈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现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种创造,创造教学艺术是我们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9

      教学得失:

      上完本节课,我认识到自己在内容讲解和环节安排上既有闪光点也有不足之处。得:

      第一,选准了以“归”为突破口,设置问题,这样文章的思路就很清晰,便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进而易于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步骤:景境—意境—情境。

      失:

      第一,由于初上讲台,教学经验不足,授课过程中“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

      第二,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方法不够得当,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显得有些被动。

      第三,在讲解和表达方面用词还不够精当,不仅是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存在一些困难,而且有时还会对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导向。

      第四教学环节不够完整,最后的背诵环节应当堂检查结果。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0

      本次课总的来说,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流程基本清晰,但是不足也是显然易见的。现反思如下:

      首先,在课堂节奏把握方面。本次上课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节奏把握得不够好。前面朗读范读等耗时太多,导致后面的教学节奏过快,整堂课重点不够突出。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归园田居》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陶式田园诗,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品味《归园田居》的田园生活之美,通过品味田园之美读懂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节奏把握不当,对于写景诗句的鉴赏品读只采取了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引导分析的形式,没有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延伸拓展环节我让学生将卢梭的《瓦尔登湖》节选部分与陶诗对读,希望他们一边读一边思考并讨论再者在描写景物方面的异同,然后引出白描和细描的区别,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将自己在陶诗中学到的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用于实践的过程。由于时间关系和班上学生的学情,我直接列出了白描和细描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区别两篇文章两个是白描哪个是细描,这样子同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再次,在教学机智方面。在讲述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的过程中,蔡诗诗同学认为“应束带见之”只是一件小事,陶为此辞官似乎有点小题大作。当时我有点慌了神,告诉她是因为陶渊明这个人厌恶官场的繁文缛节,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说法都不太自信,回答她的声音很小。好在学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课后有听课的老教师指出了我的回答并不完整,陶的归隐一方面是个性使然,另一方面还有社会的因素。我在处理这一突发事件上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我经验不足,更重要的是我的教学准备不够充分。现在想来,我当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并借题发挥,将此问题与《归园田居》的主旨联系起来。

      最后,在个人基本功方面。有时教态不太端正,比如拿书的姿势显得随便等;黄特认为我的范读虽然有激情,但是语调把握不到位;杨光亮老师指出我的板书水*还需要提升。对于前辈们指出的.这些缺点,我一定会加以改正。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上公开课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前来听课并帮助我进步的老师!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1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2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归园田居》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高一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高一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样规范系统,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为何归、从何归、归向何、归去何,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归隐”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讨论的很积极,看法很多,并且都能自圆其说。这个环节反映的效果比较好。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当然有些地方我还应该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去挖掘、去品味,今后我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学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往深层次去思考去品味。

      范例三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课初始,思路还是很清晰的,由“从何归”、“”为何归”、 “归向何”问题引出。只是后来没预料到意外的情况,我也有些手忙脚乱,提问题时有无效问题的出现,在问题设置上也出现了漏洞。所以下次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准备,严格把关。

      范例四《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篇,田园诗的典型代表,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掌握鉴赏一般田园诗的方法是很重的篇目。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归纳如下:第一,字词落实不到位。因为我的教学对象是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所以,落实字词,注重基础知识很重要。第二,重点不够突出,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我们应该认真执行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第三,《归园田居》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名篇,同时是田园诗的代表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本首诗,而应通过本首诗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一般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3

      【教学实例】

      某次,与高二的学生一起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在组织学生讨论了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之后,我让学生质疑。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就这首诗的句子含义和其他内容提出疑难问题。但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学生发言,我以为学生可能都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可提了。

      正准备进入下个教学环节时,有个男生却主动站了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赞成陶渊明那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和做法。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话刚一说完,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窃窃私议。而我听后,却是一阵惊喜:

      一喜学生能主动发言并且提出如此大胆的观点,表明这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自己深刻的感悟,他不惧怕名人,敢于批评名人,这种思想和精神正是我们目前的教学所提倡的;

      二喜这位学生提出的这个观点很有深入探讨的价值,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在上课时,我原只打算指导学生正面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正面评价陶渊明其人,并不想深入探讨陶渊明的为人处世问题,但学生的发言突破了我的预设,我不得不顺着学生的发言来展开课堂学习。于是我急问:为什么?这位学生回答说:因为他有做官的才能,却辞官不做。

      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那国家谁来管理?那不乱套了吗?好,有见解。大家掌声鼓励!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我边对这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边抓住如何结合课文的学习来评价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这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引导:这个同学的观点说得好,它涉及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的问题。这位同学不是只满足于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够透过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这首诗的阅读有较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就是阅读理解深刻的表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大家对这个同学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请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个性积极发言。

      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做了发言。有的同学说:我不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做不做官是每个人的自由。我有才能,但我不一定要做官;我不愿做官,却要强求我,那我一定不能尽心尽力做好官。我在其他岗位上好好工作,不也一样是为国家、为老百姓做贡献吗?有的同学将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们现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比较,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思想个性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时代和思想个性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生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和深入探究的教学效果。

      【评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而且还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一活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是固定的、非动态的,而教师和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却是不确定的、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提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可能超出教师原先的教学设想。有时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话里,却包含了丰富的、意想不到的对拓展教学内容、对启发学生思维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有利的教学资源。

      能否灵活地抓住并利用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衡量一个教师课堂驾驶能力和教学机智是否高明的标准。教学理念落后,驾驭能力差、教学机智不高的教师遇到学生提出的超出自己教学设计的问题时将会措手无策,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或不予理采,或以一言半语来敷衍学生,甚至训斥;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机智高明的教师则是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欢迎学生的异想天开或奇思异想,对学生的这种发言不但积极鼓励,还善于利用这一资源。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有所预设,但又不囿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善于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有所变通,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并因势利导。

      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上述的教学课例中,学生的发言,确是出乎我的教学设计,我不得不调整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并恰当地运用了学生的这一教学资源,使这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由此,我深深地感触到,在阅读教学中要确实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是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学,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学生中隐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经常创设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不断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不同的见解,那就会产生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在尝试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份意外的惊喜。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4

      《归园田居》是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意相对前两首较好理解,所以本诗设计为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以问题点拨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中强化训练这一环节的落实。

      既然是教师以问题来点拨学生,那么这看似简单的一两个问题就成为了设计的关键。依据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着眼于诗歌内容: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句回答。此问重点落在要求学生阐述结论的依据上。有此带出诗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和关键词,近一步巩固单元教学重点——通过抓直接抒情的关键词句读出古诗的情感。 2着眼于诗歌的表现手法:你认为本诗在描写景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以此带出对“白描”这一重要的知识点的巩固,并进一步体会古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陶诗中的运用。最后,我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将陶渊明笔下优美的田园风光用现代散文的语言再现出来,意在提升学生对本诗精华部分的体悟,并训练学生的改写能力。

      这首诗这样处理下来,教师觉得很轻松,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感觉到是自己通过思索和讨论解读出了一向较为畏惧的古诗,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诗的学习。

      这节课后,我又追加了一节课外诗歌鉴赏课,继续给学生“练兵”的机会,提升他们对古诗的感受力,学生反应很积极。此次月考表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解读古诗的能力。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5

      《归园田居》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教案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以“归”为线索来品读诗歌内容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

      学生初中学过陶渊明的作品,对于陶渊明的思想以及精神追求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课前我设计了针对本课的导语,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理念体现为深抓基础知识,拓展课外阅读,探究文本意义等方面。

      整体来说: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讲解到位,诗文内容把握得当,教学效果好。

      2、课堂上学生围绕“归”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有的同学对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示敬佩、仰慕。有的同学不免为此而感到愤愤不*。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3、通过品读、诵读及教师示读,学生对文本理解、把握得更好。

      4、体会*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这一环节,学生自己概括有点难度,老师要点拨提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以后鉴赏古诗语言特色方面有所掌握。

      5、当堂检测,既注重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的了解,又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与思维通道的打通,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6、课堂小结时,以“欣赏诗歌的方法”归纳为着眼点,注重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7、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完成预习,课堂上,学生展示预习效果,这样使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师生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

      8、注重教材和学生手中资料的高效利用。培养学生重视文本、利用资料的良好习惯。

      令人遗憾之处是没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去自由诵读,以致学生对于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够到位。也没有将陶渊明的生*进一步拓展,使学生对陶渊明“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的“人性之光”不能深刻的理解。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9)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菁选2篇)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及作者陶渊明生*。

      2、掌握诗歌的节奏划分方法,背诵并默写古诗。

      3、了解古诗思想内容,学会做人,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陶渊明“率性自然、不趋炎附势”的高洁作风。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内容大意,领悟诗歌的意境。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会想到什么景象?那你们是喜欢生活在喧闹的城市呢?还是有青山绿水围绕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古诗,这个作者就独爱田园生活。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作者为什么喜欢田园生活,他的田园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二、走近作者:

      我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么?课文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人劳动、和睦相处、安宁幸福、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怡然自得的社会)这反映了陶渊明内心渴望这样的社会,那么陶渊明生活在怎么样的一个社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的生*,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三、整体感知

      1、默读,找出拿不准的生字和多音字。

      2、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3、自行朗读,划分节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回家。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4、解读文本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明确:(1)官场(2)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3)田园(4)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5、齐读,解读文字。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道狭:道窄。沾:沾湿。但使:只要让。愿违: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四、合作讨论

      下面我们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咱们一起来挖掘蕴含在诗歌里的思想感情。

      1、陶渊明会农活吗?你从哪看出他会或者不会的?

      (不会。从“草盛豆苗稀”一句可以看出,据可靠记载,陶渊明确实不会。)

      2、哪些地方反映了陶渊明的`辛劳之情,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

      (颔联和颈联。早出晚归理荒秽,耕作环境又不怎么好,加上自身不善农事,是多么的辛苦疲倦啊。)

      3、作者做农活的心情怎样?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心情是乐意的,愉悦的,闲适的。我们似乎可以从“带月荷锄归”一句中看到月下的诗人,肩扛着一副锄头,穿行在及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月夜归耕图啊。)

      这一句中,哪个词最能反映作者心境?

      (带月。“带月”有点睛的作用,一个“带月”就似乎可以把所有的劳苦疲倦席卷而光了,我们甚至可以领会到他那时月下漫步归家的舒畅愉悦心情。)

      4、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境况下作者还会有这样的心情呢?“但使愿无违”一句中,他不想违背自己的什么意愿呢?(请同学们联系之前老师给你们介绍的(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我虽然很辛苦,但只是身体疲劳,可我心灵得到了自由与快乐。表现诗人自然朴实风格。)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个性率真自然,喜欢安宁*静的生活,有着高尚人格和气节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用散文的手法改写《归田园居》(其三),注重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

      2、自选一角度(如语言、意象、意境等),赏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3、背诵和默写《归田园居》(其三),朗读《归田园居》组诗。

      六、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他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诗风格一脉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诗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屡次出现。所以,帮助学生读懂本诗,教会他们赏析陶渊明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从这首诗歌本身来看,陶渊明诗风中的朴实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诗中表现突出,字句浅显而颇有情趣,可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机作进一步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情况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过程和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熟练地背诵并默写诗歌。

      2)通过合作探究,品读诗句,赏析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的隐逸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洁的情操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策略】

      1.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知欲望,注重诵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诗歌的语言特色,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设计一些有一定开放度,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

      教师:搜集课堂需要的图片;课文朗读音频;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指导】

      ①.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经历和诗歌特点.

      ②.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③.结合注释和有关资料,理解诗句大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走近作者

      1、课件展示陶渊明采菊图,引导学生联想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进而一齐背诵七年级学过的陶渊明诗歌《饮酒》。课件展示《桃花源记》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联想背诵相关语句。

      2、回顾旧知,识记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3、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课件展示背景资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学生联想背诵有关诗句

      1、看图联想诗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温故知新

      2、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理解诗歌做好铺垫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两遍,边读边结合诗意划分诗歌节拍。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读出节拍。(教师提示:五言诗节拍为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

      2、学生个别朗读。(纠正或强调字音:秽huì荷hè长zhǎng沾zhān)

      3、听诗文范读。(课件同步显示朗读节奏划分)

      4、配乐齐声朗诵。

      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读懂诗意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小组合作,选出最佳译文。

      (学生上台展示,同步用投影显示其译文,台下同学边听边看)

      2、请分别用4字短语归纳每两句的内容。

      (参考归纳:种豆南山——整天劳作——夜归情景——表明意愿)

      3、再齐读诗歌。

      (指导学生把解释忘掉,诗懂了就把解释忘记,解释是拐杖,你以后用到陶渊明这首诗时,不要用解释来说,用他的诗句来说。).

      1、学生研读诗句,和小组成员积极讨论

      2、师生互动交流

      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四、想象品读,读出意境

      1、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我们的眼前会呈现出哪些画面?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

      (1)屏幕出示参考示例:月下归耕图及配图文字

      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此起彼伏的蛙鸣,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

      (2)、学生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2、细读感悟:结合诗句、作者的生*以及刚才头脑中展现的画面谈谈你的理解。

      用“我从读出了(感受到了)”句式来表述。(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示例1:我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读出了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但诗人不以为苦,反而很享受这劳作的乐趣,“带月荷锄归”这句诗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我们好像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冈之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学生边听边想象,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五、研读诗歌,体会感情

      幻灯片出示如下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师巡视指导。

      1、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2、现实生活如此清贫的陶渊明,居然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对官场的留恋,反而在诗歌中隐去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和困顿,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呢?种种原因归结为一句话,写在诗歌中,你们找到了吗?

      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补充《归园田居其一》帮助学生理解)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合作探究

      2、师生互动交流

      六、

      当堂背诵,积累升华[屏幕出示]比一比,谁背得快。

      方法指导:事件——所见——所感学生背诵

      诗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潜能

      七、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默写全诗,同桌交换评改;

      2、用散文的手法改写《归园田居》(其三),注重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

      3、课外阅读《归园田居》组诗,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课后完成读写结合,实现知识迁移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0)

    ——香菱咏月·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香菱咏月·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1

      香菱咏月·其三

      作者:曹雪芹

      朝代:先秦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译文

      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注释精华:月亮的光华。半轮:残月。闻笛:听见笛声。倚栏:倦倚栏杆。缘:缘故,原因。何:为什么。

      赏析:

      运不济、身世悲惨的香菱,原为乡宦小姐,后沦为奴隶,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进园的机会,就一心一意跟黛玉学起诗来。对黛玉给她出的咏月之题,她如痴如呆地琢磨,“苦吟”以求佳句。好不容易作出一首,却措词不雅,一看便知出自初学者之手。这是由于香菱初学写诗,看的诗又少,打不开思路,只注意追求词句的华丽,而忘了黛玉说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香菱是初学写诗者,还不懂得咏物诗的特点是“情附物上,意在言外”。咏物诗若不能寄情寓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香菱的咏月诗,说来说去只表达了“月亮很亮”这个意思,当然不是首好诗了。

      然而香菱作诗失败后并不气馁,再苦索佳句,写出第二首。这首诗不像第一首那样笨拙了,能以花香、夜露来烘托,诗意也放开了些,但又显得过于穿凿、比附,落得正统派的宝钗说她的诗“句句是月色”。曹雪芹安排香菱学诗至此,还让诗意停留在表皮上,人物的思想境界还没有进入角色,以此来烘托第三首诗的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扫兴之后,仍不肯丢手,“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经过反复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作诗的门径,“苦吟”成功。第三首诗别开生面,情景并茂,耐人寻味。首句“精华欲掩料应难”,起得很有势头,恰似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将自己才华终难埋没,学诗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含蓄地传出。第二句“影自娟娟魄自寒”,就像是她自己身世的写照,顾影自怜,吐露了香菱精神上的寂寞,令人不由掩卷遐思她的身世、命运与前途,叹为观止!真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颔联“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用修辞上的特殊句式,抒发出内心的幽怨,笔法似很老练,达到“曲笔达意”的效果。颈联“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拓展了全诗的境界,情与景交融并观,为末联作好了铺垫。“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诗意曲折,匠心独运,联想绵远,又紧扣咏月诗题。感叹本是香菱自己的思想感情所发,却偏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特别是“团圆”二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真是“诗贵含蓄”,难怪那些“雅女”们也要赞她“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了”。

      香菱作诗取得了成功,曹雪芹着意塑造的香菱的形象也获得成功。我认为,作者刻意安排香菱学写咏月诗,其意很深,而且又是跟黛玉学,也是用心奇巧。香菱身世孤苦、寂寞,黛玉又好睹物思情,从这里的“三咏月”,反复突出咏物诗要有寓意,到第七十六回中秋咏月中的“寒塘”“冷月”,可见曹雪芹借月所寓的深意。一般衡量咏物诗的高下,主要看寓意之深浅,要做到“寄情深,寓托宜新”是不容易的,要使诗词能表达出弦外音、诗外味,就更非寻常了。我们通过分析这几首诗的成败,反复玩味,既懂得了一点写诗的要领,又从艺术手法、创作风格、审美思想上都收益不浅。我想,曹雪芹设计这几首诗的苦心也许还在于此。

    香菱咏月·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2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翻译:

      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注释

      精华:月亮的光华。半轮:残月。闻笛:听见笛声。倚栏:倦倚栏杆。缘:缘故,原因。何:为什么。

      赏析:

      运不济、身世悲惨的香菱,原为乡宦小姐,后沦为奴隶,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进园的机会,就一心一意跟黛玉学起诗来。对黛玉给她出的咏月之题,她如痴如呆地琢磨,“苦吟”以求佳句。好不容易作出一首,却措词不雅,一看便知出自初学者之手。这是由于香菱初学写诗,看的诗又少,打不开思路,只注意追求词句的华丽,而忘了黛玉说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香菱是初学写诗者,还不懂得咏物诗的特点是“情附物上,意在言外”。咏物诗若不能寄情寓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香菱的咏月诗,说来说去只表达了“月亮很亮”这个意思,当然不是首好诗了。

      然而香菱作诗失败后并不气馁,再苦索佳句,写出第二首。这首诗不像第一首那样笨拙了,能以花香、夜露来烘托,诗意也放开了些,但又显得过于穿凿、比附,落得正统派的宝钗说她的诗“句句是月色”。曹雪芹安排香菱学诗至此,还让诗意停留在表皮上,人物的思想境界还没有进入角色,以此来烘托第三首诗的`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扫兴之后,仍不肯丢手,“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经过反复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作诗的门径,“苦吟”成功。第三首诗别开生面,情景并茂,耐人寻味。首句“精华欲掩料应难”,起得很有势头,恰似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将自己才华终难埋没,学诗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含蓄地传出。第二句“影自娟娟魄自寒”,就像是她自己身世的写照,顾影自怜,吐露了香菱精神上的寂寞,令人不由掩卷遐思她的身世、命运与前途,叹为观止!真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颔联“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用修辞上的特殊句式,抒发出内心的幽怨,笔法似很老练,达到“曲笔达意”的效果。颈联“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拓展了全诗的境界,情与景交融并观,为末联作好了铺垫。“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诗意曲折,匠心独运,联想绵远,又紧扣咏月诗题。感叹本是香菱自己的思想感情所发,却偏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特别是“团圆”二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真是“诗贵含蓄”,难怪那些“雅女”们也要赞她“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了”。

      香菱作诗取得了成功,曹雪芹着意塑造的香菱的形象也获得成功。我认为,作者刻意安排香菱学写咏月诗,其意很深,而且又是跟黛玉学,也是用心奇巧。香菱身世孤苦、寂寞,黛玉又好睹物思情,从这里的“三咏月”,反复突出咏物诗要有寓意,到第七十六回中秋咏月中的“寒塘”“冷月”,可见曹雪芹借月所寓的深意。一般衡量咏物诗的高下,主要看寓意之深浅,要做到“寄情深,寓托宜新”是不容易的,要使诗词能表达出弦外音、诗外味,就更非寻常了。我们通过分析这几首诗的成败,反复玩味,既懂得了一点写诗的要领,又从艺术手法、创作风格、审美思想上都收益不浅。我想,曹雪芹设计这几首诗的苦心也许还在于此。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1)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常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铺直叙,在*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推荐访问:园田 赏析 其三 《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翻译注释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