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1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院在术前或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253例,在输血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主要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所有的阳性标本。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这几项指标分别检出阳性定量标本33例(约13.04%,33/253)、3例(约占1.19%,,3/253)、3例(约占1.19%,3/253)、1例(约占0.40%,1/253),定量阳性标本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定性检测为阴性分别为5例(约占15.15%,5/33)、1例(约占33.33%,1/3)、1例(约占33.33%,1/3),0例。基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结论 输血感染性指标通过定量检测可以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不仅能够使受到感染的"窗口期"患者更早被发现,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降低临床医疗纠纷发生率。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HIV抗体;梅毒

    临床上,每年因为手术或各种治疗措施需要输血治疗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如何在输血前规避感染性风险也就成了医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通常情况下,在手术前、分娩前或输血治疗前均需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媒体抗体、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共四种指标检测[1]。化学发光法是近几年以来在临床新兴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较强特异性、较宽的线性范围等优点。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需要接受输血的患者253例,在输血前通过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2012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在术前或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253例,男139例,女114例,年龄3.5~94岁,年龄平均(38.49 10.91)岁。所有患者均自愿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检测仪器及检测试剂 本次研究使用仪器及检测试剂:①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CHEMCLIN600),由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使用相应诊断试剂盒;②酶标仪(芬兰MuitiskanMK3)及洗板机(Wellwash4 MK2);③检测试剂为ELISA诊断检测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行双抗体夹心法,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行双抗原夹心法[2]。

    1.2.2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3ml静脉血,将血液标本送检实验室。上机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CLIA法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均须行ELISA法定性检测。上述检测方法均需按照仪器使用规则及试剂盒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在上述两项检测中,标本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均为阳性者,需将标本送到HIV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确诊。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采用百分率,组间数据对比行χ2检验,实验数据中的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即α=0.05)。

    2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这几项指标分别检出阳性定量标本33例(约13.04%,33/253)、3例(约占1.19%,3/253)、3例(约占1.19%,3/253)、1例(约占0.40%,1/253),定量阳性标本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定性检测为阴性分别为5例(约占15.15%,5/33)、1例(约占33.33%,1/3)、1例(约占33.33%,1/3),0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检出者1例,送检HIV实验室后确诊为阳性。基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输血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提升,如过敏反应,或经血液在人类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等[3]。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预防传染病通过输血的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不仅应修改血液管理规定,加强血液应用监管力度,还应提高相关医护人群的专业素质,在普通中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建立预防意识,将疾病通过输血进行传播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降至最低[4]。首先应对血站内保存的血液制品应用以核酸扩增技术为典型代表的具有高度敏感性方法进行检测,确保血液使用源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临床调查显示,传染病的发生率近几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普通国民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国内文献曾报道,全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13%,感染人群更是趋于年轻化。全球的发展国家中,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医疗器械等在人群中传播。而加强血液管理不仅利于控制乙肝及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也有利于HIV及梅毒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其中HIV病毒在国内已经从高危感染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笔者认为,应用CLIA法筛查HIV抗体是比较有效的。在临床上,HIV病毒感染者比较容易受到HCV病毒感染,且多数能够发展为慢性肝脏疾病。若患者在入院时或术前进行相关检测时正处于感染性疾病的"窗口期",使用ELISA传统检测方法则会出现假阴性,而CLIA由于敏感性高于ELISA法,故能够较好地弥补了ELISA的局限性。

    总之,输血感染性指标通过定量检测可以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不仅能够使受到感染的"窗口期"患者更早被发现,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降低临床医疗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彤丽,王晓然.医学输血缓解质控之探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59-2160.

    [2]周梨,朱波,罗媛.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18):131-132.

    [3]李永铭,张伊娜,景俊丽.血站内外储血设备温度监控联网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03):251-252.

    [4]王桂萍.CMIA法在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04):250-253.编辑/肖慧

    推荐访问:感染性 定量 发光 指标 检测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