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解读

    时间:2022-11-1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华侨华人的兴衰

    开平碉楼的兴建,最迟可以追溯到16世纪40年代,现存最古老的碉楼——迎龙楼,就是那一时期的遗物。

    今天,生活在和平的明媚阳光下的人们,很难真切地体会到当年开平人建楼时的复杂心境和经历。

    明朝以前,今天的开平是恩平、新会、台山、新兴几个县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土匪滋生,社会治安非常混乱。为了加强地方管理,明朝政府在此设“开平屯”。“屯”在明朝是一种军事单位,可想而知,这表达了中央政府派驻军队,专门进行治安管理的意图。清朝顺治初年设县,取名“开平”,也寄予了“开通敉平”的愿望。由此可见,匪患一直是开平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一直到20世纪前期,开平乡村仍然是匪患不断。当时县内较大股的土匪就有张韶、朱炳、胡南、侯晚、谭洪、吴金发、张沾、黄保等数帮,他们长期四处劫掠,制造惨案,城乡不宁。县城多次被攻陷,县长被抓走。至于乡村普通百姓被绑架,耕牛被抢劫,更是家常便饭。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土匪将抢劫的重点转向了华侨和侨眷家庭。

    开平地近南海,早就有出洋谋“出路”的传统。1848年、1851年和1858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随后美、加两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开发,开始修建连接东西部的铁路,因而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矿主和铁路公司便委托在美、加的开平华侨回国招工。同时期,开平乡村的人口快速增长,“地不足以容人”,粮食供不应求,极其紧张。为了家族、家庭的生存,开平乡村的青壮年男人纷纷离乡别井,从香港、澳门出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淘金”。他们在美、加等国的金矿开采、铁路建设和农业开发中承担了最艰难的工程,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为维护美国、加拿大的国家统一,推进西部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但是,开平华侨的这些成就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1882年,美国颁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排斥单一种族移民的歧视性法令——《排华法案》,连同随后通过的一系列排华法案,剥夺了华工在侨居国发展的很多权利。美国的移民政策还影响到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开平华侨长期生活在极不公正的歧视性的社会境遇、法律环境中。

    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很自然的建房、买田、娶老婆就成为他们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标。于是,他们将自己的血汗钱不断地寄回家乡,从而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充实的经济基础。这些在外受尽屈辱的华侨们,在家乡人眼里却是能够挣钱有本事的人,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山客”;他们每次带回的装载物品的大木箱,叫“金山箱”;而他们在家乡的妻子则被叫作“金山婆”。

    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始,开平成为华侨之乡。一个个华侨新村不断兴建,一幢幢西式别墅相继落成,归乡华侨的锦衣秀帽,侨眷家庭的富裕张扬,很快给他们自己带来危险,成为了土匪眼中的肥肉。在这种情况下,“走贼”成为侨乡民众的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夜晚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好金银细软到野外或村后树丛中躲避。往往一夜多次躲避,彻夜无眠。尤其是一些侨眷家庭被害得倾家荡产,苦不堪言。

    官匪勾结,政治腐败,民众只好自己保卫自己。民国《开平县志》就记载:“自时局纷更,匪风大炽,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货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开平碉楼就是这样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开平的乡村,从而形成了“无碉楼不成村”的乡间景象。开平华侨不仅出钱建碉楼,他们还专门从国外买回枪支弹药、报警器、探照灯,并且设立基金,资助家乡的团防组织。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中,建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时期的有1648座,占现存碉楼总数的89.9%,大部分村落也是建于1900年前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成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发展的兴盛时期。由此可见,开平碉楼也成为美国、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平等、法律公正,走向国家强大、统一,追求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侨汇难以进入国内,开平失去了建碉楼的经济来源。所以,1941年以后兴建的碉楼非常少。1949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改变,开平侨乡的民众再也没有兴建碉楼的必要了。

    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的碉楼已经很少,不到十五分之一。住在碉楼里的主要是老人,他们割舍不下那份积淀深厚的情缘。而对于海外的开平华侨华人,碉楼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故乡的标志,多少次梦回家乡,首先见到的就是碉楼。碉楼是华侨历史文化的丰碑,它的永续保存,对维系海外华侨华人“根”的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民眼中的外国文化

    碉楼是乡土建筑,任何建筑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凝固和记录。开平碉楼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蕴涵着独特的文化信息。

    第一眼看到开平碉楼的人,都会询问是谁设计、建造的?为什么会建得这样造型奇特,别具一格?

    开平碉楼的设计来自三种人,一种是国外的专业建筑设计师。有些华侨不仅从海外寄回建碉楼的钱,他们还寄回请外国人设计的碉楼图纸,要家里的人照着去建造。第二种人是广州、开平的专业建筑设计师,他们由侨眷聘请。这两种人设计的碉楼图中,有关西方的建筑元素都很规范、标准。但是,在现存的开平碉楼中,由他们设计的碉楼数量很少。

    第三种设计来自乡村工匠。他们没有经过学院式建筑学的专业训练,学科理论的知识很少,甚至对西方近代混凝土技术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但是,他们建造乡土建筑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开平碉楼绝大部分设计是由这些洗脚上田,手口相授成师的工匠(当地人称他们为“泥水佬”)提供的。

    显然,在受过西方建筑史和近代建筑技术专业训练的设计师看来,乡村工匠对西方建筑的理解和掌握,很不合乎规范,他们的设计完全是模仿,而且模仿得也不标准,可能连设计图都只有草图。但是他们的设计过程与业主之间更具有互动性,碉楼设计图可以说是业主与工匠共同完成的。这些工匠往往与业主不是乡邻就是村里,联系起来非常方便。业主提出设计的要求,非常具体,他们可能要求自己碉楼的门、窗和上部造型按照外国建筑明信片、画报、画片的某个样子做,这些外国建筑资料是他们在外的亲人寄回来的。工匠会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并从他们自己技术、风格的专长方面给予业主建议。工匠画出草图后,还要跟业主多次协商修改,才能定稿。这个互动过程大大提高了设计图的可操作性。

    不论是什么人设计的碉楼图,

    最后都要由乡村工匠的手将它变为现实。很多专业设计的图纸尤其是从外国寄回来的设计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乡村工匠修改,并且加进一些自己的风格。海外华侨华人也不反对这样的改动,他们在书信中也提到:要视乎实际环境而定,最好还是参照当地情况,承建商自己应有主意。确实,专业设计师只能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进行设计,而外国设计师更是对侨乡了解甚少。他们的设计图拿到开平乡村来,想原封不动地照搬,很不现实。最了解侨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的是乡村工匠,因此,乡村工匠对碉楼的最后建成,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民间有“三分主人,七分工匠”的说法。

    开平的乡村工匠以及业主建造碉楼的过程,还是一个理解外国建筑文化,将其与乡村传统的建筑文化结合的过程。

    开平侨乡在近代欣赏外国建筑艺术、吸收西方文化成为风气。他们了解的外国文化是通过华侨传回来的,而长期生活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开平华侨自己原来就是一个中国农民,耳濡目染,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与社会上层人士、专业人员理解的外国文化不同,他们是以农民的眼光和几乎文盲的知识基础在观察,在吸收。因此,他们传回来的是农民眼中的外国文化。

    这些外国文化进入侨乡,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也才有了今天开平乡村随处可见的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风格。但是,在接受过程中,侨乡的民众对华侨们传回来的外国文化又进行了第二次“筛选”、“过滤”。因为侨乡的民众没有华侨那种对外国文化直观的亲身感受,他们身上更多的是乡土传统文化的根底,他们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又增加了更多草根民众的理解。

    华侨也好,侨乡的民众也罢,所理解的外国文化显然都不“专业”,他们不了解外国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学科差别,也不知道运用这些不同流派和不同宗教的建筑文化有什么戒规。这一“局限”恰恰为他们吸收、运用外国建筑文化创造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他们没有专业人士的顾忌,中国农民务实的禀性,驱使他们将外国不同的建筑文化仅仅看作可以运用的建筑元素,为我所需的东取西拿,进行组合。所以,开平碉楼是外国建筑“碎片”的集合,在艺术形式上,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隆,欧洲中世纪的歌特式尖券和伊斯兰式拱券,城堡的角楼,葡式建筑中的骑楼,以及印度建筑中的廊亭等,都出现在开平碉楼与村落民居中,很难将它简单地具体归于外国建筑的某种流派和某种风格,形成了“我就是我”的独特风格。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薄弱,成就了他们的模仿行为。长期积淀的传统建筑文化修养,帮助他们在吸收外国建筑文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两种建筑文化的融合,完成了建筑活动的创新。

    开平碉楼设计、建造过程中,所体现的乡村工匠与业主对包括建筑在内的外国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创新,是侨乡农民接纳外界,希望走进世界的群体实践。这种实践,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有别于我们已经熟知的城市类别、社会上层类别、专业人员类别。开平碉楼分布的广泛,以及它反映的外来文化在侨乡多方面的深入引进,侨乡民众的这种实践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浓厚的乡土气息

    开平碉楼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乡村建筑景观,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

    楼匾与门联

    在1830多座碉楼中,有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即绝大多数碉楼都在上部的正中嵌入匾额。匾额是中国传统塔楼建筑的一种装饰手段,楼必有匾,而这些楼、塔多是名楼名塔,像开平乡村这样普通的碉楼也悬嵌匾额,在中国的乡土建筑中很少见。

    匾额里书写的楼名,表明碉楼的名称、建造的年代,寄予建造者的希望,也给村民以精神上的振奋和慰藉,同时还表现出建造者的文化程度和情趣爱好。

    上千个楼名或雅或俗、或隐或浅,多彩多姿,不过碉楼命名还是有规律可寻。

    以人命名。蚬冈镇锦江里的瑞石楼就是以楼主人黄璧秀的字“瑞石”命名,瑞石即美玉,美玉为璧。蚬冈东和村的焕然楼、百合镇中洞村的焕福楼和爱仁楼,也是以楼主名字命名。

    以数字命名。有的碉楼为数户集资兴建,楼名就直接告诉你有多少户。赤坎镇虾村的“四豪楼”就是旅居加拿大的四位乡亲修建。像这样巧用数字的楼名还有一枝楼、两宜楼、三星楼、五福楼、万兴楼等等。

    以方位命名。赤坎镇的司徒氏家族于民国初年在潭江两岸各建了一座更楼,即分别命名为“南楼”、“北楼”。

    以村落命名。这种命名主要出现在众楼上,蚬冈镇锦江里的众楼就叫“锦江楼”。

    以美愿命名。这是开平碉楼命名中一个运用非常普遍的原则。或是表现团结互助,如协益楼、群秀楼、志众楼、协群楼等;或寄望社会安宁,如卫安楼、居安楼、同安楼、靖安楼、联安楼、保安楼等;或祈求吉祥富裕,如吉祥楼、文昌楼、宝树楼、寿田楼、天禄楼、贵楼;或弘扬传统美德,如崇礼楼、宣德楼、敦睦楼、亲义楼、明达楼、铭石楼、赞雅楼等。

    在开平碉楼的楼名中,还有大量反映振兴中华、振兴民族、振兴国家的内容,近代的意识渗透进村民的脑海。如耀华楼、共和楼、中坚楼、振昌楼、华焕楼、国兴楼。

    除了悬挂匾额,开平碉楼的楼主人还为碉楼配上了楹联。这些楹联往往以传统的“鹤顶格”的形式进一步揭示、表达楼名的内涵和楼主的胸臆。

    有的门联则表现乡村民众对西方近现代意识的认识和视野。如:“共和构造,世德流传”;“中外同风,世界文明”。甚至还有“英雄盖世拿破仑,事业惊人华盛顿”。

    灰塑与壁画

    开平碉楼的装饰采用了岭南乡土的灰雕传统技艺。这种技艺完全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工地的脚手架上,口手相授,一代一代传承。徒弟是先从配料、拌料学起,然后就是观看师傅的操作。相当一段时间后,师傅才会让徒弟参与做一点,慢慢到独立上脚手架干活。

    灰塑的材料很讲究,以石灰为主,配草灰、黄泥,有的还增加黄糖或糯米,往往需要沤制一段时间,以提高黏性,各种材料的比例根据不同的装饰题材而定。在碉楼外墙施工时,工匠不是先画好一个图案,而是成竹在胸,一把抹刀挑出灰泥就在墙上创作,一拍一抹一推一压一挑,一个图案就可以完成了,栩栩如生,然后是涂抹矿物颜料。大的灰塑作品里面要填充砖块。

    这样一种传统的技艺在开平碉楼建造兴盛时期也得到发扬光大,形成了专门的队伍,很多工匠将自己的名字也融进了画作中。

    碉楼的灰塑作品题材中外兼备,中式的“喜”“福”“寿”“禄”字形,荷花叶、中国结、金钱、龙、凤等图案,是常见的题材,在西式造型中到处洋溢着中国

    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传递了当地民众在接受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挥之不去、深藏于心、牢牢坚守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同时西方建筑装饰中常用的卷草、流苏、盾等也被灰塑这种传统工艺表现出异域文化的神韵,而且像飞机、火车、轮船等近代四方工具,也成为灰塑的创作源泉。

    在开平碉楼和别墅中,随处可见的门楣画很吸引人。它的画法是乡村画师的国画技艺和风格,非常传统、民族,但是图案有一个比较共同的地方,就是往往表现中外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一幅门楣画的结构常常是大海大河分隔出两个世界,一边是中国传统的乡村,农合、农夫、山水尽入画中;另一边是高楼大厦、洋人、汽车组成的西方社会,在中间的海洋上有行驶的大轮船,天上有飞机,有的是火车将两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画表心声,画表追求。碉楼门楣画既是华侨出洋经历的真实记载,更是侨乡民众对西方文明认知、向往以及对远方亲人时时牵挂的特殊表达。

    “旁氏”面霜与“圆”字的独创

    住在碉楼里的民众,“衣服喜番装,饮食重西餐”;“婚姻讲自由,拜跪改鞠躬”(民国《开平县志》),成为侨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男人们戴礼帽,穿西装,打领带,脚登进口牛皮鞋,抽雪茄,喝咖啡,饮洋酒,吃牛排,出门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女人们喷法国香水,抹“旁氏”面霜,涂英国口红,非常的摩登。薄薄的丝袜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是城市女人们追求的高级奢侈品。可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开平乡村,玻璃丝袜已经是乡村女人们的日常用品了。在生活用具方面,从暧水瓶、座钟、碗盘、留声机、收音机,到浴缸、抽水马桶、抽水机,也处处可见“舶来品”的痕迹。

    见面喊“哈啰”,分手说“拜拜”,成为当时的一种时髦。用开平方言对英语译音的一些外来词汇慢慢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男女老少随口而出。如球叫“波”(Ball),好球叫“古波”(Goodball),冰棍叫“雪批”(Pie),饼干叫“克力架”(Cracker),奶油叫“忌廉”(Cream),奶糖叫“拖肥”(Taffy),蛋糕叫“戟”(Cake),沙发叫“梳化”(Sofa),护照叫“趴士钵”(Passport),夹克叫“机恤”(Shirt),杂货店叫“士多”(store),球衣叫“波恤”(Ballshirt),帽子叫“喼”(cap),商标叫“麦头”(Mark),对不起叫“疏哩”(Sorry),面子叫“飞士”(Face)等等。

    随着物质生活方式的渐变,侨乡民众的内心世界也多姿多彩起来,西方近现代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对侨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当地民众所接受。开平碉楼和村里的一些洋楼(庐)多数都竖立有旗杆,凡重大节日必悬挂国旗,这是当时侨乡的风气。

    开平民众在使用“国”字时,一般不用“国”,而是独创了“囻”。民国、民国,就是以民为主、以民为中心的国家。这样使用“囻”字的,不是一户两户人家,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西方民主的原则和公司股份制的管理方式,还进入乡村,进入家族事务的自治管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开平乡村成立了多种自治性的民间组织,多数是由华侨出资,实行股份制管理。华侨新村的兴建,订立章程为先,很多村的章程就叫《XX村股份章程》,它是处理村落事物的乡规民约。宅基地的分配,以拈阄方式当场公示。宅基地的转买、房屋建筑的高低、村内排水系统的铺设、厕所位置的选择乃至垃圾的处理等,村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追求、贯穿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自治原则。

    推荐访问:开平 碉楼 村落 解读 文化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