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培育科学精神,渗透创新

    时间:2022-11-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钱学森之问”是我们这代教育者必须直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其中基础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基础教育掉进了“分数”的陷阱,束缚了创新意识的自由翱翔和创新能力的勃发生机。我们的教育者不是怀揣解决自然、社会的问题引领孩子的成长。而是让分数使孩子成为知识的贮存器和数据库,考试的机器。为此,我们始终把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一、变革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契点

    改变学习方式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校以研究性学习为契点,培养一项学生终生为之研究的课题。我校自1996年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中,都拥有一项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通过组织研究团队、收集研究资料、开题、项目研究、中期汇报、项目研究、结果。使每一个学生在行动中懂得研究的步骤,领略研究的艰辛,品味研究成果的喜悦。我校几乎所有的学生创新成果都来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课题。2000年,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多家媒体评价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为了把研究性学习向纵深推进,我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具体学情,成立了研究性学习教研组,加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制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簿》、《教师指导手册》等,及时、准确、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拓展选修课程。打造学生社团组织

    拓展选修课程,搭建学生社团组织,为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优质的舞台。到目前为止,我校先后开设了60余门学术类选修课程,30余门活动类课程,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喜爱的科技创新类课程,例如电脑硬件原理维修、机器人活动、三模小组、金中气象站等。与此同时,我校成立了40多个学生活动社团组织,着力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例如“机器人工作室”、“创新作品制作室”等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科技类社团,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创造天地。

    三、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和设施建设

    教育是自然的。应该遵循生命的本质和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又不是自然的,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组织和引领。为此,领导的重视和过硬的队伍对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新教育领导小组。重视校内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派送有潜力、有愿望的年轻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针对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校外师资力量和科研场所资源,聘请20多名在宁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员作为我校校外辅导员。建立南大国家实验室、东大国家实验室、省市科技活动中心、省土壤研究中心为我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

    与此同时,在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将有限的经费配套建设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活动场所。例如,先后建设了3个“数字化实验室”和“金工车间”、“木工车间”等6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基地,配置了数字车床、铣床、磨床、数字雕刻机、太阳能汽车等一批科技创新活动设备和工具。

    四、注重科技活动的渗透,努力打造精品项目

    我校定期举办主题为“科技、创新、未来”的校园科技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举办系列科普讲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创新大赛、创意实验展、科技小报展示与评选,进行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等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近10年来,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影响广泛。我校作为中学代表在2009年昆山举行的江苏省科技创新教育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2007年组建的机器人团队至今已经取得4金和省级以上比赛20多项一等奖的成绩。我校5次荣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和“南京市星光计划首批实验基地”称号。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任重道远,我校的老师一定会和所有的老师们一起,不断探索教育的使命,承担教育的责任。

    推荐访问:培育 渗透 精神 创新 科学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