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探究

    时间:2022-11-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古老的遵义仡佬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心中的神灵,进而在生产生活中加以崇拜和祭祀。在其民间信仰里,反映了他们在同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生命平等、尊重自然、和谐相处等伦理观念,体现出了古老民族卓越的生存智慧。就是在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当下,遵义仡佬族所具有的伦理观念,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构建时代所需的、更为完善的伦理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伦理观念

    有“古老户”之称的遵义仡佬族,以其古朴与神秘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始终持有敬畏与感恩的思想观念,信守着自己的图腾与神灵,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留住了自己的文化,留下了自己的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信仰。在其崇拜和祭祀的信仰习俗里,反映了生命平等、尊重自然、和谐相处等的伦理观念,体现出了古老民族卓越的生存智慧。就是在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下,遵义仡佬族所具有的这些伦理观念,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构建时代所需的、更为完善的伦理观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遵义仡佬族

    仡佬族是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国有550746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贵州,她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就是在现今,在黔北遵义民间的许多地方仍然流传着“蛮夷仡佬,开荒辟草”的谚语。仡佬族居住的环境多是喀斯特地形地貌,常年与大山树木为伴、同山涧河谷为舞,贫穷、落后与闭塞常被看作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与现代文明保持着较大的差距,留存着十分浓郁的农耕文化的特征,留存着许多古朴、神秘的崇拜和祭祀信仰习俗。

    (一)遵义仡佬族分布及人口状况

    遵义仡佬族,也即遵义市所辖区域内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道真和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县平正仡佬族第一乡,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和谢坝仡佬族苗族乡,以及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共计有35万人左右,占全国仡佬族人口的63.5%(全国仡佬族人口为550746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二)遵义仡佬族的居家环境

    遵义仡佬族的居家环境是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基础和依托。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反映。遵义仡佬族歌谣《开天辟地》中说:“初开天是布什客……天底下,像人一样。泥土是地的肉,山坡是地的头颅,草木是地的毛发,水坑是地的眼睛,岩洞是地的耳鼻,岩脚口是地的口唇,弯弯的山是地的手脚,岩石是地的骨头,世间人坐起安然。”在这一传说中,没有江河、平原、草地、海洋、岛屿、戈壁与沙漠, 而是山坡、水坑、岩洞。在另一传说《巨人由禄》中,由禄死后身体变成了“坡头、大茅草、树木、消水坑、岩洞、刺蓬、丝茅草、山垭口、菌子、马屁包(一种深灰色的菌类植物)、蒿枝”,其中的物品无不具有明显的贵州高原山地的地理和物产特征。俗话说:“高山苗,水仲家(布依族的旧称),仡佬住在石旮旯”。这便是遵义仡佬族居家环境的生动写照。遵义仡佬族居住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盘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奇山、异洞、幽谷、山溪等自然现象,居住者多倚山而居且零星分布,住河谷者多沿河谷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并且,遵义仡佬族居住地离遵义市远的有180多公里(务川至遵义),近的也有70公里(遵义县平正至遵义市),地处偏僻,属“蛮夷之地”。

    二、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

    在通常情况下,离城镇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人们聚居相对集中,便于交往、联系,易形成开放的商业文化,人们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而离城镇较远、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人们居住多是分散的,彼此交往、联系较为困难,则多形成封闭的农耕文化,且接受新事物的步伐要比发达地方慢得多。正因为遵义仡佬族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又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出、影响相对较小,才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得以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才使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神秘性特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仡佬族民间信仰得以留存。

    所谓民间信仰,是指那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非官方的、非组织的,自发产生的对超自然力精神体的情感寄托、精神慰藉以及崇拜的行为。也就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遵义仡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遵义仡佬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遵义仡佬人生产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

    遵义仡佬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弱小的民族,他们因弱小而惧怕,因惧怕而拜祭,在拜祭中体现敬畏与感恩。他们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恩赐,他们拜祭自然万物;他们崇敬自己的祖先,感恩祖先的恩德,他们拜祭祖先;他们敬畏神灵,感恩神灵的护佑,他们拜祭神灵。在他们看来,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诸如日月星辰、天地山川、风云雷雨、山石草木等万物皆有灵,并左右着人的一切,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供奉着心中的神,如“宝王”、“九天先母”、“山神”、“树神”、“牛神”、“圈神”以及“灶神”等。不管是在过去、现在、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娶嫁,在遵义仡佬族聚居地,仡佬人都要向其祖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向神灵传递自己的感恩之意,并满怀虔诚地献上丰盛的供品,在十分庄重、肃穆的场所(或堂屋或院坝或野外或庙宇)对祖先和诸神举行隆重的崇拜和祭祀仪式。就崇拜而言,有自然崇拜(山神和土地神崇拜、九天母石崇拜、古树崇拜、灶神崇拜)、图腾崇拜(竹图腾崇拜、神鹰图腾崇拜、葫芦图腾崇拜)。就祭祀而言可分为舞祭、烧纸钱和文祭,具体又可分为,一生产祭祀:祭祀宝王、祭祀土地神、祭祀洞神、祭祀米神婆婆、吃新祭祀“坡头”、杀年猪祭神、祭祀秧神(开秧门)、祭祀秧草土地神(打秧草土地)、祭祀米神)等;二生活祭祀:祭祀祖先、杀“老人猪” 祭祖、采新祭山、祭祀山王菩萨(梅山神)、祭祀水神、祭祀财神、祭祀灶神、祭祀蜘蛛神、祭树、祭新米、祭圏神、还青草愿、请“七姊妹”、“马食瓢”、“啥子”等;三、节日祭祀:“除夕”(过年)祭祀、元宵祭祀、“清明”祭祀、祭祀山神、端午祭祀、六月朝山、七月半祭祀、“祭牛节”等。此外,还有丧葬祭祀、仡佬族公祭(务川仡佬族祭天朝祖活动)以及网络祭祀(祭祀的发展趋势)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三、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蕴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念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遵义仡佬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和自然对话的特殊方式,即形式多样的崇拜和祭祀的信仰习俗,蕴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念,是他们生存智慧的体现。

    (一)生命平等的伦理观念。遵义仡佬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其民间信仰多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有关。例如,《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有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这一神话传说,承载着竹王出生的是三节大竹,即是大竹生育了竹王,是竹孕育了竹王的生命,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人类起源及进化过程的朦胧认识。仡佬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一传说瑰丽神奇,尽管没有科学依据,可它却反映了遵义仡佬族先民认为人和其他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不能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生态意识。在今天,这种万物生命平等的观念,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尊重自然的伦理观念。遵义仡佬族普遍认为万物有灵,他们敬畏自然,将自然万物人格化,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的。他们一直认为,居家附近的古树、巨石是守护家园的神灵,能赐福和保平安。他们宁愿走既远、崎岖又充满荆棘的地方去砍柴,也不会轻易地去碰古树、神树。对砍伐森林、滥捕野生动物行为是禁止的,并且要求开发资源必须适度,体现了遵义仡佬族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视,也为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是地,他们还认为,大自然的奉献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所以人们不能贪得无厌过量索取资源,不能无故损害自然神灵,不然的话神会降灾惩罚人们。遵义仡佬人由对自然的拜祭引发的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的观念,大多内化为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念,体现了仡佬先民希望与自然缓和矛盾、消除对立的关系,以实现和谐共处的良好意愿。

    (三)和睦相处的伦理观念。遵义仡佬族聚居地多是喀斯特地形地貌,其生产生活对森林的依赖性相当高。他们视大树、古树为神灵,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要带上供品前去拜祭它们。当小孩多病且成长不太顺利,常会拜祭树为“宝爷”或“干爹”。长期以来,他们逐渐形成了爱护森林、植树养林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特殊生产方式。他们还形成了世代相袭的土地轮歇制度。比如,在春分日禁止上山砍柴,在立秋日禁止从事农事活动,逢戊日禁止下地干活(忌戊),遇农历干支中的“牛日”(丑)、马日(午)禁止插秧动土。这些都体现了遵义仡佬人尊重自然,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和睦相处、平衡协调发展的关系,确保了其生存环境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伦理观念的现实意义

    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是遵义仡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及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有着数千年所形成的浓厚积淀,为遵义仡佬人所共有并传承,是黔北仡佬族的根,在遵义仡佬人的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它构成了仡佬人的信仰图景,扎根于仡佬人心中,渗透在仡佬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从事活动的方方面面,影响甚至支配着遵义仡佬人的观念与行为,满足着仡佬人的精神需求、心灵慰藉和利益诉求。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仡佬人身体苦痛、调节消极心理、培养敬畏和感恩意识、协调人际关系、培育生态环保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支撑起了遵义仡佬人的精神世界。正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中所说: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十分的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里发现了自然和文化的遗产,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蕴涵的丰富而独特的伦理观念,如生命平等、尊重自然、和谐相处等,对于维持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就是在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些伦理观念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构建时代所需的、更为完善的伦理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伦理[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2015-03-09.

    [2] 佛缘网站.贾廷秀,周从标.论民间信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EB/OL].http:///article-129991-1.html.2015-2-25.

    [3] 张勤.夜郎文化中的濮 [EB/OL].http://qkzz.net/article/901b8a6b-3444-4880-a1db-84f607185ef4_3.htm,-,2015-2-28.

    基金项目:201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D2013214)阶段性成果之一;遵义师范学院2013年度“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科研基金项目“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JWJ2013028)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袁礼辉,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仡佬族文化;红色文化。

    推荐访问:仡佬族 遵义 探究 伦理 信仰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