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正文

    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支撑体系的构筑

    时间:2022-11-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城市化通常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相联系的。新世纪以来,江西的城市化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但江西的城市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江西的城市化率滞后于全国的城市化平均水平。本文认为,要迅速提高江西的城市化水平,加速城市化进程,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筑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城市化;支撑体系;支柱产业;公共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4-0249-04

    杨 巍(1980—),女,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江西南昌 330047)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通常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相联系。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推进的,江西的城市化也不例外。江西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恢复(1949-1657年)、膨胀(1958-1960年)、调整(1961-1966年)、滞缓(1967-1977年)、加快(1978-2000年)和快速(2001年后)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9.5%发展到1978年的16.8%,到2000年的27.7%。2001年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把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优化城市功能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建设,城市外延快速扩展,城市功能迅速提高。到2004年底,全省城市化率已达到35.6%左右,全省城市化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但江西的城市化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市群不发达、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市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城市化内在发展不平衡,总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不仅要从量上更要从质上推进江西城市化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迅速提高江西的城市化水平,加速城市化进程,必须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构筑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针对江西省情,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应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投资融资支撑是城市化的基础

    加速推进江西城市化进程,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撑,对于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要有创新的理念。因此,当前必须加快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要运用市场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从江西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考虑尝试以下办法:

    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以地生财,即通过城市土地经营和发展地产信用聚财。城市土地是城市存量资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设施中最原始、最丰厚的资产,土地供应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此,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特殊重要性,盘活城市土地存量资本,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和滚动开发。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产作用,依据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规划及市区土地状况,优化用地结构。同时还可发展地产信用,即将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尚未转让的土地抵押给银行,贷取资金,投入城市建设。

    2、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城镇建设。要按照公平、效益的原则,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民间投资开放,实行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加快市场化进程。比如,公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吸收境内外资金,投资于公交旅游、商贸、供水等公共项目。

    3、创造和经营无形资产。城市无形资产有城市品牌、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权益(如:出租车营运权、政府采购权、空间广告权、广播电视转播权、公用设施冠名权)等等。这些城市资源既有先天的也有后造的,关键要认识到位并且善于创造和经营,这些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收益也可以补充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比如,城市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既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江西历史悠久,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深入发掘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源,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参与项目开发建设和经营。

    二、产业发展支撑是城市化的增长极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实际上主要看这个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从产业发展史来看,更具有竞争力的不是一般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传统制造业的城市竞争力将呈下降趋势,从事金融、商贸、信息、物流和旅游服务的城市竞争力将呈上升态势。但是,对于江西而言,工业化任务还远未完成。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省内的21座城市要快速达成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其发展应是兼顾两头——既要有前瞻性,发展商贸、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又要立足实际,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还要考虑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城市要维护其持续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核心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1、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集聚,重要的是产业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有效整合。首先,江西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应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这是根据江西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而决定。目前,江西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向中期加速的过渡时期,第二产业的发展将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动力。其次,要有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一个城市只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力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才有自己的地位,也才能真正把城市做大。因此,要把增强产业集聚、做强做大工业产业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自己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江西城市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自身经济的特点,特别还要考虑到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相邻省域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目前,江西应该按照“重点扶植有色金属、汽车、食品、能源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医药生物、新型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产业”的思路,主攻工业应率先做强汽车、食品、纺织、陶瓷、机械、冶金等支柱产业。第三,按照各类城市的不同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对于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等大中城市,总体把握上宜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导,优先发展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电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有重点地改造创新传统产业,逐步淘汰那些占用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夕阳产业,使之成为省域或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小城镇工业要走“小而专”、“集中化”、“规模化”之路,重点发展与大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产业、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接受城市传统产业的扩散,克服与城市工业争原料、争市场的矛盾,以及产业雷同带来的不合理分工,促进城乡产业的协调。要优先发展环保产业,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尽可能地实现小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是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化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更多地由第三产业来表现,而这一过程是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来实现。因此,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应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实施宏观调控,通过产业结构重组,将大中城市工业向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旅游、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向大中城市集中,吸引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跨国公司、电讯公司和各类高科技研究中心进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和品味,变工业型城市为贸易型、服务型和消费型城市,使江西省的大中型城市逐步向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迈进。(1)重点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强,其依托的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模仿性,并且能够容纳大量人口就业。因此其产业辐射力强且竞争性低,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江西的主要城市基本都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且有地缘和交通便利等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只需加上创新的旅游发展政策和思路,必要的资金投入,特色旅游品牌的打造,旅游业成为江西城市化建设的支撑产业是完全可行的。(2)抓好现代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是指以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为内容的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仓储业、运输业、流通加工业、包装业及相关信息产业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增长由生产约束变成市场约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在拉动消费、促进生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江西的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需要现代商贸流通业作为其支撑基础。要充分发挥江西省地处中部区域中心、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完善市场体系,着力发展有产业依托、有专业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工业品、旅游商品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培育流通企业集团,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把现代流通业作为江西的城市主导产业来培育。

    三、人力资源支撑是城市化的动力源

    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战略资源正在转变,以物质资源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相应的,投入大、消耗大、污染大、效率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步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现代化、城市化的动力源。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也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的中心。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现代新型工业,现代化城市建设,没有高素质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不行。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经济社会环境。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制度环境,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以培养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为重点,培育企业家、高级技工、职业教育家、文化人才、城市管理专家等各类人才;要加强基础教育和技术职能培训,提高全民素质和务工能力;同时,依靠制度创新,鼓励柔性流动,打破职业、身份、级别、地域等界限吸引外地人才,对江西城市发展急需的人才,要舍得以足够吸引力的条件留住或引进。例如,省市人事部门可以建立高级科技人才库,收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与江西经济发展相关的著名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信息,加强沟通联系,提供优惠待遇及工作条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

    四、空间发展支撑是城市化的载体

    城市空间结构作为空间要素的组合格局,是复杂的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地域投影,是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情况来说,九江、景德镇、赣州等城市空间还难以形成大城市所需要的产业规模和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因此,江西省的中等城市应加速强化城市功能,适当扩张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空间发展,除了城市功能布局,还包括产业布局。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向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中,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业布局的必然趋势。产业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获得额外的集聚经济效应。就工业来说,其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指向性相同或前后相关联的工业企业集中配置,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二是相关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三是工业的地理集中可以共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四是工业和人口的集中将会扩大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五是工业集中将有利于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有才能的企业家的集聚。就服务业来说,其集聚效益也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可放大商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的效应,另一方面更易聚集人力资源。

    但是,在获得集聚效应的同时,过度的地理集中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出现“城市病”,如交通拥挤、用地用水紧张、供电不足、住房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所以,在产业布局过程中,既要获取集聚经济的好处,又要防止过度集聚,努力把集中与分散合理结合起来。从集中与分散力量的对比看,可以把城市产业布局分为三种模式:一是高度分散均衡布局模式;二是高度集中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三是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网络布局模式。目前,江西省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是:第二产业相对聚集在工业园区,但有的城市工业布局过度分散且各产业带不明晰;旅游业分散;流通业传统的集聚,现代流通业尚未形成。从江西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并考虑到世界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趋势,江西城市应采取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各城市职能合理分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网络布局模式。以南昌市、九江市为例,其新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一是加快发展旅游餐饮业,旅游宾馆业、旅游商品业和旅游娱乐业,并通过旅游交通业的建设,把庐山、滕王阁、龙虎山、井冈山等旅游景观业串联起来;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人员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而老城区完善后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发展金融、文化产业,保留必要的传统流通业。工业园区继续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注意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带的布局。

    五、基础设施支撑是城市化的前提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的吸纳、城市空间的布局乃至整个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严格用地管理的大形势中,应适时调整城市建设的发展重点。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和完善城市建成区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逐步将城市建设的重心从扩大规模、拉开框架、整治市容、美化环境向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方面转移,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注重效益、持续发展上转移。正确引导城市建设投资,将投资重点放在功能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城市道路、供水、燃气、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和城市生态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以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按照发展旅游和流通业的思路,重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现代流通业基础设施,突出旅游和商贸的城市功能个性,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满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于旅游景点开发、旅游公路、旅游宾馆、旅游娱乐设施和旅游商品专业市场的建设。流通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发展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这样,就为现代化城市发展搭建好了第三产业拓展的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江西的自然生态优势,维护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安居乐业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好城市,管理好城市。

    城市保持其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城市的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也是城市资源,主要包括产业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基础资源和资本资源。江西要加快城市化步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必须创造性地经营好这些有限地城市资源,构筑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寿嘉华.国土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龚建文.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园区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5,(5).

    [3]李松龄.资源有效利用的制度安——兼论资源利用中的政府行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

    [4]刘友金.区域发展理论与中部崛起的产业集群战略[J].求索,2006,(1).

    [5]靳景玉,刘朝明.城市联盟:城市群组织制度创新[J].求索,2006,(5).

    [6]蔡玉梅.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转轨”之必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责任编辑:莉 茹】

    推荐访问:城市化 构筑 进程 支撑 体系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