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时间:2021-10-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糖尿病痛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一、概念 乙酰乙酸和β―羟乙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临床特点 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 三、护理评估 1.糖尿病及其类型,有无糖尿病症状加重的表现。
2.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胰岛素中断或不适当增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因素。
3.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末梢温度及尿量,特别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有无烂苹果味。
4.了解血糖、血酮等检测结果。
5.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反应。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设专人护理,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注重保暖,遇有寒战者,可加棉被,不用热水器避免烫伤。
2.具体记录24小时出入量、胰岛素用量。
3.静脉、皮下注射胰岛素时注重准确无误,并做好记录。
4.具体记录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 瞳孔的变化。
5.保持清洁,重病人加强口腔护理。
6.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叩背,预防褥疮的发生。
(二)特殊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恶心、呕吐的护理: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观察尿糖和酮体情况。
3.精神症状的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如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协助医师治疗。
(2)注意安全,意识障碍者应加床挡,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完整性。
(3)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治疗。
4.感染的护理: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三)病情观察 1.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极度口渴等表现。
2.有无呼吸困难,呼气中有无烂苹果味。
3.皮肤弹性,眼球有无下陷,精神状态等。
五、健康指导 l.指导病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位置、剂量、尿液检查法等。
2.指导病人如出现神志恍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度口渴等需要立即就医。
3.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定期复查。
4.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仅供参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症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症。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密切的观察和规范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补液,滴注胰岛素,纠正酸中毒,防止电解质紊乱。
1、补液护理:DKA患者常重度脱水,需要积极扩容、稳定血压、改善循环和增加尿量,积极补液往往可使血糖降低,也只有在循环改善后胰岛素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一旦确诊应立即开放两路静脉通道,一路确保液体的输入,穿刺部位可选择较大静脉,以使液体能快速输入;另一路输入胰岛素,神志清醒无恶心呕吐者应鼓励多饮水,以快速改善脱水症状,减少输液量,预防因输液过快而加重心脏负荷。补液种类首先给生理盐水,合理的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由于高血糖、高酮体浓度所致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减少脑水肿的发生,血糖下降至13.9~16.7mmol/L时,给予5%葡萄糖盐水,补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尿量、血压、心率、临床表现等,以判断补液量是否足够,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胰岛素治疗护理:胰岛素的早期合理使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胰岛素以每小时0.1U/kg体重的速度静脉输入,此剂量可以控制脂肪分解,抑制糖异生,预防血糖下降过快而诱发脑水肿,期间每2小时监测血糖、血酮、血钾、血钠、尿糖、尿酮等,当血糖降至13.9~16.7mmol/L时,开始给5%葡萄糖盐水并加入普通胰岛素,当尿酮体消失后,根据患者尿糖、血糖及进食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3、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DKA常同时存在电解质紊乱,在抢救过程中,由于大量快速补液,,造成血钾稀释,血容量增加,肾循环好转,钾排出增加;胰岛素的应用,钾大量转移,均是加重电解质紊乱的因素,因此必须密切监测血钾的变化,在补液的同时注意补钾",严重酸中毒时可减少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中枢神经及呼吸中枢受抑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必须及时纠正。
4、病情观察:DKA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人员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症状有无减轻,皮肤弹性,尿量等脱水情况是否纠正血压是否稳定,每2~4小时监测血糖、尿糖、尿酮、血酮、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有无血糖下降过快或过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饮食护理:对于轻症患者,若无恶心呕吐,应鼓励患者多饮水,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合理控制总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比例,对中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宜鼓励进食适量流质饮食,出院时给以个体化饮食指导。
6、皮肤黏膜护理:DKA患者多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易合并感染,因此除了应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期病室消毒等措施,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还应让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化脓性感染,重症患者应注意翻身、按摩,预防褥疮。经常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防止皮肤下硬结的发生,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7、健康教育:随着患者病情稳定及神志转清,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指导患者掌握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及方法,了解糖尿病的控制要求,让患者掌握DKA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DKA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平时规范治疗可以预防发生,帮助患者了解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在控制糖尿病,防止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教育患者认识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并密切观察血糖、尿酮变化,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告知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保持情绪稳定,预防的发生。
无意中搜出这么喜欢的文章。
总结得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