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教案反思 > 正文

    让批评教学中焕发出艺术魅力

    时间:2021-07-2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让批评在教学中焕发出艺术魅力

    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批评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批评,论断。指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它的优劣;第二个意思是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第二个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都将批评当做贬义词,认为受到批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批评的目的是使我们意识到不足,继而加以改正和改善,达到更完美的境界。正如古语所云:“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批评就是在别人的协助下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失和缺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批评学生,同样的批评教育但结果却总是不同。有的学生乐于接受、虚心改正,有的学生却对你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如何准确对学生实行批评,让批评在教育中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呢?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理解。

    一、批评力主表扬在先。学生也是人,常言道:“人人爱听奉承话”,世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因受到夸奖而心情舒畅的。学生出了错,教师教育本是义不容辞的,可批评教育无非是想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自己的教诲,教师可先表扬其优点,然后再婉转地提出批评。今年,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杨明经常迟到,我没有粗暴、简单的批评和指责他,而是温和的问他:“你一向遵守纪律,从不迟到早退。这几天不知怎么了,是家中出了什么意外还是身体不舒服,没按时来?不管什么原因,以后和老师打声招呼,以免老师担心。”这样的口吻,这样满含关爱、饱蘸深情的批评,又有谁会拒之心灵之外呢?果然,杨明同学直至学期结束都没有再迟到。

    二、批评力主因人而宜。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实施批评也要讲究方式灵活,适合其接受水平,使批评起到催化剂作用,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并努力促成其实现缺点向优点的转化。这样就要求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如普遍的问题,有影响的问题,当众讲请利害和注意的事情,不点名为宜;个性问题采取个别谈心、疏导为宜;对思想上进、性格开朗的学生可直来直去地指出他的不足,并指明努力方向,他能愿意接受;对性格内向或较后进的学生,态度应温和些,可先表扬后批评,批评的问题要准确,几个缺点可指出最主要的一点让他改进,激发他上进的情感;对忧郁型的学生要多谈心,多疏导,少批评,使其增强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和个性,以便教育时区别对待,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批评力主保护自尊。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度的批评难以使学生理解到自己的错误,而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学生,要一事一评。学生犯错误,老师要对学生的错误实行批评,不要轻易地把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①著名班主任魏书生在孩子犯错误时只采用三种方式处罚:唱一首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陶冶情操;做好事将功折罪;写说明书实行自我反省。总来说之,教师批评学生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然后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班中曾多次出现过丢失东西的现象,今天有人丢笔,明天有人丢钱。而怀疑的对象总是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目标越来越小,最后落在许浩洁(化名)身上。我私下找他谈心,告诉他:“你现在年龄还小,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危害还不太懂,不良习惯也是容易改掉的。但是你如果不即时改正,将

    来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到时候想改就难了。”一番话激励了他的羞耻心和自尊心,他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直到小学毕业,他都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现在他已经是大二本科生了。试想:如果当时我不留情面,当着学生的面粗暴指责,伤其自尊心,结果又会是怎样呢?可能是别人对他的歧视,他对别人的仇视,破罐子破摔,他的人生将是另一条道路。

    四、批评力主严爱有加。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格并不但仅是严厉,在严格之中要贯穿着爱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加以严厉的指责,要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将母爱和父爱洒向他们,与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与他们融为一体,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批评。记得去年秋学期因为学校课务调整,我已不任教三(5)班的数学课程,而任教这个班的科学课。新学期上课的第一天,当我走进熟悉的教室,面对熟悉的学生,学生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个个鼓起了掌。在热烈的掌声中,我明白我对这些学生的严、对他们的爱,已获得他们的认可,他们真的将我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五、批评力主对症下药。老师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准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和对抗,学生也或多或少地会找点“准确”的理由,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点,对症下药,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准确的批评。所以,批评学生的切入点找准了,③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要不然,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巴上,不得要领。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呢?应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这个点上下功夫,这个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过错,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批评力主诱导启发。批评不是目的,仅是一种手段和过程,要通过批评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过错,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者在批评之中对学生的过错实行剖析,批评之后对学生诱导启发,将事情的道理将给他们听,指出他们的过错,并且拿准确的事例来对比,要彻底让他们明白到底什么是错的,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才是批评的最终目的。我们班上有一个小男生张谦很活泼、好动,也惹了很多麻烦,有一次他将同桌刘逸刚做好的作业涂得一塌糊涂,刘逸一气之下挥舞起自己的小拳头将张谦的鼻子打出了血。于是两人各执其理“告状”到我这,我在批评了他们之后教导张谦人活泼是好事,但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涂画别人的作业就是不尊重别人的成果,倘若别人涂画你的作业你会怎样想呢?又向刘逸阐明了随便打人的坏处,教导他不可得理不饶人,要学会宽容和包涵。两人在我的诱导启发中均理解到了自己的过错,很乐意的接受了我的批评。

    七、批评力主适时幽默。在教育教学中,总是板着一张脸指出学生的不足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和抵触情绪,不易接受我们的批评,所以在批评中适时贯 以幽默,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温和和乐意的接受我们的批评。在一次品德与生活课上,一个学生因枯燥乏味的内容而开小差睡着了,我没有严厉的点他的名,惩罚他,而对所有的学生说:“看来我的声音真有磁性,简直能够和催眠曲相媲美了。”学生一阵哄堂大笑,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那位睡觉的学生在剩下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开小差。由此可见,适时的幽默比严厉的批评更能教育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合时宜的事情。教育者如能即时加以引导,并实行适当的批评。他们必将能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批评是一门艺术,教师在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善于使用批评,遵循一定的规则、研究批评的技巧和艺术,才能让批评在教育中焕发出艺术的魅力,成为我们教育者的好帮手。

    又看了一遍。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摘要】此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问题,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以及使教学充满艺术。 【关键词】艺术

    活力

    观念的更新

    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的教学活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语言教学的本质决定了语言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俄罗斯教育家乌早斯斟说:‚人类每一代生活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流传给下一代的遗产。‛那么如何让这些文化精髓逐渐渗入到学生的头脑里?我认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至关重要。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的社会, 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塑造出来的人才也应具有这样的素质,这就更显得每四十分钟的重要性。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通过激励、唤醒、启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最高艺术。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项集体活动,尤其是语文课堂,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热烈响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是课堂气氛能否活跃的基础。严格地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过课堂培养出来的,却又不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它是通过一制一夕的相处,才使学生对他所产生的信赖。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如果老师冷漠,知识浅薄,那么学生必然会心灰意冷,对学习失去兴趣。

    老师要做到可亲。老师上课对学生要充满热情,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不可不顺学生,一味讲课;课堂提问,老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学生: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会,不可采取处罚、冷嘲热讽等方式对待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纪律,教师要即时采取暗示方式,使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可粗暴对待;同时,课堂教学要注意营造民主气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要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鼓励学生和老师争论探讨问题。师生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学生就生动。只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敢讲话,教师才有可能教会学生。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良好的教学气氛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行为、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教学气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对认知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意识和创造力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理想的教学气氛应该是学生们好学上进,认真求实、积极主动、热烈活跃、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程序井然,纪律严明。实践证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问的小融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烦闷、厌恶等消极的态度。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常气氛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发挥生主体作用的前提。而实际上,这一正一反阔种效果的出现完全可能在一念之间,只要教师善于调动。我遇到了这样一个特例:在讲述《从小就要爱科学》一文时,刚开始课文较平实,讲到一半时我发现学生还没有兴趣,正好这时外面有人敲门,半分钟我又回到讲台上,看着人家好奇的眼睛,我灵机一功:何不就此词节一下气氛?因此我笑着对大家说:‚我知道同学们现在最想听我说什么。‛学生们更加诧异地望着我,‚希望我说‘老师有点事,大家先自己预习一下’‛。同学们会心地哄堂大笑,‚可惜我没事,还得接着学‛说到这,我发现学生们相互传递着眼色,然后兴致很高,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很兴奋,那是我最喜欢看到的目光,接下来的课很顺利地进行完了,而且收到了比我料想还要好的效果。中学生绝大多是善意的,是容易调动的,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完全是师生的默契形成的,有时候只要我们稍微一动脑,正确理解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引入愉快教学。

    四、使教学充满艺术

    调动学生的情结在课堂教学效果上固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也需要教师的激情洋溢于课堂之上,但真正使语文具有魅力,引导学生主体去体验学习的,还要看老师的素质。教师除了具有人格魅力外,更要有广博的知识技能。这种技能太复杂,就好比演艺界这一行,演员说、学、逗、唱会一皆可,而优秀的演员则必须样样俱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教师就应是这样的优秀演员,虽然他更是一个导演。简概为以下几点:

    1.以书悦人。课堂上,整洁的板书、美观的书写、观范的字体、合理的布局能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这既是对课文知识的总结,更是对学生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

    2.以言醉人。优秀语文教师的敦学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述的科学性、描述的艺术性、声音的柔韧性、表达的情感性上,还体现在文化的负载上。前几者不必多说,教师在运用这种语言时,问题自觉的导入或融入该语言承载的古今各种文化因素,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从整体上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浸润感化学生,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

    3.以技迷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一些必要的技艺与手段,扬长避短,更好地烘托教学内容。如:导入《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先用投影仪把图片——周总理的遗像展现在问学眼前,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同学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再加上录音与总理鞠躬尽痒的几幅画面,这样,几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营造出一种气氛.创设了一种意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以意喜人:即以创新的意旨,巧妙的构思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教《爱莲说》一课,我们去外校听一位老师在授此课时,大胆刨新。他先把制作好的莲花拼图显示在显示屏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莲花的特点,逐一对照君子的某种品德,并拼贴一张‚君子图‛。当学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动手的‚君子图‛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从而激发了学习本文的兴趣。

    5.以智取人。教学过程充满变化.难以预料,教师的教学机智必不可少,处理恰当更能赢得学生。应变的原则:尊重事实,心胸广博,反应灵敏。

    语文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实施这门艺术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引导:真心希望语文教学这枝古色古香的奇葩,能散发清香,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首先让语文课堂魅力绽放、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年1—10期 2.殷显耀等主编的《新教学方法》吉林出版社1995年11月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4.《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首都出版社2003年1月 5.《教育新理念》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文 题:《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论文类别:初中语文 作者姓名:刘夫珍 年 龄: 38 单 位:江苏赣榆青口五中 联系电话:0518—82620297

    近期最喜欢的范文

    推荐访问:焕发 批评 魅力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