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时间:2019-05-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成功地塑造了富有政治斗争经验而又擅长言辞的老臣烛之武的形象,仔细品味,不能不为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而叹服。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 消除戒备,创设气氛。

    说人首先要有能说的气氛。秦晋围郑,敌对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形下,郑使来到秦营,秦人不能不有所戒备。紧张戒备之中是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的,更何况是敌国的使者。烛之武深知这一点,他开口一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表明郑已认定必亡的结局。这句话看似平常,但言下之意却是郑国不再作什么打算了,这就不仅打消了秦人的疑虑,消除了秦人的戒备心理,而且激发了秦人听的兴趣(来到秦营,不为郑打算,那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为秦国打算吗?),为说创造了轻松和缓的气氛。

    二、 设己为人,陈述利害。

    利害千古动人心。烛之武让自己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反复陈述“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得失。先分析亡郑存郑对秦的利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话明白指出亡郑对秦无益,为什么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看,郑国在东,晋国在中,秦国在西,周在南,秦须南越周或中越晋才能拥有郑国,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烛之武还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亡郑”对秦隐藏的“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亡郑秦虽无所失,但晋得郑后,疆土拓宽了,相对而言,秦国便小弱了。春秋争霸,弱肉强食,而秦晋比邻,考虑到此,秦伯便不能不为烛之武的话所动。相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秦不助晋攻郑,使郑得以保存,郑将倾心归秦,利莫大焉。两相比较,“亡郑”对秦无利而藏害;“存郑”,对秦有利而无弊,秦当然该舍“亡郑”而取“存郑”了。

    或许有人说,不对,不对,秦晋世为姻亲,是同一军事集团成员,晋国无论多么强大,都是不会危害秦国的;而且,秦不助晋攻郑,便是违背盟约,那样不仅是不“信”,不还得罪晋国了吗?

    这要从春秋的形势谈起。春秋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指的这一点。晋约秦攻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前者只不过是借口,后者才是实质,晋国实在是想通过此次行动,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为取得霸主地位创造条件。晋文公明白这一点,秦穆公明白这一点,烛之武也明白这一点。烛之武还明白秦穆公同样有称霸中原的愿望。这从他明知晋文公比晋惠公贤能却先送晋惠公回国接位的举动可以看出,从他晋文公一死,便匆匆征发军队,偷袭郑国,后又与晋大战三次可以得到证明。所以秦晋的军事联盟并不稳固,着眼于这一点,烛之武先回顾历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指出晋国的背信弃义,秦以晋为亲,但晋并不德秦,这就不仅指出了晋的不可靠而且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秦对晋的怨恨。接着又预示未来:“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立足天下争霸的现实,指出晋若欲称霸,那么亡郑后势必继续扩张,那时作为晋紧邻的秦能不是晋的目标吗?而晋的图霸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晋早晚是要侵害秦的。说辞水到渠成,最后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收尾,结论已出,但决定还是让秦自己作出,这同样是巧妙的一着,它满足了人潜意识中的自尊,又是巧妙的一“激”。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天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烛之武正是着眼于秦国的利益,先激之以听,为“说”创设了很好的气氛,再抓住秦图霸的心理,反复陈说利害,最后让对方决断。烛之武的说辞可谓高矣。

    推荐访问:说辞 艺术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