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牡丹亭教学设计 [断魂枪教学设计]

    时间:2019-02-1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课前准备】

    1. 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并写出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2.思考这篇小说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比如:语言,人物,场景),你对谁的印象最深?

    3.搜集、查阅关于老舍创作、生平的资料。

    【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个性化生活化的语言,从细节描写(如“眼睛”)入手勾勒人物性格,分析人物的性格极其成因。

    2.体会小说交待的社会背景对情节的发展的作用。

    3. 在理顺小说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探究人物形象、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极其成因。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主题的复杂性。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舍先生在四十岁的时候写了一篇《小传》:

    舒庆春,字舍予,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黠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也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象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挡百、一以挡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短篇小说《断魂枪》,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二、课文学习

    ㈠学习第一部分(前四个自然节),小说的开端。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鼓励做的好的同学。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解决。

    2.请学生复述小说的故事梗概。

    明确:主人公沙子龙曾经是一位开镖局的武师,小说一开篇他已经成为客栈的老板。他的大伙计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沙子龙并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徒弟)卖艺场上被武林高手孙老者打败,想请沙子龙出面为自己也为沙子龙自己挽回面子;孙老者正是为了会会沙子龙而来,他尤其想学沙子龙的五虎断魂枪;沙子龙任孙老者恳求、较量始终不肯比武,更不肯传授五虎断魂枪。

    3.阅读第一部分(前四个自然段),分析相关问题。

    ①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一句的作用。

    明确:“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笼罩全部叙事。简单十一字,集约住全部内容,充满张力,交代了主人公是谁,他过去所干行当,以及时代变迁后,大势不可逆,镖局吃不开了,不得不改客栈。这也是为核心情节——不传授五虎断魂枪张本。镖局既无用,主人的枪更成落伍的、过气的东西,一身技艺,施不能施,传不能传。

    ②《断魂枪》呈现出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

    明确:处于中国现代社会开端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无法直面世界的尴尬;以一个武林中人宣示近代生活的前朝后世。小说着力把握住生命与时代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变动之间的关系,把握住被动的生命和世界的联系方式。

    沙子龙生活在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阶段:“走镖”的他过的是前现代生活,一旦火车通商、现代工业文明逐渐渗透到中国,他就不得不服从现代工商社会的规律。历史已发生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大转折,个人往往无法适应,从前现代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的生活态势完全是被动的。

    老舍的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多数写被动的人,那些对自己的被动认识得越清楚的人,其内心叙述越悲凉,沙子龙经历的外部世界的变化与被遗落的经验,终于转化成他的内心悲剧。

    这样的历史背景是中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应该适当补充相关资料。不能突破这个难点,便无从了解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表现出来的外在性格。

    ③第四自然段写哪些内容,怎么写的?

    明确:介绍沙子龙的身世,职业变化,现实处境,矛盾心情,都是简略介绍。

    从前身材:短瘦,动作:利落,身体:硬棒,眼睛:明亮;现在身材:放了肉。

    从前职业:镖局的镖头;现在职业:客栈老板。

    从前靠五虎断魂枪走镖;现在只在夜间偶尔演习一下五虎断魂枪。

    “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这“狂风”就是第二、三自然段说的社会巨变。

    以上就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4.再一次朗读一部分。

    ㈡学习第二部分(5、6自然节),小说的发展部分

    5.朗读第5自然段,分析当年沙子龙手下的一帮人如今的处境。

    明确:他们在过去走镖的时候是沙子龙的手下,镖局解散了他们闲散在社会上无事可做,只好靠着有点武艺混碗饭吃;沙子龙的处境都大不如以前,他们就可想而知了。

    有时他们也“走会”,需要钱,沙子龙多少给点儿,不扫他们面子;但想讨教武艺,免谈,肯定扫他们面子。他们说自己是沙子龙的徒弟以装自己的门面,但沙子龙不承认。

    沙子龙不传他们武艺,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徒弟,这充分表现出沙子龙对武术现实处境的清醒认识;即便是传授他们武艺,也不过是卖卖艺,打架时站点便宜,“五虎断魂枪”可能以更糟糕的方式绝种。

    至于讨俩钱花不拒绝他们,则表现出沙子龙的江湖情谊与念旧心态。

    6.朗读第6段,他们为何的到处为沙子龙吹腾?

    明确:作者说一来使人们知道他们是名师之徒,这就貌似“名师出高徒”;二来是一点自己栽了可以促动沙子龙出手。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混饭吃”,其目的很是下作。这正说明沙子龙把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根本不是五虎断魂枪额传人。

    以上是第二部分,简要描写自称沙子龙徒弟们的众生相,一群懵懂糊涂人。

    第二课时

    一、课文学习第三部分,小说的高潮。

    1.阅读第7—10自然节。作者怎样描写王三胜在土地庙前卖艺的?

    明确:主要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最简练,也最传神;语言描写极富个性,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最细致,最传神。

    肖像描写: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打黑眼珠,这里透露出蛮横、粗鲁。

    语言描写:先声夺人的“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表现出自信其实是自以为是;本来就是卖艺却说自己“不是卖艺的”,显示自己比卖艺的有身份。总之,他说的都是“硬话”。

    动作描写:卖艺的习惯动作是作揖他却“叉着腰念两句”,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艺高人胆大”;耍大刀的场面也着实验证了他的“硬话”。

    这一切都表明他比其他的“徒弟”们身手好,不愧是“大伙计”,但仍然逃脱不了卖艺混饭的遭遇。

    以上是第一层。

    2.阅读第11—13节。怎样理解孙老者说王三胜“有功夫”?

    明确:王三胜嫌观众给的钱少时说了一句“没人懂”,马上有人回答“有功夫”,这表明不是没人懂;当王三胜没弄明白(其实是没把孙老者放在眼里)而“啊”了一声的时候。孙老者这回拉长了声音说“有——功——夫”,表明他也是个内行,而且看出了门道儿。如果没有这拉长的声音,前面的叫好很可能是起哄。

    3.阅读第14—21自然节(孙老者和王三胜比武之前的部分)。第14、16自然节,在王三胜眼里孙老者是怎样的人?

    明确:首先是貌不惊人,小干巴个儿,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 条小黄草鞭子;其次是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他下场子的走路姿势验证了王三胜的判断。

    这种描写是“欲擒故纵”,算老者的言行表现出对武术的执着于专著,出为下文的比武、向沙子龙的讨教打下伏笔。

    4.阅读第18—21自然节(孙老者和王三胜选兵器部分)。两人选兵器有怎样的玄机?

    明确:孙老者让王三胜使枪,是照顾他,因为王三胜自称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在孙老者看来那自然是使枪的行家;同时也看出孙老者的“艺高人胆大”,他把自己放到了“后发制人”的位置。

    孙老者又询问王三胜让自己使什么兵器,暗含着“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的意思;王三胜却说“三节棍进枪”,虽然语气是商量的,但骨子里是不容商量,推荐这一兵器,表明王三胜的心里已经没底儿,在精气神儿上已自馁了三分。这从他“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中可以看出。

    5.阅读第22、23自然节(孙老者和王三胜比武部分)。从孙老者和王三胜比武能看出两人怎样的性格侧面?

    明确: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紧盯着王三胜的枪尖儿,神威内蕴,眼珠子似乎要把枪尖儿吸进去。兵刃未接,王三胜心里先就虚了。交起手来,孙老者小试手段,便将王三胜打得落花流水。但是他并不打王三胜的要害,只是打他的手,第一回合只两招,带有试探性;第二回合只一招,表明他看透了王三胜的底细。这表明孙老者不仅武艺精湛,而且颇有武德,只是点到为止。

    王三胜则一心求胜,争勇斗狠,第一枪就奔孙老者的咽喉这样的关键部位,仿佛要让对手一招毙命;第二枪刺向老人的中部,因为第一枪刺的是个“点”,虽然致命却容易被防范;第二枪刺的是个相对大的“面”,成功的可能性要大。这表明王三胜就是一介武夫,武艺不精,武德全无(沙子龙不教他是对的)。

    这一节是小说比武的“高潮”,真刀真枪的对阵,动作、神态描写都十分传神,看出作者颇通此道。

    6.阅读第24—32自然节(孙老者和王三胜比武之后对话部分)从两人的对话中看出各自怎样的性格侧面以及心理活动?

    明确:孙老者评价王三胜的武艺先是说“还得练”,后面气氛缓和了又说“说真的,你那两手就不坏”,但始终没说好,而且充满了前辈对晚辈的训导和肯定语气,这从王三胜的角度听,肯定有“倚老卖老”的感觉,但是的确技不如人,又无可奈何。

    王三胜“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以及后面的一问一答,表现出王三胜的认输,但嘴还是挺硬,很好面子;而他口口声声提沙子龙,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两人计较,孙老者相与沙子龙比武心切,王三胜想让沙子龙给自己报仇心切,这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动力。

    二、作业

    1.归纳整理前三部分的描写手法。

    2.比较王三胜与孙老者的性格特征。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第33—64自然节),小说的结局。

    1.阅读33—39自然节。王三胜进屋时沙子龙看《封神榜》、对他的求助打哈欠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明确:看《封神榜》说明他客栈生意冷清,也说明当年走镖的风光在他心里没有完全忘记;对王三胜的求助,他打哈欠表明不往心里去,而且一贯如此,这回也如此,他并不感到意外或者因为给徒弟挽回面子而出手。这都说明他告别武林的决绝。

    2.阅读40—64自然节,孙老者和沙子龙的谈话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沙子龙的话十分得体,周到,在孙老者的眼里就是精明,这和他走镖时的精气神儿是一脉相承的;他只有在孙老者问起比武、讨教的事才顾左右而言他,可见他对传统武艺在社会变革期的尴尬处境十分清楚。

    孙老者的话里就一个劲儿:比武。但是他的这个初衷是有所变化的,他的态度是不断妥协的。他跟着王三胜来见沙子龙目的十分单纯——比武,开始他说“我来领教领教枪法”,就是比武,客气点说成“领教”,这是要交手的;沙子龙请他吃饭他拒绝,又说了一遍领教枪法。当沙子龙很真诚地说“已经放了肉”时,他觉得在人家不练了的时候跟人家比试胜之不武,有悖武德,才退而求其次,“不比武,交给我那趟五虎断魂枪”,在孙老者的眼里,我和你比武是在比试中较个高低;你不在状态了,我不跟你比试了,你直接交我吧,这可是降低了我的身段呀,你在状态也未必赢得了我。这总该可以了吧?不想沙子龙还是不教,以“早忘干净了”为借口推脱,孙老者急了,拒绝住几天、到处逛逛、走了给点盘缠的善意,强调“我来学艺”,这又是在降低身段。当自己演练一套查拳让“沙老师”“检阅”自己是否有当学生的资格后,沙子龙还是不教。孙老者的“不传?”沙子龙的“不传!”之后,孙老者决绝地说了最后一句话:“打搅了,再会!”这是绝望的告别,和他一心想学的五虎断魂枪告别。

    二、学习第五部分(第65、66自然节),小说的尾声。

    1.王三胜他们不再为沙子龙吹腾,反而为孙老者吹腾,这反映了王三胜们怎样的心理?

    明确:表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进入武学的殿堂,只知道借着沙子龙的名号给自己撑门面、壮胆子,无怪乎沙子龙根本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徒弟;一旦沙子龙不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庇护,自然也就不为他吹腾了。面子上吹腾别人,骨子里却是为了自己。而孙老者上门挑战,沙子龙竟然不肯出手——分明是不敢出手,甚至不如他王三胜,败了不不假,毕竟交过手——虽败犹荣,比你不敢出手强多了,所以孙老者自然就是我们吹腾的对象。

    当沙子龙看穿了武功无用,并且无所作为,他就渐渐地不得人心了。自从王三胜吃败仗而沙子龙不肯为他出头,沙老师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沙子龙栽了跟头,不敢和个老头儿动手……连句硬话也没敢说。‘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沙子龙孤独地将自我封闭起来,他早都对时代迷茫、对自身的武艺绝望,王三胜们对自己的吹腾和对武艺的造化根本入不得他的眼。

    2. 课文最后一段“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对此你有何评价?

    明确:这是一个细节,沙子龙坚决不教慕名前来学艺的孙老者“五虎断魂枪”,但在夜深人静时,他却“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

    老舍感兴趣的不是那种走镖的事业,而是老镖师英雄末路时的心境!这种悲凉心境,并不限于老镖师,它可以适用于一切末路英雄,只不过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老镖头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保镖侠客,而变成了一位生不逢时的、洗手不干的、充满悲凉的、英雄末路的普通老者,他的保镖生涯早已结束了。他的冒牌弟子王三胜等想学他的“五虎断魂枪”,想让他重振雄风,重上江湖,然而他不干;孙老者登门学艺,想学他的“五虎断魂枪”,他更是断然拒绝。

    沙子龙对断魂枪的不传在实质上也指向了对生命尊严的坚守。这种坚守的胜利也就成为个体柔弱的生命对冷酷无情的社会历史进程的胜利。老舍珍视的其实就是沙子龙面对命运挑战的无畏姿态。一声长叹固然是对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无奈,而一个“笑”字又表明了沙子龙那种“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式的带着超然的坚守姿态。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作品在主题上是以“断魂枪”来写“断魂人”,关注的是沙子龙在复杂变动时代的心理走向以及命运姿态,并由此传达了老舍对那些“老中国的儿女们”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发掘一种理想生命状态的努力。

    谈到他的不传枪法,论者多有贬抑,说他自私保守,抱残守缺。你让他传给谁?传给王三胜,任他至尊至爱的国术绝技,沦为王三胜之流唬人混世的玩意儿?传给孙老者又如何?这个不识时务的倔老头儿便是得了这枪法,哪里又经得起洋枪一个弹丸儿?所以沙子龙叹一口气说:“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时运不济奈若何!

    说他的不传枪法是由于心灰意懒,老舍对沙子龙,却是极为同情,尊崇赞赏有加。比之王三胜、孙老者,谁都看得出,作者的至爱在沙子龙。老舍同情沙子龙的生不逢时,满腔热情地将他写成了一个时代悲剧的英雄角色。他尊崇他的恪守气节,不与污浊同流;赞赏他的静待时机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沙子龙所谓“不传”并无特指的传授对象,而是深谙现代性自然地让武术的实际用途被弃绝,这是他心中文化的绝灭。枪就是他的老伙计、知心朋友,甚至是终身伴侣:“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遗民的决绝与凄清溢于言表!沙子龙深夜自省,他在新时代已经成了一个多余的角色。

    三、作业

    1.有人说这是一篇武侠小说,你认为呢?

    2.如果你是沙子龙,你传不传五虎断魂枪?

    第四课时

    一、归纳性阅读——另类武侠欣赏

    对于本课是不是武侠小说,是有争论的,有人说它另类武侠。小说人物结构简单,但构思巧妙,人物勾连得十分紧密。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完成并突出了其写作目的,显示出老舍先生的艺术功力。

    1.结构欣赏

    《断魂枪》的结构不靠事件支撑,全然“息事宁人”;老舍则根本不让冲突激化;可见老舍要表现的是沙子龙内心的“遗民”世界。

    他一心不给人们热闹看,越是核心人物越没有武斗的“戏”。

    《断魂枪》是一篇“不够格”的武侠小说:那里有一个庸人客栈老板,一点也看不出他的“奇”;那儿只有打拳卖艺,一点小小的摩擦,总体上波澜不惊,叙述上把“事”的因素放在了很次要的地位,将空间留给了“人心”;那儿只有土地庙前的空场和孤零零的小院,“荒林野店”存在于遥远的记忆中。老舍故意出格,他是写一篇反武侠、反英雄的小说。

    2.情节欣赏

    老舍知道情节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性,也让读者看武打。单是王三胜就使了三种器械:钢鞭、大刀和枪——钢鞭定场,大刀表演,枪是用来交手的。孙老者被王三胜限定使用三节棍,见了沙子龙,他又打了一套查拳。十八般兵器和徒手套路都选择了一些,让读者大开眼界。王三胜的套路风格是刚猛,孙老者则快捷、飘洒。读者无疑要抱怨看武打不过瘾,只有区区两回合!而且,重中之重的“五虎断魂枪”没有上演,王三胜饶是会得多,使枪大概只懂一些皮毛。

    《断魂枪》的情节动力在于“学艺”。孙老者珍视的“艺”就是那套五虎断魂枪法,它寄托在活人沙子龙身上,而与他关系最近的王三胜只会点皮毛,因此也带来沙子龙与那套枪法的神秘性。如何使沙子龙表演这套枪法?请将不如激将,迫使他动手最好。这样,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就成为导火线,点燃起武林中人的好胜之心,最好安排沙子龙靠五虎断魂枪胜了孙老者,无论是小说情境中人还是读者都大饱眼福。前面孙、王比武的一段武打作为沙、孙较技的武打的铺垫,而后一段自然要比前面打得持久而精彩纷呈。

    老舍虽未放弃情节,但在叙述了孙、王比武和孙老者的单边演艺之后,就把读者闪在了情节欣赏的半道上。他处置《断魂枪》的情节美学是反高潮化,从情节走向淡化情节、无情节。孙、王比武之后不再满足武打升级的阅读预期,更无孙、沙比试启用五虎断魂枪的武打,沙子龙连做一次教学演示也断然拒绝。沙子龙反思自己从走镖到开客栈的生活历程,明白自己是在工业化社会中大大地“栽了跟头”,这决定了他的虚无主义的生活态度,彻底放弃,再也不提自己的武林绝技“五虎断魂枪”。所以,他决心不与任何人交手,孙老者只能失望而归了。于是人们的阅读期待全部落空。

    3.人物描写欣赏

    《断魂枪》擅长对人物性格与动作的描写,却不依赖它们。老舍能写活人的外形、语言、动作,更能看到人的心底。王三胜虚张声势唬人,却是外强中干;孙老者欲扬故抑,众人恭维也罢,取笑也罢,他自信。仗着跟沙子龙走过几趟镖,王三胜在土地庙前的场子上大话欺人,众人眼中的他是“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大家不出声”。王三胜操演大刀一段,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从来对武术表演套路的描写鲜有过此文者,这与后来孙老者演示查拳构成绝妙的合掌文章。因为没有收到几个钱,他报复性地鄙夷观众:“没人懂!”这句话极其自然地把懂行的人召唤出来,实现了场面转换。孙老者与他恰成对照:“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他肯定三胜:“有功夫!”王三胜心浮气躁叫他:“下来玩玩,大叔!”带有挑衅的意味,但又不失体面。

    老舍真正懂武术,叙述动作没有花架子,并不故弄玄虚那是真的过招,简洁而得要领,孙、王两个回合的比武就让后者服输。王三胜先发制人,“三节棍进枪吧”。孙老者的动作谦恭而有序:“点点头”,“拾”起家伙来,似乎漫不经心。三节棍兵器用铁环连着,器械的三节与招数的使用交代得一清二楚。孙老者见对方使枪奔上路而来,“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不慌不忙,“前把一挂”打来者枪身,后把并不奔对方要害,只是顺枪杆打王三胜手,“啪,啪”两响,王三胜的枪离了手。这一回合先将来者的枪招架开,然后再攻击对方。第二回合对方奔中路来,老者屈身闪避,并不招架,只有一响“啪”,“枪又落在地上”。此一回合已然了解对手,成竹在胸,直接打落对手的器械。对场外的叫好、喝彩声没有反应,孙老者不想邀宠,而是为了找一个见沙子龙的进阶。于是,交手改成了斗口:“你敢会会沙老师?”孙老者直爽:“就是为会他才来的!”

    孙老者与沙子龙二人的会面因前文的比武而充满悬念,到了客栈,王三胜的期待和担忧也是读者的心情。他报以“栽了跟头”,使的不是那条十八斤重的钢鞭或大刀,而是“枪,打掉了两次”。沙子龙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不甚长”而看出他在敷衍。他用哈欠掩饰对这种“栽跟头”的无动于衷乃至有点不屑的反应。因为王三胜的有形的跟头远不如沙子龙无形的跟头栽得重,后者的跟头那是一蹶不振,根本放弃。沙子龙的对手不是孙老者,那是一个无名的对手,无处不在地具有压迫力,他说不明白快枪就是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尽量避开对沙子龙的正面描写,而围绕着对沙子龙的刻画,主要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作者酿造了一出比武“戏”。小说把笔墨集中在一个次要人物王三胜身上,以不明处境的王三胜对沙子龙由充满希望到极度失望的描写,写出了沙子龙的对处境的了然。又以孙老者的孜孜以求、睡在传统武艺的梦里,而反衬沙子龙的已从梦中半醒的状态。以“不写之写”,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完成了对人物的塑造。

    作者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也颇具特色:写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周。”刻画出王三胜的粗鲁豪放但又外露浅薄;写孙老者:“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兰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地闪着黑光。”读者由此会感觉到这是一位性格内向又身怀绝计,且很有点来头的人。

    作者还大量地使用了白描的笔法。如写镖局改了客栈之后,沙子龙居住环境的冷落:“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还有对人物心情的描写:“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文字质朴洗练,不加粉饰渲染,平实写来,有着流水般的节奏与韵律。

    4.“京味儿”语言欣赏

    语段示例:

    那时候,米贱肉贱,肯卖膀子力气本来可以混个肚儿圆。

    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

    “我来领教领教枪法!”他不由地说出来。沙子龙没接碴儿。

    二、归纳性阅读——主人公“遗民”沙子龙

    沙子龙生活的时代即将发生国体鼎革,皇权时代正向现代民主共和偏移,小说暗示了帝王制度即将崩溃,“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革命即将到来,谁在革命,革谁的命,沙子龙搞不清楚,只是他走镖的饭碗已经被打破。沙子龙走南闯北,可他的精明只限于走镖行当。

    沙子龙被推动着一脚踏进新时代的门边,整个身子还留在旧世界,他经历着一场“新时代的旧悲剧”。小说的第一个陈述句是“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已”字表达的是一个过去完成的状态,不是今天改,也不是明天才开始改,是已经无奈地改成客栈了。世界局势的变化,国家政体即将发生的变化并非冲着沙子龙一个人来的,所有人都要面对,大家都得换个活法。沙子龙应变并不成功,他不善于经营客栈,生意冷冷清清。他已经被迫接受了客栈老板的身份与生活,白天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抓本《封神榜》看。

    沙子龙的整个生活方式必须要变,他不得不改行。沙子龙不知变因,但知道应变,他识时务地及早改行了。可是,从镖局到客栈的经历是失落,标志着地位的改变,赖以谋生的方式的改变。沙子龙的镖局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镖局的主人是江湖至尊;天下可以有无数沙子龙的客栈,客栈的主人是庸常市民,也是前朝“遗民”。沙子龙丢失了镖局抓住了客栈,他往日的走镖经验中,日常打交道最多的是客栈,开客栈不是往前走而是回头看,沙子龙的客栈是一个“遗民”的记号。

    老舍擅长大落墨笔法,小说从东亚现代性落笔,呈现整个东方生存空间的巨大变化,由东南亚渐渐聚焦中国人的生活,集中于核心人物沙子龙。西方帝国主义的武力征服,令“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东方受西方入侵,“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虎啸”代表自然、未开化的蛮荒,“炮声”体现现代工业世界的杀伤力。“炮声”和“虎啸”,标志强势的西方工业文明入侵到蛮荒落后的东方世界里;联系“炮声”与“虎啸”的是表现世界不平等的“压”字。“半醒的人们”以沙子龙为代表,孙老者还在梦中执著伟大的武术,王三胜根本没醒。中国人崇拜祖先、信奉神明,他们的祷告失灵了,失去国土、自由与主权。国门被打开,“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充满着威慑。东方丛林中人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没有用。“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龙的文化失去了和西方对抗的力量,其政体也不行了,国内的革命党散布着要推翻皇权的恐怖,中国人面临全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失落与崩溃。沙子龙的“五虎断魂枪”应运而殁,火车“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现代通商不再需要镖旗、钢刀、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昨夜的梦必须醒来,但沙子龙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沙子龙的心灵悲哀,魂牵梦绕,变成“月夜练枪”的意象一再呈现。夜间,沙子龙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练枪时一个人回忆当年的英勇,在虚拟练习中召回“野店荒林的威风”,找回过去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回不去了,现代性一刀斩断了和过去的联系。沙子龙使用原始武力,靠身体搏斗的方式征服世界,这样建立的江湖世界的秩序被西方工业文明轻易颠覆了。沙子龙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无奈地诉诸记忆和现代性对抗,发出沉重的感喟——“不传”!沙子龙失落的世界固然与武术这个行当相关,但他能代表所有刚刚被推到现代社会门口的人的心态——不甘接受自己的失落。沙子龙成了一个陷落的主观意志世界的标本,这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一场现代性锻炼。老舍尊崇人本而对现代文明有些不屑,之所以极力呈现月夜练枪的意象,是为了在陷落中实现反超越——沙子龙武侠身份消失而荣誉、价值和尊严的魂灵不灭,这是断魂枪中不断之魂。

    小说的另两个人物孙老者、王三胜不大明白身外的世界。孙老者视武术至上,心中有宗教一样的信念:尽有生之年把天下最高明的武术都学会,便一生功德圆满。王三胜未必有追求,他的武艺被用来炫耀,愿意和那些外行打交道,摆个场子唬人,弄几个钱糊口。他吹嘘“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一碰上孙老者就输了,于是人们发现他的功夫其实不行。小说虽然把王三胜写得很热闹,孙老者也不凡,但是直接切入人的生命核心的还是沙子龙。沙子龙有深刻的自我意识:知道属于自己的世界完了,知道自己是被动的,他的被动和世界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沙子龙的生命陷落,郁结于心,而又无言、难言的悲哀情结,才是《断魂枪》的核心。

    孙老者的来访与王三胜等小辈们不时地讨教,其实源出于对世事暗昧不明。尽管不认同其蒙昧,耽于过去的人们还是触动了沙子龙,刺激他重温枪法。重温是一个心理过程,贯注于“重温”全过程的却是“凄凉”,沙子龙身心一体,“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重摸枪杆并不能重操旧业,也不能到西北走镖路上故地重游,因此沙子龙未必少些难过的感受:“凉”源于内心的苍凉,枪已经不能给他温暖;“滑”则证明这枪抓不实在了,属于他的生活偷偷地从手下滑走了;这是一段坚“硬”的生活,现存的世界没有一丝温暖,沙子龙的心在发“颤”。他想少一点难过——回到记忆中会一时忘记难过,可是一旦醒来情何以堪。入梦容易,从梦中出来就很难受了。他越是难受越要摸枪,“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而“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他仍然是自尊的,有价值的。这个世界只是夜间独立地存在,它已经虚幻了,这是一个遗民的世界。

    老舍为什么要创造出这个遗民世界,为什么选择武林中人为主角写《断魂枪》?一方面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代性的悲观,另一方面与他的旗人身份有关系。1935年老舍写《断魂枪》时,虚构中的客栈掌柜沙子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民国也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历史。这二十多年间,作为大清朝遗民的旗人的日子不好过,他们经历过双重的悲哀——物质生活的艰难与精神心理的失落。舒家在八旗中隶属正红旗,老舍的亲戚朋友家在艰难中煎熬的不知凡几。而旗人生活走向没落并非从辛亥革命开始,无论是《茶馆》还是《正红旗下》,老舍呈现的旗人生活从戊戌变法以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当清朝政体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它的子民已经成了遗民,这虽然是事后得出的结论,但其中包含了真理。用什么来表现这个无可挽回的衰败过程,以什么样的人来展现这个过程中的心灵悲剧,这是对老舍创造力的挑战。老舍用沙子龙的形象来回应与证实了王纲解纽、皇权崩溃之前就已经处于一个遗民语境之中。

    沙子龙和周围人群的关系更是他遗民身份的注脚。走镖时的沙子龙统领一大帮人,王三胜和小顺们一帮伙计跟定了他,一道享受着威风与饮馔,也一道辛苦跋涉。这时候的沙子龙是一呼百应的盟主。即便沙子龙改行开客栈,手下训练起来的少年伙计们成了“没落子的,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方去用”(“没落子”的身份几乎是清朝灭亡后旗人的标志),他们仍在追随着,“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沙子龙仍是武林中的神话:“沙老师一拳就砸倒了个牛!沙老师一脚把人踢到房上去,并没使多大的劲!”沙子龙在众人中的地位仍然是靠武艺维系着。

    不明了沙子龙的“遗民”身份,难以读懂作者的真意,难以破解作品的主旨。

    三、归纳性阅读——主旨探究

    1.从老舍塑造“遗民”主人公的用意上探究

    老舍的这篇小说旨在揭示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是一篇艺术构思讲精度,思想挖掘有深度,语言运用很纯熟的小说。它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非常耐人寻味,是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可以具体从把握主人公英雄末路的孤寂情感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时代蜕变,理解本文的深刻主题

    2.从作品描写的社会历史背景方面去探究

    沙子龙生活在清末,有独门功夫“五虎断魂枪”,在江湖上走过镖,现在改行开客栈。这个短篇小说包容着对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生命的象征与隐喻功能,也与当时文坛上的通俗小说的创作展开了对话。《断魂枪》写的是“遗民”生命与另类武侠。

    四、归纳性阅读——人物对比

    《断魂枪》写了三个人——王三胜、孙老者和沙子龙——不同的武术表现。其实这也就是绝不相同的三种武术境界。

    王三胜靠着两只牛眼,一身横肉,几把死力气,只能以力胜人,唬唬外行,全无内功,更无内在的精神涵养。

    孙老者有绝佳内功,脑门亮,眼眶深,眸子黑得像两口深井,森森地闪着黑光。与王三胜比武,紧盯着王的枪尖儿,神威内蕴,眼珠子似乎要把枪尖儿吸进去。兵刃未接,王三胜心里先就虚了。交起手来,孙老者小试手段,便将王三胜打得落花流水。

    但比起沙子龙来,孙老者只能是望尘莫及。

    其实,小说并无一处实写沙子龙展露武功。只是开头写了一句:平生创出“神枪沙子龙”五个字,在西北走镖,二十年没遇着对手;结尾处写了一句“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也就是说,作者对沙子龙的武术功夫,几乎全是虚写。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所谓“真人不露相”,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中国道术(包括武术),达到至高绝佳的境界,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

    但沙子龙的武术确实是达到了至高绝佳之境界的。

    小说表现沙子龙、王三胜和孙老者三人:沙子龙摒弃“快意恩仇”的武侠行径;孙老者行动不悖武德,多些闲云野鹤的姿态,勉强可以归类为侠之隐者;王三胜习武而少武德、无侠骨,只是一介莽夫。

    主人公沙子龙着墨似浅却深,在近现代全球化背景下,对阐释中国历史文化别具作用。写沙子龙的情节弱化,既与小说中写其他人的突出情节、动作性构成鲜明对比,又和传统习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武侠小说截然有别。

    历史地比较,他不是那种“轻财、轻生、重义、重交”的战国游侠,不是权门所养的“私剑”,不是济人困厄的“超人”(如红线、虬髯客、昆仑奴),不是展昭、白玉堂那样被皇家收服的御用侠客,而是近代商贾雇用的开镖局的走镖客。就写实而言,《断魂枪》中的晚清社会褪尽了武侠的浪漫折光,沙子龙随时代变化而变动着地位与心态,被晾在了严峻的现实土地上:外表超脱,内心痛苦虚无,生命价值无所寄托。

    “走镖已经没有饭吃了”,沙子龙顺时应世把镖局改成了客栈,但枪却是不能再传。因为那杆枪和他出生入死,既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又承载着他的全部价值,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同时,断魂枪虽说是落后于时代了,但正如前面的论述,它也有它的精魂。这使它脱离一般的民族工艺而成为“五虎断魂枪”,成为一种英雄精神的象征。威震西北的镖师和他的五虎断魂枪已经如滔滔江水随着那个古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个无需再传也无人可传的时代,再传枪,无疑是对那杆枪,那英雄精神的糟践。从这一点看,沙子龙无疑是清醒、理智的。正是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开客栈的沙子龙所以才拒绝了孙老者,并且对王三胜等人的流言蜚语置若罔闻。沙子龙这种看似保守实是清醒的倔强又依稀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牺牲精神的崇高和悲壮。

    沙子龙是有信仰有崇尚的。国术不仅是他的武艺,国术内在的人文精神更是他的灵魂信仰、精神支柱。时运不济时,他怎忍任它沦为街头杂耍,他怎能丧失气节,与污浊同流!

    细察沙子龙其人,白昼黑夜,判若两人。白日里其所作所为如道隐之士,随缘任运,和光同尘,自然无为,与世无争。夜深人静的时候,则关起门来,回想当年纵横天下的威风,演练他的五虎断魂枪。这分明是个铁骨铮铮的武士,有一种不屈抗争的儒家精神。这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境界,恰如前述古诗所示的国术至高境界:至坚至刚,却以至柔至润之性相出之;至真至实,却以至虚至幻之性相显之;似虚还实,无处不是刀光剑影;似幻还真,寒光闪处物无一存;静而圣,无物能伤其皮毛;动而王,攻敌而无往不胜。

    推荐访问:断魂 教学设计 断魂枪教学设计 断魂枪教学反思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