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第三段赏析

    时间:2019-02-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

    2.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

    3.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教具准备

    用校园网络和本课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用3课时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见教学课件。

    三、范读课文。要求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或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六、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教师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连贯背诵前三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 学生练习背诵。

    3. 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课堂练习

    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记叙和议论紧密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板书设计

    重点词语

    实词

    咎:责怪。 相:辅助。

    词类活用

    火尚足以明:形作动“照明”。

    问其深:形作名“深度”。

    不能穷也:形作动“走到尽头”。

    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使……错;

    传:“流传的文字”,动作名;名:“识其本名”,名作动。

    两个结论

    (议论部分)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第3段)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第4段)

    推荐访问: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翻译 滕王阁序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