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郁达夫 故都的秋

    时间:2019-02-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飘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摘自《王映霞自传》

    在杭州文三新村一个普通的二房一厅居室里,阳光透过窗台上枝叶纷披的吊兰,照在她的手上,一双手被染上斑驳的暗影。王映霞躺在小客厅的床上,时常把双手举到面前,仔仔细细地打量:尽管遍布皱纹,那纤纤十指仍显得秀气雅洁,在阳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

    92岁的王映霞要么沉睡,要么就沉默地打量自己。

    由于和知名作家郁达夫12年的婚姻,由于当年郁达夫如痴如狂的追求和后来极不愉快的婚变,王映霞从深闺少女变成了公众人物,她爱过、醉过、痛过、恨过。繁华落尽,美人迟暮,和其他老人一样,王映霞虽然还习惯于沉埋在历史之中,却已经超然于当年的是是非非。在1989年,她缓缓地提笔写道:“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近十几年来,王映霞一直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把她所知道的文坛旧事、郁达夫的往事追忆出来,匡正人们的一些误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她不光是谈郁达夫,也谈鲁迅、郭沫若、陆小曼、白薇……

    与郁达夫离异后,王映霞几乎一直生活在上海。老伴钟贤道病逝于1980年,儿女都不在身边。很多年以来,她一个人生活着。她喜欢一个人过日子。一直到1995年,她跌倒伤骨,从此与在杭州的女儿钟嘉利一家相依为命,有时也到在深圳电视台工作的儿子钟嘉陵那里走动走动。

    老人精神好的时候,嘉利会用轮椅带着她去西湖边走走。杭州是她深爱的故乡。她依然挑剔衣着,喜欢鲜艳的服色,因为那很配她的一头银发,配她象牙色的皮肤。走在水光敛滟的湖畔,行人仍然会惊艳,频频回顾她,还有人忍不住对着嘉利赞叹:“这么漂亮的老太太!”

    嘉利就笑:“别人家是女儿的衣服嫌过时不穿了,妈妈拣来穿。我们家呵,是妈妈穿腻了,指给我说‘我不要了,你穿吧!’”

    这是一个个性极强的老太太,一生不肯敷衍,不管是对衣服,还是对人对事。但是,要强的王映霞,今天不得不缠绵床榻。

    4月26日,与记者同时往访的还有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张昌华先生。他组过老太太的稿子,两人很熟,通过许多信。可是,张先生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纸递到她眼前,她想了好久,才客气地说:“呵,有点印象……”不过,她还是彬彬有礼地招呼客人:“请坐呵。”她注视着我们,在那一种得体的浅笑中,依稀透出当年的风姿。

    嘉利真的不容易。这位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浙江省建工学校的讲师,如今练就了一手护理绝技,像伺候婴儿一样,把卧床不起的老太太收拾得干净体面,她不得不向领导请了长假,叹息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床上的老人,如今只能从那扇小窗中,看见外面的世界。嘉利便在窗前放了几盆植物、一对鹦鹉,让妈妈的眼前,始终流动着生命的亮色。

    在美国的郁飞、在国内的郁荀,也很惦念妈妈。郁荀偶然会来看看,郁飞逢年过节,也总忘不了给妈妈寄些东西。

    我们要走了,老人笑着向我们挥手作别,频频地说:“再见。”那笑容非常生动,但那声“再见”却让我们心中隐痛。

    离开老人,又找到了隐在杭州里巷之中的“风雨茅庐”——那是当年郁达夫与王映霞苦心营造的“爱巢”,早已成为一个派出所的办公用地。门外,有一块文物部门于80年代立的石碑,石碑很不起眼,“郁达夫故居”的字样已经有些模糊。

    “风雨茅庐”,据说还有可能恢复原貌,作为“浙籍作家陈列馆”。

    告别王映霞,我一直想着:若是早两个月来,或许还能和她谈谈往事?

    这样的老人,正在日渐凋零,他们了解的历史,可能会随他们一同逝去。常常听到“抢救文物”之说。其实,应该抢救的,还有老人们记忆中的历史。

    推荐访问:故都 迟暮 之美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