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1】 跨越百年的美丽练习题

    时间:2019-06-1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目标】

    1、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理解美的内涵。

    2、学习本文多种写作手法及修辞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让学生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文章的前后的内在联系

    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

    (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预习】

    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

    【玛丽居里简介】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于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并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

    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线(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从小到大,记忆中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作为科学家的她:发现了镭、两次获诺贝尔奖、忍受着丧夫之痛献身科学......但粱衡却写出了另一番景致。

    【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梁衡文集》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居里夫人,一直是梁衡甚为敬仰和推崇的女性之一,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详尽资料,并思考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是女性真正的美。1998年,正值居里夫人诞辰100周年,梁衡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在翻阅文件时又看到了有关纪念活动的消息,这再次触动了他:一个世纪过去了,居里夫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为什么人们还没有忘记她呢?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作者感到有必要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年记者重新认识居里夫人。他说:“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可亲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瓜摸藤’,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于是他拿起了思考的笔,仅用两天的时间,写出了这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确实实践了作者的理念,以柔和而又深沉的文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伟人的距离。

    这篇散文发表后好评如潮,粱衡写出了另一番景致的居里夫人。首先,题目就不落俗套,《跨越百年的美丽》,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引人思考: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什么是美丽

    居里夫人的美体现在“外表美、心灵美”两方面外表美有关居里夫人的美,文章当中有很多详细的描述,第2段: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第5段: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

    第5段: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

    其中有一处写她的美,写绝了“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我们中国古代描写美的词语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这里写异性眼中的形象,用了侧面描写其美丽。

    内在美

    “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的“大志,大求”表现在(1).爱国

    她不但懂得个人的自尊,更懂得民族的自尊。当时的波兰为沙皇所统治,她每天上学的路上有一座沙皇走狗的雕像,玛丽路过此地,总要狠狠唾上一口,如果那一天和女伴说话忘记了,就是已走到校门口也要返回来补上。

    (2).对人类作出贡献(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3).战胜自我,勇于创造

    (4).为女性争回荣誉和地位

    这些“大志,大求”正是体现了居里夫人美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除了以上四点,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一些具体事例也表现了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她的内在美

    (讨论,谈谈观点)

    (1)、淡薄名利:

    --(第7段:“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第3段:“......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3)、艰苦奋斗:

    工作环境恶劣:--(第3段:“而所谓的实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都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社会环境也恶劣:--(第1段:“......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第4段:“......这项开辟科学新纪元的伟大发现好像不该落在一个女子头上”)

    作者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层面上来谈,“好象”的作用是反而更加证明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也更加证明了居里夫人的不畏艰难.故作者在谴责社会的同时,也高度赞美了居里夫人。

    (4)、持之以恒:--(第3段:“终于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第7段:“......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

    --(第3段:“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

    (6)、有自制力:

    --(第4段:“......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

    --(第4段:“......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

    (7)、坚定、自信:

    --(第4段:“......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

    (8)、科学献身精神:

    --(第6段:“......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第7段:“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以上即为“美丽”所在。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美丽: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内在的美是永恒的,不变的。

    跨越百年:居里夫人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居里的精神跨越百年

    (1)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除了美貌外(无法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

    A、直接抒情:

    --(第6段:“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B、间接抒情:

    --(第7段:“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朗读这两段文字,体会一下其中包含的情感.

    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的启迪,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各抒己见)

    【艺术特色】

    1.修辞手法的应用

    本文运用比喻、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

    比喻

    为了说明居里夫人的追问和探究精神,用了生动的比喻:“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别人摘叶她问根”,更形象的表达了居里夫人的精神。

    类比通过已知事物来突出新事物的特征

    (1)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

    举斯佗夫人,突出居里夫人的发现(镭)是科学界的革命,突出了居里夫人对人类的贡献。

    (2)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

    用宋玉、范仲淹苦读的故事作类比,高度赞扬居里夫人也有这种“心无旁骛”的执著进取精神。

    (3)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说明真正伟大的人是那些在巨大荣誉面前仍甘于平淡,保持谦逊品质的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对比通过某事物于他事物之间的反差来突出其特征。

    (1)你看有多少女孩子王婆“赏”瓜,顾影自怜而不知前路。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女人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律诗难作,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委地。

    女儿做卷卷头,突出美人难为,而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为人表率。

    (2)她可以趁着年轻貌美如现代女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

    引用引用对刻画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4段,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用莫泊桑《项链》中的句子,反衬居里夫人不为容貌所累。

    第6段,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引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

    第7段,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

    排比

    文末排比: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强调说明真正伟大的人是那些在巨大荣誉面前仍甘于平淡,保持谦逊品质的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2.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第4段、第6段妇女受到歧视--当时大学不收女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烘托出她学习之不易,成就之伟大。

    第4段男生的追求,人们的反应侧面描写,烘托出她的美丽动人的女性魅力。

    推荐访问:教案 跨越 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1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