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陈涉世家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19-03-1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素质教育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学习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疏通文意,尤其是对陈涉语言的认识,理解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

    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其表达作用。

    3、解决办法: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利用讨论式研讨式解决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展开背诵比赛。

    3、训练口述能力,复述课文。

    4、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的速亡。那么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明确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及重点词的意义,理清文章脉络,分析第一段。

    三、整体感知

    1、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朝代表: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文所处朝代)

    2、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的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

    ⑴ 一词多义现象。

    ⑵ 通假字。

    ⑶ 古今词义的区别。

    ⑷ 句读。

    ⑸ 常见实、虚词的运用。

    ⑹ 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⑺ 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⑻ 重点段的背诵。

    3、听录音范读课文,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为下列字词注音。

    辍 苟 適 次 度 唱 罾 间 素

    笞 借 第 袒 收 徇 比 与

    太息 闾左 威众 忿恚 社稷 被坚执锐

    4、学生结合课下小注默读课文,疏通课文。

    5、学生复述课文。

    结合多媒体制几个课件,关于故事情节发展方面的如:

    ⑴ 去大泽乡途中。

    ⑵ 陈胜、吴广去行卜。

    ⑶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⑷ 吴广杀尉。

    ⑸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⑹ 进军过程。

    6、课文共三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指名同学回答)

    课文第一段先简介陈胜、吴广其人,而后侧重介绍陈胜是个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的人。第二段先交代引发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说明起义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接着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说明陈胜不但敢于斗争,则有智有谋。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并建立政权的经过,显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文先介绍立传人物的概况,再叙述被立传人物的史实。叙述史实又依着农民起义的经过,即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顺序组织材料,这既符合传记的特点,又使记事脉络清楚。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简介: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司马迁的父亲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的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处以“宫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2、《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陈涉首事反秦,功大,故人“世家”。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背景: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实行严酷的刑法,又焚书坑儒;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筑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4、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

    ⑴ 齐读第一段。品味疏通课文。

    ⑵ 你认为本段应掌握哪些词语?

    尝:曾经。

    辍:停止。

    之:去,往。

    怅:失望。

    苟:如果。

    若:你。

    太息:长叹。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5、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⑴ 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陈胜、吴广的籍贯、姓名,这是传记文学的开头。

    ⑵ 陈涉与佣人的对话,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志向,他安于现状吗?

    陈胜与佣人的谈话,生动地说明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命运一样的人,有反抗秦王朝暴政的决心。

    ⑶ 本段对人物的刻画有何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

    本段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情态。如:“怅恨久之”,“笑而应曰”,“太息”等词,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之志: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由此可以看出文章选材的精当。

    五、总结、扩展

    1、总结:

    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作者司马迁的经历及他的作品《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我们知道大泽乡起义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分析第一段,了解陈胜这个起义领导者从小就有远大理想及抱负。

    2、扩展:

    阅读《老舍自传》回答问题:(加深对传记体裁的理解)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在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著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赶集》《牛天赐传》《樱海集》《蛤藻集》《骆驼样子》《火车头》,皆小说也。当继续再写8本,凑成20本,可以搁笔矣。散碎文字,随写随扔;偶搜汇成集,如《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老牛破车》,亦不重视之。

    1、传记性作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仔细阅读短文。

    ⑴ 划分第一段的层次。

    第一层:总的介绍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层:具体写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层:对自己生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介绍生平经历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找出表明时间的词语。

    ⑶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用简短的话依次概括出来。

    3、自传,在介绍生平经历的同时,常要表明为人处事的态度,以突出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按要求摘录有关语句。

    ⑴ 在介绍出生时的家境、时代之后,强调了自己的为人;

    ⑵ 在介绍教书糊口难于发财之后,表明了生活态度;

    ⑶ 在介绍发愤著书之后,表明了对个人成就的态度;

    ⑷ 在介绍了养花、读书之后,表明了工作态度;

    4、本文在选材和语言风格上有自己的特点。

    ⑴ 选材上注意了两点:一是围绕着自己的职业和事业;二是强调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这为我们写自传或为别人写传记性文字,提供了宝贵经验。

    ⑵ 语言平实、幽默、简洁,亦堪称语言运用的典范,试举例说明。

    六、布置作业

    翻译第一段,预习第二~三段。

    七、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第一段,下面请同学口头回答:

    ⑴ 简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⑵ 陈胜是什么出身,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教师归纳:

    课文第一段介绍陈胜佣耕出身,又通过对话表现他有要摆脱贫困,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这是介绍被立传的人物。接下来写被立传人物所经历的史实,以印证被立传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课文第二~三段转入写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本课时我们了解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讨论陈胜在起义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以及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明确目标

    分析课文第二~三段,了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陈涉的语言及作用。

    三、整体感知

    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第二段主要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写了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进行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造舆论: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是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了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史家之用心,由此可见。

    课文第三段叙述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陈胜、吴广把发动起义计划得十分周密:第一步是借吴广被笞以“怒众”,使戍卒站在自己的一边;第二步是杀尉,置戍卒于欲退不能的境地;第三步是向大家讲明两种前途,以“死即举大名”相号召,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起义军建成后,进展神速,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守令皆不在”等语可以看它从者如云、所向披靡的情况,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首事”之功。

    学生概括文章中心:

    课文主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二段。

    1、学生主动朗读课文第二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粗词的意义。

    为(wéi)屯长:作为。

    度(duó)已失期:猜想,估计。

    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判断动词。

    上使外将兵:率领。

    为天下唱:向,倡导。

    或以为亡:有人,逃跑。

    吴广以为然:对的。

    有功:建立功业。

    2、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 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起义的?

    是在陈胜、吴广等900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的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了陈胜的鸿鹄之志。

    ⑵ 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起义前的舆论准备工作?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⑶ 陈胜分析形势的句子有哪些?他们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口号是:“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⑷ 起义的计谋、策略反映了陈胜、吴广的什么?

    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智慧、才能。

    3、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

    ⑴ 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注意下面加粗词的意思。

    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

    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数,多次;亡,逃跑。

    陈胜佐之:帮助、协助。

    戍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

    从民欲也:服从。

    为坛而盟:建筑。

    祭以尉首:用。

    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为一骑。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

    陈涉乃立之王:于是被拥立。

    诸郡县苦秦吏者:被……压迫的。

    ⑵ 这段文字记叙了什么?

    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

    ⑶ 组织讨沦。

    ① 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第一步: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设下激尉笞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尉有理。

    第二步:陈胜佐吴广,并杀两尉。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

    第三步: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正,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② 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属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浩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③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研讨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得当。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使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及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则略写。这样做详略得当。

    记叙方法上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绩,以诸郡县杀秦朝酷吏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

    五、总结、扩展

    1、总结: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也让我们了解到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

    2、拓展:

    阅读人物故事一则,回答问题。

    公仪休嗜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受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鱼。”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为加粗字释义。

    ⑴ 嗜鱼:____________

    ⑵ 自给:____________

    ⑶ 长自给鱼: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 喜欢,特殊的爱好。

    ⑵ 供给。

    ⑶ 长久。

    2、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做官的人要时刻珍惜自己的地位、利益,不能见小利而忘大义,在大利面前铤而走险。否则,不但会失去既得利益,甚至会身败名裂。

    六、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全面分析,了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那么,课文在叙述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涉的性格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节课我们再研究。

    二、明确目标

    1、通过质疑法,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了解文言文中成分省略、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

    3、展开背诵竞赛。

    三、整体感知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分析人物的言行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疏通全文,重点突出几个句子的翻译;本文涉及到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及成分省略现象,在提问练习时做重点体现;文言文的背诵是学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背诵热情是当务之急。因此本课可以展开背诵竞赛,以此调动积极性。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后,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质疑,另一组回答,然后互相交换进行。

    ⑴ 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胜青年时就对被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强烈不满,希望摆脱痛苦处境,有远大的志向?

    “苟富贵,无相忘”“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起义领袖的什么抱负?

    鲜明地表现出他们起义的决心和为争取自由、摆脱压迫而死的抱负。

    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涉的什么决心?

    表现出陈胜、吴广对王侯将相的蔑视,对推翻统治阶级举行起义的向往和决心。

    ⑷ 第三段中哪些动词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机智勇敢?

    数言欲亡,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出示大屏幕,把一词多义、通假字、省略句等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加深印象。

    ⑴ 讨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的意义、用法:

    ① 项燕为楚将

    项:是

    将:大将(名词)

    上使外将兵

    将:率领(动词)

    公将鼓之

    将:将要(副词)

    ② 若为佣耕

    为:是

    为天下唱

    为:对

    士座多为用者

    为:被

    为坛而盟

    为:筑

    ③ 广故数言欲亡

    故:故意

    以数谏故

    故:缘故

    ⑵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在句后括号里写上所通的那个字。

    ①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谪)

    ②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唱──倡)

    ③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以──已)

    ④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披)

    ⑶ 文言文往往省略句中某些成分,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补充完整。

    ① 守丞死,( )乃入据陈。(义军)

    ② 上使( )外将兵。(之:指代扶苏)

    ③ 独守丞与( )战谯门中。(义军)

    ⑷ 笔译下列句子。

    ①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不杀头,然而防守边境死亡的人本来也要占十分之六七。

    ②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士兵中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劳的。

    ③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指起义)而死行吗?

    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里提着灯笼假装鬼火,像狐狸那样凄厉地叫喊:“大楚要兴起了,陈胜要做王了。”

    ⑤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全国百姓发出号召,一定有许多响应的人。

    3、展开背诵比赛。全班分两大组,互相评分,优胜者得奖。

    五、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本课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对其中心、写法有了了解,并且也培养了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思维能力(如质疑),解决了重点、难点的问题,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扩展:

    阅读一人物故事,回答问题。

    山宾货牛

    山宾性笃实,家中常乏用,货所乘牛。既售牛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选自《梁书·明山宾传》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 笃实(忠厚、厚道)

    ⑵ 货所乘牛(出卖)

    ⑶ 治差已久(chai,病愈)

    ⑷ 恐后脱发(或许,也许。)

    ⑸ 处士阮孝绪(隐居的人)

    ⑹ 遽追(马上)

    2、这则故事有何思想意义。

    这则故事中,通过“处士”的感慨,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又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这对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代真的经营者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六、布置作业

    全篇翻译(笔译)。

    七、板书设计

    目标:

    1、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了解文言文成分省略、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

    3、背诵重点段。

    【参考资料】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们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吗?”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了。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都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以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被草树包围着的祠堂里,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的提出要逃走,惹他们起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群众。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到达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的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推荐访问:涉世 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优秀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