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散文的人生审美意义

    时间:2019-04-1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 “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 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推荐访问:审美 渗透 散文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