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如何构建结构性思维_构建六段式教学结构的认识和实践_语文论文

    时间:2019-02-0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指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逐步完善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六段式教学结构。这就是:“导学——自读——质疑——研讨——提高——练习。”实行六段式教学结构,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六段式教学结构的具体内容和做法

    (一)导学。导学有两个内容,一是确定本节或本课的学习重点和内容。每课书的学习重点既要从本课书的角度来确定,更要从整个单元、整本书,以至从中学语文总体知识的角度来选定。另外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如《故乡》这课的学习重点是:①字词;②文学常识:作者及时代背景;③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④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二是引导启发学生自读,作一些说明性和启发式的提示。有时教师先介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作品;有时引导学生参看提示和注释,然后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提出自学的方法等。说明性提示在于传授知识,解释难点,阐明规律和提供方法。启发性提示在于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调动学习兴趣。教师还经常在课前设计思考练习题作为导学材料印发给学生。这些问题大都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来的,有时是教师把学生在预习或在“质疑”时可能要提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纳后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自读。在课堂上划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按导学要求独自阅读钻研课文,查阅工具书或资料寻找答案。在这一段式中,学生可以驾驭自己思维的骏马向目标驰骋。如《猎户》这课的前二个学习重点(字词;文学常识)可在预习中解决;后两个学习重点: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多角度选材及线索须自己读课文去找答案。导学、启发作用的发挥,学生自学习惯、读书兴趣的养成,基础知识的获得,主要在这一段式。

    (三)质疑。这一步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实现的,是自读的必要补充和发展。质疑是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求异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从质疑开始的。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简单幼稚、言不及义或者钻牛角尖,教师就须设法引导,不断地质疑问题,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选择整理,较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回答;对于那些实质性的共性的问题,教师可概括归纳出几条,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按一定的意图排列,作为下一步研讨的内容。如在教《藤野先生》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详写“清国留学生”?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如何理解?③写清国留学生时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④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⑤藤野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⑥“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的特别关照?⑦“我”为什么后来“连信也怕敢写了”?……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归纳成关于人物思想性格,关于选材及主题等四个方面,将问题连成串,组织讨论,使得主攻一个,解决一串,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效益。

    (四)研讨。经过自读,大部分重点、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在“质疑”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则通过“研讨”来解决。研讨的基本形式是四人一组,前后左右,因近乘便,随时分合。有时是全班讨论,师生共同切磋,争议辩论。研讨这一步是全面理解课文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提高。上面说过,在分组研讨时仍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提交全班讨论,集思广益以求突破。最后由教师作归纳总结,深化提高。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深层化,教师须作一些点化式提高性的讲解。前四个环节是学生“入书”的过程,这一环节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出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点化的本领,把课文里只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地方或者是文章的“关隘”之处,给学生点而化之,点出文章的“关隘”之处,给学生点而化之,点出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闪光之点,点出知识和规律方面的定锤之音,点出语言艺术方面的传神之笔。如讲《荷塘月色》时,要抓住“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基调。又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末段:“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教师重点评析,引导学生去体会语句实质的深刻含蕴。点拔归纳是为了提高,要帮助学生集结新的知识、方法和规律,总结阅读收获。在这一段式,有时还可以通过品读和赏析精彩段落,提高学生评析、鉴赏作品的能力。

    (六)练习。这是认知过程的吸收和运用阶段。作为六段式教学结构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别于前面各段式的训练和练习,它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巩固提高。让学生通过一些比较综合的练习,再一次得到运用实践,乃至知识迁移的机会。并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这一节所学的知识。主要有两种形式:练读、练写。对于精彩的课文(或段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练写、除了字词句段的一般练习或检测外,还包括结合课文的作文,如改写、缩写、读后感以及能借鉴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命题作文,这一段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改正以后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六段式”教学结构的效果

    本课题经过十多年在各个不同程度的班级实验,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首先表现在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质疑解难的热情格外高潮。如上《蒲公英》这一短篇散文,自读时学生提出的大大小小问题就有30多个,有不少问题提得很有深度。

    其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或参考书上现成的答案。如上《甲申三百年祭》时有几个学生对中心论点“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持有异议,教师鼓励大家讨论。于是有学生在列举论据之后认为:对于整个起义的失败,作为统帅的李自成应负专责,不能推给下属;有些错误,如杀李岩,李自成更应负直接责任。这些观点竟与专家学者在语文期刊上发表的争议文章的论点异曲同工,真令人惊喜。在上《蒲公英》一课时,有学生竟指出课文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多处错误。如“趴煮”“孩子一般的小儿子”等。这种主动求索,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精神,只有实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才可能培养出来。通过自读、质疑、研讨等段式,可以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想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10多年来我在普通班、差班、尖子班;文科、理科班均实验过这六段式教学结构,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仅以最差理科班高30班为实验班与次尖子班高28班为对照班,相互比较来看,就可充分说明实施课堂结构改革的班级,教学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如表:

    (附图 {图})

    三、构建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

    (一)与语文教学原则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六段式教学结构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在研讨中解决问题;通过教学,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及自学能力。这与大纲中提出的“要贯彻启发式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两条主要原则:“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六段式教学结构这一课堂教学形式正是这两个“相结合”原则的最充分的体现。“自读”是读和思维的训练;“质疑”、“研讨”是培养思维力、说话能力的环节;“归纳提高”和“练习”,是听和写的集中训练。整个“六段式”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发展自己的智力。

    (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现。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生前大力呼吁“要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指出语文教学质量相当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沿用书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法,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叶老先生不只一次地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均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主张:要让学生在学语文中积极主动起来,培养其自学能力,语文教学中大体应遵循预习、讨论、历练、评改这几个步骤。改革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结构是教学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传统教法的危害,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听说读写训练并重,并从农村中学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叶老提出的四个教学步骤,发展成六段式教学结构,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六段式教学结构是行之有效的。

    (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从六段式教学结构中可以看到,学生要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自读、思考和教师的导学;要能够对自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判断、解答,必须经过分析、想象、推理等过程;为了与同学研讨切磋、争辩自己判断的正确,在发言前必须首先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反过来,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观察力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会更深刻;思维力提高了,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答案才会正确。这样互相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同步发展。

    (四)能较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实施“六段式教学结构”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教材和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不仅准备怎样教的“教案”,还得精心设计学生自读研讨的程序,充分考虑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备学生学的“学案”。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文化素养。其次,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组织教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质疑”和“研讨”中出现与教学设计相违背的局面时,能够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或全新的教学轨道继续教学。为达上述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推荐访问:段式 构建 实践 构建六段式教学结构的认识和实践_语文论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